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时间:2022-11-22 14:11:13 心理健康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汇编15篇)

  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汇编1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1.网络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在网络空间里,共享资源丰富,多种价值观念并存,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整合了各类教育资源,集成了教育的主体力量,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强大合力。但我们也看到,网络中宣传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大量存在,特别是某些国家借助其网络优势,向全世界大力鼓吹其政治标准和价值观念;同时,散布、传播反动言论、腐朽没落思想的内容也常常出现。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人生的思考和社会经验还不丰富,政治鉴别力还不够强,而且网上关于西方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宣传带有盅惑性,对本土文化的宣传具有片面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分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受到精神垃圾的污染,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偏离正确的轨道,出现价值取向和道德认知的紊乱。

  2.网络交往对象的非直接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以文字、图片、音像为载体的非直接性交往。通过网络,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各种方式与其他人接触,就连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相同兴趣和需要的人也很容易在网络空间里聚集到一起,一些有问题的人也能在网上找到支持自己的族群。网络环境的去利益化使得大学生可以面对刚刚结识的交往对象,大胆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说出自己的烦心事,而不用担心遭到他人的嘲笑,很多时候还能得到交往对象的开导。这有利于大学生发泄不良情绪,缓解内心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然而,网络中的人际交流毕竟是虚拟的。由于缺乏感性的联系和直接的情感体验,使得网络信息具有较多的虚假成份。大学生如果长时间沉溺于网上交往,会大大减少参与集体活动和与同学交往的时间,使现实人际关系紧张。当人际关系遇到挫折时,如果总是选择用网络的人际交往来寻找安慰,沉溺于网络交往而不能自拔,就会消极地对待现实中的人际环境,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陷入孤立的境地,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等心理问题。此外,网络人际交往的去责任化,让一部分人的自然属性凸显,很可能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虚而入,使得网络交往的安全性受到影响,这往往会加剧部分大学生的多疑、忧虑、防范等心理,诱发一些大学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3.网络时空环境的虚拟性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形象地反映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所处的时空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绝大多数人会在合适的气氛中,表现出与自己性格不相符合的行为来。网络心理就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里人们的心理过程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发展表现为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自主性与从众性并存等特点。在崇尚和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网络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但网络也让大学生在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极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网络的虚拟时空,使得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从而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别,这就是网络的去抑制性。网络的去抑制性有助于个体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从而使得网络成为某些人的“心灵避难所”和“能够找到自我”的虚拟世界。一些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逐渐混淆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使得本来虚拟的心理和行为世界变得真实,本来真实的世界变得模糊,从而出现认知混乱,产生人格异化,导致严重的心理变态和行为偏离。

  二、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机遇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它是新形势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有效地拓宽了教育途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固定的时空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和与老师面对面咨询的方式进行的,而网络的出现让心理健康教育超越了时空界限,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通过网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可以远距离地以咨询者的身份接受学生的在线心理咨询,对拥有相同或类似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集体解答。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查找自己所需的心理健康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参与心理健康论坛,接受在线心理测试、辅导,从而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公开自己心里秘密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的优越性显得尤为突出。

  网络整合了教育资源,极大地满足了信息需求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往往更多地是通过阅读书籍,聆听老师的口头讲授来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要想获得自己所需的特定心理健康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网络可以将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利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同时,网络还可以将文字、图片、影像、动画等结合起来,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学到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就相关问题在网上展开讨论。

  3.网络调动了主体功能,较大地提升了教育实效

  由于互联网具有便捷性、新奇性、虚拟性和大容量性等特点,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网络利用超文本检索方式,多媒体集成技术,信息量大,视听冲击力强,其便捷性、虚拟性、平等性、互动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热情,使他们以主体的地位参与其中。学生通过网络就各种感兴趣的心理问题,借助BBS、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微博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平等互助,既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助人”的理念,也大大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网络传递了心理动向,进一步增强了预警功能

  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心理健康本身存在偏见,以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特有的闭锁性,使得一些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不愿意或不敢向老师或周围的同学吐露自己的想法,教师则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往往一旦问题暴露,事态已经相当严重,要想挽救已回天无力,只能扼腕叹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使得网络成为当前大学生倾诉和发泄个人情绪的主要空间。大学生常常通过多种网络途径,大胆地倾吐自己的内心隐密,直接而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抑郁与苦闷,无所顾虑地畅所欲言,在网络中倾诉自己的心声,释放心中的不良情绪。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及时引导、沟通和化解,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灵敏性和准确性。对于问题严重的,甚至可以通过IP地址查询,找到当事学生,直接给予关爱、帮助或治疗。

  三、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模式。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探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育人、树人”的任务。

  1.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传统与现代、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体大学生实施的素质教育。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特定阶段,有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探索,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虽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交流相对深入、教育持续连贯以及面对面实施教育等优势,特别是当学生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如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时,能循序渐进地予以有效地教育引导。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个性特点,将网络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挥长处,不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而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两者的结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会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策略和教育手段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手段,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学生的认知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特点和气质类型,让自己的育人理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思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心理朝健康方向发展。

  2.整体规划,实施系统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又需要我们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实现重点突破,建构立体式、全方位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5]。首先,要建立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有吸引力的网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成为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站栏目与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不同需求。要通过开展各种网上活动和网络心理测试等,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科学测评大学生心理,以活泼的页面和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参与,从而提高网站的利用率。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咨询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可提供的综合信息服务功能,向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的来访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信息互动过程[6]。网络心理咨询具有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施方便、经济等优点,它可以是指导型心理咨询,也可以是自助式心理咨询。通过网上咨询,能及时纠正求助者的认知偏差,克服其情绪障碍。第三,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应构建适应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务要求,有选择地加以学习。这种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合理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3.加强培训与指导,建立一支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的转化和引导工作,不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技能,能了解并科学地分析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带来的影响,还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专业而且生动,富有感染力。要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就要将高校辅导员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来。辅导员是高校战斗在学生工作一线的人员,他们熟悉网络,又贴近学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形成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制度,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4.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社团的指导支持力度,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

  要选派专业心理教师加强对社团工作的指导,对心理社团的整体运作、重大活动的统筹、社团干部的选拔等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在活动中获得进步,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团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组织,通过对成员进行培训,学生之间能够及时发现心理异常的个体以及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实现朋辈心理辅导,以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

  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自助互助,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自助互助体系。大学生网络心理自助互助体系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与互助机制,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心理的共同成长,最终实3现自助助人的目标。借助于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实现网上的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可以在线交流,在线听课,极大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通过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调动学生自我教育、同伴教育、朋辈互助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助互助活动中获得切身体验,提高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

  1. 心理学概论

  说到心理学,首先要研究的是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要研究的是什么?对于学习心理学的我们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和了解的。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心理学也不例外,心理学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心理学一般为了研究的方便,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分别有许多附属的方面。

  2. 感觉和知觉

  我们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影响我们的我们的心理的因素,那感觉和知觉又是什么呢? 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整体属性 的反映。

