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4 09:02:47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宇,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7、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

  (1)朗读这段话,说说这些钢笔字的特点。

  (2)默读这段话,想想楷书的运笔方法。

  3.练习。

  (1)描红观察整体,注意一气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体会整体章法。

  4.反馈。

  (1)评议学生作品。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提出几个要求:①找出错别字,②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括号里。

  2.指导。

  (1)读句子,句中有几个错别字?

  (2)依据句意,画出错别字。

  (3)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口头纠正。

  3.练习。

  (1)学生默读句子。

  (2)纠正错别字,如:“带”应改为“戴”,“带”作为动作是随 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把东西放在人的头上、脸上或胸前的意思。

  带(戴) 像(向) 已(以) 颂(诵)

  4.反馈。

  (1)指名学生上黑板改错。

  (2)集体评议。

  (3)用错的字重新组词,加深印象,如:带(带领)。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在括号里填上“着”、“了”、“过”。

  2.指导。

  (1)出示句子,指名学生逐题朗读。

  (2)想一想:凭借语感每句话中该用哪个词?

  3.练习。

  (1)动笔选填“着”、“了”、“过”。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的词是否正确。

  (2)同桌互改。

  (3)指名读句,进一步体会“着”、“了”、“过”的用法。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复习逗号、句号用法。

  (2)认识书名号“《》”和“〈〉”。

  (3)书名号在什么情况下用?

  (4)举例:“他的文章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了。”

  (5)“小学生学习报”为什么要加上书名号?(“小学生学习报”是一种报刊的名称)

  3.练习。

  (1)读第1~3句,把该用书名号的地方用上书名号,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巡视检查。

  4.反馈。

  (1)三个人各在黑板上给句子加上标点。

  (2)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抄写句子,并加上标点,注意书名号的书写格式。

  (4)小结: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用书名号。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要求是熟记成语。

  2.指导。

  (1)正确朗读成语,不认识的.字。(2)韵句连读,每排两个成语连读。

  (3)说说你了解的成语意思。

  (4)教师说出学生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诵读记忆,形成积累。

  (2)同桌互背。

  (3)对背,如一人读“铁面无私”,另一人背“执法如山”。

  4.反馈。

  (1)“开火车”朗读。

  (2)成语填空。

  铁面无( ) 执法( )山 ( )( )在后 ( )( )在前

  一( )不( ) 扶( )济( ) 排( )解( ) 见( )勇( )

  ( )义( )言 唯( )是( ) ( )人( )贤 ( )( )清风

  (3)教师说意思,学生说出成语。

  (4)记成语竞赛,看谁先记住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课前准备:准备投影片。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学会请教别人

  2。读一读,明确口语交际的两点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导

  1.读一读每题的文字。

  2.打幻灯,启发合理想像,思考:在这几种场合怎么向别人请教?

  三、练习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3.同桌根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互相练说。

  4.教师巡视,进行个别纠正与辅导。

  四、反馈

  1.指名一学生说,评议有没有达到两点要求。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

  4.评价小结。

  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有礼貌,称呼要符合别人的身份,要用“请”、“能告诉吗”,最后还要说声“谢谢”。

  五、教学第七题:学写毛笔字(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预设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3、理清故事脉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

  2、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重温《三国演义》

  教学预案

  一、激情导趣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吧……?

  (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

  二、新授

  (一)解题、阅读定向

  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

  2、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计”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

  学生纷纷回答:苦肉计、调虎离山、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它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学完课文,你们将会明白。

  (二)检查预习

  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

  (三)快速浏览全文,整理故事情节

  事情的开端、起因是什么?

  ——兵临城下。“蜂拥而来”说明司马懿兵马很多。(体味“蜂拥”一词好在哪里)

  发展:临危之际,诸葛亮开始使用妙计。

  高潮是什么?

  板书:

  (一)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

  (二)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

  (三)高潮司马懿中计

  (四)结局诸葛亮释计

  教师: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探究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预设目标

  1、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

  了解《三国演义》

  教学预案

  一、复习导入

  二、分析故事情节

  (1)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学生划分课文层次。)

  (2)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请大家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

  (教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

  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

  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军情紧急”及“侧面”。)

  (2)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处变不惊”及“正面”。)

  (3)高潮司马懿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本层中写到诸葛亮“笑容可掬”,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情况,说说他的笑中有何含义?

