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职教论文>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时间:2023-02-18 01:28:23 职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陈宇鹏 贾少华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在国家的强势建构下遇到了结构性张力,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同样遇到了结构性张力问题,出现了专业性的先天性不足和学科的日益边缘化等问题,专业教育须给予必要和及时的回应。专业教育只有通过主动性的嵌入,解决专业教育中的专业价值观、专业实践和专业就业三个维度的问题:通过由浅到深的嵌入,解决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合作问题,从而适应我国职业化和专业化背景下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结构性张力;教育回应
  
  作者简介:陈宇鹏,吉林白山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社会工作:贾少华,浙江义乌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1)29-0015-02
  
  一、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等四所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弱势群体出现,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培养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具备专业价值理念的专门人才成为社会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相继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者相近专业,据统计,我国目前本科层次社会专业高校数量为200余个,专科层次社会工作或者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数量为40余个,2009年全国又有首批33所高校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自此,我国建立了比较全面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工作教育先于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这里指的社会工作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而不是传统的行政性的、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个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遇到了很多的阻力和困难,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价值观、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力量、实习就业等各个方面。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同年,国家人事部发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对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并给予了极大的鼓舞,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毕业生持有社会工作资格证书进入到社区、福利机构、社会机构当中工作。但是,在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系统中层级较低的社会工作专业及相关专业来说,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尤其对于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来说,面临的苦难和挑战尤为突出。在职业化、专业化背景下,要积极对我国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困境和问题加以分析,并积极作出的回应。
  
  二、强势建构与结构性张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困境分析
  
  针对我国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困境和问题,许多学者和专业教师从教学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还是难以有效解决专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因此,单从教学层面难以有效分析造成我国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困境的原因,应该跳出专业教育层面,从社会工作层面和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层面加以分析。中国已经进入快速社会转型期,在获得显著的经济发展效果的同时也遇到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作为应对策略中国政府决定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并表示出强势建构的特点,中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实际上是将其“嵌入”中国既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之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结构性张力,包括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推动者的价值追求的协调性问题,社会工作实施体系的结构性关系一现有的社会政策实施系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承担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目标、效能与其评价体系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因此,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着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样的困难和挑战。可以说,政府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过程也是专业社会工作强制建构的过程,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地受到了结构性张力的影响,其中对于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影响更为深刻。专业教育和发展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很多专业教师从课程设置、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并提出建议,本文尝试主要围绕专业教育三个维度,(www.fwsir.com)即专业价值观维度、专业实践维度和专业就业维度展开分析。
  
  (一)专业价值观一模糊或缺失
  
  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岗位来看,学生毕业后可到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福利机构与社会团体等部门工作,主要是培养社区社会工作者。从社会工作来看,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是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核心,社会工作者都是在一定价值观基础上开展的工作的,因此探讨专业价值观就尤为重要。但矛盾的是,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命名来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突出了管理功能,那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否需要与社会工作专业同样的价值观?调查一些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现专业价值观模糊(或者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或者其他专业),甚至缺失。没有形成专业该有的专业价值观。价值观的模糊或者缺失直接影响到专业教育中的专业培养目标的选择、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一系列问题。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价值模糊或缺失受到了结构性张力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者承担者本土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对帮助成员及组织成员的基本看法是集体主义和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这种助人活动被看作国家或集体的一种智能或责任,同时也被认为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助人者与受助者是上对下的关系,等级性的组织是提供服务的组织框架。在这种管理逻辑优先的“价值观”指引下国家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设置之时就已经对其专业性质和“价值观”赋予了浓厚的行政色彩和官本位思想。结构性张力影响的另外一个方面是,20世纪90年代教育产业化和高校专业盲目扩张的影响,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还没有搞清楚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的情况下,专业开设学校数量迅速增加。
  
  (二)专业实践一缺少认同
  
  社会工作的基本品格式实务的,它要面对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专业品质要求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展要围绕实务展开,同样,实践也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国外发达国家本科社会工作专业规定实践课程要超过800小时才能毕业,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实践、实习难以开展。政府机构、社区、福利机构不愿接受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认为学生实习是一种累赘和负担,在他们看来,专业学生只能做一些文字处理、打扫卫生、接待等简单的工作,解决不了复杂的工作,学生对本土性的社会工作缺少经验,专业社会工作技能难以派上用场,社区工作人员多忙于上级的检查工作缺少时间给予学生实习有效督导。结果是学生难以达到专业实习的目的,社区等单位对学生专业缺少认同。而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社会服务机构(NGO),愿意接纳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实习,对于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认可度低,认为该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教育层次不够。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实践缺少专业认同受到了结构性张力的影响。中国的快速转型以及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刚刚开始,致体制内机构计划经济行政官僚体制依然强大而且依然处于优势地位并发挥作用,尤其在社区表现更为明显,民众仍然依赖于政府和社区现有的服务机制和福利机制。本土性社会工作占据实践空间难以让位于专业社会工作,实践机会和权利的缺失导致社区工作人员和民众缺少专业认同,导致了专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形同虚设。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解读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工作的取向。《决定》使我们看到中共中央对发展社会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要大力发展的是以专业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取向的社会工作,从政府构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可能要有一大批进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部门,进而他们要承担的可能是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直接相关的工作,过多赋予社会工作以社会管理职能可能会使社会工作偏离其合法性目标,最后还会损及社会管理本身。
  