  感觉特性:感受性、感觉的能力、感受性变化、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相互作用 知觉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 情绪与情感

  我们的心理是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情感,而情绪与情感却会影响我们的行为,那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是什么,情感与情绪是什么呢?还有情绪又包括哪几种呢? 情绪与情感与我们的心理息息相关,正确的认识情绪与情感有利于我们控制我们的情绪与情感不至于失控。

  情绪: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引起的体验;

  情感:情感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引起的体验。

  七种积极的情绪:爱、性、希望、信心、同情、乐观、忠诚。七种消极情绪:恐惧。仇恨、愤怒、贪婪、嫉妒、报复。迷信。

  如何改变你的情绪:人的情绪在本质上是一种态度与认知的过程。所以一个人的情绪不但源自于个人的哲学信念,且会因为不改变这些观念而使情绪持续下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想法,来改变与控制情绪。由此可知,只要人能控制自己的想法,他就能使自己过着满足、自我实现的生活,甚至在任何一种情境下都能平和快乐。

  4.个性

  一谈到个性与我们的心理当然是分不开的,我觉得个性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心理也同时会影响这我们的个性,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那我们要学习的的是个性的特征,还有个性有哪些?还有影响个性的因素!

  现在每个人都在说个性,都喜欢个性,那么个性又是什么呢?

  个性的内涵: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其包括两部分:

  一、个性的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二、个性的品质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等。

  个性的特点:社会性、差异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倾向性。

  影响个性的因素:自然的、遗传性因素、后天社会化因素、社会实践、组织环境因素。

  5.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我觉得是我们大学心理学里面最重要的一节,因为这与我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好好学习和了解我们大学生的心理,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的更加的精彩,会让我们减少更多的心理矛盾,让我们的心理保持健康。所以其作用是非常的重要的。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作用:心理健康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与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当代大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的健康有助于同学们对明确真正的生命正面状儿科论文态,明确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前进目标以及成长的途径和方法。综合而言就是使己知己。

  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为提高心理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心理健康是一种全面而博大的人文内容,它帮助大家系统的掌握许多提高修养、启迪智慧的知识,并自动学会修身养性、陶冶气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 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德”“才”的辩证关系,避免走路“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各方面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心理健康还能让同学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提高受挫能力,增加个人幸福感。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

  所以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心理自动调适法、意义寻觅法、认知调控法、活动调适法 、合理渲泄法 、身心放松法 。

  6.大学生爱情心理与 大学生求职心理

  我想这两个心理是每个大学生都又的心理,我想基本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事情吧!那就我来说说吧!

  古人有:问情为何物?那我们也来说说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爱情是一种个人体验,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并为自己得到这种体验。

  爱情要求所爱的人品质恒久不变,同时又要求这种品质具有可塑性,不断翻新,它崇敬传统、习俗,但又渴望理想的美,渴望生活的完美,渴望双方关系文明化。

  爱情的种类:浪漫之爱、伴侣之爱、闪电之爱、圆满之爱。

  恋爱也是有条件的,它要求有:生理成熟、心理成熟。

  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一是大学生恋爱的高纯度,纯净、美丽有时甚至显得单纯。

  二是大学生恋爱的精神特质。

  三是大学生恋爱的冲突性、不稳定性。

  四是大学生恋爱表达的自然与随缘。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防治性,以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出初步探索,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积极心理学概述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和奇克森米海首先提出的,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发展成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国际积极心理学网站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积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它的任务能使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得到充分关注和发掘;其二,积极心理学不仅要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更要将目标延伸至社会制度以及大众层面,使个人与社会都能感受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2.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背景。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有着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发展背景。首先,从社会时代背景来看,一方面,现代人类社会种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只有每个人有着自尊、满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品质,这些冲突才有可能消失,而如何建立这些积极的情感,成为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协调促使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认知也在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追求物质生活的质量,而是向着更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方向发展,更加渴望过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充实自己的内心。这就要求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跨越。其次,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也与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有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心理学的研究面临着危机。由于战争催生了许多心理问题,于是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心理问题的研究上,这就导致主流心理学走向了以研究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研究道路,变成了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发展走向了歧路。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以正常人居多,而心理学却不能为大部分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违背了心理学的使命和存在价值。因而,新的历史时期,心理学面临着新的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背景,1998年,“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了建立积极心理学的建议。自此以后,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门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时至今日,积极心理学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3.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把主要任务聚焦于研究和培养人的固有的积极品质上,用更加开放的、多元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和能力,关注那些美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培养或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预防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的内部的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

  除此以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视野要兼顾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在对个体心理展开研究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索。

  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势头,特别是近10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30余年的时间里,大多高校心理工作者所做的是力求解释和治愈消极心理和行为,而积极人格特质则鲜少被关注。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促进整个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可能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存在不平衡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总体上侧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而对心理发展和成长的引导重视不够,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等各项心理指标上健康发展,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偏治疗性。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建大多以消极取向为主导,这就导致心理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着眼于消极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而对人的发展性教育重视不足,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受到制约。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它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应当是培养和塑造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3.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局限性。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集中于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而对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难以满足。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当是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全面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目前,在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群中,不乏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可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学习,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受德育工作模式的影响。另外,在我国,即使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也大多是学习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消极心理学知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上也不契合。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系统地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且队伍组成不局限于专业人员,也可以包含教师和家长。只要教师和家长把培养学生和孩子的积极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处处留心,那么积极教育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四、关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初步设想

  整合目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解决二者兼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至少包含两个方面:

  (1) 培养所有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2) 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解决问题。只有把两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获得实质的提升。就这两个目标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本身就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倘若个体的积极品质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掘,潜在的积极因素得到激发,那么很多心理疾病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发生了。相反,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心理品质,导致内驱动力不足并作用于外作用力,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实现其价值。

  2.丰富内涵。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依赖于学生自身、教师和学校的协同努力。学生应关注自身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累和训练;教师应在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所体现和侧重;学校则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重新整合定位,促进各方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需要学生亲身的`体验。高校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体验,也可以采用自助式心理辅导的方式,使每位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的同时也去辅导他人,使学生既是辅导者也是被辅导者。这样的角色转换,使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每扮演一个角色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3.拓宽途径。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咨询和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建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着重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自我潜能开发的能力[7]。(2)强化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运用到个体心理咨询中,有意识地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导引,建立和谐的咨访关系,对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激发他们自身的力量和潜能。(3)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隐性课程的一部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注意渗透积极心理学的因素,丰富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促使积极心理学在校园里更好地传播。

  4.优化师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强化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心理咨询的技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有意识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其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层面,更好地体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2)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认识到教师同学生一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将积极因素运用于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挖掘他们的积极力量,培养其积极品质,增强其积极体验,使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快乐和满足。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注意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增进对学生的理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的实施。(3)推动教师与学生关系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应当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发掘和激发对方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教师也应以身作则,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5.营造氛围。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展现于学校,但不只在学校有所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也都有所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实施有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形成整合性的积极环境,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达到全新的模式状态,才能使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本质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4