  (4)结局诸葛亮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

  *本层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诸葛亮的笑中各有何含义?

  三次。笑容可掬→抚掌大笑→拍手大笑(板书)

  老师:孔明的这三次笑分别具有哪些不同,请小组讨论,并选出你们小组的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

  A.学生讨论

  B.小结: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我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可以知道,孔明的第一次的笑是故做轻松,故做姿态的笑;他的第二次笑是侥幸的、如释重负的.胜利的笑;第三次笑刚才有一位同学发言说“孔明第三次的笑是笑司马懿是个大笨蛋”,可见这是对司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板书: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嘲笑)通过这三次笑,我们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孔明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

  那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学生讨论

  明确:

  1.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

  2.(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

  小结:司马懿既然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孔明的空城计为什么会得以成功?请各个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

  原因:“出奇计、用奇招”,其实这也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出乎其意料之外,也就是我们学的一个成语,是出奇不意

  出奇不意,这也是我们今天所教的《空城计》中孔明吓退司马懿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文的主旨。神机妙算的孔明之所以比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略胜一筹,就源于孔明的“出奇不意”。

  (5)教师对本环节小结:总的来看,这篇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如果说情况紧急、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表现的是诸葛亮的“胆”的话,那么他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充分表现了他的“识”。

  (6)谁能说说诸葛亮的“胆”和“识”之间的关系吗?

  (他的胆来自于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来自他的镇定和冷静的态度。)

  (六)学生讨论拓展

  1、现在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1)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2)诸葛亮身为蜀国的丞相,在当时的形势下,他的生死可谓关系到蜀国的存亡。而此时诸葛亮却把自己置身于作战的最前沿,还冒险用了空城计,如果他的计谋不够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现得不够镇定,如果司马懿并不完全像他设想的那样多疑,如果司马懿能听取他儿子的意见,如果司马懿也冒险进攻等等,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三国的历史恐怕也要重写!你对诸葛亮的这种冒险做法有何看法?

  (教师小结: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正是其智慧过人之处。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这种冒险精神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示的。)

  2、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吗?

  (教师:《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建议大家课余挤点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三、知能迁移

  今天,请同学们回去之后,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运用我们所学到的描写的方法,替司马懿写一段话,回复诸葛亮对他的嘲笑。

  四、小结本课

  学习了小说的阅读方法。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对智慧有了新的认识。

  五、练习

  文后练习四。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1、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识字写字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船、弯、看、见、闪、蓝”是前鼻音;“船、闪、只”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可以将生字隐藏在课件中的小星星里面,以“说说这些星星叫什么名字”的方式呈现生字)。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如:

  会意识记:“土”代表地,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坐。

  熟字加偏旁:“人”+“门”=“闪”。

  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

  找反义词:弯──直;坐──立。(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

  有些字不宜拆分识记,如,“船、弯、蓝、看”,要整体识记字形。

  (3)结合“闪”的教学,学习偏旁“门”。

  (4)生字的巩固。将本课生字编成一段短文(没认过的字要注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如: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划船。我看见湖水很蓝很蓝,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可漂亮了。我坐在小船里,看见湖边的`游人特别多,有弯着腰的老爷爷,有可爱的小妹妹,还有高鼻子的外国朋友呢……

  写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下笔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让学生在自己描红的基础上对要书写的字进行比较,发现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白、田、电”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见”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起笔时要低于撇。

  (二)朗读感悟

  1、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在指导朗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美丽的插图,读好有修饰的词语,如,“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进而读好诗句,读好韵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让脑中的画面丰满生动起来,在轻柔的《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下有感而发,读出韵味。

  3、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边读边做动作。

  (三)课后练习

  启发想象,完成课后练习。要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宝石”,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四)实践活动

  1、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2、观看一段有关月球知识的录像。

  3、小小辩论会: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吗?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读好课文,想象中创新

  1、读一、二行,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2、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3、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四)趣味识字

  (五)写字

  1、提示要点:“白、田、电”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描红,并认真临写。

  3、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

  (六)课外作业

  我会画: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二、理论指导:

  本节课中我充分运用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的`指导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以及何克抗教授的《创造性思维理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创设"情景"加强"协作""会话"最终形成"意义建构"。

  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突出特点:

  (一)充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

  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学校资源库、颐和园网站中有目的的浏览查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学生面对资源库和颐和园网站中丰富的视频、图片以及文本资料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很容易理解"耸立""葱绿"等词语的含义,体会"湖面微风轻拂""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的意境,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四结合"教改中认知事物的工具性,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收集资料制作"电子简报",通过网络进行协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课题:1——3一千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情智在线: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吏铁生作品《命若琴弦》改编的文章,题目是《一千根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0分)

  1、浏览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

  2、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典。

  3、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正单间音。

  三、汇报交流,检查预习(15分)

  1、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汇报预习情况。

  2、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师生交流师生解答。

  3、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多读几遍,自读,自悟。

  4、用多种方式学习生字,重点解决字词句问题。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

  幻灯片:就为了这一个“希望”,他坚持弹奏,匆匆五十三年就如此过去了。板书:希望,五十三年

  1、五十三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就已经是很漫长的了,可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的漫长啊。然而,这漫长的.五十三年她是怎样度过的呢?能不能在文中找一个词语(板书:匆匆)。

  想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生活才是匆匆度过的。(高兴、幸福)那失明的老人为何又匆匆地度过漫长白五十三呢?(因为他得到了老人给他的一个能治好眼睛的药方。)(板书:药方),你在哪找到的?

  幻灯片:我给你一个保证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一千根弦,才可以打开这纸单。在这之前,是不能生效的。

  授课时间:

  个性化设计:

  科目:语文 备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课题:1——3一千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课件。

  情智在线:第二课时:

  一、深入读文,体会情感(10分)

  1、那么在得到药方之前,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幻灯片:一位会弹三弦琴的盲人,渴望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看看这个世界。但是遍访名医,都说没有办法。(板书:渴望)

  渴望是什么意思?迫切地希望。

  有生之年:在活着的时候。

  2、当他得到了药方之后,他的生活又有了怎样的转变呢?

  幻灯片:于是,这位琴师带了一位也是双目失明了小徒弟游走四方,尽心尽意地以弹唱为生。

  二、走进文本,揣摩情感(20分)

  1、想象,此时他会弹奏什么样的曲子?(高兴的)

  2、此时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忙并快乐着)

  3、想象,当他弹断第一根琴弦的时候,他是什么心情?

  当他弹断第十根他是什么心情?

  4、就在这第一千弦断了的时候,这位艺人又做了什么?

  5、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理解。

  急不可待:迫不及待。一直藏在怀里(可以看出这张药方是这位盲人的救命草,他把它视为珍宝一样保存着。)

  6、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从明眼人的口中得知:

  这泪水里都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呢?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伤心的泪水?悲伤的泪水?绝望的泪水?可是刹那间他突然明白了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所以这里更多的是感动的泪水。

  7、然而,这位老了的失明艺人并没有把故事的真相告诉他的徒弟。他是怎么做的?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解(10分)

  同学们,看到这无字的药方,你想到了什么?

  授课时间: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1、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2、理解词句,会用“终于”说话。

  教学难点:

  读懂“眼睛没有神儿”,“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游戏)

  2、导入。

  你们喜欢听京戏吗?(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不管喜不喜欢都请你们来听一段京戏(放录音)

  知道是谁唱的吗?

  (板书:“梅兰芳”三个字,然后投影梅兰芳照片)梅兰芳是男的,扮演的却是女的,叫男旦。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9岁那年,拜吴老师学艺。(师转身在“梅兰芳”后面加上了“学艺”二字)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学艺的?

  二、新授

  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指名读课文。

  2、读完了这一小节,老师考一考你,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说一说。

  因为梅兰芳的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

  3、读第一自然段,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个“料子”是什么意思懂了吗?

  对,就是说他不具备唱戏的条件,学也不会学得好。

  第三小节

  1、默读第三小节,读过之后你说说:一个不是唱戏的料子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

  2、“大师”什么意思呢?

  先指名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师?

  再引导学生:小朋友,听我讲梅兰芳的一些事情,听过之后,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大师”了。

  1913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梅兰芳义演赈灾,把挣来的钱,捐献给日本人抗震。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后,梅兰芳畜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是著名演员,演技非常高超,曾到美国、苏联、日本等国演出,轰动世界,受到高度评价。这样的人才叫“大师”!,好,在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

  3、使什么是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你能从中找一个词来形容吗。

  4、练习用“经过”和“终于”说话。

  第二小节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

  2、从句子中哪些词可以体会出他勤学苦练?