  (三)专业就业一就业排斥
  
  从专业实践维度来看,社会对专业缺少认同,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学生就业排斥的结构性张力。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调查来看,专业对口就业率极低,导致专业招生萎缩。很多院校专业只招收一个班级,并且录取学生多为专业调剂,学生对专业兴趣低,学生专业价值观难以培养。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就业排斥也受到了结构性张力的影响。近年来,国家招考大学生进农村和社区工作,可以视为国家强势建构社会工作的一种形式。但是招考目的主要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加强社会管理,招考不受专业限制,虽然规定大专毕业生可以参加考试,但是考试内容主要以申论、行政能力内容为主,导致专业毕业生难以与本科生竞争。从国家的强势建构专业社会工作来看,国家虽然规定了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全国社会工作助理工作师考试,但是前提条件是毕业后需要从事社会工作满两年,但是现实是受到就业门槛的限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就能从事社会工作的只有少数,而如果想要通过获得从业资格证书而从事社会工作的话,专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门槛的提高,又使得大量的专业毕业生难以获得报考资格,转向其它行业从事工作,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二、嵌入性发展一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是指它必须进入行政性社会工作占主导地位或基本覆盖的社会空间发挥作用,由于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行政性、层级性和自上而下的特点,而与专业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自由空间有较大差异,所以专业社会工作只能在嵌入中推进。中国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一专业性先天不足和学科日益边缘化。相对于本科、研究生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少了关注和资源,相对于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来说缺少了学科的专业性和自信心。专业教育在嵌人中缓慢推进,但是对于专业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主动给予回应,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嵌人性发展主要分为两种一主动嵌入和由浅到深嵌入。主动嵌入主要从专业价值观维度、专业实践维度和专业就业维度展开分析。由浅到深嵌入主要解决学校、政府和社会三者的实习一合作一培训问题。
  
  (一)主动性嵌入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形成根植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舶来的专业价值观在我国出现水土不服,国内学者和教育者对此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种种建构设想。而对于培养社区社会工作为主的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来说也要形成自己的专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它要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国外社会工作价值观,立足于现实的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形成具有专业特色价值观。专业价值观的构建使得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构、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实务性是专业和高职教育特点,学校必须为实务教学创造条件。专业应该主动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以实务性为主,减少理论课程和理论课时。开展项目化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校内建立实训室开展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实训教学。积极搭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社区、福利机构、社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以一两个社区或者福利机构为合作试点,以项目为切入开展合作,与社区、机构合作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项目开展的效果,而项目开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校方老师的实践水平,因此对教师的实务水平和管理经验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和技巧,还要掌握符合社区、福利机构运行特点的工作方法。
  
  专业培养目标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院校专业的发展受到了专业名称等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因此专业应该宽口径培养人才,不能受到专业名称的限制。在社区、政府、福利机构难考难进的形势下,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应该是毕业生不仅能胜任政府、社区,更能胜任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机构,课程设置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调整而调整。
  
  (二)由浅入深嵌入
  
  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性先天不足和学科日益边缘化的困境,因此专业教育要由浅到深的嵌入性开展。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必须走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合作之路,逐渐探索出实习一合作一培训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科的专业素养,才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达到社会工作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结语: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的回应来看,专业发展和改革要以专业价值观、专业实践和专业就业三个维度作为主线开展,才能有效解决专业教育中的培养目标、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社会服务、专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专业发展和改革要以主动性的嵌入和由浅到深的嵌入作为手段.才能体现专业素养、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教育回应不论在哪个维度还是通过哪种手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师资问题,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专业只有真正具备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有效保障教学改革的有效落实。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设置可以视为国家强势建构专业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专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的强势建构。
  
  参考文献:
  
  [1][2]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强势建构与结构张力[R].第三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暨系列讲座论文集.2007.
  
  [3][4][6]王思斌,阮曾嫒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5]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J]学习与实践,2007,(3).

【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相关文章:

专业化教室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改革经验材料04-06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08-02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探析08-05

人才培养论文: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析08-27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08-18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08-18

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探析08-27

重塑诚信加速发展———谈WTO背景下基金业发展之路08-05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建设探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