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0 08:37:0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4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从1数到10,10数到1的顺序数和倒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

  2、让幼儿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及可传递性。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楼梯、10层楼房5幢、1-10的数字卡,阶级图12张、投影仪、电视机。

  2、学具:作业纸、铅笔若干;写字本、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游戏:爬楼梯。

  幼儿自由上下楼梯,上楼时顺数1、2--10,下楼时倒数10、9-1,理解什么是按顺序数、什么是倒数。

  二、幼儿探索活动:

  1、给楼房编上楼层号,后根据楼层号的数字住相应数量的'小动物。

  师重点引导幼儿比较小动物数量的多少,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的关系。

  2、给阶梯图排上相应的数字后练习按顺序数、倒数

  三、观看投影仪播放的阶梯图。

  以小猴爬楼梯的形式:引导幼儿发现顺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后面的数少1,倒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

  四、游戏:数数接龙。

  幼儿两人一队,剪刀、石头、布、看谁赢谁先数数,后数的小朋友要根据先数数的小朋友数相反的数例。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重点:

  让幼儿充分的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游戏中互动学习。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想知道吗?吕老师今天要带小朋友去动物园玩(伴随音乐)小朋友们排好队让我们乘上去动物园的.车吧。小朋友你们看动物园里有这么多的动物,看看都有那些小动物(幼儿回答所看到的动物)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一共有….个小动物)现在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唔唔唔唔….)小朋友听,谁哭了?原来是小猴子,小猴子怎么了原来小猴子找不到自己的邻居了,现在,让我们帮助小猴子找到他的邻居吧,谁能帮助他呢?(请举手)原来小猴子的邻居是…和…,那谁能告诉我小猫的邻居是谁和谁呢(幼儿回答)动物园的管理员阿姨为了不让小动物们在排错队,给小动物们变好了编号,小朋友仔细看,小动物的编号是几号。老虎的邻居是…和… 。那么2的邻居是1和3(再举例说明)。

  2. 教师总结:比这个数少1,比这个数多1的前后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相邻数例如567,123,456….下面吕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小朋友小朋友我问你4的好朋友是几和几,老师老师我告诉你,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钓鱼》

  (喵…)小猫饿了,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不过小猫钓鱼是有要求的每个鱼竿上都有不同的数字,钓到的鱼要是这个数字的好朋友?准备好了么?

  4.《过大桥》

  小动物们说小朋友真聪明,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开心么?不过答错问题的小朋友将会被大老虎吃掉

  5.《找朋友》

  小朋友你们玩的开心么?动物园的管理员阿姨,还送给小朋友们一个礼物就在小朋友的椅子后面,但有个小要求就是要找到他的好朋友,现在小朋友捡起你的小礼物,准备好了么?出发(伴着《找朋友》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知道单双数的含义。

  2、能熟练区别单双数,并会用标记表示。

  3、体验分组活动的乐趣,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玉米粒表格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

  师: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客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观看课件)师:哇!是谁呀?

  幼:麦兜。

  麦兜:小朋友们好!我想请你们去春田花花幼儿园做客,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师:那么我们出发吧。

  二、认识单数双数麦兜:要去春田花花幼儿园需要穿过一片森林哦。

  师:咦?前面是谁呀?

  幼:是小兔子。

  师:那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小兔子在做什么呢?

  师、幼:小兔子,你在做什么呀?(拔萝卜)(点击图片)兔子:我在拨萝卜,你们可以帮帮我妈?

  师:小朋友,要不要帮助它呀?

  幼:要。

  师:那我们一起帮兔子拨萝卜吧!

  幼:好!

  兔:谢谢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帮我把萝卜分别放进相对应的表格下面,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识别双数、单数)师:那小朋友们,现在萝卜已经摆放好了,请你帮他们找好朋友,,把表格下的胡萝卜两个两个圈出来。如果两个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了,那就是双数,如果多出来了一个,那就是单数。

  (幼儿上前操作)小结:双数是两个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而单数是其他好朋友都找到了伙伴,那如果多出来了一个伙伴,那么这就是单数。

  三、巩固练习(点击图片)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春田花花幼儿园门口了,快看!谁迎接我们来了?

  幼:麦兜。

  麦兜: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春田花花幼儿园,为了表示我们春田花花幼儿园对你们的欢迎,我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游戏,每一组的桌上都有一份玉米粒,还有两张表格,1号表格,请你们把玉米粒摆放在相对应数字下面的格子里,2号表格,请你们找出来的单数和双数分别写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分辨单数双数,看看从1 ~10中,那些是单数,那些是双数。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操作)(幼儿的'表格全部拿到黑板上展示)小结:我们在这些表格里发现了,其实,看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我们有一个办法,那就是2个2个的给他找朋友,如果全都能找到朋友,那这个数字就是双数,比如2、4、6;2个2个地找朋友后,还有一个孤孤单单的找不到朋友的数字呢就是单数。

  师: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单数双数了吗?

  幼:明白了。

  麦兜:青龙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可都真聪明啊!待会儿你们每个人都可以领取一枚我们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勋章哦!

  接下来就请你们欣赏一下我们春田花花合唱团的小合唱吧!不过,欣赏小合唱时,也要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合唱团三排人数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

  (幼儿观看并找出单数、双数)四、游戏“捉单不捉双”

  师:今天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麦兜也一样,他想要邀请咱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捉单不捉双”,待会儿麦兜来捉人,其他小朋友要根据单数和双数的排列抱在一起,如果抱在一起的人数是双数,那么你们就安全了,但如果抱在一起的人数是单数,那么你们就被淘汰喽!

  教学反思:

  单数、双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单、双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情景激趣:幼儿说说自己爱吃的糖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这是一家什么店?

  2.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糖果店的秘密》

  大胆猜测: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以绘本为主线,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边看边推理,边预测边验证,训练孩子通过观察到进行推理到进行预测,的这个思维能力。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1.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的买糖记录。

  提问:你们同意蜘蛛的猜测吗?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

  2.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

  提问:冬冬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3.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洋洋买过几种糖?他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幼儿操作记录表)

  小结:要观察和多了解客人,把客人来过糖的次数和买的名称记录下来,经过统计我们就能猜测出这个客人可能会喜欢吃什么糖。

  观察统计:利用表格,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统计,提升了幼儿的能力。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小结:用这个表格我们马上就可以找到了,阿姨非常感谢蜘蛛的帮忙,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好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统计的方法看来来他们喜欢的东西。

  意料之外:通过让幼儿猜不着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生活中也会有特殊情况的发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出乎意料的结局

  1.小明来到糖果店,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小明可能会买什么糖?为什么?有其他的可能吗?

  小结:原来我们觉得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PPT图片导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述“图上有什么?”孩子们能够利用“有......有.....还有的句型对自己所看到的糖果进行自由讲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能够适当的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练习。

  在幼儿们认识了各种糖果以后,教师利用PPT将孩子们引入到蜘蛛和糖果店的数学故事情节中去。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适当提问,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根据已有的记录表猜测接下来小朋友们会买的糖果。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练,具有针对性,孩子们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出示的记录表猜测小朋友接下来会买的糖果,并且讲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正确猜测到小朋友们买的糖果时的开心、成功的喜悦情绪,使得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数学操作,即统计营业员卖出去的各糖果的数量。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教师的要求紧扣操作内容,使得孩子们对操作环节认识比较清晰,最后的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很好。

  数学活动本来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PPT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得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9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3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