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4 07:42:4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语文教案(合集5篇)

初一语文教案1

  行道树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新词,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行道树的形象

  3、揣摩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4、认同自我牺牲精神的崇高,立志做一名奉献者

  教学重点:

  行道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意站在,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

  二、简介作者

  张晓风,1941年出生,中国台湾女作家,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77年辈中国台湾地区的评论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散文《愁乡石》《地毯的那一端》《再生缘》等

  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堕落点缀牙龈冉冉贪婪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四、指导朗读

  1、听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读比赛。

  五、整体感知课文

  生齐读课文,思考:

  1、行道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一种精神。。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六、合作探究

  1、第二段,为什么说是一种堕落?

  明确:“堕落”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沦落,流落。在文中的含义是流落到恶劣的环境里。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堕落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2、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这一句中哪三个词最关键?

  明确:“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什么样的事业是神圣的?

  明确:行道树认识到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2“神圣的事业”为什么是“痛苦”的?“痛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它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明确:一切神圣的事业总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承受牺牲,但是只有这样的代价才能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如行道树承受痛苦,为城市和行人带来“清新”“浓阴”这种牺牲体现的是奉献精神,这种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3、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明确: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4、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最后一段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与开头照应,是文章结构完整,同时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

  5、文中有两处对比,请找出来,说明它们的作用

  行道树繁华热闹的城市

  (对比)

  原始森林孤独寂寞的行道树

  作用:突出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六、作业设计

  1、抄写“堕落点缀苦熬冉冉贪婪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1和二.1

初一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脉络;了解乐府民歌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在我们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动画片《木兰》的视频。(播放)介绍:这段表演截取自好莱坞卡通片《花木兰》。你们看到木兰说着英文是不是感到有些违和呢花木兰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在国际上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关于木兰的长诗《木兰诗》

  2.用PPT出示《木兰诗》相关知识如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作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用PPT展示本文生词“唧唧、机杼、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朔气、旧时裳、理云鬓”

  3.请学生简述故事的脉络是怎样的。

  (起:1-3段---替父从军;承:第4段---征战沙场;转:5-6段---辞官还乡;合:第四段---故事结局)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学生对故事已有了全局上的把握,本文故事是围绕人物展开,分析出人物的特色,故事的关键就把握住了。教师将下列问题用PPT出示,请学生默读,然后教师点名回答。

  1.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木兰有什么担忧能看出木兰怎样的品质

  (家里没有男丁,父亲要去充军。木兰对长辈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勇敢果断的.性格。)

  2.从第二部分我们能看出木兰怎样的品质

  (身为女子,战场上奋勇杀敌,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木兰勇敢无畏爱国的英雄气概)

  3.从第三部分,我们能看出木兰怎样的品质

  (木兰请求辞官还乡,说明木兰不慕名利,情系故乡,热爱和平生活;同行十二年,战友未发现木兰是女子,说明木兰谨慎小心又机智。)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木兰是一位深爱家人,热爱和平生活,同时又英勇果敢,谨慎机制,不慕名利又爱国的女性。)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长诗,既然是诗,就同样有很多诗的特点,诗歌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修辞,请同学们结合具体文本找找看,本文中都包含哪些修辞

  对比阅读《陌上桑》,结合修辞分析两篇文章所展现的主角的品质精神。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修辞,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习作,内容自定,要求用到文中提到的所有修辞。注意语言表述行文条理,逻辑清晰。

初一语文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散步》正是莫怀戚先生的一篇情词真切的散文,文章表现的是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但作者并没有把笔墨铺展开来写,只是像一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一般抓住了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涵丰富的一个镜头——家人散步,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学本文,应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情节,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他们极为重要。但是他们又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尊老爱幼的观念也比较淡薄。因此要进行拓展,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再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视野,又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词语,掌握他们的读音,并学会运用。②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抓住关键语句,揣摩语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②在阅读中把握关键信息,理解全文的内容。

  ③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找出优美的句子进行品评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②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重点

  ①揣摩精美词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②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六、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和品读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借

  1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主旨,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边听,教师边导入: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学到坚韧,那么这座山一定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设计意图:音乐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2、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嫩芽nan霎时shà拆散chāi熬过áo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面。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听完后抢答下列问题:(屏幕显示)A、散步的地点(田野)

  B、散步的人有哪些: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C、散步的季节呢(初春)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分歧)E、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走小路)设计意图:朗读是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文的手段之一。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理解课文、品味语言而不是流于形式。在“听”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道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同学们谁能说说当他们发生分歧的时候,究竟听谁的呢?

  “我”听母亲的;母亲听孙儿的;妻子听“我“的;儿子听“我”的;一霎时,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

  2、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是一家之主,在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时必须处理得当,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作为一个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爱幼,更要尊老,生活的沉重使命使“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这么说?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然后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惟恐哪一步有闪失,因为瘦弱的母亲已经不起任何摔碰。含蓄的点明了中年人的责任: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承前启后,责任重大。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四)、探究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下面我们认真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并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一)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二)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以上这些句子不仅形式美观,互相映衬,读起来还有一种音乐美。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对称句。对称是一种形式,句子大体整齐即可;对偶是一种修辞。)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拓展延伸,教育学生

  不同的家庭往往也有相同的幸福,因为爱是永恒的,因为亲情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请回忆一下,3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注意要求(1)围绕“亲情”这一主题(2)谈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学生准备1分钟,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讲出来,要敢于披露真情实感。尽可能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六)、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就是通过小结再次让同学们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的温暖和爱,使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得到升华。

  (七)、作业布置:真诚行动,建设亲情。

  1、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在周记上。

  2、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

  该节课的作业设计,既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自学能力。同时让同学在实践中懂得用爱心来营造我们的家园,用责任来回报我们的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前进!

