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03 08:42:1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汇总九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本班在设置角色区时,分别以小动物的家来命名,有小兔的家、小鸡的家、小猫的家。在分区域活动时,幼儿能够在自己的“家”中有序地进行游戏,同时有欲望到其他家里去作客,但不知如何进行礼貌交往,为此,常出现纠纷。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客礼仪,我们以计算为切入口,通过带幼儿玩作客的游戏,让幼儿了解简单的交往技能,并与此同时来复习幼儿已有的`数概念。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作客礼仪,乐意与人友善的交往。

  2、在游戏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活动准备:

  1、布置好小猫和小兔的家。

  2、鸡挂饰人手一份,小铃铛手镯人手一串(数量在3以内),小虫子碗人手一个。

  3、操作材料地毯一份,大雪花插片30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挂上挂饰,歌曲进场: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叽叽叽,我爱我的小鸡,小鸡在那里?在这里,呢昵呢,呢呢呢昵呢。在这里,在呀在这里。

  2、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了解作客礼仪。

  鸡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作客,高兴吗?那我们一定作个有礼貌的小客人,怎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呢?(交流:咱们出发吧!)

  (2)去小兔、小猫家作客,在游戏中掌握3以内数量与物体对应。

  ①去小兔家。

  咚咚咚,请问小兔在家吗?(唱歌曲《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不在家。哦,她给我们留了封信(展信):亲爱的小鸡们,欢迎你们来我家来作客。我请你们看看我新设计的地毯,并请你们帮我在上面“绣花”,我画了朵花,就请你从中间的篓子里拿几朵“绣”上去。谢!小兔子。

  鸡宝宝们愿意帮忙吗?行动吧。(幼儿自己找一个合适能置,自由分散操作,教师简要点数评价。)②去小猫家。

  (敲门)请问小猫在家吗?

  啦,请进。

  猫,你好。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作客,我给你们做了许多(幼儿分散找个铃铛手镯带上。)数一数,你有几只小铃铛?(幼儿自由介绍)

  小猫:小鸡们,肚子饿了吧,我请你们吃小虫。不过小铃铛,就吃几条小虫,好吗?(幼儿按小铃铛的数量找鸡妈妈:小猫这样热情的招待我们,我们一起来菇目,谢谢小猫吧。(幼儿即性表演)

  3、结束部分

  鸡宝宝们,时问不早了,咱们该回家了,小花猫,再下次到我们家来作客。(歌曲《小鸡在哪里》出场)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在这种氛围中,幼儿很快进入角色,一起玩起来了,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孩子们通过交流和操作,幼儿的数量和操作材料相对应,并懂得到别人家里去作客要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在戏中学习,孩子十分开心。

  二、专家点评

  幼儿园小班的教育活动更应是一种综合型的活动,在玩的过程中,丰富生活经验,积累一定的数量关系与9;探索数字的乐趣。

  本活动设计就给小班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玩”的料,并让孩子自主探索,从而轻松愉快地达到

  了活动目标。

  三、反思与讨论

  你对幼儿园的综合活动有何看法?说说你设计的综合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的由来:

  孩子们的周末时光总是会在和家长们的露营、野餐中度过,因此孩子们对于野餐也非常的感兴趣,在娃娃家的时候孩子们也经常会扮演一些角色,邀请全家人去野餐等等。另外,通过对孩子们日常活动的观察,孩子们对于圆、正方形、三角形这些基本的图形特征非常的感兴趣,因此结合这两个孩子的兴趣点这个活动就诞生了!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数学游戏,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从不同的图形中找到相应图形。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各形状饼干图形经验准备:前期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有一定认识。

  活动的重点与难点重点:

  感知图形的特征难点: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图形所带给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

  1、情景游戏引入内容。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米菲兔,这个周末是个好天气,我们准备去郊游!郊游要带很多的好吃的对不对?""你能陪我一起去超市把好吃的买回来么?~"

  2、回忆,巩固长方形外部特征"我们来想一下,爸爸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爸爸想吃的长方形饼干是什么样的?"请你找到长方形的图形宝宝摸一摸,然后告诉我。

  帮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图形特征,并用幼儿的语言进行描述。

  点击,ppt,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

  3、回忆,巩固圆形外部特征"我们来想一下,妈妈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妈妈想吃的圆形火腿是什么样的?"请你找到圆形的图形宝宝摸一摸,然后告诉我。

  帮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图形特征,并用幼儿的语言进行描述。

  点击,ppt,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

  4、回忆,巩固三角形外部特征"我米菲兔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你还记的么?"它长的什么样子?

