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03 18:24:3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锦集9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5以内序数的排列。

  2、认识门牌,了解门牌上数字所代表的意思和功用,并尝试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3.积极探索,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尝试经验的迁移。

  活动重点:认识门牌,了解门牌上数字所代表的意思和功用。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运用序数。

  活动准备:

  1、、森林场景布置(三颗树,数上贴有不用颜色的房子)

  2.幼儿相应房子的操作纸每人三份,门牌号

  3.餐巾纸做的盒子若干,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新房”导入

  师:羊宝宝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里开发了一块新地皮,我们可以搬迁住新房了。你们开心吗?

  我们一起去看看新房子的模型吧!

  二.游戏“贴门牌”(认识门牌,理解门牌上数字所代表的涵义)

  (带幼儿进入森林)

  师:哇,房子好多好漂亮啊,宝宝们找找有哪些颜色的房子?。

  (带幼儿到红色小平房前)(1)介绍小平房

  红色的小房子真好看,我真喜欢,这个叫小平房(请幼儿说一遍),小平房旁边的空气真新鲜,请宝宝们坐在软软地草地上

  提问:小平房有几层?里面住了几户家庭?(重点说明从左到右点数)现在有3只小羊宝宝住进了房子里,关上了小门。(拿三只小羊头饰放在相应的房间里)我们看看他们分别住在第几间?啊呀,小羊们住进了房子,那我们去做客怎么样才能很快找到他们的家呢?(个别幼儿说一说)

  a、认识门牌。

  (机动:平时你们去好朋友家里玩,是怎么找到好朋友家房子的,她们家有什么标志可以让你很快就找到呢)

  对了,(看门牌)你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教师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和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

  b、贴门牌。

  好,我们给这三只小羊的.房间贴上门牌号,现在贴好了门牌,小羊门就能很快地找到各自的房间了。(引出多一点的房子那该怎么标门牌)要是这里多一户,它的门牌号是多少?

  c.操作

  还有很多小平房没有门牌号呢,你们来帮助他们贴一贴。

  拍拍手,我们真聪明!

  (2)介绍每层楼一户家庭小高楼

  哇,黄颜色的房子好高啊,我们去看看吧,这么高的楼可以看见远处的风景呢,这个叫小高楼,请你坐到小高楼旁边的草地上,小高楼一共有几层?(巩固经验“从下往上数高楼。)

  提问:一楼住了几户呀?(二楼、三楼。)哇,原来,这是一座每层楼一户家庭的小高楼。好,我们给这座高楼也编上门牌号,

  请个别幼儿贴

  a.标门牌号。巩固门牌上数字的意义和功用)

  b.幼儿再次动手练习

  还有很多小高楼也想要门牌号呢,羊宝宝们帮帮它们把!

  c.教师检查。

  (3)介绍每楼层2居室小高楼(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

  哇。宝宝们真是太能干了,好,我们再去看看蓝色小房子吧,不仅能看到远处的风景还可以和好邻居住一起呢。这个也叫小高楼,不过刚才我们看的小高楼每层只有一户家庭,这个小高楼每层有几户啊?我们来看看一共有几层,

  我们给这座高楼也贴上门牌号,谁先来贴贴看,

  a请个别幼儿贴

  b幼儿练习

  c互相检查

  三、游戏:造新房(从平面到立体的的认识,将门牌号运用到生活中)

  哇,小羊们真能干,刚才暖羊羊给我打电话了,造房子的材料运到了,我们可以造房子啦。

  1、教师讲解造房子的要求

  小羊们找好朋友一起合作造房子,(出示造房子所需的材料)讲解造房子的要求

  2、幼儿造房子,在造的过程中要标上门牌号

  3、教师检查

  四、游戏“为班级贴门牌”结束活动

  给3个楼层的每个班级贴上门牌号,客人老师来找老师和小朋友就方便多了。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胸前有兜兜的绿色围裙,供幼儿系上扮毛毛虫,与故事内容相应数量的食物小图片若干,根据故事(附后)制作的大图书一本,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欢快的音乐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

  (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绿地毯上爬行、嬉戏,教师不时地用头轻轻触碰幼儿的头或用脸轻轻地贴近幼儿的脸,并大声地招呼:“你好!”“你真可爱!”……在教师的感染下,幼儿也快乐地相互碰碰头、贴贴脸,整个气氛轻松、快乐而友好。)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依次向场地撒小图片(一个苹果→两只梨→三根香蕉→四颗葡萄→五片树叶)。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