  序言:时间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携裹着沙子一样渺小的众生匆匆远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人留下,只留下无数人在岸边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弹指之间,在时光的洪荒里已经沉浮了二十余载。 正文:奋斗的高中,努力着,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时间匆匆,大一已经过去,大

  二也已经接近尾声了,时间是如此之快。大二下学期,开始选修,我选修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听老师讲课感触颇深,老师认真负责,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获益匪浅,从此开始摆正正确的心理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健康讲述了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面对挫折与压力、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等等,非常的详细、全面。我认为此次的成长分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以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全面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及兴趣,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正确的定位。

  从小到大, 回忆曾经走过的路,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原的目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绚丽的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我机会和力量,让我的生活充实绚丽而多彩,给了我成长最大的关怀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是非常快乐的,这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村人,他们非常重视我的学习,但从来不像其他的家长一样逼着我学这学那,反而是给了我很多自由的时间,可是我还是比较自觉,每次回家总是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才玩,我的童年比起同龄的孩子还是很快乐很自由的。

  在上学之前,我就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加减法和拼音字母,现在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当初是怎么学会的。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上学后很轻松,爸妈几乎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也常常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有时候还会有点小骄傲。由于成绩始终不错,老师也很喜欢我,也就是在那时形成了我的一个性格特征:自信。每次总是很出色的完成任何任务 ,而且做完之后,更加使我信心百倍的继续走下去。

  初中阶段应该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初一的第二个学期,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自己又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对学习就放松了,同时迷上了网路,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成绩大不如前,后来父母发现我迷恋上网,大发脾气,从这开始,原来自由的生活被约束起来了,但网络对我的吸引并没有减弱,自己还是偷偷摸摸的往网吧溜,爸爸第二次在网吧抓住了我,这一次我挨打了,虽然不疼,只是挨了两脚,从来没有被动过一根手指头,我也从来没看过父母这般的生气,也许是我天生性格的原因吧,我并没有怨恨他们,从那以后我又回到了最初的乖小孩,每天认真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第一所中学,当是还记得,接到通知书那一刻,我看见了父母脸上的微笑,当时我的心被触动了,晚上自己在被窝里流泪了,痛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从那以后,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不辜负父母。

  高中,我来到了县里读书,又是陌生的环境,在那里我开始了真正的学习,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文理分班,由于个人的性格和各科目的成绩,我选择了理科,也就是从这时,我才认真地对待学习这件事情,因为小时候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转眼间,我们步入了高三,到了高三,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不完的习题,没完没了的考试,为的就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我们近乎安于那种枯燥的生活,因为我们憧憬大学,每次听老师给我们讲大学,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觉得大学生活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大学,是我们熬过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虽然,高考并不理想,但最终我还是如愿以偿的来到了这所学校。

  虽然我刚来到大学,但我已经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矛盾难念就会产生,但我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无论是宿舍还是集体,都需要精诚所至,大家一条心。否则受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同时在上大学之前的那段时间和近几天在学校的了解,明白了先做人在做学问的道理。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实现一个人的价值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修养,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这就需要加强许多方面,第一,坚持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与伟大的灵魂对话,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确定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第二,学会取舍,宽容待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积极地去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同时用相对客观的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同自己的眼睛去细心地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积极进取,按照计划定期行动,一点一点去实现。成功,来源于前进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凭借好运一步登天,所以就要把精力放在短期目标上,相信最后一定能实现那个伟大的目标。坚持不懈,每天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不管取得的成就多么微小,也许就是成长吧!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现在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

  看一眼来路,看清了成长中深浅的脚印。成长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味,自己去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摔跟头,但需要我们不断爬起来,每一次爬起来,就证明又长大了一些。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成功与失败,时刻与人相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哪一个人从不经历痛苦与悲伤,挫折与打击从来不会与人预约,它会突然降临,让人措手不及,甚至会徘徊很久,与人形影不离,所以我没有必要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与我无缘,正视它,它就会迎刃而解,而我又成长一些。

  最后,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性格及优缺点吧!我感情比较细腻,有时候总是莫名其妙地伤感,发表一些看似很忧伤的话,初次和我见面的人都会认为我是腼腆型的,不爱说话,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因为我心里深深地刻着一句话:言多必失。这并不是刻意装出来的`,也许是经历了一些事自发形成的。但是如果长时间地交往,熟悉了之后,那么我会是一个热情的、有点幽默的男孩。对待身边的朋友,我一直都用心地对待,但在这之前,我会用我的眼光来了解身边的人,觉得和我合得来,不虚情假意、自高自大,我才会用心去交。因为我知道珍惜这个词有多么重要,我珍惜我身旁过往的每一个人,珍惜在一起的时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和感情。我这个人比较随和,生活上也很随意,不喜欢被约束的太紧,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会斤斤计较,遇到重大的挫折时,情绪也会低落,但最终都会迎刃而解。通常我每件事我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随波逐流。我一直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一直坚持着换位思考和自我反省,从而提升自己的品行。现在更是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改变。

  我比较喜欢探险,比较喜欢野外的那些生活,其实来泰安以后,我几乎走遍了整个泰安,每到周末,总会出去溜达,喜欢野外的那些风景,喜欢拍照,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先看地形,谈后看看能否逃票进去,总是喜欢做一些很傻的事情,喜欢走路,喜欢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感受风的呼吸,感受水的清凉,感受山的雄伟。

  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认识了自己。个人认为经常地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塑造人格的魅力。在这里分析了自己,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以后会努力并坚持着使自己的品德与言行趋于完美,使自己趋于完美,做回真正的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学习环境的日益复杂多样,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经济等压力增大,由于恋爱受挫,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原因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意识模糊、心理紊乱和难以相处,等等。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自闭、抑郁、焦虑、偏执、精神分裂等。上述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问题、产生矛盾的时候所积累的情绪无法得到适当的释放,不断的自我压抑,心理的平衡逐渐失调导致的。

  二、开展音乐欣赏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增强他们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构想。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最佳方式,情绪是能量的聚集和释放,是对某种体验及需要发泄的动态反应。众所周知,情绪必须发泄,只有在自我表现后,情绪才转人有意识的平静状态,这也是健康的需要。音乐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可把人带到意识的深度。音乐的神奇力量能帮助人们显示和唤起许多未表现的或潜在的意识。音乐欣赏能帮助大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帮助和发展自我了解及对他人的了解,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三、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探究

  (一)音乐欣赏通过调节情绪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等情绪变化,又能使人瞬间心旷神怡、情志优越。音乐艺术与人的情感活动密切相关。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等。人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以时间方式展开的运动过程,而音乐也恰恰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艺术;感情体验在运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驰,而音乐也恰恰具有这方面的特征。此外,通过不同乐器所展现的声音色彩的变化,不同调式、调性的变化也能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变化,如:明亮的、忧郁的、热情的,等等。因此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味的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对深刻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忧愁于欢悦,化暴躁为温和,使他们的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