  请你找到三角形的图形宝宝摸一摸,然后告诉我。

  帮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图形特征,并用幼儿的语言进行描述。

  点击,ppt,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

  5、活动结束,课件播放"你们可真是太棒了,谢谢你们的帮忙,买到了所有要吃的好吃的,为了感谢你们,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好吃的,就藏在你们的身边,快去找找看!并说一说,他是什么形状的。"帮助幼儿在吃一吃尝一尝的过程中,再次巩固对图形的认知与正确命名。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

  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

  2.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

  二、复习图形

  1.瞧,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形?(长方形)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圆形有没有角?

  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

  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

  7.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

  三、铺路

  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

  四、游戏

  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评析: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困难时进行的,它不仅使幼儿再次明确了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将为妈妈串项链作为题材,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观察项链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项链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比较abc的排序规律,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2.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能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过段时间就是鼠妈妈的生日了,鼠宝宝们想送妈妈一件生日礼物,送什么呢?”

  以PPT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初步感知ab的排序模式。

  出示项链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第一条项链:观察颜色,感知颜色的ab的排序模式。

  (1)你看看这条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颜色?这些颜色的珠子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2)小结:鼠哥哥的这条项链是按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2.第二条项链:观察形状,感知形状的ab的排序模式。

  (1)我们再来看看鼠弟弟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3.第三条项链:观察大小,感知大小的ab的排序模式。

  (1)鼠妹妹会送什么呢?鼠妹妹送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珠子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的规律来穿成的。

  4.梳理经验:出示三条项链,依次讲述三条项链的排列规律。

  引导幼儿逐步观察、交流,在活动中,尝试从颜色——形状——大小上认识到ab规律的排列模式。

  三、给妈妈串项链,理解ab的排序模式。

  “鼠宝宝们真能干啊,会做项链了啊。鼠妈妈收到了项链啊,真开心。今天啊,有三位妈妈来到了这里,她们也想要项链,我们一起来帮她们穿一条项链,好吗?”

  1.出示三位妈妈的图片,进行集体操作。

  2.引导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穿项链(集体与个别操作)

  (1)我给你们带来了穿项链的材料,你们想要穿一条什么样的项链啊?(请个别幼儿选择操作材料)

  (2)观察操作材料: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讲述)那我先来穿吧,一边穿一边讲。(再请个别幼儿来穿项链)

  3.小结:这位妈妈的项链穿好了,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穿的。

  通过集体操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对ab排序模式的理解

  四、集体操作验证,体验ab的排序模式。

  “其他两位妈妈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想要项链,你们愿不愿意做条项链来送给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呢?”

  1.介绍操作材料(想一想你想要按什么规律来穿),并分组操作。

  2.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边说边按照一定的规律穿项链。

  3.师幼讲评:请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送给在座的客人老师。

  个别操作,在探索中提升知识经验。

  五、活动延伸:发现生活中的项链。

  “老师们,收到小朋友送的项链了吗?你们开心吗?”“小朋友们,老师们都很喜欢我们做的项链,我们在去找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做项链,给妈妈也做一条吧。”

  利用一粒珠子,将数学的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再现。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动,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

  1、2张背景图:一张丰收的果园,一张水果店;

  2、2组3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操作底板;

  3、《去郊游》的音乐,录音机;

  4、水果若干。

  学具

  1、每人一份3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操作底板;

  2、3个大小不同的梨子、桔子、石榴、香蕉各5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秋天来了,水果大丰收,让我们坐上车,一起去果园看看吧。

  2、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果园。

  二、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3)请三位小朋友上台来分别摘一个苹果,让幼儿说出谁摘的小苹果,谁摘的大苹果,谁摘的最大的苹果。

  2、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师:刚刚长出来的苹果是很小的,后来才慢慢地长大,谁能把这些苹果从小到大一个个排一排,表示苹果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吗?