  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

  (教师通过集体、个别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并手口一致地点数图片中的食物数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此环节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能力较弱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准确点数出图片中的食物数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欣赏故事――拓展对数量的`认知

  1.师: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找东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2.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猜猜中,巩固对数量的认知。

  (色彩鲜明、富有童趣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幼儿,教师适时的提问――“毛毛虫找到了什么”“有几个”“一起来数一数”不断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和思考,让幼儿的注意力始终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点卡找朋友――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1.师(出示点卡,点子数代表第×天),提问: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动。幼儿每人取一张点卡,将兜兜中的小图片,按数量匹配到卡片中相应点子下面的空格里。(图片的反面贴有双面胶,操作时,幼儿只需撕去面纸,即可将图片贴在卡纸上。)

  [page_break]

  3.活动评价。操作正确的小朋友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奖励,在同伴和教师帮助下完成的幼儿同样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鼓励。

  五、毛毛虫变蝴蝶――感受快乐

  1.师:毛毛虫吃饱了,它找到了一片树叶,趴在上面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毛毛虫的脚不见了,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2.师:你们想变蝴蝶吗?让我们也趴在草地上睡一觉吧。(主、配班老师悄悄地在幼儿背后粘贴上翅膀――纱巾,解开围裙。)

  3.币:宝宝们,醒来吧!看看你们长出翅膀了吗?

  (幼儿惊奇地发现自己真的长出了“翅膀”,音乐声中,师生一起挥舞着“翅膀”飞出活动室。)

  活动点评

  本节活动充分发掘并利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让幼儿在故事的情境中学习和感知5以内的数量,避免了数学学习的单调和枯燥,增强了活动的愉悦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中使用的教具十分简单,但很实用。活动前给每个幼儿系上绿色围裙,不仅是毛毛虫角色的标志,围裙上的兜兜也成了毛毛虫的小肚肚,装下了毛毛虫“吃”的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环节中,给予幼儿贴画奖励,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了增强幼儿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现象的兴趣,借助纱巾,模拟蝴蝶的翅膀,让幼儿体验舞动“翅膀”的乐趣,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动中,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努力建构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而且,特别关注能力较弱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老师、同伴的帮助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保证每一个幼儿能快乐地在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附故事:毛毛虫

  一条绿色的毛毛虫,爬呀爬呀,它的肚子饿了,想找一些东西吃。

  第一天, 它看见了一个红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二天, 第二天,它发现两只黄梨子,“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三天, 第三天,它找到三颗紫葡萄,“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四天, 第四天,它又发现了四块咖啡色的巧克力,“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五天, 第五天,它找到五片绿树叶,又“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毛毛虫的肚子不再“咕噜咕噜”叫了,它快乐地趴在叶子上说:“我要结一个茧,把自己包起来,好好睡一觉。”

  过了几天,毛毛虫醒来了。它的脚不见了,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它说:“我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游戏目的:

  1、使幼儿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义;

  2、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内容:

  1、家长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张(可自选)。

  2、家长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以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做完游戏后,家长和幼儿对换角色继续下去。

  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课程目标:

  1,认识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的方法,粗略学会测量物件的长短。

  2,学会测量结果与长短之间的关系,长物件用长工具测量则次数少,长物件用短工具测量则次数多。

  3,小伙伴之间合作,测量比较难测量的工具。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准备:

  1,测量工具准备,测量物件,尺子,绳子,盒子,记,记录本等。

  2,事先把小朋友按人均数分好组。

  课程开始:

  1,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讲出高矮,长短,胖瘦等等相对的东西,让孩子们先从自我认识的概念入手。再引导到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自己亲自测量一下物件,看到底是长的.还是短的。

  2,老师把工具分发给每一组小朋友,老师在台上先事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下,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让小朋友们看到绳子到了什么刻度,就是什么长度。

  3,孩子们开始用手中的工具测量物件,并把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

  4,老师若是发现孩子的测量方法有错,则需要及时更正并指导。

  5,对于测量正确的小组的孩子,表现好的孩子,则给予大声的夸奖。

  6,测量错误的孩子,应该鼓励再测一次,老师可以再次给予示范。若是一直无法掌握技巧的孩子,则可以让测量正确的小朋友帮助示范。

  课程结束:

  小朋友们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测量的方法,那么以后会不会测量东西的长短呢?还有小朋友们的表现都特别棒,老师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可以用家里的测量工具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测量的游戏,好不好?