  (二)音乐欣赏通过强化自我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同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认识的错误导致的。通过音乐欣赏,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音乐作品本身会传达出自我意识。艺术品作为艺术家能动创造的成果,自然会带有生动的自我意识的印痕。作为欣赏者,大学生根据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自我”,能感受到大学生对自身及所处的人和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热情、悲观、宁静、愤怒、无奈、思念、仇恨、失落,等等。有了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客观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就不容易迷失,更不会时常感到困惑,因此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就降低了。

  (三)音乐欣赏通过引发自我调整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作品能引发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判断,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能从教师所选择的经典音乐作品中得到不同的生活感悟。当大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接触到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时,他们会很自然地反思自己的存在状态。通过把自己的情感状态和现实处境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反映的现实环境进行对比,对自我能作出更准确的定位和评价,并有可能尝试调整自己不适应现实的某些行为,从而减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保证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结语

  音乐欣赏是一种包含了“积极”欣赏因素在内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欣赏活动,因而课堂音乐欣赏和个人课外独自欣赏音乐给学生制造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有很大区别,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等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它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更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处在一个集体欣赏环境中,欣赏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更具有目的,因而,此时的联想和想象更为专注、传神;在集体环境下,人们对音乐的不同联想和想象具有参照性和对比性,能促进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加强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6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关键字: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使大学生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7

  摘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在大学时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出现原因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环境因素 生活因素

  随着我们踏入大学的校门,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到来。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在大学路段走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自身未来的成功与否。所以要想把大学这段路走的更好,更稳定,为以后积累宝贵的基础财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认清自身心理问题和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以免误入歧途造成自身遗憾。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是与我们自身所处的心理阶段有关,也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升一般年龄都在十八到二十三、四岁之间。而这段年龄正是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也是人一生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可能是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面对一系列生理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如果这些冲突与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疏导和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经过数十年寒窗苦读,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在以前的学习阶段我们全心投入,无力其他。家长更是对我们无微不至,溺爱至极;而这些就导致了我们缺乏症真正的生活能力。而上大学更是远离家乡,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这些就导致我们当中有些人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学习 生活 交友 恋爱 等等小小的挫折就足以使我们当中的某些大学生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问题,最后出现不好的结局。

  现在就拿我自身举个例子:我来自农村,家里世代务农。在如今这个社会激烈发展与竞争的时期我承担着父母无限的期望踏入求学之路。然而、在高中时期我曾经退过学。因为我厌倦学习,是的我学习不好。我自己觉得在求学这条路上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可是当我踏入社会,看着眼前汹涌的人流我感到无处可落脚。我又一次感到无力,自己未来的路 徒有望洋兴叹。在感到自身渺小的同时,我又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如今我考到我现在这个大专院校!父母常年在外,根本无法在我旁边陪同我。而我所遇到的问题只能自己去解决;同时这也造就我的某些性格与问题。例如:自卑啊、不是很愿意和人打交道也就是所谓的社交能力差!我害怕新的环境、新的人物。我舍不得我高中的朋友与同学,我不愿意背井离乡。偏偏我又本性倔强,我拒绝父母临时回来的相送。可是我又不得不面对!我自己独自一人背着这行李。踏上离开家乡的旅程。当我来到大学时,我承认我有点慌了,陌生与不熟悉充斥在我的脑海。我记得很清楚,刚来学校我不清楚大学报道行程,又因为来的较晚学校未能及时安排住宿。我自己一人抱着行李在网吧住了一晚上。次日清晨,我自认为厚着脸皮找到一些新生,和他们一起完成了入学报道程序;而社交能力差导致我现在的朋友只局限在我的班级。在大学,我所接触的新的课程里面出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在上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到自己的某些心理问题。现在我正在努力的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如今,我坐在这里写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以上的一段话是我自身的真切经历。虽然我自身可能未出现打大的心理问题,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会如同我一样或多或少出现过一些问题。我们大学应当如何去解决这些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呢? 那就是找出问题所在。要学会分析自己、认清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已经在上文分类列举;也从我的自身经历中反应出一些问题。我想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我们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而良好的人格品质应有:正确的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地去完善自己。其次是应该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正确的认识,采取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还有,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作息有规律、科学用脑、少喝酒、不抽烟、尽量多做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讲究自身的卫生。当然,科学安排学习更为重要。学习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的必要任务。所以我们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够自觉去投入到只是的海洋之中,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于自身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呀保持乐观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态。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与信心。当遇到悲伤或者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① 合理宣泄:例如哭泣啊(莫以为哭是很丢人的事情,这样可以很好的宣泄我们心中的负面情绪)、旅游或者运动 ② 学会幽默;幽默是消气的最好方法。既不伤害别人又不烦恼自己。③学会转移:移位思考是解决忧郁心情的好方法,听音乐、接触自然美景等;④学会回避:当你觉得即将出现不愉快的场面是,不放加以回避,找个僻静的地方回避一下,这样做能帮助你缓和紧张的局面。

  以上种种是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及一些体会,可能说的不是和全面,但我相信,如果能够按我说的这样做,你一定可以避免心理健康这些问题!另外,我之所以认识到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与我大学所开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很大关系,在此感谢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让我能够在人生迷茫多事的阶段认清自身问题,准确定位自己,从而在大学这个新环境中慢慢融合,提高并完善自身。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8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在社会上备受关注的群体,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或在心理上存在问题的人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试论体育锻炼对缓解心理压力正确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心理波动是显著的,对各种应激的承受能力也处于逐渐发展过程之中,在面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患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1心理素质不稳定

  大学生的年龄处于亲少年和成人之间,遇事的情绪波动较大,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内心的波动大,对很小的刺激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会极其消沉,一时又会因为有希望而忘乎所以。对事物的认识有时看不透,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理解片面、偏激,甚至“钻牛角”,想不通。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常常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心理素质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2对大学校园生活的不适应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省份不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家境因素,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再加之有不少大学生在家时过于依赖父母的照料、爱、生活起居、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差,当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就要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生活方式,学习的自觉性等等,完全需要依赖自己独立完成,有些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这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如不能正确面对现实的差异,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那么随着挫折感的增强,不良情绪的上升,长期下去必然会造成心理障碍。

  1.3家庭贫富差异带来的不健康心理

  大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的收入也不同,入学前,适应了家庭的生活状况,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操心,一心投入学习,进入大学后,同学的朝夕相处,生活水平明显拉开了距离,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些能正确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减轻由于家庭收入低带来的困惑;而有些学生却不以为然,盲目攀比,当对愿望无能为力时,不良心理膨胀,压抑之下产生嫉妒、自卑、缺乏自信心、思想不通,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达到目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正因为这种不正确的思维观念,是一些大学生迷失了方向。

  1.4人际交往的障碍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和社会复杂性,一些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如处理不当,会产生相互间的猜疑、冷漠、敌对,随之而来的是紧张感、压抑感、孤独感与不安全感,其内心非常苦恼,精神很不愉快,这种痛苦复杂的心理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

