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16 19:01:52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合集五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理发》;

  2、大胆尝试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3、感受与同伴一起表演歌曲的快乐。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1、双响筒、黑板、节奏卡、记号笔,电子琴。

  2、木梳、剪刀、电吹风玩具各一个,

  3、音乐《看朋友》、《理发》P167、《别吵,小宝宝睡了》,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朋友》:

  要求:唱准敲门的节奏。

  二、幼儿学习歌曲《理发》

  1、出示娃娃引出歌名《理发》

  2、以提问形式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A、理发需要哪些工具?(梳子、剪刀、吹风机)

  B、这些工具分别是用来做什么的?(剪刀剪头发)

  小结:剪刀是剪头发,梳子是梳理头发的,电吹风是把头发吹干的。

  C、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来试试?

  小结:原来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嚓嚓嚓",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发出"唰唰唰",电吹风工作的时候发出"呼呼呼"的声音。

  3、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4、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了什么。

  5、教师清唱让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6、再次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的歌曲内容。

  7、幼儿跟着教师的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8、重点、难点指导:

  (1)木梳、剪刀发出的声音。

  (2)"小吹风,呼呼呼~~~"这一句歌词,演唱时注意音准。

  9、幼儿继续学唱歌,教师关注个别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

  10、幼儿边唱边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11、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给他伴唱。

  三、复习歌曲《别吵,小宝宝睡了》

  活动反思

  本歌曲形象、具体的'描述理发师理发的过程,赞美了理发师劳动时的美好形象,表达劳动是一件可贵的事迹。歌曲歌词口语化、形象、生动,便于幼儿理解。每个幼儿都有理发的经历,源于“生活即教育”,因此幼儿对理发过程中的基本步骤:洗头、剪头及理发时用到的工具:剪刀、刷子都有所了解。

  以上都是幼儿课前所具备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理解歌词,便于幼儿记歌词。基于以上因素为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创造有利的先发条件。但歌曲中出现了几处跳音,考虑到以往班级幼儿没有真正认识和试唱跳音,因此学唱跳音是本节课的难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品尝薯片,体验薯片脆脆的感觉。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喀嚓”声,并跟随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

  【活动准备】

  材料,薯片。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品尝薯片,体验薯片脆脆的感觉。

  1、做《猜猜看》的游戏: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吃一口薯片,有意发出脆脆的喀嚓声,让幼儿猜猜。

  师:“你们猜,这是什么声音啊?”

  2、幼儿品尝薯片,并说薯片吃到嘴里的感觉。

  师:“你们想吃吗?”“那请你们来吃吃看,吃好要告诉老师薯片吃进去是什么感觉好吗?”

  二、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薯片脆脆的感觉

  1、鼓励幼儿设计不同的动作,表现薯片脆脆的感觉。

  师:“谁来学学看呢?”“还有谁想来学学看?”“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好吗?”

  2、引导幼儿跟这个音乐,有节奏的表演。启发幼儿在“X X”和“XX XX”出变换不同的动作造型,表现薯片脆脆的趣味。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吃薯片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啊?”“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吧!”

  3、鼓励幼儿找同伴合作表演。

  三、歌表演薯片脆脆

  1、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薯片脆脆》

  师:“听,薯片脆脆还会唱歌哦!”“好听吗?”“请你们跟它一起唱好吗?”

  2、一边演唱,一边用动作表现。特别在“喀嚓”处可运用已经创造的动作造型。

  师:“薯片脆脆说坐得太久了,想站起来跳舞,我们一起来跳舞好吗?”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形象的音乐活动。本次活动能抓住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在品尝了薯片之后,发现虽然每片薯片都是圆圆的,可它们都是一片片不一样的○,原来薯片还有那么多不同的口味,原来吃薯片的时候还会发出这么有趣的声音,更让他们惊奇和意外的是我们还可以将它编成一首这么好听的歌曲。这首歌曲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在学唱歌曲中,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为了增加本次活动的趣味性,我还在孩子们掌握了歌曲之后,让孩子们用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每一个孩子都变成各种形状的薯片,进行表演,让孩子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大鼓和小鼓小班打击乐教案

  活动名称:大鼓小鼓(小班打击乐)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声音,体验探索声音大小的乐趣。

  2、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1.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

  2.音乐《大鼓小鼓》

  3.图片:大鼓和小鼓

  4.塑料小瓶。豆子4筐

  5.铃鼓

  活动过程:

  一、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带领幼儿用小手拍拍,初步感知节奏Tata,titita

  二、自制沙锤,感知声音的大小。

  1.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鼓的大小,并用身体乐器感受大鼓小鼓不同的声响。

  2.自制乐器沙锤,用乐器来表示声音。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小瓶),你能让她发出声音吗?

