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10 08:40:2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认识形体

  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结构与特征。(例 1、例2)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例3)

  表面积

  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例4)

  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例5)

  体积

  体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例6、例7)

  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例8)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例9、例10)

  体积单位的进率及简单换算(例11)

  整理与练习实践活动

  第一, 有一条合理的编排线索。先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教学它们的表面积,然后教学体积,是一条符合知识间的发展关系,有利于学生认知的线索。把形体的特征安排为第一块内容,能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不理解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形成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不建立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体积公式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把表面积安排在体积之前教学,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面积的概念,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表面积的条件比体积充分。而且通过表面积的教学,更深一层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对教学体积是有益的。在体积这部分知识里,先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常用单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建立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概念,才能探索体积计算公式。把体积单位的进率安排在体积公式之后教学,就能通过计算获得进率。这样,体积单位的进率就是意义建构的,而不是机械接受的。

  第二,加强了空间观念。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历来都很重视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不仅在传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加强培养,还充实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的内容。过去教材里讲长方体的表面展开是为了教学它的表面积及计算,现在教学表面的展开,更是为了发展空间的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教材一方面把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展开,在展开图里找到原来形体的每个面;另一方面又提供一些图形,把它们折叠围成立体,感受图形的各部分在立体上的位置,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发展。另外,设计的五道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加大了空间想像的力度,都以发展空间观念为主要目的。

  第三,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后,收集这样的实物并量出长、宽、高或棱长;在做纸盒和鱼缸的实际问题中教学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用初步建立的体积(容积)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用学到的体积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体积、常见容器的容量;灵活应用体积公式计算沙坑里沙的厚度、塑胶跑道的用料问题

  一、 观察、整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例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把主要精力放在长方体上。这是由于长方体比正方体复杂,发现长方体的特征需要开展许多活动。而且,研究长方体的学习活动经验可以迁移到认识正方体中去。例题呈现一些图片,如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盒、家用电器等,在图片的启发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观察实物,整理特点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主要教学活动。例1的教学过程安排成三步。

  1. 观察物体,理解直观图,认识面、棱和顶点。

  三年级(上册)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知道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能同时看到两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例题以这些经验为教学起点,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认识它们的面、棱和顶点。

  把立体的样子画在纸上,从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到它们的直观图,是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在实物上只能看到一部分面,在直观图上实线围出了能看到的面,用虚线勾画不能直接看到的面。把立体与其直观图有机联系,感受直观图真实表达了立体的形状,并在看到直观图时,能想到相应的立体,这是空间观念的表现。直观图是教学难点,从有利于学生理解出发,可以分两步出现。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面、棱和顶点是长方体、正方体结构的要素,是三个最基本的概念,还是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出发点。按面棱顶点的次序教学,有利于建构它们的意义。物体有面是已有认识,只要在立体上摸摸面,在直观图上指出面,就体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不必作过多的解释。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是对棱的数学解释。要通过观察和在实物上的演示,直观感受两个面相交的含义,清楚地看到相交处是线。要强调这条线不能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边,应称作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要通过在实物上摸一摸、在直观图上指一指等活动,看到每一个顶点都是三条棱的交点,这是认识顶点的关键。

  2. 观察物体,由量到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第11页认识长方体的特征,鼓励主动探索,重视合作交流,遵循逐渐认识的规律。首先数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并把结果填在教材预设的表格里,从量的角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填表能起三个作用:一是及时记录获得的信息,防止流失,有利于特征的整体性;二是通过写出有关的数量,加深印象,有利于记忆;三是显示出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有利于感受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接着深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教材提示了可进行的活动是看、量、比;研究的对象是长方体面的形状与大小,棱的长度与相互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教学时要注意四点:① 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很难一步到位,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展的。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既让学生自主探索,又要教师引导点拨。如发现6个面都是长方形比较容易,而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往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比较。至于长方体的3组棱及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可能更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再如学生的发现往往是局部的、点滴的,表达往往是不严密的,这就需要教师汇集生成的资源,提升语言水平,帮助抽象概括。② 例题里观察的是一般的长方体,目的是紧扣长方体的本质特征教学。把较特殊的长方体安排在练习三第1、2题里出现,学生不会因为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对它是长方体产生怀疑。这样安排也符合正方体从属于长方体的关系。③ 学生间的学习方式总是多样的,部分学生喜欢探索发现,也有部分学生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合作交流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要让独立探索有困难的学生共享成果,在听懂同伴发言的基础上,给他们亲自验证、亲身感受的机会。④ 教学长、宽、高是继续认识长方体,要在顶点与棱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清楚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长方体三组棱中的一条,把它们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不但要在立体上指出,还要在直观图上看出。如果适量地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根据不同的摆放位置,让学生说说它的长、宽、高,可以防止死记硬背,发展空间观念。