  1.5恋爱造成的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大学生的心理并不稳定,不完全成熟,在恋爱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不顺利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当出现挫折时缺乏处理情感纠葛的能力,一度陷入悲观的漩涡,不可自拔,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是绝望。不能正确对待失恋,心理上的创伤就易导致心理异常。

  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2.1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功能

  智力功能受非智力影响大。智力功能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分析能力。非智力功能指人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性格等心理活动。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脑力劳动的强度大,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培养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广泛的兴趣,提高反应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减缓疲劳,是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2健康的身体是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打好基础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保证,若大学生患有某些生理疾病或生理机能低下,这时他的生活以及学生会带来负面影响。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功能,改善机体健康水平,从而预防和消除某些生理疾病。

  2.3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人体受到某种压力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如果这时候去从事体育运动,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了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缓解压力。

  2.4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情绪

  情绪是以主体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它由客观事物与人们的需要的关系所决定。体育锻炼蕴藏着许多刺激,例如:竞争、冒险、成功与失败等等,这些都会相应地引起主体情绪的体验,这是体育锻炼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改善常用于检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情绪状态的改善具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短期效应产生于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的结束,能给人带来舒适和流畅的感觉。由此产生对运动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转变为长期效应,许多学生能坚持不懈的进行锻炼。

  2.5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竞争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活动,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获得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手段。运动过程总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相互间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而完成了动作,且不断地成功和超越,获得了奋进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坚强意志。室外环境下的体育运动,要经历风吹日晒,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参与者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6体育锻炼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体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特殊的作用:①学生正处于发育的敏感生理期,通过体育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练就强壮的体魄,为其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②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道德观处于幼稚待发展阶段,可塑造性很强,而体育过程模拟社会的特点,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直接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体育运动能磨练人的性格,使人变得坚强、刚毅、开朗、乐观。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7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品质,它能使人在挫折中崛起。纵观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成就者,大多是非常自信的。自信心是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因,是人走向成功的基石。体育竞赛不仅是对手之间的体能、机能和智慧的较量,也是对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考验。灾区的体育比赛胜利之后,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使学生产生自信心,既是比赛失败,在经过总结,找差距,再勤学苦练之后取得成功,获得的自信心还会更加坚定。

  2.8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当代大学生受各种学习、考试压力的影响,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独立自闭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大大减少,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增大,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人际关系疏远。体育运动则能打破这种隔离和孤独,让不同院系、年龄、性别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活动和比赛,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他们不用言语,有时只需通过一个手势或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沟通信息,交流心声,自觉或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例如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等多人数配合运动,运动的精华就在于配合的默契和彼此的信任,在运动中不自觉的已经形成了一种信任,并且运动之后依旧保持着这种信任,类似的项目都需要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同时体育活动对于改善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都有重要作用。由此,大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结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从而有更好得校园生活。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应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引导和调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深刻理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所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养成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作用,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钱建龙.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李峥.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刘娅.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xx(1)

  [4]王小艳.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xx(1)

  [5]王红民.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xx(1)

  [6]邓庆标,钟伟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研究.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xx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9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者,为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健康心理的大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主要介绍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知识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建设者,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便要求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以适应社会的压力和在社会中遇到的挫折,但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现实情况与自我预期不相符造成消极心理

  现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处于学校及家长的保护下,对一些事情的认识不正确,往往不是过于积极便是过于消极,对事情没有一个界定,处于两极之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幻想,这些幻想往往是过于美好且不符合实际的。当大学生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时,便察觉到大学的现实生活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大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2.挫折产生抑郁,有自杀倾向,抗压性差

  生活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处于家长的宠爱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当面对这些挫折时,大学生会产生焦虑、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放弃,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

  3.互联网的自由使大学生沉迷网络

  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对大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网络环境是自由的,大学生可以把在生活中遇到的苦闷通过暴力游戏和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抒发出来,随着这种习惯的逐渐形成,大学生会把生活和网络环境相混淆,从而做出一些自毁前程的事情。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现方式

  1.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深,社会阅历不丰富,心理承受能力较轻。为了改变大学生这种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要联合家长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让大学生走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新环境中体会挫折,增加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如,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打工、勤工俭学,通过勤工俭学让大学生抛开学生的身份,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体会社会中的酸甜苦辣。

  2.丰富教师资源建立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团队

  现今大学教师体系中,心理相关专业的'教师较少,往往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教师并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学校要丰富教师资源,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或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在大学校园中引进具有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要对普通的授课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如,对教师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或是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研讨会。普通的授课教师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为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便需要授课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师生涯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挫折,有时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其次,学校要构建综合性互补的教师体系,通过将专业性教师同普通教师的教学活动相重合,让教师之间有话题可谈,增加教师之间的熟悉感,当教师授课时察觉到某些学生的异样时,可以与专业教师进行探讨,及时获得解决的意见、建议。

  3.针对大学生普及心理知识

  学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识。首先,学校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引入学科体系中,通过把以上课程设置成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大学生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具体操作方法。如,在针对大一新生的期望与现实不符的问题上,授课内容主要应包括人际交往、自我探索、情绪表达与控制、网络运用、团结协作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在课堂训练及不同角色的扮演中体会到新的感受,并将感受到的贯彻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其次,要重视大学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社团组织,学校要积极支持这些社团的各项活动,因为这些社团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对这一群体是充分了解的,这些组织进行的活动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规避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敏感问题。

  总之,当代大学生中仍存在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学校的重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定会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卫生习惯,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施福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空前加大,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心理效应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当前社会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大,这就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的压力比较大,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会产生许多的心理的问题,心理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要详细的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经过相关的调查发现,现代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如下的问题:有一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比较表面的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的心理教育只是开设一门课程和个案的咨询。即使是某些大学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实际的教学质量不佳,教学内容不符合要求,没有形成系统。从学校的层面上讲,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高,投入的也不够,更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工作体系。

  二、优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理念

  (一)人格教育要突出

  1.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

  对实际情况有个客观的认识指的是对待现实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带有主观色彩,不带有偏见的看待问题。马斯诺指出:客观的认知是使世界变得和谐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客观的态度主要内容是人应该对自己的存在和周围人或者是物的关系始终持有正确的态度,人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应该是阳光自信的,应该是自尊自爱的。

  2.生活态度要乐观,情绪体验要积极

  人要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要心中有阳光,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不会被轻易的打倒,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抱有乐观的心态,心境是明朗轻松的,觉得每天都是充满阳光的。这样的人幸福感是很强的,比那些悲观消极的人容易取得成功。

  3.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要正确

  在相关的研究中得出:20―24岁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群中,这是在他们的人格发展中处在亲密对孤独的阶段,这个阶段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可以很好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阶段。在这个年龄段青年人如果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了人际关系,那么他们就会收获和谐、紧密的人际关系。反之,若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不正确,就会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社会阅历不够,与人处事的方法还没有掌握全面,要通过学习,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保证健康的心理水平。

