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3-02-21 19:06:47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景德镇第七中学  吴辉娥  汪为勤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信息时代已步入人类历史的舞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创新和教育要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发展也带来的一个前所末有的机遇。面对着这些新的变化,教师要适应它,就应实现角色的迅速转换和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为了能顺利达到角色的转换,那我们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教导、影响学生,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教师。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师角色;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为IT)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尽情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变化时,时光又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毫不客气地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信息技术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也一直是我们所期盼和孜孜以求的。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观念。根据情报专家的统计,二战以来,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进入90年代,每隔四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其次,信息技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在传统的教育中,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活动可以照样进行,而在人机系统中,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反映,教学活动将会终止,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乃是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这两次革命使得从幻灯、录象机到VCD、电脑、视频会议等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在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在迎接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信息时代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要成功的从传统角色转换,其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成为转换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的信息素养正在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能较好的进行信息时代的角色转换,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大课题。
    一、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习的指导者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科学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不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不现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这个“导”可表现为以下几种:(1)正确的“引导”。2)细致的“指导”。(3)巧妙的“诱导”。(4)耐心的“辅导”。(5)潜移默化的“教导”。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由教材的执行得转换为课程的设计者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就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的能力,要以先进的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重组课程传递方式,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
    第三、由教书匠转换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虽然是教学的中心,但往往只是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只是在教授课程、教材,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实际上,学校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如果让一线的教师参与,可能会吸引许多其他教师使用开发出来的课程教材。同时,因为有一线教师的参与,课程、教材可能会更清晰,更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解。因此,教师更应该成为教学研究者,成为课程教材开发和设计的主体。
    第四、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
    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函,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五、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
    信息时代,网络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吕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之间的协作立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总之,信息时代,教育有了新特征,教师也必然从传达室统的角色中走出来,继而重塑和转换新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转换的落实
   (1)完善自身的转换
    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要想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它包括:普通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科研知识。
   (2)完善教育人格品质的转换
    人们常说,“言伟”不如“身教”,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能给予学生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一个教师应以“字根表的沉思、潜心的创造、爱心的奉献、执着的追求、从容的表达、启迪智慧的匠心以及对学生思想的呵护、对学生创造力的鼓励”来影响、熏陶感染每一个学生,同时注重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引导,注重“人文关怀。”
   (3)强化终生学习意识的转换
    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多元学习的思想,不断以知识的活水充实自己、教育学生。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时代下角色的转换是同一的,要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必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三、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及培养
    信息素养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又于1979年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化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结合我国教育现状,笔者认为――
  (一)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1、基本信息素养
    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2、多媒体素养
    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网络素养
    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应用,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已制作的网页发布自已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
    4、课程整合素养
    教师的宗旨是以自身的影响,培养下一代,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1)迅速转变教师观念,培养信息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素质结构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一项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各级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尚未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许多教师一时不能知识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不和教师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信息思维能力弱,提出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而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的提出,更有着特殊的意蕴。
    (2)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经济条件许可的学校可建立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所有教室配备大屏幕彩电和计算机并全部联入互联网;可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室,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可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信息技术教科研领导小组,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3)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师资培训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既包括对学生的信息教育,也包括对教师的信息教育。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职能;同时,这一职业职能的缺乏也是导致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加入教师的培养内容体系就显得举足轻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
    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初级、中级技能培训和网络知识培训,并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走出去”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学习,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除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还应组织相关的活动,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主题论文评选等,调动方方面面教师的积极性。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导致我国教师队伍信息素质低:在对教师所作的抽样调查中,认为“我应该具有计算机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比率只占44.4%。另外,据报道,中国的信息能力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美国的信息水平总指数为71.76,日本为69.97,中国仅为6.17,这说明我国公民的信息素养低,而要提高我国的信息水平总指数,其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低的主要表现为:(1)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教师的学位和学历层次普遍偏低,这是因为我国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处理能力,甚至有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现象发生。(2)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因此缺乏信息意识和观念,许多时候教师不是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更是裹足不前。因此当前,对我国教育界而言,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成新形势下的角色转换,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文献:http://syrmxx.bokee.com/3166742.html
         <<教育学考试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世纪科技发展知识读本>>(<<新世纪科技发展知识读本>>编写组

【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相关文章:

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08-07

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08-07

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07-05

浅析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换和信息素养培养08-07

从“主演”到“指导”:浅谈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定位08-07

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8-07

论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养08-07

浅谈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08-07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角色转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