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20 15:18:53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5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劳动风格,学习边唱歌边用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拍出节奏型。

  3.体验用"嗬嗨"的语言表现歌曲的力度。

  活动准备:

  1.《加油干》和《瑶族舞曲》A段的音乐磁带各一盘、录音机。

  2.幼儿用书:《加油干》 。

  活动过程:

  (一)对比欣赏乐曲《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

  1.教师出示一张幼儿抬桌子的'图片。幼儿倾听《加油干》和《瑶族舞曲》的A段,将图片与乐曲进行匹配。

  教师: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听听老师放的两段音乐,觉得哪一段音乐和小朋友做的事情比较像?

  2.带领幼儿在《加油干》中的重音处匹配上语音节奏。

  教师:你们听听在音乐的什么地方,需要我们使很大的劲呢? 、3.教师和幼儿共同在《加油干》的重音处口呼语音节奏。教师反馈幼儿的语音节奏,例如"嘿嘿""嘿哟"等。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在最用劲的地方说"嘿嘿"。

  (二)学唱歌曲《加油干》。

  1.教师范唱歌曲《加油干》。

  教师:听听我是怎么为大家加油的吧!

  2.教师和幼儿共同学唱歌曲2到3遍。

  3.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力度。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歌曲。

  1.教师:我们用拍手的动作为他们加油!请大家边唱歌边拍手。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拍手的节奏。

  教师:音乐慢的地方,我们拍手的速度怎么样?

  音乐快的地方,欧姆拍手的速度又怎么样呢?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4.幼儿边听音乐边练习身体动作。

  5.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进行气息训练,并学唱歌曲《吹泡泡》,初步尝试分组歌唱。

  2.有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有过吹泡泡的经验、课件、吹泡泡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泡泡飞来了(气息训练)

  ——“你们吹过泡泡吗?喜欢吗?为什么?”

  ——“有没有听过泡泡说话的.声音?听听它发出什么声音(教师示范“po”)

  ——“泡泡可能是在说什么?(幼儿尝试)能和我一起来学学泡泡说话的声音吗?

  l 教师吹一个泡泡出现---飞行---破裂(破裂同时幼儿轻声发出“po”的声响,反复几次)

  l 教师吹多个泡泡出现---飞行---破裂(破裂同时幼儿轻声发出“po”的声响,反复几次)

  ——我们把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吹到天空中去好吗?

  教师小结:原来泡泡发出“po”的声音就是在和它的朋友打招呼呀!

  二.泡泡找朋友(集体练习)

  l 教师示范选择一个泡泡练习“chui----po”。

  ——“我要把泡泡吹得远远的,看看我找哪个泡泡做朋友。”

  l 幼儿尝试选择一个泡泡练习“chui----po”

  ——“你们也来把泡泡吹得远一点,让他去找个好朋友吧!”

  三.泡泡在唱歌(学唱歌曲)

  l 倾听前奏,听出有四个泡泡

  ——“老师来唱一首《吹泡泡》歌,请你听听我吹了几个泡泡?”

  l 师生一同跟着录音歌唱。

  l 分组唱前奏部分:一组唱四下“吹”,一组唱四下“po”。歌曲部分齐唱。

  活动建议:

  1.《吹泡泡》中的活动重点在于分组时的每句衔接。在幼儿进行演唱时,教师必须辅以清晰的手势或指挥帮助两个小组的幼儿进行歌唱之间的衔接。

  2.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泡泡飞行的路线引导幼儿进行长音和短音的练习。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3/8拍子乐曲旋律舒缓的情绪。

  2学、会用乐器为歌曲打节奏。

  3、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一)幼儿准备:

  1、知道小蜻蜓是益虫。

  2、在日常生活中已听熟了歌曲的旋律。

  (二)教师准备:

  1、图片《小蜻蜓》。

  2、幼儿乐器;铃鼓、碰铃、沙锤节奏图谱卡片,音乐《小蜻蜓》。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1、导入活动:

  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大又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

  2、交流蜻蜓的'生活习性,知道它是益虫。

  二、教师播放歌曲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感受到歌曲抒情、流畅的特点。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打击三拍子的节奏。、

  四、幼儿学唱歌曲。

  五、幼儿练习边唱歌曲边用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投放蜻蜓和位子的头饰,幼儿可以尝试演奏、表演游戏。

  2、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虫虫乐园》第14页。欣赏画面,自编故事。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辨别音乐ABA的结构特点。

  2. 体验与同伴进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玩具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欣赏音乐。

  听第一段,谁在跳舞?你怎么知道的`?

  听第二段,谁在跳舞?与前一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听第三段,谁在跳舞?为什么?

  完整欣赏,感受音乐ABA的结构特点,说说对整个乐曲的感受。

  2.展示和分享幼儿分两组,分别扮演不倒翁和小娃娃。

  幼儿合作进行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掌握 的节奏型,随着音乐进行歌唱表演。

  2、幼儿对各种不同的节奏感兴趣,喜爱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身体音阶歌》、《爱跳舞的小猴》、节奏图片若干、歌词、小猴子手偶、地上贴五彩线。

  活动重点:

  幼儿掌握| |的节奏型,并用不同方法表现。

  活动难点:

  幼儿能将节奏型运用到歌曲旋律中。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以《握手舞》引发幼儿的兴趣,感知音乐快慢的不同。

  小朋友们好,今天有几位老师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们和他打个招呼吧。今天好听的.音乐又来和小朋友做游戏了,

  基本部分:

  一、出示单个音符图片, ——踢踢 ——踏。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好多豆子)有大豆豆,还有小豆豆。我们看一看他们是谁?小豆豆名字叫做八分音符,念“踢踢”; 大豆豆有个名字是四分音符,念“踏”。

  二、组合各个音符,幼儿使用各种方法练习节奏。

  现在音符宝宝们要找一找朋友,我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站在了一起,踢踢—踏

  踢踢 踢踢 踢踢——踏。我们现在用我们的小身体来感受一下。(手脚交换一下)

  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三、引出小猴子,出示歌词,学习歌曲。

  1、看一看谁来了?(小猴子!)他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安静,不然就听不到了!教师念白,并出示歌词。

  2、与幼儿一起学习歌词,将歌词用刚才的节奏念出来。

  现在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

  3、放音乐,听一听,跟唱,可以加入动作。

  四、音乐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学习表演歌曲。

  2、现在老是把小猴子的花园搬到了咱们班里,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条线?(五条)教师在线上再和幼儿跳跳舞,复习节奏和歌词

  3、我请坐得好的小朋友到花园里,听着音乐跳跳舞。

  结束活动:

  小猴子累了,想回家了,我们和他说什么?(再见)

  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一个新歌,你可以回去当一回小老师,把这首好听的歌曲教给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我们跟客人老师们再见!

  附:歌词:

  小猴子呀,爱跳舞,上上下下来回蹦。一线上面点点头, 二线上面耸耸肩。

  三线上面扭扭腰,四线上面拍拍腿。五线单脚蹦一蹦,小猴子呀爱跳舞!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4

中班音乐走路教案03-30

中班音乐划船教案03-30

中班音乐亲亲教案03-30

中班音乐泡泡教案03-30

中班的优秀音乐教案01-29

中班郊游音乐教案01-17

中班《买菜》音乐教案01-30

中班优秀音乐教案01-30

走路中班音乐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