  (二)注重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们将心理素质分为2种:一个是正性的心理素质,一个是负性的心理素质。负性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素质。正性心理素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他们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正性的,这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积极的教育

  积极教育属于当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积极教育提倡老师要以学校和师生的现实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积极的行为与思想去教授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品质。

  2.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重视的是人的积极的心理力量,从而促进了心理学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积极心理学能够使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3.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设计与实行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的心理情况来决定,价值取向是人的向善性,教师要应用积极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来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必修课

  必修课面对的是广大的学生,是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但是在我国这门课程的名称还没有达到统一,但是实际的教学内容与目的是相同的。

  2.选修课

  如果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选修课的话,就能够使这门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弥补必修课的某些缺点,使这门课程更加的完善。

  3.网上教育

  网络已经非常普及了,大学生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很高,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开展网上教育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的辅助途径

  1.使用校园情境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训练

  大学阶段在学校的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利用校园情境对学生进行心理锻炼,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在这个基础上精心设计、组织,进行系列化的心理锻炼。

  2.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最终是要走入社会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尽早的接触社会,在社会中锻炼自己,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参加多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品行,磨练自己的意志。

  3.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果校园的心理氛围好的话,学生就会被感染,渐渐的学生的心理也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营造积极的、和谐的、充满希望的大学校园心理氛围,学生在这种大环境下就会形成较佳的心理,这是对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有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我们要非常的重视,通过多方面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了,是有利于学生一生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方黛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xx,(17)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1

  1 引言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希望作为一种积极体验其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关注。字典上将"希望"这一词语解释为对某些渴望发生的事情的一种知觉;百度百科则认为希望是形容某种情绪的词语,这种情绪是个体对与其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环境等因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产物。上述两种解释分别从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对希望做了概念界定。心理学界有关希望的定义更是多达几十种,但这些众多定义间的分歧大都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即希望到底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认知?当代心理学认为希望是一个既包括情感成分,也包括认知成分的概念。希望的研究鼻祖 Snyder 认为希望是一种以目标为核心的思维模式,包括途径思维(认为个人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能动性思维(个人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主动性和坚持性动机)两个维度。[1]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的目标对个体能否产生希望起着重要作用,希望的两个维度也是围绕目标为中心继而对个人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和价值。目标对个体而言是否有价值、目标设置的是否清晰合理、个体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希望的产生。

  希望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多数研究表明,希望是维持个体积极情绪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动力,[2]国外研究均发现希望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

  Korner 指出希望的本质即一种健康应对的积极现象,它不仅能够避免失败,还能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情境和压力事件。希望水平较低的个体其心理和生理更易出现问题,绝望(Hopeless)和抑郁间存在相关。Feldman 的研究表明,希望能正向预测生活意义,负向预测焦虑与抑郁。Cheavens 等的研究表明希望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寻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克服困难,[1]而这一发现也恰好表明了希望是一个包含途径思维和能动性思维的二维结构,验证了希望概念中划分出途径思维这一维度的有效性。希望的培养对个体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高希望的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低。[3]

  因此从实践着手提高个体的希望水平的团体或个体干预研究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热点。但这些希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仅考察了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忽略了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过程,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一影响的内部过程。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和压力情境、事件中采用的用来保持心理平衡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心理应激路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能有效保护身心健康。[4]

  应激理论也指出,应激是一个包括应激源、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压力性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应对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应对方式能有效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傅俏俏等人的研究发现积极应对方式能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消级的应对方式则会降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5]

  基于前人研究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研究拟考察应对方式在素质希望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洛阳市三所高校随机发放 900 份问卷,现场填写并回收,录入有效问卷 866 份,问卷有效率为96.2%.

  2.2 研究工具

  2.2.1 成人素质希望量表

  采用任俊等人翻译的成人素质希望量表,共12 题, 适用于 15 岁以上成人。[1]陈灿锐等人进一步在中国成人身上检验了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较好。[6]本研究中量表的α系数为 0.69.

  2.2.2 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 Diener 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共 5个题目,7 点计分。[1]量表总分为各题分数的平均分。本研究中问卷的α系数为 0.72.

  2.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汪向东等修订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共 20 题。[1]

  本研究中量表总的α系数为 0.75.

  3 研究结果

  3.1 素质希望、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以素质希望两个维度均分、素质希望的总均分与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希望总均分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26、与积极应对存在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44;与消极应对存在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0.1(见表 1)。

  3.2 素质希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逐步回归的方式,将素质希望的两个因子和应对方式的两个因子作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

  如上表所示,最后进入方程的是素质希望的能动性维度和应对方式的两个维度,其决定系数为R2=0.167.三者对积极应对方式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能动性、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 0.293、-0.187 和 0.134,这三者对积极应对方式得分的解释率为 16.7%.

  3.3 应对方式在素质希望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运用回归分析考察中介效应需满足以下条件:

  (1)自变量与假设的中介变量、因变量三者之间两两相关显着;(2)当中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或者回归系数显着降低。[7]在上表的回归分析中,途径思维没有进回归方程,而能动性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不显着,能动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均显着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满足中介变量的前提条件。

  由表 3 结果可见,三次回归分析 t 检验结果均显着,能动性思维能显着预测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维度也能显着预测生活满意度,当积极应对维度进入方程后,t 检验结果仍显着,同时由于 c'这一回归系数也显着,所以积极应对在希望与生活满意度间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0.326× 0.159/0.277=18.7%.

  4 讨论

  4.1 大学生素质希望与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从素质希望与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间的关系看,素质希望的总均分与生活满意度、积极应对存在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存在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希望水平较高的个体一般都会结合自身实际,设置较为清晰合理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有较为强烈的实现目标的意愿和动机(高能动性思维),并可能会较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寻找多种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高途径思维)去克服困难,因而其生活满意度体验也较高,心理发展较好。而希望水平较低的个体可能在设置目标时就存在目标不清晰不明确,或者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小等问题,实现目标的意愿动机也不强(低能动性思维),遇到困难和障碍更愿意选择逃避或否定等消极应对方式,不能灵活变通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低途经思维),因而其生活满意度体验较低。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素质希望的两个维度中只有能动性维度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而途经思维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可能与两个维度的含义有关,能动性思维指的是个体找寻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的主观意愿和动机,体现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意图(例如,我要追求或实现某一目标),因此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途径思维"则表明个体能找到多种实现目标的方法,但仅停留在"知道"这一认知层面,缺乏实现目标的动力,没有实际的意志行为发生,即不能很好的坚持实现目标,那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也会受影响,因此有学者指出,能动性思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加重要。[8]

  4.2 应对方式在素质希望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仅发现了应付方式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显着,积极应对方式在素质希望影响生活满意度的路径过程中起中介效应,所占效应为 18.7%.