  3、请学生分别说说“紧盯”、“注视”应该怎样看?

  4、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

  5、说说你的眼睛觉得怎么样啊?(交流)

  6、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日子一长”(按)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他的双眼渐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按)经过——

  7、理解什么是“眼睛会说话了”?

  三、拓展

  1、那位说他不是唱戏粒子的师傅,见了梅兰芳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梅兰芳说:“我还要谢谢你,就是因为你我才会不断地努力,才有了今天。”

  那么,小朋友,学到这,你想对梅兰芳先生说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按)自己先轻声说一说,准备准备。

  2、通过学习,大家对梅兰芳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你能用学过的词来表达一下吗?

  四、总结

  由梅兰芳学艺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就是“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是良训。”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做到能读会写知其意。(知识与能力目标)

  2、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当中的情感。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学习联系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重点语句体会老奶奶的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品质。

  2、学生理解“绿手指”的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伸出一根手指,问这是什么? 预设一 学生答“1” 预设二 学生答“手指” 老师总结,这是“1”,也是手指。(板书手指),请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但是,今天,我们将去认识一位老奶奶,她被称为绿手指。(板书“绿”)

  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预设:绿手指是什么手指?为什么会是绿手指?人真的会长绿手指吗?

  师:过渡,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善于提问。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当中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2分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谁最快在文中寻找到答案。

  师:“绿手指”是指绿颜色的手指吗?

  生:不是。

  师:那是指什么?

  生:对好园丁的称赞!

  师: 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能称为好园丁?

  师:过渡,你们所说的确实是好园丁,老师想问,专家都种不出来的植物,她却种出来了,她是好园丁?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师: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词

  师:哪些词语你不认识? ······ 浏览课文。

  师: 提问: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事情的发展必须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习生字词。

  过渡:同学们都还记得昨天学习的生字,真能干。谁还记得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吗?

  二、精读课文,体会精神。

  自由朗读课文,学习起因。

  学习“起因”部分。

  师: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从文中找出。 预设一 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还没见过。

  师:从来没见过的白色金盏花,真的能种出来吗?

  预设二 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这么能做到吗?

  师:这里有哪些困难?

  生:一,不懂植物遗传学。二,专家都做不到,普通人?三,年纪大了,种花不容易。

  师:这么都困难,老奶奶是这么做的?

  生: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师:一个人。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只是一个人。此时,老奶奶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种出白色的金盏花。

  生:......

  师:是啊!一定要种出白色的金盏花!证明自己能行!这是一个人的坚持,一个人的努力。我们想一想,当全世界都认为都不可能的时候,当周围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反对的时候,你还会坚持吗?但是,老奶奶有没有畏惧这些困难?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坚持啊!

  过渡:老奶奶决心要一个人干下去,但是,她不是专家,也不懂植物遗传学,她是怎么走的呢?咱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习“经过”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方法。

  2、 “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两句话:“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我们从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就这样,是指那样?

  4、理解“沮丧”,注意读音。并用“沮丧”说一句话。

  学习“结果”部分。

  1、二十年过去了,老奶奶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学生感知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为什么说“长达一年”?在这学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结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种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他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的金盏花。”从这里我们体会到老奶奶对事业的执著。

  4、当老奶奶接到园艺所长的电话后怎么说的?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我们从老奶奶回答的话语中去体会老奶奶心无杂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盏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质。

  三、总结

  老奶奶从报上看到园艺所重金悬赏种出纯白金盏花这则启事想去试一试,老奶奶经过20年的辛苦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老奶奶这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充满信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园丁才是一为好园丁,在当地被称赞为“绿手指”。“绿手指”不仅指园丁技艺出众,更是因为精神可嘉。

  四、交流讨论

  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这也是老奶奶的一个心愿,让我们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作业

  细读课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盏花的艰辛。

  板书设计:

  起因:重金悬赏培育纯白金盏花

  经过:克服困难 满怀信心 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 对事业的执着 好园丁

  结果:培育出纯白金盏花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想看一看吗?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

  2.看完动画片,你想说什么?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用它画什么?