  3. 观察物体,独立发现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正方体比长方体简单,又有认识长方体特征的经验,所以正方体特征的教学会比较轻松。教材先提出正方体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这个研究课题,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以后,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尽管正方体的特征比较简单、容易得出,教学也不能过于仓促。仍要让学生指指相对的面、相对的棱,说说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想想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与12条棱长度相等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以及数学活动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 展、折,想像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第12页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和教学要求,在前面介绍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时已经阐述,不再重复。这里主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学建议。

  1. 初步知道展开图的含义,加强对正方体的认识。

  例3先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原因仍然是正方体的特征比较简单。例题详细展示了把正方体纸盒展开的步骤,用红线标出每步剪开的棱,最后还把剪开后的纸盒摊平。引导学生首次经历立体到展开图的转化过程,从中明白展开图是平面图形,清楚地看到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反思,即得到正方体展开图以后,要回忆是怎样展开的,思考为什么展开图里有6个同样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与正方体的棱有什么联系通过反思,既加强对展开图的认识,又加强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更通过立体与展开图关系的思辨发展空间观念。

  除了依照例题设计的剪法展开,还可以沿其他的棱剪。大象卡通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再次进行展开正方体的活动,体会沿着不同位置的棱剪,得到的展开图形状不同。但是,展开图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每个正方形的边都是正方体的棱是相同的。从而理解正方体展开图既有多样性,又有确定性。多样性是剪法不同的结果,确定性是正方体的特点决定的。

  2. 自主研究长方体的展开图,加强对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展开图安排在试一试里让学生剪纸盒得到,学习正方体展开图的经验和体会能支持他们主动地操作、交流。沿着哪几条棱剪?在教材里没有规定,可以自主选择。因此,得到的展开图也是多样的,在每个展开图里都可以看到6个长方形,从而体验了长方体展开图形状的多样性和组成的确定性。卡通提出的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是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细致地研究展开图,并把展开图与立体联系起来思考。要鼓励学生进行展开图长方体展开图长方体的折、展活动,反复地看展开图里的每一个长方形,想它在长方体的位置;看长方体的面,想它在展开图里的位置。在体验立体与展开图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在展开图上想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把长、宽、高转换成展开图中各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也有益于空间观念的发展,还能为表面积的教学作铺垫。

  3. 判断哪些图形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加强对体的认识。

  第12页练一练第2题提供的每个图形都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判断这些图形中哪些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第14页第5题的每个图形都由6个长方形组成,判断哪几个图形能折叠后围成长方体。其中部分图形围不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原因是,折叠的时候部分正方形或长方形重叠,构不成有6个面的立体。因此,这两道题一方面加强了展开图与立体的转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的认识。

  学生进行这些判断会有困难,为此提出两点教学建议: 第一,在例3和试一试里要把沿不同的棱剪纸盒得到的各个展开图充分进行展示和交流。先认识图中所示的标准状态的展开图,再体会展开图还有其他形状,并在各个展开图上指出立体的相对的面。第二,允许学生灵活地先想后围或者先围后想。如果看到的图形是标准的或接近标准状态的,可以先判断它能否围成立体,想想围成的立体是什么样子,然后折叠验证判断和想像。如果看到的图形不是标准状态的,能不能围成立体难以判断,可以先动手操作,从中体会为什么能围成或围不成立体。

  三、 分解,组合有意义地建构表面积的知识。

  教学表面积知识编排的两道例题都是关于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试一试在练习中教学,这是因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迁移到正方体上去。表面积的教学分两步进行,先是例4与试一试,把表面积的意义和算法结合在一起。然后是例5,着重于表面积知识的应用,灵活地解决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1.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探索表面积的知识。

