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基于文体学法要点与问题策略的练习设计

基于文体学法要点与问题策略的练习设计

时间:2023-02-26 12:36:46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基于文体学法要点与问题策略的练习设计

  基于文体学法要点与问题策略的练习设计
  
  作者/孙永明
  
  所谓“文体学法要点”,在这里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将语文学习实践中获得的有关文体的阅读策略、方法、技能等,能够自主地运用于自己的语文阅读实践;“问题策略”是指教师依据和运用各种文体的学法要点与规律,从阅读教学的维度将之具体化为学生阅读实践的系统性问题,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成为让学生运用它定向地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方法与途径。这里,我从小学语文教材里常见的若干文本体裁的问题策略来谈谈练习设计。
  
  一、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练习设计
  
  学法要点:①人物;②事件;③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问题策略:①文中写了哪些人?以谁为主?②文中写了有关他的什么事?③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例谈——课文《海伦·凯勒》节选,五年级(下)第9课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认真读一读文中的这个语段,思考并完成以下练习。
  
  关于对海伦的思考练习。
  
  ①你觉得海伦是一个 ____的孩子。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用“____”画出来,并用“●”标出她动作表现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www.fwsir.com) 你会用的感情来朗读。练练看!
  
  ②“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从“干燥的海绵”你体会到:A_____;B.____。“甘霖”指____,你又体会到:A.____;B.____。“不分昼夜”一词说明:A.____;B.____。
  
  关于对沙利文的思考练习。
  
  用“
  
  ”画出描写沙利文的有关语句,读读,从中你体会出沙利文是一位____的老师。并用“●”标出她动作表现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你会用____的感情来朗读。练练看!
  
  关于读后的感想、启发,写一写吧!
  
  读了这段话,对你有启发吗?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二、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练习设计
  
  学法要点:①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尤其要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②找重点词、句,体会其含义,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表现(指人物的动作、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方面);③思考事情所反映的思想意义。
  
  问题策略:①文中记叙了什么事?(把握好叙事的六要素。)②文中有哪些人物?各有哪些表现?你从中体会出什么?③记叙的事有什么意义?(尤其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体会。)
  
  例谈——课文《黄鹤楼送别》节选,五年级(上)第25课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流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读读这段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这段课文写了一个____的场景。请用“____”画出描写李白的语句,从这里你感受到____;再用“——”画出描写孟浩然的语句,从这里你又感受到____。请带着你的这种体会读读,进一步感受感受,并想想,我应抓住____等词语诵读好。
  
  ②情景再现。请在感受文中两位人物的动作、语言的基础上,用你的感悟和理解,进行同桌演示。
  
  ③再读读课文中的景色描写,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描写的作用是:____。这又使我们想起四年级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的环境描写:“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文中的这处环境描写,让你体会到:A.____;B.____ 。
  
  三、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的练习设计
  
  学法要点:①观察的事物及特点;②观察的方法(一般指看、听、闻、摸、品等)及联想;③作者是如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问题策略:①课文记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②课文是怎样把景(物)特点写具体的?③课文运用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展开了哪些想象或联想?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谈——课文《早》节选,五年级(下)第4课
  
  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开。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
  
  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认真读一读文中描写腊梅花的两个语段,思考并完成以下练习。
  
  A.三味书屋后园里的腊梅花,作者吴伯箫写了它品性的四个特点:
  
  ①是清香,作者展开了想象和联想,请你用“____”画出作者具体描写的语句,并且找出其中描写“清香”特点的一个词:
  
  。②是____,从“____”这句里的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词体会出来。
  
  ③是色美,文中“____”句就是具体的描写,并且把腊梅花比作____和____,让我们体会得更加生动形象。
  
  ④是____,用“____”画出作者叙述这一特点的语句。
  
  B.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这样认真具体地描写三味书屋里腊梅花的品性,他的用意是 ____。由此你还想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四君子”的四种花卉是梅、____ 、____、____、____用来赞美人的品质。
  
  这是从特点到字词句的思路,也可选择与上述相反的思路设计,即从字词句到特点的思路。
  
  四、说明文的练习设计
  
  学法要点:①事物或事理的要点,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或了解某个事物;②文章的条理,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进行分析、综合的;③语言的确切,把认识事物或事理跟学习语言文字结合起来。
  
  问题策略:①课文说明的足什么事物或事理?②课文说明了事物或事理的哪些方面?(或特征、要点)③课文是怎样说明的?(说明的顺序、方法以及体会说明过程中语言的特点。)
  
  例谈——课文《神奇的克隆》,五年级(下)第8课
  
  克隆也叫 一,就是指____。课文主要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的。在介绍植物克隆的时候,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____的时候也是用的这种方法。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____;能够‘制造’出____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____‘装配”’,这里的“制造”意思是
  
  一,“配件”的引号表示
  
  意思,“装配”是指____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
  
  也可以这样设计。
  
  请你说说这句话里运用“制造”“配件”“装配”词语进行表达的好处:____。
  
  五、议论文的练习设计
  
  学法要点:①要弄清论点和论据,即弄清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和作者是用哪些材料来论述这个道理的;②要弄清论述的过程,即弄清段与段、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至于论证的方法,一般不要求小学生去掌握;③要弄清一些修辞方式(如比喻、设问、反问、排比等)的特点及作用;④要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问题策略:①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观点)?②课文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述这个道理(观点)?③课文分几段写的?每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有时还要考虑有关段还分几层意思来讲。)④文中一些重要句子有什么特点及作用?(一般指修辞句。)⑤联系实际,反思理解。
  
  例谈——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五年级(上)第22课
  
  A.课文运用了三个事例:①____,②____,③____
  
  。想告诉我们一个____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
  
  B.滴水能穿石。滴水,它与雨水相比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____;二是____。文中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与“滴水”多么相似。你看,李时珍因为
  
  一,终能编成《本草纲目》;再看,爱迪生由于____,终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再看齐白石,本着____地创作实践,终使他的技艺____。课文第三小节运用这样三个事例,就是要告诉我们:____
  
  C.用“||”试着给第三小节划分层次,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D.文中的:①“不教一日闲过。”它的意思是
  
  。②“滴水穿石的精神”就是指____。③“‘滴穿’一块块‘顽石”’中“滴穿”的意思是____,“顽石”的意思是 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
  
  上述的问题策略与练习设计,都是同一文体的规律、特征(即学法要点)的两种不同的演化方式,一是规律、特点演化为问题策略,其中的一组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说,其本质也是一种练习设计——一种偏向于对话形式的练习形式;二是规律、特点演化为书面练习设计,其中的一个个练习——一种偏向于文字题练习的形式。两者从本质而言,是相同的、相通的,更是相融的。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种呈现方式而已。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中小学教研室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基于文体学法要点与问题策略的练习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08-24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设计08-22

基于正规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策略08-16

基于基层交警大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策略08-15

基于正规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策略08-15

数学教学论文:基于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诉求08-05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08-08

基于文体差异的单元文本研读08-16

浅议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策略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