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班主任论文>“无为而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无为而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3 01:02:21 班主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为而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无为而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文 徐砺瑜 董悦涵
  
  摘 要:结合学生工作实际,从运用前提、运用基础、运用主体和运用保障四个方面,对“无为而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做了阐述。
  
  关键词:无为而治;班主任工作;班级自治
  
  在笔者从事学生工作的经历中,曾经接到两个让人感触至今并引发深思的电话:其一,“老师,我的手表不走了,你能不能带我去修手表?”;其二,“老师,我的手机掉进厕所里了,你能不能帮我捞上来?”要修手表的是大一新生,要捞手机的是大二老生。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使得当今大学生无力解决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使得本应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教师沦为学生生活上的保姆?
  
  曾有无数批评的声音指责当今父母溺爱子女、为子女包办太多,导致其自主自控能力的缺失。那么,当今大学生对待自身事务和长远发展的茫然无力,又何尝没有大学教师的责任?在现实中,不少老师管理班级做到了凡事亲力亲为、鞠躬尽瘁,然而却做得越多班级问题越多,陷入繁杂痛苦的泥沼;而有的老师看似轻松快乐,所带班级却十分优秀。这其中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工作方式的选择。笔者认为,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若能在大学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合理的应用,必定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使班主任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以更充分的时间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最先由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最初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原指统治者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班主任工作,就是指在充分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妄为、不乱为、顺应态势、尊重规律,使学生由他人管理内化为自我管理,从而达到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
  
  一、“无为而治”的运用前提在教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提出统治者必须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幕后宏观管理者,则需具备“德高身正”的道德品质和“从容大度”的气质格局。
  
  在任何班级管理方式中,班主任都是学生的道德楷模和行为标准,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无为而治”式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道德高度和行为方式则会在更深层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一个没有良好道德操守和行为习惯的班主任,无疑会给学生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在工作中,笔者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以德立身,对待学生必须公平公正、讲究原则。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学生接受社会影响的程度也不断加深,班级中不乏思想早熟、熏染了社会不良习气的学生。曾有学生在入学两个月时来到笔者的办公室送上礼物并要求“老师能在评奖评优和入党时多加照顾”,对此笔者谢绝礼物并借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告知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靠真才实学赢得应有的荣誉。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对待学生做到客观公正、奖惩分明、不包庇、不偏袒。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工作中所遵循的原则必须具备一贯性,对学生的期望、要求也应该是一贯恒定的。欧阳修曾说:“令频改,则下难从。”(www.fwsir.com)朝令夕改不仅会让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茫然的不安全感,而且也会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作风产生质疑和抵触。所以,作为班主任,对高尚品德的坚守应是长期直至终生的,对学生的期望及要求应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才公布的。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班主任会有不同的风格,或严肃,或幽默,或刻板,或随和。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不论本身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如何千差万别,都应采用一种较为优雅的方式展现从容大度的人格魅力。从容大度,是宠辱不惊,是气定神闲,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不粗暴、不冷漠、不激进、不中庸、不怯懦。对待学生的进步和成功,班主任要欣喜但不狂喜,要喜悦而冷静地帮助学生分析成功的原因,争取更大进步;面对学生的退步及错误,班主任可愤怒但不暴怒,要严肃深沉并有力而及时准确地表达出“这样做是不对的”讯息。被粗暴对待的孩子不可能成为绅士,班主任的从容大度会成为学生的镜子,使学生也逐步具备从容的气度,从而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和成熟。
  
  二、“无为而治”的运用基础是尊重
  
  “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为无为”,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万事万物均有其自身的规律,要以“无为”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顺应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一切事物没有上不了轨道的,否则就是“有为”——乱为、妄为。可见,“无为”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其核心词是“顺应规律”。
  
  班主任的“无为”必须顺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顺应班级健康班风形成的规律。顺应规律的前提是了解和掌握规律,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了解规律的途径很多,比如,做问卷、访问博客、日常观察、与家长沟通、直接交流等。其中,尤以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量最大、最直观,但关键问题是,这样的直接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只有与学生建立了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班主任才能通过直接的交流倾听学生真实的心声,了解真实客观的规律。
  