  课程总结:

  通过测量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掌握了测量的工具,而且也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对于小朋友们培养数学兴趣是有极大帮助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比较物体的长短,能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体。

  认识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活动重点

  比较物体的长短,能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体。

  活动难点

  认识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 数学.》

  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理解物体数量的递增关系

  1、 教师在黑板上逐行摆上1、2、3、根木棒。

  2、 说说2比1多机,3比2多几,了解物体的递增关系。

  3、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接下来摆几根木棒,一起讨论为什么摆这么多。帮助幼儿理解数量递增的关系。

  4、 幼儿一边讨论一边完成第4、5排的摆放。

  5、 完成后,教师带领幼儿从上往下读一读每个数字,再说一说相邻两排木棒的长短关系。引导幼儿发现并说一说“越来越长”。

  6、 请幼儿找一找,哪排木棒最长,哪排木棒最短。

  二、理解物体数量的递减关系

  1、 教师在黑板上先摆5根木棒,并在一侧摆上数字5。接着教师在下一排摆上4根木棒、一边摆一边数,摆好后同样放上数字4、3。

  2、 说说4比5少几。3比4少几,了解物体的递减关系。

  3、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接下来应摆几根木棒,一起讨论为什么摆这么多。帮助幼儿理解数量递减的关系。

  4、 幼儿一边讨论一边完成第2、1排的摆放。

  5、 完成后,教师带领幼儿从上往下读一读每个数字,再说一说相邻两排的木棒的长短关系。引导幼儿发现并说一说“越来越短”。

  三、请幼儿给木棒排队

  教师在黑板上 摆上长短不一的木棒,请幼儿给木棒从短到长排队。

  四、请幼儿给积木排队

  教师在操作桌上摆出高低不一的积木,请幼儿给这些积木从高到低、从低到高摆一摆。方法同摆木棒。

  五、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摆放小棒图片和数字卡片的时候,我将两者放得过近,不利于幼儿的认知,正确的做法是将两张图片隔开一定的距离摆放,但不能过远而影响其对应关系。

  2、在提问过程中,当我提问:“5比4多几?”的时候,立马就有幼儿回答是1,但是我还是继续问:“还有其他答案吗?”误导了幼儿的认识,使幼儿以为1是错误的,应该有其他答案。我应该直接对回答正确的.幼儿做出肯定,并且带领幼儿进行答案的验证,及时肯定幼儿。

  3、在讲解小棒长短的时候,我强调了幼儿学说“越来越长”、“越来越短”,其实不必要,只要幼儿理解了意思就可以了,这是数学活动,不需要学说。

  4、在排列小棒图片的时候,我可以把顺序打乱,让幼儿自己来排一排,而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排好,幼儿来数的方式,那样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5、在给吸管排序的时候,我准备的吸管是白色的,但是由于底色也是浅色,使吸管不够明显。这里最好能选用黑色的吸管,这是活动准备中的一个细节失误。

  6、在讲小棒图片的时候,我用的是“长”和“短”,这两个词,而在讲吸管宝宝排队游泳的时候,我依然用这两个词。最好能在说吸管的时候能用“高”和“矮”,这两个词,更生动形象。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连连看看(认识长方形)

  教学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

  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

  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

  幼儿自己动手把彩色的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粘贴成各种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游戏宝库:

  《小动物找家》

  目的:复习几何图形

  准备:在场地上布置四种小动物的家,分别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表示,每一位幼儿一个几何图形的项链或胸卡。

  玩法:老师扮“老狼”幼儿扮“小动物”。告诉小动物老狼在5点钟要来抓它们,然后“大舅灰狼”往前走。“小动物”一边喊“老狼来啦”一边模仿动物走路。灰狼从1点钟开始回答,按顺序报到5点钟时,就回头抓“动物”。“小动物马上按图形找自己家。找促家的小动物被大灰狼抓去,停止游戏一次。

  游戏建议:

  1.幼儿可以换图形

  2.“大灰狼”也可请幼二来扮演

  《摆火柴棍》

  目的:

  1.摆三角形,四角形。2数火柴根的根数(或用棉签代替)

  玩法:

  1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知道三角形用三根火柴,正方形用四根火柴

  2.摆各种有趣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菱形,梯形等等并数出火柴的根数。

  . 另附儿歌:神奇口袋

  神奇口袋真神奇,

  里面装着好东西,

  谁来摸,摸仔细,

  告诉大家好东西。

  一。”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的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活动准备:

  1、小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小朋友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跟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好!)

