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1-28 07:34:3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习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另一个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

  学具:每四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

  同学们,今天钟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有信心来上好这节课吗?有信心的话咱们同桌之间击个掌,(孩子们击掌)我也来(老师加入学生的击掌中,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与学生击掌,停留在与一个学生击掌的过程中)。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他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同学们,请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比看,数学书的封面大还是手掌面大。(学生进行比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还是数学书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还是黑板面大(师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还是黑板面大。

  师:刚才我们说手掌、数学书、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体,他们有的大,有的小,像这样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这是他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今天我们来研究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师:谁能举例说说什么叫面积?(师拿出数学书摸数学书的封面)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如:我们刚才摸的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

  2感受封闭图形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吗?

  课件出示:

  选一组你喜欢的图形涂上颜色,比较这组图形的大小,说说在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3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流程:

  一、口算题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淇淋,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淇淋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注意格式的问题:“横式上的余数有没有丢”、“横式上的商会不会写成被除数”……,找到问题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视;

  4、完成68÷6的验算过程,查除法竖式有没有错余数在验算的时候有没有加横式上有没有写错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