初一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2、品味语言,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

  4、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完成简单有一定内涵的场面描写。

  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一曲激昂高亢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不是鲁迅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没有小桥流水人家,没有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这里只有奔腾的黄河、酱色的土地,只有火红的高粱,和那朴实彪悍的西北汉子。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用特有的感情蹦出了一种舞蹈——安塞腰鼓。

  放视频短片,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和特点。请同学们用词语概括一下。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去安塞古镇,聆听那从20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战鼓声,去欣赏生命的搏击——安塞腰鼓。

  朗读抒情(用时10分钟)

  小组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和情感。

  本文情感线索:好一个安塞腰鼓。

  小组代表朗读展示。

  听名家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听名家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

  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过程,描述了一个什么的场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安塞腰鼓表演

  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为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用一个词概括过程的特点。

  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

  参考答案:安静舞动寂静

  本文场面描写构成的要素有哪些具体的东西

  参考答案: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系着红绸的腰鼓、黄土高原起伏的群山、火红的高粱

  这些东西聚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粗犷、豪放、狂野、大气、磅礴、活力、张扬、激情的宣泄、生命的激荡、精神的自由

  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

  参考答案: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的强烈渴望。歌颂阳刚之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

  主题感悟:

  一场安塞腰鼓表演,慢慢沉寂下来的是鼓声,而久久震撼我们的心田的是那近乎疯狂的搏击着的生命,那千年黄土孕育的、奔流黄河滋润的安塞腰鼓,它敲击着生命之门,跳动着生命之舞,燃烧着生命之火。

  也许它就是一场人生的奋斗历程,在起始的安静中积蓄,孕育到奋斗时的挥洒与张扬,再到结束时的的沉思与宁寂。当远处那声渺远的鸡啼响起,我们感受到有另一种生命在涌动。我们的这些感受都是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出来的,可见语言的魅力。

  品味语言

  小组讨论,文章哪些句子很美,请赏析。

  赏析格式:我认为----------------句子很美,因为-------------------

  仿真写作

  例一、段内的排比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样,是------------;----------一样,是--------;-----------一样,是------------……。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参考答案:闪电一样,是移动的身影;灵蛇一样,是扭动的腰肢;虎啸狮吼一样,是惊天动地的鼓声;热火一样,是燃烧的红绸;打雷一样,是震聋发聩的吼声;狡兔一样,是移动的脚步;雄鹰一样,是张开的臂膀……

  例二、段落间的排比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

  是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上,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上,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参考答案:碰撞在大地的胸膛上,大地变成牛皮鼓面了;碰撞在华夏儿女的心上,华夏儿女的心变成牛皮鼓面了。

  自由仿写:选取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或者段落进行仿写,小组交流。

  写作借鉴

  自我小结学习本课之后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参考答案:场面描写的技巧;

  调动多种感官描写人物、景物和场面。

  具体有景、有物。

  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描写人物、景物和场面。

  描写要有层次和顺序。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本文的排比、比喻、反复的运用很成功。

  我抒我情

  播放影片

  观看,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中国的力量。用你的笔,记录那气势磅礴的救援场面;用你的笔,抒写撼天动地的无疆大爱;用你的笔,刻写那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用你的笔,铸就那顶天立地的中国脊梁。

初一语文教案5

  一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二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三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安排四教时。

  二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所反映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时间较远,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读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篇最基本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懂得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这后面两点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读写结合,进行一次记事为主的写作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课,引出新课。

  问: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上学期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了百草园中生活的趣味、欢乐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枯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束缚儿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的,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它的题目叫“社戏”。

  社戏鲁迅(板书)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正音

  (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撺掇:cuānduō凫(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皎(洁):jiǒo漂渺:piāomiǎo纠葛:jiūgé

  四补充注释。

  (1)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2)日里:白天。(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凉棚,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4)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5)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的船。

  五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六划分结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我”的乐土平桥村。(从“我们鲁镇的习惯”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第二部分,“我”在乐土中也有不乐的时候。(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第三部分,“我”与农民孩子们到赵庄去看戏的情景。(从“这天我不钓虾”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对吃豆和看戏的怀念。(从“第二天”到文末)

  七布置作业

  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辨析词义,复述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旧课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旧课。(以下内容预先写在小黑板上)

  (一)辨别字音:

  行辈、银行、行走、归省、省略省悟

  (二)辨别字形并组词:

  倘若、淌汗;抵挡、底细;同伴、搅拌;鱼钩、钓竿;挖掘、倔强;豆浆、木桨;竭力、揭示;陪伴、赔偿

  (三)解释下列各词并指出词类:

【初一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社戏教案08-31

初一语文《社戏》教案11-24

初一语文教案01-13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06-02

初一语文教案05-26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01-02

初一语文优秀教案02-28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02-07

初一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11-13

初一语文《羚羊木雕》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