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学教案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

时间:2024-01-09 07:01:27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版画制作的兴趣,进一步开拓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粉印纸版画制作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绘制动物形象,增进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粉印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难点:画出生动的动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1.教具:粉印纸版画示范作品、动物叫声录音、动物形象特征录像、演示作画用品。

  2.学具:画板、吹塑纸、黑白拓印纸、水粉画具、铅笔、彩色水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录音。

  问:听到了什么声音?(各种动物叫声)小朋友喜爱动物吗?为什么喜爱动物?小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出示课题:可爱的动物。

  (2)请学生看录像,了解动物的特征。

  小结:各种动物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们抓住了它们的特征,就可以准确地画出它们的形象。如果把它们的形象看成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基本形状的组合,我们便能够较容易地画出它们的形象。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动物,也曾画过一些动物,相信大家一定能画的非常漂亮,非常可爱。不过,老师今天要教小朋友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现动物形象,这就是“粉印纸版画”。

  出示课题:粉印纸版画。

  2.讲授新课:

  (1)什么叫“粉印纸版画”呢?就是用(吹塑)纸作版子,在上面刻出要表现的形象的轮廓,然后涂上水粉颜料拓印出来的画,叫做“粉印纸版画”。

  (2)以小鸟形象为例,讲解并演示作画的方法和步骤。

  ①用彩色水笔在吹塑纸上轻轻地画出形象的轮廓,注意大小布局。板书:1、画形。

  ②用铅笔稍用力地将轮廓线刻出,注意线条要流畅、一气呵成。板书:2、刻版。

  ③覆上一张白纸与版子对齐用夹子夹好,涂上水粉颜料进行拓印。板书:3、拓(tà)印。颜料要调厚些,涂好后盖上白纸,用手轻轻的来回磨擦,然后将纸轻轻揭开,如果有觉得效果不满意的地方,可重新涂色再印,直至满意为止。

  (3)点出粉印纸版画的特点。

  ①展示用同一版子拓印出的四幅作品,告诉学生可以反复拓印出多幅作品。

  ②如果表现的.形象颜色较浅,可以用深色纸来进行拓印,画面效果会更好。展示用深色纸拓印的作品数幅。

  3.布置作业:

  请学生用粉印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个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形象,可以是天上飞的,也可以是地上跑的,还可以是水里游的。要求又快又好地完成。

  4.巡视辅导:

  (1)用投影幻灯展示动物形象资料,供学生作业参考。

  (2)要学生注意画面的大小布局要合适。

  (3)提醒学生用彩笔打轮廓时用力要轻,以免划伤吹塑纸面。

  (4)要学生在刻版时,做到线条流畅,一气呵成。

  (5)指导学生将拓印纸与版子对齐夹好,操作时勿错位。

  (6)要学生将拓印的颜料调厚些,以免印出的画面模糊不清。

  5.课堂小结:

  (1)集体评议作业,表扬作业优秀的学生,指出不足之处。

  (2)鼓励学生课外用粉印纸版画的形式画出更多更美的画面。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回忆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能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锻炼学生以色彩、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尝试各种雨滴的表现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单了解自然现象的形成,初步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并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现独特的视野。

  教学策略:

  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在本课设计中,我充分整合了语文、音乐、美术课程资源并利用音像资料与图片,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雨天地情景。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通过交流与表演增强人物造型感受,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的目的是通过听、看、说、画等手段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开拓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达到化的时候,再进行创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情境导入师:播放下雨时的录音。这是什么声音在响呀?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雷电的声音

  生:暴风雨的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师:下雨真好呀,滋润了大地,净化了空气。大家喜欢下雨天吗?(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雨,亲近一下雨,出示课题《下雨啦》。

  以听觉导入新课,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更好地开展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师:有一首古诗《春夜喜雨》就描写人们对雨的喜爱,大家那么喜欢雨,有谁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展示雨的形成过程)

  师:雨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小水点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o℃时,便是雨。

  师:说一说自己经历过下雨时的感觉。

  生:下小雨时,雨点淅淅沥沥地飘下来。下大雨时,雨点很大很急,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雨点连成线。狂风暴雨时,雨水被风刮着打到脸上很疼,风夹杂着雨斜打着雨中的人,天空中落下的急雨使地面泛出一片白。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那你细心观察过雨点像什么吗?

