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18 15:54:0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六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0页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名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技能目标:借助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2.难点:用所学的方向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新授

  1、引入。

  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发现剩下的4个方向分别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在两个方向的中间。如:图书馆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间。

  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

  师: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

  问:你们是如何得出这些名称的?

  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师总结。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3.试一试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3)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三.练一练

  教师出示地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观察地图时,教师让学生注意面朝北的方向标。)

  教师说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图中将其指出。

  问: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实践活动

  到操场上看一看,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观察后,到班级交流观察的结果。

  五.你知道吗?

  读书中的一段话后,说一说自己对指南针的了解,再让学生回家去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复习内容:

  简便算法

  复习目的:

  能够利用运算定律是计算简便。

  复习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1、乘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换律:a+b=b+a

  5、加法结合律:(a+b)+c=a+(b+c)

  二、复习简便运算:

  1、出示题目

  + + +

  × + ×

  0.8×4×1.25×2.5

  组织学生讨论:每题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应用哪一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的。

  三、基本练习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 + + × ×

  2- - × + ×

  2、怎样简便怎样算

  4.18×3.8+4.18×5.2+4.18

  16÷4+23× +

  四、小结:

  解题前要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包括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

  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2+2+2=6(只)]

  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聪明娃娃,喜欢吗?表现好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获得这儿的聪明娃娃。有信心得到吗?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5,3+3+3+3+3=15 3个5相加,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谈话: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对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习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三、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3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校对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都改写成乘法算式。

  谈话:刚才我们求9张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写加法算式麻烦,现在你们会怎样列式?

  4.(出示第69页试一试的跳绳图)

  谈话: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出示:

  (1)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 正在跳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3) 甩绳子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谁能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展示情景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尝试、对话

  1、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自由在班级里交流。

  (3)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为必须先算卖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释应用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

  (3)议一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

  1、知道1小时有多长

  2、知道1秒有多长

  3、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

  2、1小时是 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

  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

  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学生看书

  2、教学例4

  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

  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

  那1秒有多长?

  学生回答

  观察钟面,认识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三、课堂活动

  1、10秒你能 派多少个球?

  学生活动

  2、完成4题

  课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什么是质数和合数,掌握了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内的质数,记住了20以内的质数。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时畅所欲言。

  学习重点:

  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习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会给自然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3.试试身手:第23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利用课本24页的表格,用恰当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2.展示、交流:你们是怎样找出100以内质数的.?

  3.小组讨论:(1)有没有最大的质数或合数?(2)根据因数的个数,可把非零自然数分成哪几类?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记20以内的质数。

  5.独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2)是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4)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6.组内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