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07 13:51:2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模板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操作学具打印。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课前已打印)。

  3、数字卡片若干(课前已打印)。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PPT)。

  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做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卡片,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PPT)

  3、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三) 、巩固练习(操作学具)

  1、卡片填数

  2、找钥匙开锁 (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四) 、游戏活动

  1、“找朋友”。

  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是新《纲要》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要求。统计作为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是分类、记数、比较多种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清晰直观的比较出多组物体的多少。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运用统计记录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通过创设两个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情景,不断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巩固。

  活动难点是分析归纳出最快速、清楚的记录方法,通过自主探索——集体归纳——再次验证的方法加以突破。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记录统计的方法比较物品的多少,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探索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从中比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记录方法。

  3、 尝试商讨合作式的学习,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二、 活动准备

  1、 录音机、磁带;小猫、小狗、小兔木偶;金牌一枚;画有小猫、小狗、小兔的记录纸和空白表格若干,记号笔人手一支

  2、 大格子图及皮球、沙包、绳子;

  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起疑问

  放录音讲述投篮比赛情况,请幼儿仔细倾听。

  你能说出谁投进的球最多吗?

  (二)商讨方法,鼓励探索

  1、幼儿自由讨论比较谁是冠军的方法。

  2、出示表格,引导幼儿思考并讲述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3、 幼儿再次倾听比赛过程,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4、 相互交流记录结果和记录方法,并展示几种有代表性质的记录方法。

  5、分析几种不同的记录方法,讨论比较出最方便最清楚的方法。

  6、请幼儿最为简单清楚的记录方法再次记录投篮情况。

  7、放录音,请个别孩子为冠军获得者颁发金牌。

  (三)合作调查、应用实践

  1、联系生活,引出问题:

  (1)(出示绳子、沙包、皮球)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绳子、沙包、皮球,你们觉得比哪一种好呢?(幼儿自由发言)

  (2)这么多人的'意见都不一样,老师怎样知道哪种意见的人最多呢?我们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来?

  2、幼儿商讨并实施

  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展开调查和记录,并将各桌的记录结果统一到老师预设的总表上。

  (四)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大表格的统计结果,并带领幼儿到户外去参加该项目的比赛。

  特色体现:

  1、 设置生活化的情镜,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

  2、 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层层设疑引发幼儿探究和思考。

  3、 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

  3、培养观察、比较和逆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扑克牌若张、地垫10块、烟灰壳若个、数字卡若张。

  活动过程

  1、学习10以内的顺数。

  (1)以故事引入,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楼梯图,引导幼儿懂得观察数字与楼梯砖块数量关系。

  (2)教师示范搭楼梯,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上阶梯的时候,砖块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上一级比下一级多1块)教师指着阶梯旁边的数让幼儿练习顺数。

  (3)教师小结:1、2、3……10,像这样数数就叫顺数。顺数时,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2、学习10以内的倒数。

  出示ppt图片。幼儿边观察小猴吃桃子边结合数字学习倒数10、9、8……1,像这样数数就叫倒数。倒数时,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

  3、练习顺数和倒数。

  教师报一个数幼儿接着往后数到10(或倒数到1)。

  4、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熟悉玩法后分组游戏。

  第一组:跳房子幼儿从数字1-10或10-1有序双脚、单脚、小兔、蛙跳。

  第二组:翻数字卡幼儿俩人合作幼儿一人持有卡片数字1-10放在桌面另一人翻,翻到数字几就顺数到10或倒数到1。

  第三组:抽扑克牌幼儿俩人合作一人持有数字1-10的扑克由另一人抽俩次再进行顺数和倒数。

  第四组:搭楼梯巩固顺数逐一增加和倒数逐一递减。

  活动延伸

  数学区:把材料放在数学区让幼儿玩区域时可以继续练习顺数和倒数。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重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具有探索性和时效性的数学环境,尝试通过在日常生活,适时利用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幼儿能在教师创设的童话世界、儿童乐园、愉悦的操作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得以全方位亲近数学、体验数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在主动性,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能够根据小姑娘的不同特点将4位小姑娘分为两组。