  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请几名学生到在黑板上画出雨点的各种样子。(边听边画)

  师:看大家画的这么有趣,我再来考考你们,(教具展示)这么大的乌云低下只有几丝雨线,你觉得她像大雨还是小雨呢?————小雨

  追问:你怎么知道是小雨的。(表扬你说得真清楚)

  生:又细又小又少的点和线组成。

  师:不过下雨,不一定下的是小雨对不对,你看大雨来啦(教具展示)

  这雨大不大啊大雨还要问问你们大雨和小雨的区别呢。谁来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蒙蒙细雨一般用稀疏的线、柔软的线表示。

  滂沱大雨一般用粗重的线、密密的线表示。

  雨的方向一般用随风而动的斜线表示。

  师:小雨点下呀下,它们来到田野里,田里的麦子会怎么样?来到森林里,小动物们会怎么样?来到大街上,大街上的人们又会怎么样?来到校园里,小朋友们会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下雨的情景,说说下雨时人们的表情和感受,想象自然界中动物们有哪些表现?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们是怎样躲雨的请大家翻开书。你喜欢书上的'那幅作品,为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想教你们一种简单的方法快速的画雨中的人物,同学们来看这,我先要介绍你俩样神奇的工具:刮画纸、竹笔她们的神奇之处,一会儿你并发现啦。

  师:(拿竹笔直接在刮画纸上画)先画一个妈妈的头还有孩子的头,妈妈的衣裳和连衣裙被风吹起来了,送给小朋友一件小心高兴的扬着俩小手迈着小腿就要往雨里冲,妈妈在雨里追。

  师:画面里面还缺少什么呢?(雨伞)

  师:你看雨中什么人物动态都有呢?雨中的人物都有了,你觉得天空中还还缺少点什么—————雨滴。要是让你们画雨你会画什么雨呢?(大雨小雨风雨)

  师:画大雨的时候可要耐心的话打在雨伞上会出现疲沓疲沓的声音落在底下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花。

  师:接下来我想问我们的小朋友,你会画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好。如果你们总做这样细心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呢!我们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巧手去描绘它们。

  学生观察和感受下雨的过程场面。了解雨是自然现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通过探究,发现雨滴的表现手段,总结出线条表现雨滴的形式。

  指导学生看课本,分析了解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雨的。

  教师以示范形式展示刮蜡纸画的创作过程,同时示范创作构思,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使之掌握动手操作技能。

  学生创作1、根据自己的经历表现下雨的情景。想表现怎样的一种雨?人们穿戴什么样的防雨工具?雨中和什么人在一起?

  2、可以从雨中的人物着手表现,然后再添加上环境。表现在站牌下等车,还是在路边行走,还是刚走出家门?

  3、下功夫将雨画出来。不能急躁,有耐心地画出雨点,点和线要有疏密变化。

  根据作业进度作有序的引导,使作业能步步深入。注意画面收尾工作。帮助儿童能较完整地表现下雨的气氛,以及人物与雨点的对比关系。

  作业评赏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展示。

  师:互相观摩并说说自己的画面表现。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讲评线和点的运用和表现。

  师: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表现大胆、画面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表扬,以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师:淅沥的小雨是快乐的,从天空中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滋润了大地,希望大家在这节课后,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雨,思考一下,雨还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一模不一样》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五、导学达标

  1、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重复渐变发射非规律性排列式特异对比

  六、作业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八、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教学目的:

  1、本课融欣赏与造型表现为一体,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点,体会龙的象征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培养想象、造型、创造和合作能力,并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创作龙的形象。

  3、在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美术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龙的造型特点,体会龙的象征意义和龙的精神。抓住龙的特点,集体创作中国龙。

  教学难点:

  在创作表现中抓住龙的特点、造型,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

  教具准备:

  课件、添画活动用纸、彩纸、布,水彩笔,油画棒,剪刀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交流,活跃气氛。

  二、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歌,是普天下炎黄子孙最喜爱的爱国歌曲,它唱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心声。我一直想和大家分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龙的传人》,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课件)

  师:大家唱得很好,这首歌中唱到,我们的祖国是一条巨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要从轩辕黄帝说起。

  师:有的同学可能从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在不久前,我们郑州新郑刚刚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祖大典,祭拜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

  师:相传在很久以前,轩辕黄帝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智勇双全,力大无比,征服了其他部落。为了使自己的民族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他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精华,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形象,做为自己民族的图腾,那就是龙。(课件出示)从此以后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标志,炎黄子孙始称龙的传人。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感受中国龙、创作中国龙。

  板书课题:中国龙

  三、了解感受:

  1、龙的文化

  (1)欣赏

  师:龙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建筑物都以龙作为装饰,在北京的北海公园,就有一处九龙壁。(课件出示九龙壁)九龙壁上九条龙神态各异,有的张牙舞爪、有的仰天长啸、有的怒目圆睁、有的翻江倒海……一个个都好像要破墙而出一样。

  提问:看了九龙壁,你想说什么?