  例4的问题情境是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在掌握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这个问题与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有关,并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猴子卡通和兔子卡通的算法是比较典型的两种方法,它们有相同的思路:求出纸盒各个面面积的总和,但算法不同: 把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加,把每组相对面中各个面的面积和乘2。前一种算法得益于第13页第3题的铺垫,后一种算法受到了(长+宽)2=长方形面积的启发。两种算法都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较好方法,相同的思路和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两种算法的内在联系,教材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学生求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所想到的各种算法,都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即先把一个较复杂的新颖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再把这些简单问题组合起来。反思并体验这种思想方法,就能很好地理解表面积的意义,也不需要机械地记忆表面积的算法。学生对正方体有完全相同的6个正方形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试一试求做正方体纸盒至少用多少硬纸板,一般都会把一面的面积乘6。得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既形成了表面积的概念,也总结了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2. 联系生活经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例5制作上面没有玻璃的鱼缸,利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物图帮助理解这个实际问题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所用玻璃的面积是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和,从而主动想出算法。小鸟卡通和兔子卡通仍然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方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求前、后、左、右和下面5个面的面积和的数学问题,或者抽象成从表面积(6个面的总面积)里去掉一个面的面积的数学问题。两条思路各有特点,前一条突出的是空间想像,要找准并正确计算有关的各个面的面积。后一条的思路负荷轻、思考难度小,能减少错误的发生。还有其他方法吗主要反映在按小鸟卡通的思路,可以列出5个面的面积连加的式子,也可以列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加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加下面面积的式子。要注意的是,这道例题鼓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并不要求学生能够一题多解。教材仍然让学生选择一种算法。

  练一练和练习四里还有只计算长方体的前、后、左、右4个面面积和的实际问题,缺少左侧面的长方体的问题等。教材为部分习题配了示意图,便于学生直观感受实际问题是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部分习题没有配置实物图,可以在现实的生活空间里思考。如粉刷平顶教室的顶面和四周墙壁,只要看看自己的教室,就能把题目里的长、宽、高落到实处。又如台阶的问题,可以找个台阶看看,理解什么是它的占地面积以及地砖铺在哪些面上。计算长方体火柴盒的内盒和外盒所有的材料,综合应用了长方体特征和表面积知识,再次体验实际问题是多变的,要灵活应用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四、 实验、领悟初步建立体积概念。

  例6和例7分别教学体积的意义和容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要建立在体积概念上,因而例6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学生形成体积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两道例题的教学只能初步感受体积的含义,在后面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还要通过测量和描述,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1. 在有限的空间里领悟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空间物体占有空间所占空间的大小都是体积概念的内涵,是建立体积概念必须解决的子概念。例6利用杯子的空间,把感悟体积的过程设计成三步。第一步是初步体会空间和物体占空间。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桃,把左边杯里的水倒向右杯,会剩下一些水。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这句话解释了现象、回答了原因,引出了空间这个词,让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下感知空间的含义。这一步要把生活常识引向数学认识,看着放了桃的杯子,仔细领悟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若有需要,还可以在一只透明空杯的上口放一本书,让学生看着杯子的里面体会杯子的空间。再把桃放入杯里,仍然用书盖住上口,看着杯里的桃,体会它占有杯子的一部分空间。第二步是感受不同的物体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两个同样的杯子,一个杯里放1个桃,另一个杯里放1个荔枝,桃比荔枝大,分别往两个杯里倒水,显然前一个杯里可以倒入的水比后一个杯少。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能简单地用桃大荔枝小来解释。要像兔子卡通那样想和说,用桃占的空间大,荔枝占的空间小来回答问题。理解桃大是指它占的空间大,荔枝小是指它占的空间小,从而获得不同物体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的体验。第三步继续体会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观察图片里的番茄、荔枝和桃,先思考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再想想这三个水果分别放在三个杯里,往杯中倒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这是两个连续的关于物体占有空间的问题,可从前一问题的答案推理得出后一问题的答案。由于苹果占的空间大,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小;番茄占的空间小,杯子盛水的空间就大,这就感受了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间,由此得出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是为了巩固体积概念,应该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用好体积这个词,二是联系实物解释什么是它的体积。如电冰箱的体积是它占有空间的大小,电冰箱的体积比电视机的体积大。

  练习五第1、3题进一步领悟体积的意义。把同样的盒装饼干堆成3堆,各堆的形状不同、体积相同。理解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用小正方体摆出较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理解体积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体积相等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相等。

