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11 13:29:40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2、利用节奏学习朗诵童谣,激发学习童谣的兴趣。

  环境创设:

  图片

  重点与难点:

  理解歌曲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讲述,理解童谣内容

  出示图片:你们看,在山脚下有什么?轿子里坐的是谁?”抬轿的又是谁呢?

  数数看有几只小狗抬花轿?为什么要八只小狗抬?

  老虎坐在轿子里心中感觉怎么样?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哎呀!突然发生了什么事?这只小狗怎么会摔倒呢?

  你们猜老虎会对这只小狗怎么样?

  “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干什么?”

  老虎这么欺负小狗,小狗是不是很生气?你们快帮小狗想一个对付这只老虎的法子。

  小狗想的是什么办法?(大家来学一学小狗是怎么抛花轿的')

  小狗抬轿到什么地方往上抛的?(理解“山腰”)

  结果会怎么样呢?

  二、用节奏学习朗诵童谣

  以相应的节奏朗诵童谣。

  三、学习歌曲

  让幼儿完整欣赏、学习。

  四、幼儿以动作表现童谣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赶花会》乐曲的旋律及ABA结构,感受乐曲快乐的情绪。

  2.创编赶花会过程中“赶”和“看花”的不同动作和姿势。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感受歌曲ABA段式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四川民歌叫《赶花会》,那你们知道赶花会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就来听一听音乐中是怎么表达人们去赶花会的,是怎么赏花,心情又是如何的。(完整播放音乐)

  2.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情?都是欢快的吗?那么那段是欢快的,那段又是缓慢悠扬的,一共有几段呢?(再次欣赏)

  3.一共有几段呀?哪段是缓慢的呢?那两段是一样的呢?

  4.小结:像这样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第二段不一样的三段式乐曲老是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叫ABA式。

  二、出示图谱,理解音乐

  1.(出示图谱)其实老师几天不仅带来了这段好听的音乐,还准备了一份和这段音乐相关的图谱呢,请你们一边听一边看人们是怎么赶花会的。(音乐A)

  谁看懂了,听明白了第一段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用动作表现出来或是说一说?(介绍一小节的拍数和4个乐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现在我们也去赶花会吧,你们自己选择怎么去,但一定要跟上节奏。(A段)

  2.到了花会上,满是花朵,像海洋一样,闻一闻都要醉了呢!人们在花会上是怎样赏花的,都看到了些什么花呢?(B段)

  他们是怎么看花的`?音乐为什么舒缓了?人们看到了些什么花,谁来做做看这些花的样子?我们也来学一学。

  现在我们都来当花朵,你可以做一朵小花,也可以变换各种花的造型,但一定要跟着节奏动起来哦。

  3.这么美的花朵,看的那些赶花会的人都美不胜收了,天色渐渐暗了,赶花会的人们要回家了,听!( A’段)

  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表演?我们也来听着音乐跟着赶花会的人们一起回家咯!

  三、完整欣赏

  1.你们喜欢这首四川民歌《赶花会》吗?为什么?既然你们都喜欢那我们就来静静地欣赏一遍吧!(播放音乐)

  2.四川的民歌欢快、悠扬、豪放,真好听,其实除了赶花会还有许多好听的四川民歌,下一次我们也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演的过程中。

  小百科:《赶花会》全曲旋律流畅,情绪时而热烈欢快,时而柔和甜美,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色彩。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类型: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律动"嘀哩嘀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及创造力。

  3、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编动作,初步学习统一、整齐地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知识--学会演唱歌曲。

  物质--录音机、磁带、图片、网络下载MTV、多媒体设备。

  活动程序:

  一、导入

  1、律动"小小孙悟空",导入课题。

  教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叫猜猜看。"教师做孙悟空动作引起兴趣,请幼儿自由表演孙悟空的动作,引导幼儿学习跳点步。

  2、欣赏歌曲MTV

  通过猜歌曲名称引出歌曲,请幼儿欣赏歌曲MTV。

  二、展开

  1、复习歌曲。

  引导幼儿演唱歌曲,教师现场做画。

  教师:"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引导幼儿分组编动作。

  教师:"大家用动作和表情表示出了自己的心情可真好,这首歌曲每一句都描述了不同的景色,小朋友能不能根据歌词和你对歌曲的感受编出好看的动作啊?"提示幼儿能不能运用上刚才学的跳点步,引导幼儿分成三组分别对三段歌词进行自由编动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3、学习律动