  (2)请幼儿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练习将3个苹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按从大到小地排序。

  师:果园的水果运到水果店了,我们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样整理苹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苹果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

  (2)请小朋友尝试从大到小排苹果。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巩固,加深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师:很多小朋友们给苹果排队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还有许多水果没有摆放整齐,叔叔阿姨也想让小朋友帮忙,叔叔阿姨告诉吕老师一个秘密,这些水果喜欢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样子来排队,你们愿意帮忙吗?

  2、幼儿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四、快乐水果宴

  师: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他们准备了香甜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品尝吧。

  活动反思:

  我在本班进行了科学教学活动,本次的活动名称是《水果排排队》目标是体验物体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并能根据全范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按大小给5个物体排序,操作完后能整理材料,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活动一开始我用了情景导入,让小朋友们帮妞妞给果园里的果子排排队,小朋友们都非常有兴趣。我特别强调要从小红旗开始,可能是因为过于强调了,在说明操作规则时语言显得有些啰嗦,用词不够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这一点我一定要多加注意,尽量减少无效提问的出现。说明规则后小朋友开始动手操作材料,大家都很专心在操作材料,小朋友很快就做完了,但是在换组的时候还有小朋友忘了收材料就到另一组进行操作了。最后是讲评,我显得有些急于收尾,没有等所有小朋友都收拾完我就开始讲评了,我应该耐心的多等一等,等所有小朋友准备好了以后再进行讲评。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当中的很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教师的很多优点,我一定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多向他人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教具:森林场景创设、花园宝宝依古比古、演示板、红旗、音乐。

  学具:人手一份:4红4黄树叶共8个、帽子底版一块。

  重点难点

  尝试将两种颜色的树叶有规律的进行交替排序。

  活动目标

  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物品的排列规律。

  积极参加排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尝试将两种颜色的树叶有规律的进行交替排序。

  活动过程

  一、排队去森林,欣赏交替排序的枫树和银杏树带来的美。

  1.出示依古比古实物,相互问好。

  2.排队去森林,了解森林里树的颜色,欣赏枫树、银杏树交替排序的美。

  评析:依古比古是幼儿最熟悉的动画片人物,通过与动画人物打招呼,很好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排队也是按照男孩女孩的`顺序排列的,无形中给予幼儿排序的概念,同时在到达森林以后,对枫树和银杏树的欣赏,又一次感受到了间隔排序

  二、排树叶,了解交替排序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排序的兴趣师:一阵大风吹来,把美丽的树叶都吹倒了地上,让我们一起和小树叶玩排队的游戏好吗?

  2.幼儿个别尝试排树叶。

  教师:可以怎么排呢?谁上来试试?

  教师小结:原来小树叶排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一片红树叶一片黄树叶这种方法间隔排队,另外一种是两片红树叶两片黄树叶间隔排队的。

  3.幼儿模仿。

  教师:小朋友,风儿把小树叶吹到了你们的盘子里了,请也用这两种方法排一排。

  评析: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出给树叶排序这个环节,这样的设计使环节过渡自然,幼儿容易接受,通过请个别幼儿展示给树叶排队,总结出树叶排队的两种方法,并在幼儿模仿的环节中让幼儿自由的选择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排序方法给树叶排队,感受两种颜色的树叶交替排序的规律

  三、做帽子,学习应用交替排序的方法

  (每人4红4黄共8片树叶)

  1.明确制作要求。

  教师:依古比古要开舞会啦,小花瓣要把我们宝宝打扮的更漂亮!

  出示三张操作卡,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观察。

  完成快的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评析: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巩固两种颜色树叶按规律排序这个知识点,老师提供的三种材料具有层次性:第一种材料是老师已经贴好红黄红黄四片树叶,请幼儿接下去排序,第二种材料是老师已经贴好红红黄黄红红六片树叶,请幼儿接下去排序,第三种材料是空白的操作卡,幼儿可以任选一种进行方法进行排序,这三种材料的提供能很好的顺应孩子的发展需求,体现了因材施教

  四、戴帽子,体验活动的快乐

  1.讲评。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给小树叶排队的?

