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27 15:32:2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2.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重点

  能够在各种材料中,找到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究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四张桌子,每一张桌子上滚动的东西都相同;各种薯片桶,露露瓶,乒乓球等。

  2、硬币、长方形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玩一个寻宝的游戏,我的宝物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会滚动。

  (二)幼儿玩准备的玩具,教师参与活动,并和幼儿进行交流

  (三)请幼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动,并示范给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一)让幼儿再次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根据特征逐一排除,最后找到球体。

  小结:最后,我们找到的宝物是球,总结球体特征。小球会滚动,放在地上可以向不同方向滚动,不管从哪个方向看上去都是圆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球体。

  三、根据特征找出圆柱体

  (一)你们找到了第一件宝物,还想找出第二件吗?它两头都是圆,从上到下一样大,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请小朋友到教室的“牛牛餐厅”去找一找。

  (二)老师总结圆柱体的特征,两头都是圆,竖着放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到下一样大,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圆柱体。

  四、游戏“玩一玩,变一变”

  分组操作:

  1.把许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把长方形纸变成圆柱体。

  3.把橡皮泥变成球体。

  五、寻找生活中的球体、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玩的很高兴,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球体的物体?

  让幼儿找一找。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以游戏的情景,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氛围。

  3、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圣诞树、圣诞礼物、任务卡、小动物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圣诞节到了,你们有没有收到圣诞礼物啊。

  2、今天我给你们没人都准备了一个圣诞礼物,你们想要吗?

  (二)、基本部分:

  1、不过,张老师准备的礼物是要你们动脑筋找的哦!

  2、张老师在你们的椅子下面都放好了任务卡片(点数),你要根据任务卡片去找礼物。

  3、我们来看看你找到的是你不是你的礼物呢?(验证)

  4、节日里收到礼物真的很开心,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礼物。

  5、你们找到礼物开心吗?不过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没有收到礼物,他们一定很伤心的.,我们也给他们去准备一份礼物,好吗?

  6、我有一张爱心卡片(数字),根据爱心卡片请你把礼物放在袋子里,等一下我们去送给他们。给幼儿再次操作的机会。

  7、我们来看看你们装的对不对,如果不正确他们一定不开心的。(验证)

  (三)、结束部分:

  1、你们圣诞节都有礼物了,也给好朋友们准备了礼物。小动物们也很羡慕,看看是那些小动物呢?

  2、它们喜欢什么礼物呢?那是不是呢?有多少呢?

  3、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用了什么办法?看看我的方法和你们是不是一样呢?,(眼睛看,心里数;两个两个数;封闭式数)

  4、原来,小动物们的礼物虽然看上去排列方式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但是我们还可以用好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数出来的。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 我要评论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来发现图片、某些物品的中心点,从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点的原理。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探索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准备:绳子、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一根绳子,请幼儿来找出它的中心点。

  2.教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又快又好,准确地找到这段绳子的中心点。

  二、幼儿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

  1.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请你来找找看圆的中心点在哪?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圆的中心点,用笔点好。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圆的中心点在哪?

  4.教师: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结果,并选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准确的操作结果。

  5.请幼儿再试试:学用刚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儿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1.请幼儿动手脑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

  2.幼儿动手脑进行操作、探索,寻找正方形的中心点,用笔点好。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进行个别辅导。

  3.请幼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怎样找到中心点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在哪?

  4.:边对边、角对角对折,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它的中心点。

  四、幼儿探索寻找圆形队列的`中心点

  1.出示: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刚才我们是用对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点,现在这九个圆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1.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中间的圆心上,横的中心线与竖的中心线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2.出示:八个圆片排列成的长方形。那么,它的中心点在哪里呢?

  3.请幼儿动脑后讲出中心点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在两条中心线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中心点。

  五、幼儿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点

  1.那么,你知道我们桌子的中心点在哪儿吗?