  素质希望通过积极的应对方式影响生活满意度,说明希望水平较高的个体一般都能根据个体实际情况,设置清晰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能找到多种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主观动能性较强,相信自己有能力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因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个体能较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用灵活的方式来摆脱困境,更有可能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要求自己并处理困难,当问题解决后,个体就向目标更靠近,因而具有较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这与前人研究的解决问题能正向预测幸福感的结论基本一致。

  Snyder也指出,积极情感和成功的应对经验能进一步激发个体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实现目标的动机水平。因此,希望、积极应对和幸福感之间是一种高希望→积极应对→高幸福感→更高希望的良性循环。[10]但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消极应对方式在素质希望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这一结果与孔德生等人[9]的研究结论一致,即素质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多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中介。而这恰恰也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相切合,它倡导人类更多关注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并以此获得更多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健康不仅意味着消极情绪的减少,更重要的是个体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和消极的形成是两个独立的特定机制并有不同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间的绝对独立,从哲学意义上讲,二者之间也存在内在联系性,是同一矛盾两个方面的不同体现,因此,积极心理学并非让个体全部逃避或忽略自身的消极情绪和体验,而是引导人们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学会转化,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消极体验转化成积极体验,从消极中寻找到更多的积极意义,因此培养个体的积极体验、积极应对等对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素质希望和积极应对两因素对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这也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个体的希望水平和积极应对的认知行为模式。

  具体而言,我们应结合个体自身实际情况,帮助个体设定阶段性的、清晰而又明确的目标,以目标为核心,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实现目标。遇到困难和障碍停滞不前时,教育者要引导个体在阻碍面前学会变通,寻找并创造更多的条件去消除壁垒、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目标并产生一定的积极体验,实现积极心理学的终极目标--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张曼。行政人员角色压力、素质希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xx.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2

  摘要:文章通过综合有关调查研究结果与扫描大学生的实际表现, 宏观透视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分析了心理问题的表现并探讨了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取向, 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严峻性与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取向;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宏观透视

  大学生是我国青年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总体上看,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 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随着社会的发展, 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 近年来, 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 因心理疾病退学的人数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 并且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福建师范大学以846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心理健康测查, 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9.26%, 其中, 学业一般的学生有心理问题者占26.21%, 学业优良的学生有心理问题者占10.99%。研究表明, 大学生这个群体总体上约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 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总体的10%左右。从年级层次看, 一般来说, 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一年级学生次之, 四、五年级有心理问题者最少;从性别差异看,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男大学生严重;从专业特点看, 似乎是所学专业的学习和竞争压力越大, 发生心理障碍的人数越多。

  从各个高校学生的实际表现看,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弱, 心理素质较差, 反映出的心理问题较多。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和对心理咨询的不正确认识, 其中仅有极少部分的大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性帮助。笔者的研究发现, 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中仅有1/3的人能意识到自己有问题, 有1/4的人能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 其中一些学生往往是由于自身的心理问题达到了一定程度, 才被迫求助心理咨询的。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微观扫描

  1.环境应激引发的心理不适应

  适应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 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大学生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引起的。这种不适应带来的心理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新生身上。第一, 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学校环境对新生有重要的影响。大学新生远离家乡, 过上了独立的集体生活。由于独立意识与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给大学新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这些应激一旦超过限度, 便容易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分散、环境适应困难, 以及烦躁、焦虑、头痛, 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第二, 心理角色的不适应。许多大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是学校中的学习“尖子”, 有强烈的优越感。进入大学后, 人才荟萃, 其优势地位发生了变化, 他们可能不再是校园中的“宠儿”或超群的佼佼者, 角色的突变使他们的理想大厦开始倾斜。他们会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自信心下降, 情绪一落千丈, 从此消沉、苦闷、一蹶不振, 甚至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第三, 学习方法不适应。中学应试中的“连年征战”所形成的一套学习模式和方法, 使刚入大学的新生对于新的学科、新的内容、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不适应, 他们仍沿用已不适应的思维定势与学习模式, 结果造成了学习成绩及效率的不理想但又忽视学习方法的探讨, 使之在学习问题上疲于被动应付, 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 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反应和学习疲劳现象。第四, 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对大学环境和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及自我设计的理想与现实单调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差异, 南、北方学生的倒位就学, 饮食、语言、生活方式的差别等造成了学生对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对这些环境的应激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2.学习负担过重引起的紧张焦虑

  大学生学习的课程多, 涉及范围广, 内容难度大、要求高, 与中学相比, 学习环境与方法差别大, 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重, 时间紧迫感强。据北京海淀区16所大学的调查表明, 每天学习时间在9~11小时的学生占30%。这种“高、强、长”的学习压力使大部分学生深感睡眠不足, 从而造成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紧张焦虑的累积导致学习疲劳和神经官能症等症状。

  3.人际关系复杂诱发的心理困惑

  大学阶段, 大学生以相对独立的个体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 积极尝试进行人际交往, 并试图发展交往能力, 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准备。大学阶段面临着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等较复杂、多维的人际关系, 由于大学生社会知识的缺乏和阅历的浅薄及人格的缺陷, 又往往缺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技巧, 致使部分学生在人际关系上遭受挫折, 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 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 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4.人格缺陷引起的心理违常

  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例如:猜疑、嫉妒、偏激、冷漠孤僻、喜怒无常等。这些个性的缺陷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及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由此产生心理问题。当他们意识到自身不良的个性品质时, 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 表现出消极的防御反应及自我否定倾向, 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以上分析表明,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势严峻,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教育取向

  面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笔者认为,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取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完满康强”观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新观念, 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 健康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界定,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道德品质都趋于完满的状态。健康概念的发展使现代人追求一种人生最积极、更高层次的适应和更完善的自我实现, 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完满康强”观。“完满康强”观是全人类的理想, 是每个大学生的追求, 也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工作方向。随着健康观的改变, 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也在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教育, 还包括心理教育,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心理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而, 高校应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开展。

  2.培训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培训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 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方面使他们自觉地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现代心理卫生学认为, 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 比起他们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方法更能影响学生的发展。

  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调适作用。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于缺乏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而导致的。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自身发展中的心理问题, 需要心理卫生方面知识的指导与帮助。鉴于此,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墙报、黑板报、校刊、书籍、广播、校园网络等宣传渠道或开展“心理卫生活动月”等活动, 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卫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使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身发展中的一些心理现象, 唤起大学生对心理素质优化的自觉要求, 掌握心理调控的基本技能, 能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自助”,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自身心理品质。

  4.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有针对性地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专门的心理咨询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 鉴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多, 我国许多大专院校都设立了名称不同的心理咨询机构, 有的学校还安置了专门的或。通过专门的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工作, 排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拢, 缓解或矫治大学生的心理疾病, 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5.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或途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教育的“温室效应”, 使得他们经历贫乏、角色单一, 独立能力、适应能力较差,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形成的心理问题较多。因而, 学校应有意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置身于社会实践中, 了解社会, 接触现实生活, 体味多彩的人生, 进行耐挫折教育、角色训练和个性塑造, 从而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坚强的自我。

  6.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化。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新思路。通过对学生生活史、发展史、成长史等的系统考查, 智能、人格、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测查与行为分析, 咨询记录等手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可以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异常行为进行早期的预测、预防及矫治;有助于对大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许多院校实践表明,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有多方面的益处, 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综合模式。

  总之,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严峻的, 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样的, 在此基础上, 改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取向也是多方面的, 这些取向必将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3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阐述了在高校如何及时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具体措施,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当代人普遍存在不能适应社会,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究其原因,与教育过程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从不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因一些小小的失误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玩世不恭万念俱灰;逃避群体自我封闭。等等都是心理问题的反映。

  大量调查表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所以、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三、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代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1.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家门,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而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因开支无计划而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而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加之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2.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3.择业的难题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变化,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主权,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变化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适应力弱的大学毕业生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

  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特别是要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心理卫生教育,通过讲解,参观,组织专题报告会,党团活动,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校,爱集体的心理品质和情感,树立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为大学学习生活打好良好的基础,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迎接更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志强.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xx.