  3.导入:有一个小女孩,她和你一样,非常渴望拥有这样一枝神笔,帮助她实现美好的愿望。于是,她写下了这首小诗,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23课,《假如》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老师已布置让同学们提前和咱们的生字朋友见面了,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可不要说大话,老师检查一下好不好?有没有信心?

  1.播放课件6个词语(缩着身子,遥远,健康,寻食,哭泣,操场)

  齐读词语,小老师领读(读错了不要跟着读),指名读。

  2.词语会读了,现在,生字的好朋友回家了,只剩他自己了,你还有信心读会吗?播放课件生字(良,缩,遥,寻,食,泣,健,康,操)

  看看谁最勇敢?带拼音读,齐读。然后去掉帽子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不想读?后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字良,缩,遥,寻可组词说话的形式来加深理解。)

  3.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们真的是很用功啊!自己就把生字记会了,那你肯定有很多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吧?说出来让同学们也向你学习学习。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哪个字的?

  (预设: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编顺口溜等等)

  4.同学们真能干,生字朋友都认识了,如果他们回到了诗歌中,你还认识吗?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诗歌中的小女孩都用马良的这枝神笔画了些什么?用横线标出,听明白了吗?(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 品读领悟,合作交流。

  文中的小女孩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些什么呢?

  指名说,师板书(小树,太阳,小鸟,谷粒,西西,好腿)

  为什么要画这些呢?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播放课件:三个问题)

  (组内讨论)

  1、 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同学们刚才讨论的非常激烈,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哪一小节?

  (1)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指名说。

  为什么小树在冬天就不能快活地成长?(寒冷的北风,怕冷)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她很冷?(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她叹息什么?好像在说……

  (2)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早上在上学的路上,你冷吗?为什么?如果你没穿棉袄,会有怎样的动作?

  (师生同做缩着头,双手抱紧身体,浑身哆嗦,皱着眉头,体会"寒冷的北风”,“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练读这三个词语。即课件上红色的词组)

  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小树,老师采访采访你们。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随机提问)

  忽然间,寒冷的北风停止呼啸,一轮红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在你们身上。小树们,你们现在有怎样的感觉?

  看到小树不再害怕寒冷和冬天,快活地成长,小女孩的心里真(开心),我们的心里真(开心)让我们和小女孩一起快乐的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师范读,练读(注意红色的词语),指名读(读出这个愿望的迫切性)。

  2、学习第二小节

  同学们第一小节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把第二小节读好的。和同桌一起,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好不好?

  (1)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给小鸟会许多好吃的谷粒呢?

  它在等谁呢?

  这时候的'小鸟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

  引导读课文,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你会想什么?体会小鸟的心情读。

  引导读红色词语“苦苦等待,饿的哭泣”。

  她在等待什么?

  你怎样理解“遥远”?你能用遥远说一句话吗?鸟妈妈可能都飞到哪些地方?

  是呀,那么遥远!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的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什么?

  当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上好吃的谷粒时,小鸟会怎样?

  (2) 怎样才能把这一小节读好?指名说一说。

  (3)练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小女孩除了对小树,小鸟的关爱之外,她心里最牵挂的是谁?

  西西为什么是不幸的?

  小朋友如果你的双腿不能活动,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可怜的小西西啊!那么多不方便困扰着她,如果西西是你的好朋友,你会对她说什么?

  (说话训练:我想对西西说:“ 。”)

  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让西西和我们一起 。“引导体会读”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2.师生配合读,

  师:西西有了健康的双腿,她就再也不用,生读:只坐在屋里……

  师:西西有了健康的身体,她就再也不用,生读:只坐在屋里……

  是呀!西西会和我们一起尽情的奔跑,尽情的嬉戏,她是不幸的,可又是幸运的,因为有个这么善良的小女孩关心着她,同学们,小女孩的三个愿望我们学完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优美的音乐,好吗?(生齐读前三小节)

  2、 学习第四小节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从哪里看出来?是呀!小女孩美好的愿望还有很多很多!

  四 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学习条件都有限,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吧!

  (播放课件:贫苦图片)

  孩子们,你想说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爱送给他们,要去帮助他们,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书写爱的语言吧?

  (播放课件:写话格式: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

  画

  找几个写的不错的孩子,放音乐一个一个读。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和小姑娘一样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可是,我们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神笔吗?所以这只是假如.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假如都变成具体的行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化为具体的行动。(把板书用心形包起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