  生:……

  师: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古代,龙形象是只有皇族才可以使用的,大家看,这些都是皇宫里的物品(课件出示:玉玺、龙玉佩、明代青花蟠龙瓶、龙扇、明朝金冠、清朝龙袍)

  提问:这些物品上都有龙的形象,那么谁能说一下:在古代龙有什么象征意义?

  总结:在古代龙是权力、威严的象征。板书:

  (2)龙与生活

  师:但是,到了现在,龙的形象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你能说说在哪里见过龙的形象吗?

  生:元宵节龙灯、端午节龙舟……

  师:我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龙的形象,大家请看(课件出示)

  提问:通过生活中这些龙的形象,大家想想,在今天,龙还象征着什么?

  生:象征着吉祥、幸福。板书:吉祥

  师:是的,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它不仅代表着和神圣,象征着吉祥和力量,更象征着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3)龙的成语

  师:可以说,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能说出带有龙字的成语吗?

  生:龙飞凤舞、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啸九天……

  师: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显示出龙的精神,龙啸九天、龙飞凤舞中我们可体会到龙的气魄,龙凤呈祥、望子成龙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龙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让我们一起来创造中国龙。

  2、龙的造型

  (1)观察:

  师:要想创作好中国龙,首先要学会观察。请大家观察。

  提问:龙的形象和这些动物在哪些地方相似?

  师小结:龙就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把这些动物的精华部分经过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正是这些动物精华的组合,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是神圣之兽。

  (2)提问:

  师: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万能之兽呢?

  生:……

  师:好的,在创作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大家注意:一要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二要创新设计,我们的'祖先正是通过想象创作了龙,我们在设计时也要加入自己的想象;三要注意安全,在使用剪刀时要小心;四要保持卫生,在创作时,请把剪下的废纸整理收集,不要随地乱扔。

  师:现在,就请喜欢画画的同学就坐到第一排,喜欢手工的同学就做到第二排。老师已经在桌子下面为你们准备好了添画用纸和剪贴用纸,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创作中国龙吧。

  四、创作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五、展评

  1、展示师:大家刚才创作的那么认真,我相信你们的作品一定很精彩,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

  师:我们来欣赏绘画组同学们创作的中国龙

  师:绘画组的同学创作的中国龙非常精彩,介绍得也很精练。请手工组的同学把你们的作品也展示各大家看一下

  师:这条龙可真够华丽的,让我们一起把它舞起来。

  2、舞龙

  师:谁愿意表演舞龙?

  组织学生舞龙(课件播放音乐)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好,绘画组的同学画龙点睛,用添画的方法集体创作了一条五彩斑斓,神态生动的中国龙;手工组的同学用剪贴的方法集体创作了一条华丽威严的中国龙,并且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舞龙表演。同学们的表现正体现了中国龙的精神,那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有了你们这些龙的传人,我们的祖国这条巨龙就一定会腾飞。让我们一起再次唱响《龙的传人》这首歌。(课件)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吧!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5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

  2、结合多种版画技法,创作一幅有情趣的作品。

  3、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

  教学准备:各种可以制版的材质、油墨、水粉色、调色盘、纸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检查用具准备

  二、游戏导入

  1游戏,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张废纸上印出指印。

  ①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来。

  ②可多印几个看看会不会发生改变,同桌之间也可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③想一想这种纹理有什么特点呢?

  这个就是指纹,指纹在人的一生当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人指纹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万分之一。所以这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庭证据之一,用来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但是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有更先进的方法来辨别。(dna检测)它的准确度可达百亿分之一。

  2、提问:生活中除了指纹之外,还有哪些物质也有它们各自特有的`纹理呢?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瓦楞纸、纱布、果皮、树叶……

  揭示课题: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三、讲授新课

  作品赏析

  1、欣赏冯兆平《海静潮初落》观察画面中木纹、网纹的巧妙利用,猜一猜这些特殊肌理效果的制作材料分别用了什么?

  2、课本中的学生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

  3、你还能发现哪些新奇有趣的制版材料?它们能够运用到哪些形象的表达上面呢?学生间相互交流。

  技法研究:综合版画是一种风格多样、技法灵活的版画形式,可以根据画面需要选择多种技法。

  四、制作过程

  1、画稿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注意选择突出凹凸特点的题材。

  2、制版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底板上。

  3、印刷铺上纸后均匀的磨平。(中间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够再涂墨印刷,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4、完成

  五、艺术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根据本组采集到的制作材料,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综合版画的创作。

  以组为单位或尝试各组相结合,合作完成作品。

  六、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七、展示点评

  教师组织展示交流。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01-01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模板04-24

小学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01-05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08-05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15篇01-01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15篇)01-01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精选15篇)02-15

美术教学教案01-30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集锦15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