  2、“今天,老师要变一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呀”教师出示套娃。

  3、提问:“现在是一个套娃,看好了老师把它变成了几个套娃?”

  4、“老师变了几个套娃呢,我们来数数看”

  5、引导幼儿说出有三个套娃,并用数字3表示,给套娃排队。

  6、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始是一个套娃,现在是3个套娃,你们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7、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个套娃,有一个最大的,1个比较大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套娃可以套到大的套娃里,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

  8、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好,老师就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小兔家里有爸爸妈妈,小兔宝宝,小兔爸爸长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饭,在最大的床上睡觉,小兔妈妈用比较大的碗吃饭,睡在比较大的床上,小兔宝宝用最小的碗吃饭,睡在最小的床上,可是今天,小兔一家为庆祝小兔生日,在蛋糕店定了一个蛋糕,蛋糕师傅在蛋糕里加上了他们爱吃的酒心巧克力糖,小兔一家感觉太好吃了,不知不觉就醉了,这下可糟了,爸爸妈妈还有小兔宝宝都分不出自己的碗和自己的床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小兔一家呀?

  9、让小朋友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兔爸爸的,哪个是兔妈妈的,哪个是兔宝宝的。

  10、小兔一家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家吧!送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兔爸爸,最大的碗是你的,最大的床是你的。

  11、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12、小兔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13、饮料瓶娃娃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帮助人,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给小娃娃排排队吧!(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14、结束放音乐,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帮助了小兔一家和饮料瓶娃娃,他们可高兴了,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幼儿跟音乐模仿很大的动物大象来了,我们来学一下比较大的动物小兔子来了,小动物小鸟来了。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2、能正确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分辨白天和黑夜。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中颜色的戏票。有颜色的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我们小(4)的小熊们,要到电影院去看《功夫熊猫》了,可是,电影院呀很大很大的,里面的'座位呀也很多,小熊们呀都要买票进去,你们看,老师已经帮你们买好票了。不过老师先来考考你们,如果你们都会能,今天呀就带你们去看《功夫熊猫》,好不好啊?

  二、基础部分:

  1、师:首先,请小熊们看看,你身上的小熊是什么颜色的呀?幼儿回答。

  2、师:请小熊们找到和你身上一样颜色的小椅子坐好了。幼儿自由的找和自己一样的颜色的小椅子。提醒小熊安静的坐好啊,到了电影院可不能有声音出来,这样会影响到别人看电影的哦。

  3、发电影票,每人一张,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手上的电影票和别的小熊的电影票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点不同)

  4、请小熊说说手上的电影票有几个点,这些点有什么用呢?原来呀,有一个点的票呀做在第一个,有两个点的票坐在第二个,有三个点的票坐在第三个、、、、、、、。教师请幼儿看小椅子,并跟着数1、2、3、4、5。

  5、请小熊按照电影票上的点来坐位置,教师观察坐的是否正确。

  6、看来小熊们都会找到自己位置了,我们今天就可以看电影了,开心吗?不过请小朋友再看看电影票,上面画了什么?有太阳、还有月亮。太阳就是白天,月亮就是黑夜,这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有太阳的电影票在白天看,有月亮的电影票在晚上看。

  三、结束部分

  请白天看的小熊到施老师这边排对,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看电影,晚上电影的小熊到季老师那里去排队,季老师晚上带你们去看电影,好吗?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愉快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人物卡三张;《幼儿画册》(第三册p7)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1)教师和幼儿比高矮。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幼儿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矮?(学说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2)幼儿与幼儿比高矮。

  一幼儿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立正。提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引导讨论:小朋友,你怎么想?

  两个人比高矮,哪种方法是公平、正确的?哪种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确的?

  (3)游戏:找个朋友比一比。

  3.排序

  (1)三人比高矮。

  爸爸、妈妈、小明三个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学说爸爸最高,小明最矮。)拓展----师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个排序。

  爸爸、妈妈、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样排队,个子矮的'排前面,个子高的排后面。排在哪儿呢?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4.幼儿做相关练习。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上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下数学教案06-23

小班数学教案12-30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数学教案12-08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短08-24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01-01

小班数学教案《分类》03-27

《形状》小班数学教案02-23

小班《鞋子配对》数学教案01-28

小班数学教案《春游》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