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研究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研究

时间:2023-02-22 15:50:59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研究


地方文献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自然环境、风俗民情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能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特定地域内的历史和未来提供详实的信息,对特定地区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研究,有益于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利国利民,意义重大。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研究

1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必要性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收藏、研究、利用本地区地方文献的重任,既要利用地方文献开展社会教育,又要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深层次地开展地方文献研究,对于推进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1 地方文化教育需要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中记载了本地区的山川胜迹、灿烂文化和名人志士的传记和著述,可为地方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地方文献开展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服务。熟悉国情、实事求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对读者了解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质,是很好的教材。这就需要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1.2 地方建设事业需要地方文献

首先,地方决策机关需要地方文献。由于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状况、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反映,因而对本地具有明显的资治作用,历来是各地政府机构进行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因此,地(市)县公共图书馆采集、研究和利用好地方文献,并通过各种文献形式,主动、及时地提供给本地区各级决策机构,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地方文献。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资源和风俗民情有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构、程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思想观念和需求的变化,本地区的传统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失传,或者因市场不景气而停滞不前或消失,可以按地方文献中有关记载,对产品恢复生产,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开拓创新。人们通过地方文献提供的信息资源去研究、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生产传统畅销产品,开拓市场,振兴地方经济的事例已经很多很多。

2 采集地方文献的范围、措施和方法

地方文献的品种和数量多,凡记录有地方知识的各种文献信息载体都在采集之列。地方文献的采集范围有印刷文献、缩微文献(缩微胶卷、胶片)、视听文献(电影拷贝、电视录像带、录音带、电视直播节目等)、电子文献(磁带、软磁盘、交互式光盘等)和网上文献。地方文献按出版形式主要有图书、连续出版物、档案实物资料及其他资料,如谱谍、碑刻、拓片、图录、表册等,具体分为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等。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和需要采集地方文献。

2.1 采集地方文献的范围

(1)本地区史料。地(市)县公共图书应采集本地区的史料文献,包括:(县)志、年鉴、专业志、汇编、手册及其他志书、有关本地区的革命历史文献、出土文献记录、有影响人物的族谱和重大事件、风土人情资料;土地、矿产资源调查资料和地图、图表及各种统计资料等。(市)县图书馆主要采集本(市)县域内的地方文献。

(2)地方出版物。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采集本地区编辑出版的地方出版物,包括:各种报纸、杂志、专著,包括各种载体形式的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市)县公共图馆以采集本(市)县地域内的此类文献为主。

(3)地方人士传记、著述及其研究资料。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采集本地籍知名人士的著述,包括革命烈士、政治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学者等的传记、手稿、著作等资料和外籍人士关于本地区的有关著述。(市)县公共图书馆以采集本(市)县域内的此类文献为主。

2.2 采集地方文献的保障措施

(1)成立地方文献部。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成立地方文献部,从组织上做好地方文献的采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保障工作。

(2)建立地方文献采集协作网络。采集地方文献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出版单位多,特别是地方文献中很大一部分是非正式出版物,发行途径不畅,获取的难度大。地(市)县公共图书要与本地区内的市县(区)地方史志办、党史办、地名办、科委、政协文史委、学术团体、研究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大中专学校、大中型企业等单位和部门加强协作,密切联系,建立合作网络。县图书馆要成为地(市)公共图书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起一个中转站的作用。每个联系点确立联系人,明确各级网点的义务和职责,确保采集渠道畅通。

(3)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地方文献呈缴制,是由地方权力机关在整个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内颁布和施行的一种“呈缴本”制度,对保障地方文献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地(市)公共图书馆要成为地方文献信息中心,要积极建议和督促政府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为图书馆广泛征集地方文献提供有效的保障。

(4)建立地方文献出版信息档案。加强与新闻出版部门等地方文献采集协作网络成员单位的联系,及时收集出版信息,建立地方文献出版信息档案。

(5)到旧书市场采集地方文献。应与当地有影响的旧书业主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搜求地方文献,将缺藏的书刊品种、拟购的地方文献书目告知对方,请对方在收购过程中给予特别注意。地(市)县公共图书馆要指定专人定期到旧书市场采集地方文献。实践证明,到旧书市场采集地方文献,价格便宜,常能采购到缺藏或漏购的、很有价值的地方文献。