  2.参加舞会。

  评析:本环节是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讲评,同时也是让幼儿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以及成功感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继续感知两种物体按规律交替排序。

  评析: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真实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给孩子提供一个乐中学的空间。但是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这个知识点的结束。老师在区域中继续提供各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让幼儿不断地感知,动手操作,数数排排,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注重形成幼儿持续学习的意向。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儿的兴趣得以激发,各种潜能得以开发。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3的形成:2添上1是3。

  2.教幼儿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3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小兔子3只,房子3栋,萝卜3个,蛋糕1个,蜡烛3支,铃鼓3个,小棍3根。

  2.连线图:杯子数量2,飞机数量3,娃娃数量1。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美丽的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一:草地上有谁?(小兔)有几只?(2)又来了几只小兔?(1)那现在变成几只了?(教师带领幼儿从左到右数1.2.3.3只小兔就用数字3来表示。

  图二:小朋友,你们观察一下数字3和耳朵像吗?(3像耳朵听声音)

  图三:小兔在草地上盖了房子,大家看看有几座房子?(2)用数字几来表示(2)看,小兔又盖了几座房子?(1)现在一共是几座房子?引导幼儿从左到右数一数1.2.3。3座房子用数字几来表示?(3)

  图四:你们知道小兔爱吃什么吗?(萝卜)数一数有几个萝卜?(2)又添了几个?(1)现在几个?数一数?(方法同上)

  图五:今天小兔子过生日,我们为它准备什么啊?(蛋糕)蛋糕上有几支蜡烛?(2)我们再来点上一支,现在变成几支了?(方法同上)

  图六:我们不仅为小兔准备蛋糕,还要送它礼物呢?看一看礼物是什么?(铃鼓)有几个?(3)小棍几根?(3)铃鼓和小棍一样多吗?它们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

  小结:只要是三个物体就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小兔的家里什么是3个,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二、连一连。

  请小朋友看看每种物品的数量是多少,然后找到相应的数字连一连。

  三、现在请小朋友伸出手指来,我们玩手指游戏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如果在进行几个操作活动,如出示数字3,请幼儿找三个雪花片或出示二个苹果,让幼儿找相应的`数字卡片,效果会更好。幼儿掌握的更彻底。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巩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初步感知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 感受色彩的奇妙变化,体验玩色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巩固三种颜色

  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颜色吗?(幼儿准确地说出三种颜色的名称。)

  (2)我已经准备好了三种颜色宝宝,现在来变魔术。

  二、用两种颜色进行操作,并进行相关的记录。

  1、王老师有教师两个不同颜色的杯子,如果把将一个杯子中的颜色倒入另外的一个杯子里,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发生变化后记录下来。

  2、交流

  (1)小朋友,你们在玩颜色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2)颜色是怎么变的呢?并记录。

  3、师小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倒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三、鼓励幼儿继续游戏,变出不同的颜色。

  1、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们没有玩过的组玩,看看和小朋友的发现是不是一样,也动动小脑筋,想想你能不能变出新的颜色。

  2、幼儿进行第二次的实验操作。

  原来,相同的两种颜料用的量不同,变出来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活动延伸:

  师:我想变出五颜六色,那我把所以的颜色倒在一起试一试。

  咦,怎么变成什么颜色啦?

  我们回教室一起去试一试,好吗?看看是不是和王老师变得一样。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 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日历一大张

  2.回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 干。

  活动过程:

  出示

  老师把日历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看。知道这就是“日历”。

  二、认识日历。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并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回答问题:

  a、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b、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师讲故事后小结: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大,二月平,……(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3、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三、幼儿尝试看日历。

  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 师问:20xx年你们有多大了?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四、巩固提问: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月?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几天?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五 、各种日历展览。 告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机上也有日历。

  最后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

  活动延伸: 1、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习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幼儿园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12-30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下数学教案06-23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长短08-24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1-04

小班数学教案【热】01-04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01-04

【热】小班数学教案01-07

【推荐】小班数学教案01-07

小班数学教案优质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