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4-26 18:57:5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一、目标要求

  1.理解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正确确定最简公分母和灵活运用法则。

  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用式子表示为:±=。

  2.分式通分时,要注意几点:(1)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分,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2)若分母的系数不是整数时,先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其化为整数,再求最小公倍数;(3)分母的系数若是负数时,应利用符号法则,把负号提取到分式前面;(4)若分母是多项式时,先按某一字母顺序排列,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三、解题方法指导

  【例1】计算:(1)++;

  (2)-x-1;

  (3)--。

  分析:(1)把分母的各多项式按x的降幂排列,能先分解因式的将其分解因式,找最简公分母,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2)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相加减,应把这个整式看作一个分母是1的式子来进行通分,注意-x-1=,要注意负号问题。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例2】计算:。+++。

  分析:此题若将4个分式同时通分,分子将是很复杂的,计算也是比较复杂的。各式的分母适用于平方差公式,所以采取分步通分的.方法进行加减。

  解:原式=++=++=+=+==。

  四、激活思维训练

  ▲知识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例】计算:-+。

  分析:此题如果直接通分,运算势必十分复杂。当各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可利用多项式的除法,将其分离为整式部分与分式部分的和,再加减会使运算简便。

  解:原式=[x+2-]-[x+3+]

  +[+1]

  =x+2--x-3-++1

  =--+=====。

  五、基础知识检测

  1.填空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等号左边是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在分母上,且x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kx(k≠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k≠0)还可以写成(k≠0)或xy=k(k≠0)的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2)(3)xy=21(4)(5)(6)(7)y=x-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例2.(补充)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k≠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k≠0),后一种写法中x的次数是-1,因此m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2≠0且3-m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2=1的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学会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会用去分母求方程的解、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

  去分母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什么叫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3、解方程(学生板演)

  讲授新课:

  1、由上述学生的板演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检验:将所得的解代入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为0,则为增根,必须舍去;若不为0,则为原方程的根、

  2、范例讲解

  (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讲评)

  例1:解方程例2:解方程例3:解方程讲评时强调:

  1、怎样确定最简公分母?(先将各分母因式分解)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巩固练习:P1471t,2t、

  课堂小结: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一、创设情境

  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1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看图回答:

  (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

  (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

  (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解(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1℃、2℃、5℃;

  (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

  (3)这一天中,3时~14时的气温在逐渐升高.0时~3时和14时~24时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类似的数量关系呢?

  二、探究归纳

  问题2银行对各种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规定了相应的'利率,下表是20xx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规定的年利率:

  观察上表,说说随着存期x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是如何变化的.

  解随着存期x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也随着增长.

  问题3收音机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米(m)和千赫兹(kHz)为单位标刻的.下面是一些对应的数值:

  观察上表回答:

  (1)波长l和频率f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2)波长l越大,频率f就________.

  解(1)l与f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

  lf=300000,

  或者说.

  (2)波长l越大,频率f就 越小 .

  问题4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如果用r表示圆的半径,S表示圆的面积则S与r之间满足下列关系:S=_________.

  利用这个关系式,试求出半径为1cm、1.5cm、2cm、2.6cm、3.2cm时圆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_________.

  解S=πr2.

  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

  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研究了一些数量关系,它们都刻画了某些变化规律.这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些数值会发生变化的量.例如问题1中,刻画气温变化规律的量是时间t和气温T,气温T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会取不同的数值.像这样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variable).

  上面各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互相依赖,密切相关.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例如x和y,对于x的每一个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一、目标要求

  1.理解掌握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遇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三、解题方法指导

  【例1】计算:(1)[++(+)]·;

  (2)(x-y-)(x+y-)÷[3(x+y)-]。

  分析: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及括号的关系。

  解:(1)原式=[++]·=[++]·=·==。

  (2)原式=·÷=··=y-x。

  【例2】计算:(1)(-+)·(a3-b3);

  (2)(-)÷。

  解:(1)原式=-+=-+ab

  =a2+ab+b2-(a2-b2)-ab

  =a2+ab+b2-a2+b2-ab=2b2。

  (2)原式=[-]·=-=-====。

  说明: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按分式的运算顺序法则进行计算,但恰当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

  (2)要随时注意分子、分母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备约分或通分时备用,可避免运算烦琐。

  (3)注意括号的“添”或“去”、“变大”与“变小”。

  (4)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四、激活思维训练

  ▲知识点:求分式的值

  【例】已知x+=3,求下列各式的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一、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二、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补充)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AC,BO=BD.

  ∵ AO=BO,

  ∴ AC=BD.

  ∴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Rt△ABC中,

  ∵ AB=4cm,AC=2AO=8cm,

  ∴BC=(cm).

  例3(补充)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AB长8cm,对角线比AD边长4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

  2.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不等式的方法,初步形成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

  能力情感目标:经历不等式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与“求自变量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ax+b的值为0”是同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

  (1)以下两个问题是否为同一个问题?