  (1)分组请幼儿上来表演。

  (2)集体学习动作

  教师:"小朋友展开想象力编了这么多动作,你最喜欢哪一个动作?你这是表现的什么?"(引导幼儿将歌曲重复部分的动作统一)

  第一重点是引导幼儿运用上"跳点步"。

  第二重点是引导幼儿编出嘀哩嘀哩的动作。

  (3)教师示范

  4、幼儿表演

  讲评:"小朋友的'动作又整齐又舒展,笑眯眯的小脸就像一朵盛开的小花,这么快乐,好看极了。"

  三、结束

  音乐放松活动:引导幼儿听着优美的音乐,模仿白云飘、下雨、开花、闻花香作深呼吸等动作。随音乐和老师们再见,自然出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1、花丛、草丛、树的背景板五块

  2、塑料圆圈一个、小羊头饰五个

  3、黑板一块、磁铁三块、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图片各一张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地参加唱歌活动,感受歌曲A段和B段不同的风格,并能用歌声表现出来。

  2、能为自己创编“羊羊名字”,并大胆尝试歌曲B段的接唱部分。

  3、能与同伴合作,摆一个表示“相亲相爱”的造型动作,感受创编活动的趣味。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的音乐氛围和旋律。

  随歌曲伴奏人室欣赏旋律两次,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指导: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节拍,感受歌曲快乐的风格。

  2、学习歌曲。

  (l)教师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引领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

  (2)教师随琴伴奏朗诵歌词,通过提问等形式帮助幼儿记忆A段。

  (3)分别将歌曲B段中出现的三只羊一一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的图片展示出来,帮助幼儿记忆B段的.歌词。

  (4)引导幼儿完整地跟钢琴伴奏朗诵歌词。

  (5)教师范唱歌曲。

  (6)学唱歌曲。

  3、学习创编歌曲B段中的“羊羊名字”。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各自的羊羊名字。

  (2)幼儿创编各自的羊羊名字,并尝试将创编的“羊羊名字”放在歌曲B段中演唱。

  (3)学习齐唱A段和接唱B段。

  4、以游戏的形式分小组进行演唱。

  (l)鼓励幼儿三人_组自行挑选,在喜欢的背景板前面准备唱歌。

  (2)提示幼儿自行商量各自的“羊名字”,并自定“三只羊”(同组的三个人)唱歌的顺序。

  (3)鼓励幼儿三人合作,在歌曲的结尾处摆一个表示“相亲相爱”的造型动作。

  (4)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接唱。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快的旋律,尝试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乐意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哑铃、串铃、圆舞斑、每种乐器的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

  2.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织纺歌》。

  1.听音乐。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乐曲。一边听一边想,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幼儿听音乐,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现布的过程,帮助幼儿感受乐曲的旋律)

  --教师;请你说一说听完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教师:这首音乐听起来很轻快,就像织布机在织布一样。它的名字就叫《织布歌》

  二、熟悉乐曲旋律,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1.教师播放乐曲,幼儿随音乐拍手,拍出节奏型。

  --教师:请倪你跟着音乐拍拍它的节奏。

  2.引导幼儿将拍手动作转换成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不只是拍手,还要拍身体的其他部位,请跟老师试一试。

  --在教师的指挥下,幼儿练习身体动作。(拍肩、拍腿)。

  3.将幼儿分成三组,一组拍手、一组拍肩、一组拍腿。

  --教师:现在我来指挥,我指挥哪一组哪一组就做动作。

  三、尝试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1.教师:老师准备了哑铃、串铃。园舞板,拍手的地方用哑铃演奏,拍肩的地方用串铃演奏,拍腿的地方用圆舞板演奏。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2.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空手做打击乐演奏动作。

  3.幼儿拿乐器,看教师指挥,集体演奏1-2遍。

  4.幼儿自由交换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请小朋友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在椅子下面,然后找到另一个你想演奏的位置坐下。

  四、幼儿整理收放打击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中提供乐器和音乐,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活动提示:

  1.整个活动是一个循序浙进的过程,从拍手--身体动作(总、分)--乐器演奏的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教师都布能操之过急。如果幼儿一次布能完整做到,可以将交换乐器环节放到以后的音乐活动中进行。

  2.教师可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提供打击乐器,如果无条件,可自制打击乐器。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胆小鬼》,理解歌词的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观察教师的动作提示,尝试用拍手的方法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的时值。

  3、明白自己吓唬自己就是胆小鬼,知道害怕时可以寻找成人帮助。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谈话:你最害怕什么?在你害怕时,你会怎么办?大人怎么帮助你?