  2.请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测量出桌子的中心点。

  3.让幼儿来介绍与同伴合作的操纵过程和结果。

  六、活动延伸:

  还有好多东西我们可以去找找它的中心点,请小朋友回家去与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测量,寻找中心点。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数概念,其实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抽象的,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数又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纲要》也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调动幼儿已有的数的组成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在购物、猜想等游戏中体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在购物游戏中了解数的关系,熟练加减运算;

  2、尝试运用推理、排除的方法猜测商品与价格,体验成功乐趣。

  【材料创设】

  幼儿绘制的超市物品若干(标有价格);模拟小超市;猜测用价目表(大、小)若干;记录笔数支;

  【观察与指导】

  一、数学接龙游戏

  1、老师说一数字,幼儿接龙说出答案为该数的试题。

  2、小结:大家的一个答案可以用这么多试题算出,你们的本领真大啊!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

  二、快乐购物

  1、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好吗?

  2、看看,有哪些商品,可以分成哪几类?(生活用品、服装、玩具、食物等)

  3、根据要求进行购物

  (1)每人买2件你喜欢的东西,总价不能超过10元。

  (2)2人合作购物,随意买几件物品,和起来的`总价为10元。

  (3)小结:原来不仅两数相加可以得出10,三数或四个数也能得出10。

  三、想一想猜一猜

  1、我也喜欢买东西,看看我的网上购物价目表上有哪几类物品?

  2、这些物品中最便宜的是几元?最贵的是几元?

  3、游戏:猜一猜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通过提问式的猜测来推理出是什么东西,老师只回答“是”或“否”。

  如:幼儿:是学习用品吗?老师:是;

  幼儿:有一个是5元吗?老师:不是;

  ……依次类推,最终得出具体购买商品的名称。

  (2)我买了2件东西,总价为8元,猜猜是什么?

  (3)再来猜一猜:买了3件物品,总价为10元,猜猜是什么?

  4、幼儿两两合作游戏(每人一张价目表,把想买的东西记在心里,并把物品的数量及总价告诉同伴后,让同伴来猜。

  5、检验个别幼儿的游戏正确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游戏时,常常会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活动。意在通过孩子动手操作材料,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体验操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3、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四座小房子。。

  2、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白色、蓝色卡纸若干。

  3、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

  4、三种颜色不同、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一个招聘启事:说白雪公主要过生日了,小矮人想给她个惊喜,他们想帮白雪公主把房间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主要是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但他们太忙,时间来不及,想找人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

  1、分组让幼儿操作,依次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从易到难,让幼儿体验操作的快乐。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卡纸若干,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贴墙:提供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让幼儿装饰墙,让他们自由探索,只要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就要鼓励。

  C、装饰门帘:提供三种颜色、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让幼儿做门帘,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找出按不同特征的排序规律,感受不同的美感。

  2、自主探索活动的交流:

  在每次探索之后,老师要幼儿把他们的活动结果呈现给大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是怎么排的,按什么规律,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强调按规律排。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宽窄等多种特征排序。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有规律的排序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4、结束语:

  今天我们帮助小矮人为白雪公主装饰了房间,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定高兴,小朋友高不高兴呀?我们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发现了有规律排序的秘密,真值得高兴。

  三、延伸活动: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游戏时,常常会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活动。意在通过孩子动手操作材料,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整个活动以帮小矮人为白雪公主装饰房间为主线贯穿始终,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操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分三个环节完

  成,铺地,贴墙,装饰门帘,层次清晰,由易到难,让幼儿自主操作,自己观察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了有序排列的美感。因为整个活动是装修家的过程,这就告诉幼儿这是生活中的美,再加上后面的延伸活动,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排序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到了数学是有用的数学。

  整个活动以操作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很高,只是个别能力差的孩子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排序,太难的完成起来有点困难。我相信通过锻炼,他们会做的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03-25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03-23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03-24

大班数学教案《拼图》03-29

大班数学教案:青蛙03-23

大班《8的组成》数学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