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历史论文>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时间:2022-08-15 11:40:33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谭晓鹰
  
  【摘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环境观念。要改变人的观念,必有依赖于适当的环境教育。而中学历史教学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如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2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反而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等,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人类自身的安危,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从根本上说,人为破坏环境源于人类不合理的环境观念。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不合理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要改变人的观念,必有依赖于适当的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使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中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和行业职业教育,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可见,要达到真正的环境教育的目的,需要通过中小学各科教学的配合。说明中小学各科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
  
  中学历史教学同样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
  
  首先,历史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学科。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历史之于当代人,起着借鉴的功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由错误的环境观念指导的错误的行为,最终让后人成为受害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云贵高原的石漠化等,都是自古以来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的。而“史学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历经曲折、战胜困难,积累了丰富的认识自然的经验。我国古代许多关于地理的著作,出现了天人相关理论和因地制宜的思想。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况也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当代人应该从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取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才能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遏制或避免环境问题的出现。
  
  其次,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课程的设置上讲,环境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进而提出“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决定着个人的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课程的丰富的、全面的、生气勃勃的,个人就可能拥有广博的精神世界、美好高尚的修养和情操,相反,贫乏的、狭隘的、沉闷呆板的课程只能使个人的发展带上畸形片面的色彩”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忽略了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教育,片面强调考试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中指出,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环境教育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对人类自身生存境况的了解,培养他们全面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虽然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天然的环境教育的功能,又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程目标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如前所述,环境教育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不管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今天的课程标准,都没有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目标中。致使教师在确定具有的教学目标时,难以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忽略的环境教育。新课程标准下,有部分课文加入了环境教育的内容,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探究学习总结”中插入了一幅图片——“机器时代的‘享受’”,并提供相应材料,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是一些有益的改变。但这些知识点散落在教材中,难以达到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等要求。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缺失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2、应试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无足轻重。
  
  环境教育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但当它游离于考试范围之外时,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新课改下,教师被要求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任何一个教育应该做的。但教师们同时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最容易量化的标准。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学历史课堂中,当环境教育脱离考试时,教师宁可舍弃这一较高的情感教育的要求而追求最直接的考试目标。这是应试模式下环境教育的一个尴尬处境。
  
  3、教师环境教育意识的缺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如果自身缺乏一定的环境素养,也很难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而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很少接触到环境教育的内容,工作以后也鲜有涉足。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意识、环境素养的不足,以致于即使教师有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也会因为无法制定切实的环境教育目标,挖掘隐含的环保知识等原因,而无法设计、组织和开展环境教育。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呢?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将环境教育融入课程与教学目标之中。
  
  历史学科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所反映的是人类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涉及的是多个领域。因此,历史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将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的编写,是历史课程综合化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项。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可以采取多种类型。(历史教学论文 www.fwsir.com)但不论采取哪一种类型,都必须符合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贯穿于历史教学中。这样做,可以加深历史与环境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深化历史教学的内涵,体现出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者、历史教材的编写者给予高度重视,并在课标与教材的编写上潜心钻研。
  
  2、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评价之中。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的评价,主要指后一个环节。具有包括考试、探究性学习成果等。在目前不能改变应试模式的情况下,将环境教育纳入各类考试之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应试的环境教育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平时的各类测试以及涉及环境教育的探究性学习,将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各个学校历史教学中能够开设相应的活动,环境教育的成效将会特别显著。
  
  3、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
  
  从课程到教学,再到评价,所有步骤的实施都有赖于教师。教师缺乏足够的环境教育意识,上位的工作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是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如何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当然还得依赖于教育——对教育从业者的教育。其中,一类人群是师范院校学生。师范院校应当将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必修或选修课,如同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等,以保证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达到足以胜任环境教育的能力。另一类则是在职教师。虽然不可能要求在职教师像在校大学生一样,参加完整的课程,对环境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但也可以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做到有能力完成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
  
  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地将环境教育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希望这些简单的思考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更多历史教育的同行对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秋叶,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学苑教育 2012(14)
  
  2、杨秋梅、林凯,试论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 2008(5)
  
  3、钟启泉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08-22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08-17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08-17

谈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民族精神的教育方法08-23

浅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08-18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08-17

浅论高职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08-26

语文素质教育浅论08-17

浅论多媒体教学08-19

浅论阅读教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