  [2]陶明达.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出版社,20xx.

  [3]陈国海.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4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在近些年,在中考高考结束或者是在生活当中遇到大的困难时,许多人迫于压力或者是其它原因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我们透过表面去深刻探究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健康的人。如今就有高校在体育的教学当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下文中我就结合自己在高校中的了解和观察来具体分析我国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高校能有针对性的去发挥积极影响。

  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被认为是文化素养较低的一种教学,因而许多学校仅仅是关注于体育教师在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对于他们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不加重视。而在如今日益强调心理健康的同时,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再加上许多学生本身就把体育课当成一种娱乐,很容易使得所强调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发展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人才是需要能够经得住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并且还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一直以来,我们的观念是,体育课就是我们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因而与时俱进的一些理念和方式,如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理念并没有及时有效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他们多方面协调发展,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2、易导致暴力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年长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了。或许是在说身体素质,可我觉得他们说得更是年轻人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发展。因为如今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娇惯着,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甚至没有面临过较大的挑战,性格上也多以自己为中心,比较自私。在体育教育当中,因为体育本身活动量大,活动范围较广,由于体育的活动性和易受伤的特点,许多人在活动当中难免发生碰撞,有时甚至会激发矛盾。而学生们往往会因此而大发雷霆,更有甚者会大打出手。年轻学生脾气暴躁,很显然是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所接受的教育不够。如果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没有结合一定心理学方面知识,并进行引导的话,在长期的体育学习当中就可能给心理发展带来暴力色彩的影响。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培养毅力

  体育当中的某些项目是考验人的耐力的,比如长跑。因而在高校体育当中许多老师已经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体育技能,更要去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优良体育精神。况且体育本身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在高校当中体育选修有很多项目,如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勤加训练的。在长期的体育学习当中,学生可以慢慢形成一种运动的习惯,能不断培养他们的毅力。从这一方面看,高校体育对于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挑战以及战胜困难的精神有一定积极作用。长此以往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缓解压力,消除心理障碍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是人们的日益增大的压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习方面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压力,更何况他们还要面对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倍增,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面临未知的未来,许多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和担忧,心理上难免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产生很多无形的压力。运动恰恰是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好方法,而体育课的运动性正是能够使得学生去释放内心的压力。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场所的空旷都能够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带来一定的缓解,能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使得学生尽情释放不快,从而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奋斗做好准备。因而高校的体育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压力的释放,从而减少他们心理的紧张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心理障碍。

  3、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的学习和发展是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进行活动的,比如在学习健美操或者是武术的学习过程当中,因为不同学生的肢体动作天赋不同,而且上课时间又有限,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对于如今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学生们开展人际关系,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一般来说如今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出去活动,有同伴才能够坚持下去。况且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锻炼。这是有助于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当中学会与别人合作是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协作互助的心态,这也是进入社会所必须的。因而,良好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小结

  本文是从我自己在高校当中的了解和观察所得来展开论述的。分别论述了我国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总的来说我是从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高校当中体育课的课程形式来具体分析它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这又不免使文章显得形式上松散,因而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够较好理解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

  一、人性中潜在的积极因素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学校这个环境下,而学校属于积极团体,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他们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向上的品质。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许多人认为,家长的天职是从小重视孩子的成长,培育孩子的优良品格,因而这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积极因素。再者,现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二、当代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于在心理方面产生了缺陷而造成的。此外,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大学一年级学生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在和新同学的交往中可能出现摩擦,自己很难学会料理起居生活等;二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困扰,对生活的憧憬等;三年级学生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和学习时间分配等;四年级学生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等。

  (一)自我调节能力弱带来的弊病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第一,情绪障碍。在高中阶段,许多大学生都是抱着一种考取名牌大学的心态学习,他们努力奋进,有人生目标。而在大学阶段,很多人认为已经到达了宁静的港湾,是时候休息和调整了,于是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第二,社会性退缩。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宁愿宅在宿舍,跟同学不停聊QQ、微信,也不愿意加入学生会、学生社团,逃避现实。这样就使得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大下降,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在退缩和孤独中减退。

  (二)孤独型与焦虑型的人格缺陷

  孤独型人格源于对被拒绝的恐惧。回避亲密关系,甚至否认自己需要别人的关怀,导致性格冷漠,对生活缺乏热情。这样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孤傲和显得不合群,很难和别人深交,并且在有人希望走进他的内心的时候,表现出回避性的特点。大学生心理焦虑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或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痛苦和愤懑,甚至会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三)社会竞争下的就业焦虑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缺乏应变能力和心理上的应对能力。很多人都幻想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自然有公司来“取货”,这样的思想在现代大学生中大量存在。因此,当一些大学生遭遇就业挫折时,心里产生强烈的落差感,有的大学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还有学生因此而终止生命。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是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美好的生活,这为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改善周围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这种幸福感的关键是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世界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解,对于他们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和所处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们在认知上遇到的困难,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并且开展疏导工作。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中,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并让学生看到这些力量和潜能,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潜能,利用积极力量来完善自己,而不是过多地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

  (二)尝试体验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的乐趣,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汲取。在体验及锻炼中,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增强其认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是受教育者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使受教育者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思想觉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如组织受教育者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名人事例,汲取他们身上的正能量,这样的事例要贴近学生,让他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

  (三)优化整合社会力量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不能只是孤军奋战,应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因为人的社会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不是单独的客观因素作用,而是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逻辑结果。在社会力量的组织形式中,包含了舆论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这其中要求我们在社会的主流思想中,应该提供正面的宣传材料,起到树立理想、陶冶情操、激发创造精神、形成良好风气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亲子之情的感化、家庭生活的熏陶起作用,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做好预防工作。积极心理学的教育要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寓教于无形等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方式上,要通过隐形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这表现出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无意识性的特点,它不是像政治理论教育那样直接有形,反而是追求一种潜在的效果,并不是生硬灌输,这样更容易激励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自信心,使精神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实践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认真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效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1-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1-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15篇)11-21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篇)11-08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篇11-07

心理健康论文11-03

心理健康的论文11-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经历论文09-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10-29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集锦15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