  2. 从体积引出容积,初步建立容积概念。

  容积与体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教学容积能进一步理解体积。

  例7教学容积的意义,以体积概念为生长点。图画里有两盒书,一盒是《四大名著》,另一盒是《成语故事》。先在直观情境里比较哪盒书的体积大些,再从左边盒子里书的体积大引出左边盒子的容积大。书的体积是旧知,盒的容积是新知,教学既要以旧引新,也要体现容积与体积的不同意义。教材中比较书的体积,是看着两盒书进行的。而容积是指着两个书盒子讲的,从而凸现容积的属性,以及它与体积的区别。

  为了有利于建立容积概念,教学时应该补充一些实例,让学生懂得容器,体会每个容器能容纳的体积是有限的、确定的。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得出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试一试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解释玻璃杯容积的含义,理解每个杯的容积是指它能容纳多少水;二是通过实验比出哪个杯的容积大。如在一个杯里装满水,再往另一个杯里倒,看能不能装满另一个杯子,会不会有剩下的水。学生应该是实验设计、操作和结论得出的主体。

  练一练第2题两个盒子里装的杯子的数量不同,练习五第4题两个盒子外面同样大,里面装的仪器数量不等,这些直观情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容器的体积与容积是不同的概念。

  五、 认识,应用初步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本单元教学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有了体积单位,就能测量、表达物体的体积,也能进一步体会体积的意义。

  1. 认识体积单位包括两方面内容。

  例8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首先是测量、计量体积需要体积单位,然后是各个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

  观察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很难直接判断哪一个体积大。把它们切成同样大的正方体,就能比出体积的大小。这段教材让学生明白,有了体积单位就能准确计量物体的体积。图中的长方体是9个小正方体那么大,大正方体是8个小正方体那么大,长方体的体积比正方体大。还要让学生感受用于测量物体体积的单位,应该是确定的小正方体,由此导出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切成同样的小正方体,最好是学生自主想到的方法。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看书或由教师告诉他们。但是,必须理解这个方法,体会其合理性,激发学习体积单位的愿望。

  教学体积单位的具体含义,要准确地表达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是多大的正方体。教材在文字描述这些体积单位的意义的同时,还选择一些辅助方法,让学生体会体积单位。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教材里画出了1立方厘米的示意图,配合语言描述,让学生了解1立方厘米。受版面限制,教材里画出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图有困难。因此,在1立方分米的示意图的旁边,画一个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的粉笔盒,利用熟悉的物体,感知1立方分米是多大。用3根1米长的木条,在墙角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在现实情境中体会1立方米。

  寻找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带着体积单位的初步表象观察周围的事物,进一步体验这些单位。教材举的手指头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这个实例,能引起观察手指头的兴趣,加强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通过自主寻找实例,对1立方厘米的认识就深刻了。

  2. 掌握体积单位有两方面的`要求。

  掌握体积单位,要能应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在这部分教材里,一是说出由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体积,二是为常见的物体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

  第21页说出用4个或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第一次量化描述物体的体积。两个长方体的结构都很直观,分别说出它们的体积非常容易。教学不能满足于答案,要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用途。第24页第6题里的三个物体都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其中两个物体的结构不是很直观。说出它们的体积,要数出各是几个正方体摆成的,尤其是想到那些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体,能发展空间观念。第8题根据三视图摆出物体,说出体积。摆出物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空间观念的机会。这个物体不复杂,多数学生能够摆出来。教学时不必补充这样的练习,更不要增加摆出物体的难度。

  第24页第7题为物体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能不能填出合适的单位,一般决定于三个因素:一是对物体的熟悉程度,二是具有体积单位的表象,三是能开展正确而有效的思考。如学生都熟悉西瓜,知道1个西瓜大致是多大,如果体积是8立方厘米或8立方米,显然都不符合实际。反之,为不熟悉的物体选择体积单位,只能是脱离实际地乱猜,这是毫无意义的。教材里的橡皮、集装箱、水桶等都是多数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教学时如果补充类似的练习,一定要注意这点。

  3. 进一步教学升与毫升。

  四年级(下册)曾经教学升与毫升,初步知道它们都是计量液体的单位,也是容器的容量单位。对1升、1毫升液体是多少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教学升和毫升,主要有两个内容: 第一,升和毫升都是体积单位,用于计量液体的体积,也用于计量容器的容积。把升与毫升纳入体积单位的范畴,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是已有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第二,1升等于1立方分米,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利用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理解1升与1毫升的实际大小,使原有认识更清晰、更牢固。

