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九年级数学教案>初三数学教案优秀

初三数学教案优秀

时间:2023-12-09 07:23:37 九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三数学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数学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数学教案优秀

初三数学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

  2、会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因式分解在多项式除法和解方程两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

  应用因式分解解方程涉及较多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知识回顾(1)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

①提取公因式法:ma+mb=m(a+b)

②应用平方差公式:=(a+b)(a—b)

③应用完全平方公式:a 2ab+b =(ab)

(2)课前热身:①分解因式:(x +4)y — 16x y

  (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1、运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例

  1计算:(1)(2ab —8a b)(4a—b)

(2)(4x —9)(3—2x)

解:(1)(2ab —8a b)(4a—b)=—2ab(4a—b)(4a—b)=—2ab(2)(4x —9)(3—2x)=(2x+3)(2x—3)[—(2x—3)] =—(2x+3)=—2x—3

  一个小问题:这里的x能等于3/2吗?为什么?

  想一想:那么(4x —9)(3—2x)呢?练习:课本P162课内练习

  合作学习

  想一想:如果已知()()=0,那么这两个括号内应填入怎样的'数或代数式子才能够满足条件呢?(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互之间讨论!)事实上,若AB=0,则有下面的结论:(1)A和B同时都为零,即A=0,且B=0(2)A和B中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

  试一试:你能运用上面的结论解方程(2x+1)(3x—2)=0吗?

  3、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例

  2、解下列方程:(1)2x +x=0(2)(2x—1)=(x+2)解:x(x+1)=0解:(2x—1)—(x+2)=0则x=0,或2x+1=0(3x+1)(x—3)=0原方程的根是x1=0,x2=则3x+1=0,或x—3=0原方程的根是x1=,x2=3注: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根,当方程的根多于一个时,常用带足标的字母表示,比如:x1,x2

  做一做!对于方程:x+2=(x+2),你是如何解该方程的,方程左右两边能同时除以(x+2)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运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1)如果方程的右边是零,那么把左边分解因式,转化为解若干个一元一次方程;(2)如果方程的两边都不是零,那么应该先移项,把方程的右边化为零以后再进行解方程;遇到方程两边有公因式,同样需要先进行移项使右边化为零,切忌两边同时除以公因式!

  4、知识延伸解方程:(x+4)—16x =0解:将原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 +4)—(4x)=0(x +4+4x)(x +4—4x)=0(x +4x+4)(x —4x+4)=0(x+2)(x—2)=0接着继续解方程,5、练一练①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试判断a—2ab+b —c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解:a —2ab+b —c =(a—b)—c =(a—b+c)(a—b—c)∵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a+c﹥b a﹤b+c a—b+c﹥0 a—b—c﹤0即:(a—b+c)(a—b—c)﹤0,因此a —2ab+b —c小于零。

  6、挑战极限①已知:x=20xx,求∣4x —4x+3 ∣ —4 ∣ x +2x+2 ∣ +13x+6的值。解:∵4x — 4x+3=(4x —4x+1)+2 =(2x—1)+2 0x +2x+2 =(x +2x+1)+1 =(x+1)+10 ∣4x —4x+3 ∣ —4 ∣ x +2x+2 ∣ +13x+6= 4x — 4x+3 —4(x +2x+2)+13x+6= 4x — 4x+3 —4x —8x —8+13x+6= x+1即:原式= x+1=20xx+1=20xx

  (三)梳理知识,总结收获因式分解的两种应用:

  (1)运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

  (2)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

  (四)布置课后作业

  作业本6、42、课本P163作业题(选做)

初三数学教案优秀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

  (二)整体感知

  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

  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

  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6-3:

  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ABC中,∠C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

  若把∠A的对边BC记作a,邻边AC记作b,斜边AB记作c,则

  引导学生思考:当∠A为锐角时,sinA、cosA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0<sinA<1,0<cosA<1(∠A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

  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cosA、cosB”,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

  例1求出图6-4所示的Rt△ABC中的sinA、sinB和cosA、cosB的值.

  学生练习1中1、2、3.

  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n30°、sin45°、sin60°和cos30°、cos45°、cos60°.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

  (1)sin45°+cos45;(2)sin30°cos60°;

  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sin20°大概在什么范围内,cos50°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为查正余弦表作准备.

  (四)总结、扩展

  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0<sinA<1,0<cosA<1(∠A为锐角).

  还发现Rt△ABC的两锐角∠A、∠B,sinA=cosB,cosA=sinB.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四、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14.1中A组3.

  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初三数学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关于初三数学教案优秀11-28

优秀的数学教案02-05

优秀数学教案01-09

数学教案优秀02-14

(优秀)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05

幼儿数学教案优秀10-09

趣味数学教案优秀11-13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