  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角色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始终是平等的。教师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首先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所谓的亲,最起码是学生不畏惧这个老师,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与老师交流。师生只有真诚相见,互相尊重才能共同完成相应的任务。只有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搞好了,老师才能畅通地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真实情况,学生才能自主地从老师这里汲取知识。
  
  所以,“无为而治”的基础就是“尊重”。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各种声音,认真分析与学生的交流内容并做好负责任的反馈;尊重学生,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交流方针。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经常性地以深入学生寝室、利用课余时间或是通过网络聊天和在办公室召开小型座谈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也提出对班级事务的意见、看法供学生分析讨论。由于在交流中坚持“尊重”原则,许多学生都敢于、愿意在笔者面前说真话,说实话。当对笔者所提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时,学生敢于当面提出质疑并给出建议,有时甚至顺带些许善意的嘲讽。
  
  通过这种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交流,可以掌握学生身上的各种不同情况,再将这些情况加以分析归类,就可以从中总结出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使“无为而治”的“为”有的放矢。
  
  三、“无为而治”的运用主体是学生
  
  班主任运用“无为而治”的理念管理班级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班级自治”。班级自治就是要在班级中营造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人人都应自觉自律地学习、生活的氛围。班级是个事务繁多的有机整体,为了使这个有机体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活动,必须建立一支勤恳踏实、能力较强的班团干部队伍,依靠这支队伍最终实现班级自治,实现班主任的“无为而治”。
  
  班团干部的选择和队伍建设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早已得到重视。在“无为而治”理念的引导下,笔者认为班团干部的选择和队伍建设应遵循民主、自愿的原则。大学生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更注重民主和个性,但是大学生的思维体系尚不健全,仍需规范和引导。为此,笔者在班团干部的选择和队伍建设中采用了民主和集中结合的办法。在组建班团干部队伍前,就每一位班团干部的职责范围和所需能力、要求都向学生做明确的解释;然后要求每位参加竞选的学生递交一份包括性格剖析、特长介绍、心仪职务等内容的个人档案;接着通过参选学生公开发表竞选演说及无记名投票环节,依据票数确定班团干部队伍组成人员名单;最后由班主任根据票数高低,结合每位学生的性格特长及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班团干部的具体分工并在征得当事人的认可后向全班公布。这种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第一,可以确保班团干部在班级中具有一定的威信;第二,可以保证每一位班团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努力方向;第三,可以有效避免“强扭的瓜不甜”的现象,使班团干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实现对班级事务的内在自我管理。
  
  四、“无为而治”的运用保障靠监管
  
  在班主任工作中应用“无为而治”,其实是在不断认识学生发展客观规律的过程中为“可为”,少为“可不为”,不为“不可为”。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初期,班主任的“可为”之事不少,任务甚至十分艰巨;在初步掌握的规律、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的阶段,慢慢地把一些自己“可为可不为”的事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班级自治实现的阶段,班主任仍然处于“有所作为”的状态。
  
  学生的心智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完善成熟,期间难免会因为惰性和自控能力欠缺等原因犯下错误,使自我管理暂时失灵,这时就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其进行提醒纠正,修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维护班级自治状态。所以,班主任的“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自始至终的“有所为”。实时的监管和长期的关注是“无为而治”理念在班主任工作中获得成功应用的保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无为而治”只是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理念之一。作为班主任应该兼收并蓄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不是学生手中的拐杖,也不是供学生乘坐的马车,班主任只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那块清晰的路标,只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那盏温暖的明灯。作为班主任,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和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双腿走上前途无限光明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善。走出混乱:解读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156-158.
  
  [2]老子。道德经[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

【“无为而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论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管理08-24

小议班主任工作中的品德教育08-24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度”08-25

工作中的心得02-19

[管理学习心得] 无为而治:从制度设计入手03-28

工作中的励志语录02-13

工作中的工作体会05-15

工作中正能量句子03-02

工作中的英文自我评价04-26

计算机应用班主任工作总结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