  六、 操作,发现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例9和例10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推导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在初步掌握两个体积公式以后,还把它们统一起来。

  1. 让学生探索求积公式。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教育价值,不能局限于知道公式和应用公式。况且,记忆和照公式列式计算的思维含量较低。得出体积公式能加强对体积意义、体积单位的理解;能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因此,教材十分重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设计、安排了认知线索和主要的探索活动。

  例9和例10是两个层次的活动,不仅操作内容、要求有区别,而且思维程度有差异。例9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开始教学新知识。没有规定长方体的大小,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摆,既调动积极性,又为合作学习营造了氛围。在教材预设的表格里填写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所用正方体个数以及体积,可以获得两点感受:一是沿着长、宽、高各摆几个正方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分别是几厘米;二是长方体里有多少个正方体,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体积应该与长、宽、高有关。这两点感受能使学生明白: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要研究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学例9不要急于得出体积公式,而要在摆长方体与填表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获得上述两点感受,形成继续研究的心向。即使有学生从例9已经看出了体积公式,也要引导他们通过例10进一步验证公式,理解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必然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及结论的确定性。

  例10根据图示的长、宽、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三个长方体。活动的本质是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对学习的要求是先想怎样摆、需要几个正方体,再按想法摆,验证想的是否可行、是否正确。三个长方体是精心设计的。左起第一个长方体的宽与高都是1厘米,只要把4个正方体摆成一行,能够体会长方体长的数量与沿着长摆的体积单位个数之间有必然联系。第二个长方体的高1厘米,只要把正方体摆成一层。体会长方体宽的数量是几,沿着宽应该摆出几行体积单位。而长与宽的乘积,就是一层里体积单位的个数。第三个长方体高2厘米,要把正方体摆成2层,体会长方体高的数量与摆的体积单位的层数是一致的。教材在各个长方体里预设的教学内涵,规划了各次实物操作时的思维重点,有助于学生逐渐建构数学认识。摆各个长方体获得的体会,就是对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关系的理解。教材让学生说说在两道例题中的发现,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例题的学习,进一步清楚这些体会,并把这些体会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抓住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的特点,能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材要求学生主动经历推导过程,在独立思考之后小组交流。推导的思维方法是多样的,从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出发,演绎推理能完成推导,从再现测量体积活动出发,

  类比推理能完成推导: 用体积单位测量正方体的体积,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摆的层数都与正方体的棱长相等。因此,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写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时,根据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则,如果把乘号简写为,那么V=aaa;如果乘号省去不写,要写成V=a3。一般采用后一种写法,a3以及它表示的意思都是新知识。第26页练一练第2题,算几个整数或小数的立方的得数,巩固对立方的认识。解决正方体体积的实际问题,经常会列出和计算这样的算式。其中13、103和0.13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防止算错。

  2. 深入理解体积公式。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除了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特例),还有相同的内容。认识它们的相同,能简化知识结构。第27页教学这个内容,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教材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让学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认识长方体时曾指过上、下、前、后、左、右三组相对的面)。第二步认识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都是表面的一部分。教材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帮助学生建立底面积的概念,要求学生研究计算底面积的方法,联系求表面积的经验,得出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进一步加强对底面的认识。第三步演变原来的体积公式。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里,如果把长宽看成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可以演变成底面积高。在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里,如果把棱长棱长看作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也演变成底面积高。由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高,因而获得了统一。

  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有两点教学意义: 第一是深入理解原有的两个体积公式。长、宽、高或棱长都是立体的棱的长度,决定立体的大小。长宽或棱长棱长得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底面积高得到的是体积。这里面蕴含了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联系。第二是重组知识结构。把两个体积公式合并成一个公式,其本身是一次认知简化。而且,底面积高还是计算所有直柱体体积的方法。无论底面是直线图形的柱体,还是曲线图形的柱体,体积公式都是V=Sh。前一点意义,在现在的教学中就能实现;后一点意义,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逐渐体现出来。