  师:教师出示豆子。(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豆子,那豆子和小瓶子在一起能发出声音吗?(幼儿自由探索自制沙锤)

  并用手里的沙锤探索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力气大发出大声和力气小发出小声)

  三、歌曲《大鼓和小鼓》

  1.倾听音乐,带入歌曲《大鼓小鼓》,尝试用自制乐器进行两种节奏型伴奏tata(tongtong) titita(dongdongdong )

  2.带入乐器(铃鼓)表演

  今天小乐器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小乐器一起来给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3.乐器分组表演(一组敲鼓,一组摇铃)

  四、小乐器累了,让我们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2.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体验模仿哈巴狗动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毛绒小哈巴狗一只;小狗头饰若干;音乐光碟一张;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发声练习和歌词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歌曲的特点,学会演唱

  活动难点:能够试着边唱边做动作,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看到大门口有一只哈巴狗,他长得一双黑黝黝的眼睛,一对大大的耳朵,他饿得一只摸自己的肚皮。小男孩一想,小狗肯定想吃肉骨头了。小男孩跑回家拿了好多的肉骨头给哈巴狗,哈巴狗吃完后,高兴的又向小男孩点头,又向他摇尾巴,小男孩就和哈巴狗成为了好朋友。

  2、教师提问:

  (1) 小男孩在大门口看到了什么?(幼儿说出“哈巴狗”后,教师出示毛绒哈巴狗))

  (2) 哈巴狗长什么样子啊?

  (3) 哈巴狗饿了,它想吃什么呀?

  (4) 哈巴狗吃饱后,对小男孩做了什么?

  二、教师放音乐

  1、放音乐时,让幼儿做律动,用手打节拍

  2、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给幼儿示范一遍歌曲,然后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幼儿,教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并要引导幼儿:

  (1)哈巴狗除了像老师这样蹲在大门口,还可以怎么蹲?

  (2)哈巴狗怎么吃肉骨头?

  (3)哈巴狗吃完骨头,怎么向小男孩摇尾巴和点头的?要让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请表演有不同的幼儿上台示范做给大家看。

  三、放音乐

  1.让幼儿带上小狗的头饰,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试着边做动作边唱歌曲数遍

  2.请表演好的幼儿站上台表演,台下的小朋友可模仿的做,也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活动反思

  1.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想象力,当他们听到听到音乐会,就会手舞足蹈。哈巴狗这个小动物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提高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并理解了歌曲每一句的特点。在授课中,我激发幼儿大胆表演,自由表达、想象和创造。在模仿小哈狗时,幼儿感到了乐趣。

  2.在授课中,幼儿有表现出不一样、突出的模仿动作,没有注意观察到。

  3.教师应该在教案中设计一个互动的游戏,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感受歌曲特点,在模仿动作更加感到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3、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欢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

  难点: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太阳、小花、柳树、蝴蝶、小白兔等图片。

  精神准备:

  提前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

  活动分析与备课说明

  1.教材分析

  《春天》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简单的歌曲,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歌曲中将春天的现象进行了拟人化,很有童趣。通过前几天教育活动中的学习,幼儿对春天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活动中,会较快的理解歌词内容,教师则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2.实施策略

  情景体验法:《纲要》音乐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扮演柳树、蜜蜂、蝴蝶等的形式,享受歌曲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创设“春风吹来了”情境,引导幼儿用“呼”音和歌曲旋律,做发声练习。

  1、引导幼儿结合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与幼儿谈话,鼓励幼儿说出春天的特征。

  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

  幼儿:春天天气暖和了,花开了,树发芽了,小动物们出来了。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歌词,并有节奏地边念歌词边根据歌词有序的出示图片。

  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杨柳也发芽了。蝴蝶和蜜蜂飞来飞去,我们和小白兔一起做游戏,跳来跳去。

  二、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要点:用轻柔、甜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唱出第【7】小节和第【5】小节的休止符号。

  2、教师带领幼儿随伴奏演唱,提示幼儿运用甜美连贯的声音演唱。

  3、以各种形式引导幼儿熟悉、演唱歌曲,学习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

  可采取教师唱,幼儿小声跟唱或幼儿和老师填空式演唱等方法熟悉歌曲。重点引导幼儿按歌词分角色接唱。

  三、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唱。鼓励幼儿为歌曲编排适当的动作,能边演唱歌曲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曲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出来,谁愿意做花朵,蝴蝶和小白兔呢?

  四、结束部分。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花园做游戏吧!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6-13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08-25

小班音乐教案刷牙06-13

《小象》小班音乐教案08-25

小班音乐蝴蝶教案11-15

小班伞音乐教案11-10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11-13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