  2、 知道4能够分成1和3、2和2、3和1。

  3、 尝试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4、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理解了3的分解组成

  物质准备:活动课件、小姑娘照片及幼儿记录表

  活动重点:能够发现小姑娘的不同之处并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组。

  活动难点:在分类时能够分出数量不等的两组。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 分别出示4位小姑娘的照片,请幼儿观察每一位小姑娘的外形特点。

  2、 请幼儿观察4位小姑娘并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其共同点与不同点。

  二、 理解4的`分解组成

  1、请幼儿观察4位教师并按照共同点将4位教师分在两个家中。

  预想策略:教师准备大小相同和大小不同的两组房子,请幼儿对教师进行分组。

  2、 教师将幼儿的不同分法记录在纸上。

  3、 幼儿操作材料,对4位小姑娘进行分类并记录分解方法。

  4、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和几。

  5、教师请幼儿观察数字排列的顺序并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

  6、请幼儿总结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7、引导幼儿发现1和3、2和2、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游戏

  1、教师请4位听课教师参与活动,请幼儿对4位教师按照共同点进行分组,并说一说4分成了几和几。

  四、延伸

  请幼儿自由结伴,尝试多种方法的分类并能说出 4分成了几和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亮点:

  1、充分让幼儿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摆一摆、看一看、分一分等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形式体验、理解组成的含义,注重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我们以游戏形式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活动也才生动有味。从幼儿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幼儿喜爱的游戏情景紧紧“拴住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通过动手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分瓶盖、分萝卜,通过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敢于放手让幼儿进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幼儿太乱而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幼儿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的效果只是锻炼了能力强的幼儿,而大多数的幼儿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知识不扎实,有些幼儿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习渐渐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知识就会比较扎实,幼儿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幼儿摆瓶盖、分萝卜,我虽然有一定的提示,但幼儿自己摆弄、说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这就说明在平时教学中对幼儿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幼儿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2、在处理个人说和集体交流说的顺序上存在问题,应先让每个幼儿有一个自己独自思考的过程,再指名幼儿回答订正,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先指名说再自己说说,这样处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能力强的幼儿或个别人有练习的机会,而大多数幼儿只是学别人说,自己没有思考。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十张(每张图片上不规则地画有1―10个圆点),1―10的数字贴绒教具一套,水笔一支。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筐内分别装有雪花片5―10片不等。

  3、铅笔每人一支,记录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两个两个圈起来。

  教师展示十张圆点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圆点数,贴上相应的数卡。

  请十名幼儿上来给圆点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

  引导幼儿观察圈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的圆点都是被圈起来了?哪几张图片是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哪几张图片?是哪几个数字?

  告诉幼儿1、3、5、7、9叫单数,2、4、6、8、10叫双数。

  2、判断单、双数

  幼儿数自己筐里的雪花片,先点数总数,再两个两个数。

  请部分幼儿说出雪花片的总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幼儿将雪花片两个两个排列,再次验证自己对单、双数的判断。

  3、身体上的单、双数。

  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幼儿观察自己身体上的某些器官的数量,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是单数,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就是双数,等等)。

  请幼儿将观察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向其他幼儿说明。

  我把十张圆点图片过了塑,是为了怕幼儿在画圈的时候画错了,便与改正,事实上在活动中的确有幼儿画错了。

  活动结尾在原教案里是没有记录这一环节的,我自己添加上去的,活动后我觉得效果不错,巩固了幼儿的单、双数的概念。

  活动反思:

  通过先游戏后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幼儿学习起来很轻松很开心,延伸活动也是利用幼儿喜欢的玩具作为操作材料,使幼儿感觉一直在游戏,幼儿动手操作时,积极性特别高。真正摆脱了"填鸭式"教育,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设计适合6岁的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游戏做巩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速度特别快,没有出现混乱的现象,本节活动的效果也特别好。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06-27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11-18

文具大班数学教案11-10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06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26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03-23

大班数学教案:青蛙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