  练习六第5题已知一根长方体木料的长与横截面的边长,横截面是第一次出现的概念,教材利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横截面的含义。先算出横截面的面积,再算木料的体积,有两点意图:一是通过计算横截面的面积,进一步认识这个面;二是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还能演变成长横截面面积、横截面面积棱长,从而对体积公式有更充实、更丰富的体验。

  七、 计算,迁移理解体积单位的进率。

  在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后,教学体积单位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和理解的教学方法。教材第30~32页,先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教学简单的换算。

  1. 求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的体积,发现和理解进率。

  例11的图里有两个正方体,一个棱长1分米,另一个棱长10厘米。从1分米=10厘米,知道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进而判断它们的体积相等。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分别是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从它们体积相等,推理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就是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的进率。

  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棱长1米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得到立方米和立方分米间的进率。

  在教学进率的过程中,作出两个正方体体积相等的判断是关键。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首先表达的是两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的体积相等,然后才本质地表达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后者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所在。

  练习七第1题的表格里已经填了米、分米、厘米三个长度单位以及一个面积单位与一个体积单位,要求学生继续写出其他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还要写出表格里相邻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进率。这道题对长度、面积、体积三类计量单位从名称和进率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整理。填表能引起学生对这些单位概念的回忆,如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从而体验米、平方米、立方米是不同的概念,也是有对应关系的单位。有了这些体验,在测量或计量长度、面积、体积时,就能正确应用单位名称。通过填表能发现规律,如米、分米、厘米这三个长度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010);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三个体积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01010)。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记忆进率。

  2. 应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对使用不同单位的体积进行换算,是应用进率的活动。本单元里的单位换算是比较简单的,只在两个相邻单位间进行,而且都是单名数的换算。

  练一练是体积单位的换算,先把较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小单位的数量,再把较小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大单位的数量。类似的这些换算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里都进行过,学生有换算的经验,知道可以利用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位置的办法解决。完成这里的练一练,可以把已有经验迁移过来,着重思考把小数点向哪边移动几位,并对这样做的原因作出解释。

  练习七第2题把面积单位的换算与体积单位的换算对比着进行,目的是体会它们在换算时的相同与不同。无论哪类计量单位,只要是较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小单位,都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只要是较小单位的数量换算成较大单位,都把小数点向左移动,这是规律,是共性。而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是由进率决定的,进率分别是10、100、1000,小数点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获得这些体会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知识与技能的范畴,更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方面的发展。第4题里升与毫升的换算,四年级(下册)教材里曾经进行过。现在进行这些换算,不限于整数范围内实施,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理解也比过去深刻。把升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立方分米为单位,把毫升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立方厘米为单位,能加强1升等于1立方分米、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的认识,更好地把体积单位组织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

  八、 拼拼,想想体验表面积的变化。

  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专题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起来,得到的立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拼拼算算这个栏目,先研究用正方体拼的情况,再研究用长方体拼的情况,后一类情况比前一类复杂。研究正方体拼成长方体,从两个正方体开始。选用体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每个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有利于体会到表面积的变化。

  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出长方体,可以上、下两个面拼,也可以左、右两个面拼,还可以前、后两个面拼。从现象看,似乎拼法不同。其实,各种拼法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首先是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2个正方体体积的和,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2立方厘米。其次是每种拼法都减少原来的2个面,这是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时发生的变化,也是这次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在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图示中,可以体会减少的2个面分别在两个正方体上。拼的时候,这两个面相重叠。

  用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教材让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边填表。发现的规律要帮助学生分两个层次归纳和交流:一是关于拼的步骤。2个正方体一步就能拼成长方体,3个正方体要分两步拼,4个正方体要分三步拼二是关于减少的面积。2个正方体拼,比原来减少2个(一对)正方形面的面积;3个正方体拼,比原来减少4个(两对)正方形面的面积;4个正方体拼,比原来减少6个(三对)正方形面的面积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情况比较复杂。由于长方体三组面的形状、大小不同,只有把完全相同的两个面重叠,才能拼出较大的长方体。因此,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拼法。教材让学生通过操作,了解三种拼法。再看着各种拼法的示意图,思考每种拼法减少的面积。在体会三种拼法减少的面积不同之后,找出拼成的大长方体中,哪个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