(6)开展馆际合作。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与本地域内基层图书馆,如乡镇图书馆(室)、学校图书馆(室)、科学研究图书馆(室)、医院图书馆(室)等开展馆际合作,互通有无,交换资料。

2.3 采集地方文献的方法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面向社会,广渠道多途径地采集地方文献。

(1)征订:利用合作网络对公开出版和非公开出版的地方文献及时征订。

(2)现购:采访人员从图书市场上直接购得地方文献。图书文献市场包括各级新华书店、各类专业书店、出版机构的读者服务部及集体、个体书店。

(3)交换:与有关文献生产、发行、收藏单位以及个人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和文献合作交流关系,定期交换,扩大地方文献来源。

(4)募捐:接受个人、机构团体捐赠地方文献。

(5)代征:利用协作关系,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代为从文献持有者或文献持有机构中征集而非购买方式获取地方文献。

(6)复制:通过目录了解缺藏信息,在遵守版权的前提下复制地方文献。

(7)析出:许多地方文献收录于大型丛书、文集、报刊等文献中,可通过复印、摘抄、剪辑等手段收集、汇编。

3 做好地方文献保护工作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中,有一定数量的古籍,善本图书也较多。保护好古籍,做好古籍整理抢救工作,至关重要。

3.1 做好常规保护工作

地(市)县公共图书对古籍首先要做好防虫、防光、防潮、防鼠、防火、防水、防盗、防尘等8防工作。要改善古籍书库的保管条件,做好温湿度和光照灰尘控制,配置各类护书用品,把古籍的自然损坏率降低至最低限度。

3.2 培训古籍管理人才

许多县公共图书馆缺乏古籍保护方面的专门人才。地(市)公共图书馆要举办古籍保护人员学习班,请古籍保护专家讲授古籍保护知识和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古籍保护意识和古籍复制与修补技术。

3.3 抢救濒危古籍

目前,许多地(市)县公共图书馆,由于古籍保护人才不足,经费短缺,地方文献中的古籍损毁严重。应对濒危古籍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予以保护,如进行修补、限制借阅、采用复印本流通、进行电子化、数字化存储等等。

4 加强地方文献研究和利用

4.1建立地方文献研究室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建立地方文献研究室或阅览室,地方文献实行集中管理,单独分类、编目、排架,以利于资料查询和研究,提高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馆员和馆外专家都可以入室进行研究,以促进其开发利用。

4.2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采用现代化手段建设一个较为全面的、便于大众使用的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以实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起点要高,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除传统的一次文献利用外,还应向读者提供书目索引、文摘、专题汇编、主题综述、全文检索等方面的深层次地方文献服务。对地方文献的加工不应只是简单地分编登录,而应广泛应用激光照排、影视、计算机、网络通讯、缩微、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将分散于不同文献的地方信息分析出并予以整序、储存,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索引、联合目录、专题书目,向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例如,将地方特产、地方名人、风土民情、旅游景观等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建立地方名优产品数据库、人物资料数据库、风土民情数据库、旅游资料数据库等,为社会各界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远程传输、网络互联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4.3 成立地方文献研究会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组织开展地方文献研究活动。地(市)图书馆成立地方文献研究会,县馆组织研究小组,聘请地方文献研究专家、学者当顾问,聘请文化教育界领导进入研究会理事班子,吸收有一定学识和研究能力的馆员到研究会来。会员一方面开展地方文献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协助图书馆采集、整理地方文献,实施研究与整理资料相结合。会员可深入名人故里、景点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探索本地区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之路。有价值的论文可报送市、县委及政府,为其参考之用。

4.4 地方文献为经济建设服务

地方文献中的科技知识、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对本地区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具有直接或间接指导作用。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应把馆藏地方文献及其研究成果转化为信息产品,使之转化为生产力,走藏、研、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出处〕 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2(6)



【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研究】相关文章: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08-09

关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08-09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08-09

山西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研究08-09

党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08-09

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藏书资源及利用08-09

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08-09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开发08-09

省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利用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