  ①解不等式:2x-4>0

  ②当x为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大于0?

  (2)你如何利用函数的`图象来说明②?

  (3)“解不等式2x-4<0”可以与怎样的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的?怎样在图象上加以说明?

  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或ax+b<0)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响应的取值范围.

  二、应用新知:

  1.练习:P42练习1(3)(4)

  2.例2 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思考:我们应该画出什么函数的图象来解?

  思路1:将不等式化为3x-6>0,然后画出函数y=3x-6的图象.

  思路2:将不等式5x+4>2x+10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和直线y=2x+10,对于同一个x,直线y=5x+4上的点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下方,这时

  5x+4>2x+10.

  三、巩固练习

  1.P42练习2(2)

  2.P45习题11.3第3、4题

  四、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活动1、提出问题

  一个运动场要修两块长方形草坪,第一块草坪的长是10米,宽是米,第二块草坪的长是20米,宽也是米。你能告诉运动场的负责人要准备多少面积的草皮吗?

  问题:10+20是什么运算?

  活动2、探究活动

  下列3个小题怎样计算?

  问题:1)-还能继续往下合并吗?

  2)看来二次根式有的能合并,有的不能合并,通过对以上几个题的观察,你能说说什么样的二次根式能合并,什么样的不能合并吗?

  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活动3

  练习1指出下列每组的二次根式中,哪些是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字母均为正数)

  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这个运动场要准备(10+20)平方米的`草皮。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课题并说明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该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可以利用已学知识或已有经验来分组讨论、交流,看看+到底等于什么?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验证:

  ①设=,类比合并同类项或面积法;

  ②学生思考,得出先化简,再合并的解题思路

  ③先化简,再合并

  学生观察并归纳: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能合并。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交流,师生评价。

  提醒学生注意先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判断。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2、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一些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中添加辅助线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如图,为了测量一个池塘的宽BC,在池塘一侧的平地上选一点A,再分别找出线段AB、AC的中点D、E,若测出DE的长,就可以求出池塘的宽BC,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动手操作: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

  (1)如果要求剪得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平行的四边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2)要把所剪得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将其中的三角形做怎样的图形变换?

  3、引导学生概括出中位线的概念。

  问题:

  (1)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启发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两端点都是三角形边的中点,而三角形中线只有一个端点是边中点,另一端点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4、猜想:DE与BC的关系?(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证明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并启发分析。

  (已知:⊿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DE∥BC,DE=1/2BC)

  启发1:证明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由角的相等或互补得出平行,由平行四边形得出平行等)

  启发2:证明线段的倍分的方法有哪些?(截长或补短)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经过分析后,师生共同完成推理过程,板书证明过程,强调有其他证法。

  证明:如图,以点E为旋转中心,把⊿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CFE,则D,E,F同在一直线上,DE=EF,且⊿ADE≌⊿CFE。

  ∴∠ADE=∠F,AD=CF,∴AB∥CF。

  又∵BD=AD=CF,∴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F∥BC(根据什么?),∴DE 1/2BC

  2、启发学生归纳定理,并用文字语言表达: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学以致用、落实新知

  1、练一练:已知三角形边长分别为6、8、10,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周长是多少?

  2、想一想: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BC、AC各边中点分别为D、E、F,则⊿DEF的`周长是多少?

  3、例题: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启发1:由E,F分别是AB,BC的中点,你会联想到什么图形?

  启发2:要使EF成为三角的中位线,应如何添加辅助线?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得到什么?你能得出EF∥GH吗?为什么?

  证明:如图,连接AC。

  ∵EF是⊿ABC的中位线,∴EF 1/2A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同理,HG 1/2AC。

  ∴EF H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挑战:顺次连结上题中,所得到的四边形EFGH四边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继续作下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学生练习,巩固新知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M,N,P分别是AD,BC,BD的中点。求证:∠PNM=∠PMN

  (五)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定义判别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了解分式方程增根产生的原因,掌握验根的方法。

  2.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会用去分母求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去分母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教学难点:验根的方法。分式方程增根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下列方程中哪些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哪些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1);(2);(3);(4);

  (5);(6);(7);(8)。

  讲授新课:

  1.由上述归纳出分式方程的概念:只含有分式或整式,且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2.讨论分式方程的解法:

  (1)复习解方程时,怎样去分母?

  (2)讲解例1:解方程(按课文讲解)

  归纳: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3)讲解例2:解方程(按课文讲解)

  归纳:在去分母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我们把它叫做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常把求得得根代入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0,若为0,则为增根,必须舍去;若不为0,则为原方程的根。

  想一想:产生增根的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P1451t,2t。

  课堂小结: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为什么要检验?怎样检验?

  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概念。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下图上面那个像车轮状的物体是什么?