  第37页的示意图中,左边拼法的两个长方体把54的面重叠,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两个54;中间拼法的两个长方体把53的面重叠,表面积减少2个53;右边拼法的表面积减少2个43。这些都是学生在操作与看图中能够理解的,也是交流的主要内容。指出表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长方体,要进行这样的推理:拼的时候减少的面积最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反之,减少的面积最多,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只要教师稍加引领或点拨,学生都能像这样想。而且计算三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多少,都有捷径可走。

  拼拼说说栏目里变化了拼法,不但把正方体拼成一行,还拼成两行。仔细地体会拼的活动和研究教材里的示意图,左图可看作有7次正方体的两两相拼(如图),每次减少面积2平方厘米,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7个2平方厘米。右图中可看作有5次正方体的两两相拼(如图),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5个2平方厘米。所以,右边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左边长方体大4平方厘米。

  为10盒火柴设计一个最节省的包装方案,是应用前面拼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经验: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这两条经验要灵活地、综合地应用,才能得到理想的方案。这对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结合三个长方形面积关系,促能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 、通过具体情境,发现数学信息。培养观察、收集信息的习惯。

  3、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引导搭桥在设计这一课时,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自主探究和。因此,我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活动 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街心广场的放大平面图,让学生进行讨论三个长方形的长与长、宽与宽有什么关系。

  活动 2 :在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特征和小数点的位置,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活动 3 :根据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举出实例让学生探索、解答。

  活动 4 :在尝试练习中,师生共同探索、归纳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发现,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识,过渡新知识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长方形的定义,面积计算公式。

  3、接着教师发给每生一张街心广场放大平面图提出问题。

  A 、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B 、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街心广场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的想法。

  观察情境图,得知街心广场、花坛和每块地砖的长分别为 30 米、 3 米和 0.3 米,宽分别为 20 米、 2 米和 0.2 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三个长方形长是依次缩小到原来的,宽之间也是如此。那么,面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长方形面积=长 x 宽,我们先求出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 ( 1)街心广场面积为 3020 = 600 (平方米 ) ( 2)花坛的面积为 3 x 2 = 6 (平方米 ) (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为 0.3 x 0.2 二 0.06 (平方米 )

  学生可能对 0.30.2 =0.06不大理解,教师引导可以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来求。 0.3米 = 3 分米 0.2米=2分米 3 x2= 6 (平方米 ) 6 平方分米= 0.06平方米故 0.30.2=0.06

  2 、引导探索发现: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则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积则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

  举例:根据 57 x 24 = 1368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 1 ) 0.57 x 2.4

  ( 2 ) 570 x 0.24

  ( 3 ) 0.57 x 24 让学生分析解答

  通过例中第( 3 )小问,提示: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倍数,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到相同的倍数。

  3 、尝试练习,引导提问,归纳。

  课本第 43 页试一试,填一填,可以发现,在40.3 =1.2 中,两个乘数共有 0 + 1=1位小数,积 1.2 里也有 1 位小数:在 0.40.3 = 0.12 中,两个乘数共有 1 + 1 =2位小数,积 0 .12 也有 2 位小数。在 0.13x2 = 26 中,两个乘数共有 2 + 0 =2位小数,积 0.26 是也有 2 位小数;在 0.13x 0.2 = 0.026 中,两个乘数共有 2十1 = 3 位小数,积 0 . 026 里也有 3 位小数。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1 、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 43 页的练一练第 1 一 2 题。

  2 、基础训练上的相关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答:

  教学内容:西师版xx年级上(下)册xx页

  执教者:xxx

  教学课时:第X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xxxxxxxxxx,掌握xxxxxxxxxx。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xxxxx方法,体验xxxxxxxxxx。情感态度:通过感受xxxxxxxx,培养xxxxxxxx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2、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3、关键:(结合实际,找出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多媒体、一些数学图形

  2、学具准备:实物、数学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或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xxx内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说后引入新课)

  2、老师昨天遇到一个难题,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今天我想叫大家帮老师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生说后老师引入新课。

  3、出示主题情景图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交流。

  (3)、反馈信息:

  生1:我觉得xxxxxxxxxxxxxxxxxx。

  生2:我认为xxxxxxxxxxxxxxxxxx。

  生3:我是这样想的xxxxxxxxxxxxxxx。

  ……

  (4)、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通过xx方法,了解到xxxxxxxxxxxx,那老师觉得xxxx样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认真想认真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

  (2)、指明学生答(学生举手回答)。

  (3)、师生共同讨论。

  (4)、完成练习题。

  2、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个别展示。

  (4)、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1)、出示题目。

  (2)、学生读题思考。

  (3)、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选代表展示。

  (5)、集体订正。

  四、小结:让学生谈收获,学习了本课有什么样的想法,觉得本堂课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一同分享,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五、布置作业:(第xx页第xxxx题).