  2、幼儿用书,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经验,自由谈论“胆小鬼”。

  教师:你听说过“胆小鬼”吗?“胆小鬼”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胆小鬼”呢?

  (二)幼儿听教师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诙谐的情绪。

  1、师:我要唱一首《胆小鬼》的`歌曲给你们听,听完了,请你们告诉我,歌词中说谁是胆小鬼?

  师:为什么冬冬是胆小鬼?请你们再听一听。

  2、教师投影放大幼儿用书《胆小鬼》画面,并一边唱一边指图。

  3、幼儿再次聆听歌曲,跟随教师在休止符处做胆小鬼的表情动作。

  师:胆小鬼是什么样?做个动作给我看。

  (三)幼儿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观察教师在休止符处做动作的规律,简单了解“休止符”的意义。

  1、师:我有时唱歌,有时做动作。为了告诉你们我休息了多久,我就做了几次动作。现在你们一起来数一数。

  2、教师及时将幼儿所数的休止符数量记在黑板上。

  3、引导幼儿倾听录音歌曲,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用拍手的方法唱准歌曲中休止符。

  (四)教师歌唱,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在休止符处说“怕怕”或做胆小鬼的表情动作。

  (五)自由谈论。

  教师:你当过“胆小鬼”吗?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鬼?在你害怕时,你会怎么办?大人们是怎么样帮助你的?

  复习音乐游戏《小兔和狼》。

  教学反思:

  1、在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对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通过幼儿的回答和演唱时的表演也能看出幼儿体验到了歌曲诙谐的情感,达成了第一点目标。

  2、第一环节以“打招呼”的形式进行练声,不仅将主旋律让幼儿提前练习,幼儿也有浓厚的兴趣。

  3、图片的利用不仅简单、便于操作,也能很好地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活动中教师采取图片递减的方式,逐步让幼儿成为演唱的主体,这样既让幼儿感受到了挑战性也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前阶段我们开展了《春天来了》的主题,幼儿在主题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动物,尤其对幼儿园春天的小花园特别的感兴趣。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会边玩边发出小动物的声音而且还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学着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在小花园里散步,他们发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声音非常的具有节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借助小动物这个载体,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来体验每一个乐句。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许多的情景,层层递进,通过激活幼儿的已知经验,并引导幼儿运用这些已知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来解决新的问题。

  活动目标:

  1、会根据乐句的变换做不同的动作,并初步进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戏中感受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三种打击乐(小铃、圆舞板、铃鼓)每人一份

  2、欢乐的小鸭子的律动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欢乐的小鸭子》

  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散步吧(音乐起,做律动进教室)

  二、小乐器来唱歌

  1、今天天气可真不错,看看鸭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乐器宝宝)我们一起和乐器宝宝做个游戏吧!

  2、我来请个小指挥(听音乐小指挥开始进行)

  三、欣赏感受音乐

  1、初步感受音乐。你听到这个歌曲有着什么样的感觉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2、再次感受音乐。我们用小手来拍拍这个音乐,这个音乐讲了几句话给我们听。

  3、在游戏中理解乐句。你们做了拍手的动作,你们来数数看现在我也来做几个动作。

  四、幼儿演奏

  1、师:我们看看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谁来了?这些小动物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哪种小乐器最像小猫、小狗、小青蛙的声音。哦,我们来问一问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像我们说的一样,(出示乐器图谱)哦,真的是这样啊。

  2、师:那我们用小乐器来唱唱他们的声音好吗?那谁来做小青蛙、小狗和小猫呢?我请数字宝宝来帮帮忙,谁知道数字宝宝这样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操作)

  3、这次我们数字宝宝又换位置了,我们马上把自己的乐器宝宝变出来好吗?(幼儿操作)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10-16

中班音乐教案06-14

中班音乐教案《秋天》09-30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07-13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08-16

音乐火车中班教案08-19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03-19

鱼中班音乐教案11-22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2-30

中班音乐教案春天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