  生:摩天轮。

  师:你们坐过吗?

  师: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在变化,那么变化是否有规律呢?

  生:应该有规律。因为人随轮一直做圆周运动。所以人的高度过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依次,即转动一圈高度就重复一次。

  师:分析有道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请看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每过6分钟摩天轮就转一圈。高度h完整地变化一次。而且从图中大致可以判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h。下面根据图5-1进行填表:

  t/分0 1 2 3 4 5 …… h/米

  t/分0 1 2 3 4 5 …… h/米3 11 37 45 37 11 ……

  师: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

  生:确定。

  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生: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是时间t和高度h。

  师:生活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变化的量,你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吗?如: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路程的距离与所用时间……了解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下面我们就去研究一些有关变量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做一做

  (1)瓶子或罐子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层数n 1 2 3 4 5 …物体总数y 1 3 6 10 15 … 师:在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几个?分别师什么?

  生:变量有两个,是层数与圆圈总数。

  (2)在平整的路面上,某型号汽车紧急刹车后仍将滑行S米,一般地有经验公式,其中V表示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单位:千米/时)

  ①计算当fenbie为50,60,100时,相应的滑行距离S是多少?

  ②给定一个V值,你能求出相应的S值吗?

  解:略

  议一议

  师:在上面我们研究了三个问题。下面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三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生:相同点是:这三个问题中都研究了两个变量。

  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图象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师: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明确“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这一共性。

  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各例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各变量(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值。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三、随堂练习

  书P152页随堂练习1、2、3

  四、本课小结

  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能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给定自变量的值,相应地会求出函数的值。

  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图象;(2)表格;(3)关系式。

  五、探究活动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吨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吨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吨(x>10),应交水费y元,请用方程的知识来求有关x和y的关系式,并判断其中一个变量是否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

  (答案:Y=1。8x—6或)

  六、课后作业

  习题6.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约分的意义和步骤。

  2、能说出最简分式的意义。

  3、能说出分式的乘、除和乘方法则,并能用式子表示。

  4、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和乘方运算。

  5、会归纳总结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6、能熟练地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主体知识归纳

  1、约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约分的步骤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3、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4、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5、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6、分式的乘方(n为正整数)、就是说: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

  7、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归纳如下

  (1)am·an=am+n(m、n都是整数);

  (2)(am)n=amn(m、n都是整数);

  (3)(ab)n=anbn(n是整数)、

  基础知识精讲

  1、正确理解分式约分的意义

  (1)约分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的实质是一个分式化成最简分式,约分的关键是将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

  (2)进行约分的前提条件:分子、分母必须都为积的形式且有公因式。

  2、分式约分的步骤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分母和公因式、约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若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应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当分子、分母的系数是整数时,还应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时,要先将分子、分母按同一字母降幂排列、首项为负,提取负号放到整个分式的前面,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

  3、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式的乘除运算,实际上是分式的乘法运算,根据法则应先把分子、分母相乘,化成一个分式后再进行约分,化为最简分式、但实际运算时,常常先约分再相乘,这样做既简单易行,又不易出错、

  (2)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再约分。

  (3)分式运算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分式,特别地,若分子(或分母)是公因式,约去公因式后,分子(或分母)是1而不是0。

  (4)要注意运算顺序,对于分式乘除法来说,它只含有同级乘除运算,所以只要没有附加条件(如括号等),就必须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一、回顾交流,合作学习

  【活动方略】

  活动设计: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小结,并结合课本P87的小结进行反思,教师巡视,并且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复习轨道.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汇报时可借助投影仪,要求学生上台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问题探究1】(投影显示)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右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斜边和一直角边是已知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出BC的长.(3000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评.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问题探究1”,然后踊跃举手,上台演示或与同伴交流.

  【问题探究2】(投影显示)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右图,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与∠BD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DB=5,DC=12,BC=13,请你判断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和△D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予以解决:

  AB2+AD2=32+42=9+16=25=BD2,得∠A=90°,同理可得∠CDB=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关注学生的思维,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之后再评讲.

  学生活动:思考后,完成“问题探究2”,小结方法.

  解:在△ABC中,AB2+AD2=32+42=9+16=25=BD2,

  ∴△ABD为直角三角形,∠A=90°.

  在△BDC中,BD2+DC2=52+122=25+144=169=132=BC2.

  ∴△BDC是直角三角形,∠CDB=90°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问题探究3】

  甲、乙两位探险者在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思路点拨:要求甲、乙两人的.距离,就要确定甲、乙两人在平面的位置关系,由于甲往东、乙往北,所以甲所走的路线与乙所走的路线互相垂直,然后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甲、乙两人的距离.(13千米)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关注学生训练,并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课堂练习,与同伴交流或举手争取上台演示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0

数学下册教案03-16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1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20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1-10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15篇)02-20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01-01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

数学下册教案 (集锦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