  六、板书设计

  xxxx(课题)

  xxxx(内容简析)

  教学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能提供改进的方案吗,有哪些突发的灵感,课堂上有没有印象最深的讨论以及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自我评习:这个万能教学模板实用性较强,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中存在的随意课、盲目课和单纯的传授课等不规范、教法陈旧的教学形式,逐渐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利于学生成长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初登讲台、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是一种全面把握教材,宏观感受教学全过程,快速规范教学行为的好方法,便于教师逐渐提高研究层面,取得更大收益。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数学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五单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

  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NO:1

  教学内容:

  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 (认识人民币)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CAI课件一套 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 )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 (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略)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知识,小学数学教案《数学 -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五单元》。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1、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其中包括课件和钱币的准备及后面游戏的准备工作。

  NO:2

  教学内容:

  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NO:3

  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口答)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

  (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

  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实施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课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时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

  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NO:4

  教学内容:

  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

  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新授。

  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

  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

  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

  (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

  2元=20角 0.5元=5角 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九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

  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3角+2角=5角。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列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

  (3)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 )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 )角。

  (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 )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

  (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需要几个轮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的内容。教材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填表表示探索的结果;再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这个过程是要学生经历的。学生已有学习5和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增强他们学习3的乘法口诀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个5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是常见的,3个3个地数比较少,所以学生对3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教材特别强调了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此外,还要注意到练习的安排,不仅要包括新学内容,还要包括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和应用。

  学生在探索车辆与车轮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难以直观操作,所以笔者把教材中试一试的第一题摆一摆、说一说调整到填表之前,并改成画一画、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评析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

  1.画一画、说一说。

  师:你们能在这张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用小圆圈表示三轮车的轮子,请同学们来画一画。

  师: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

  (评析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2.填一填,议一议。

  师:填一填,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师: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评析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

  3、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师: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

  (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

  (评析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巩固应用。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师:现在用练一练的第3题,(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

  (这个故事的教育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淘气诚实、不贪小便宜的好品质,更值得大家学习。故事最重要的情节是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后,再让小组合作解决淘气买书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淘气买书应付多少钱?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

  (评析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

  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激励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回家后,要做两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②把今天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

  (评析低年级不布置笔头练习作业,但要把课堂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后,教师可以恰当地布置一些家庭学习任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让家长了解、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或反馈给老师。)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13=323=633=9 34=12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35=15 36=18 37=2138=24

  三五一五 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借助千数图认识千。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

  2、能力目标: 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能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用点图、简图等多种方式表达数。

  2、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口算练习。

  2. 复习前一教时。

  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 读读写写 看简图再写数、读数(PPT)

  2. 拆一拆,合一合(PPT)

  458=( )+( )+( ) 700+7=( ) 901=( )+( ) 800+80+8=( ) 700+30+9=( ) 6+60+400=( )

  3. 看计数器在数位表上写数。

  4. 比较有零的三位数的读法。

  560和307

  5. 填空。

  ⑴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超过一千只 A 一千只 写作:( )只 B 它是由( )个千组成的 我国野生金丝猴的数量在七百六十只左右 A 七百六十只 ( )只 B 它是由( )个百、( )个十组成的

  ⑵数的组成(PPT) 404的里面有4个( )和 4个( ); 7个一和8个百是( ); 2个百和5个十是( ); 10个( )是1000;( )是由3个百组成的。 一个数个位是6,百位上是8,这个数是( )。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是3,第二位上是8,第三位上是5,这个数是( )。 一个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百位上数的3倍,个位上数是百位上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

  6. 判断(PPT)

  ⑴505百位上的5表示5个百。( )

  ⑵3个百和4个一组成341。( )

  ⑶个位上的8和十位上的8、百位上的8是一样的。( )

  ⑷一个数末尾的零是不读出来的。( )

  ⑸603读作六百零三。( )

  三、拓展练习

  卡片游戏(PPT) 用3、7、0、1可以组成哪些三位数?你能试一试吗?至少5种。 学生汇报。

  四、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4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