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家谱——不可忽视的地方文献

家谱——不可忽视的地方文献

时间:2023-02-22 15:59:47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谱——不可忽视的地方文献


[摘 要] 讨论了家谱的作用与地位,说明开展家谱的搜集、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1.家谱的概念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是旧时记载一姓世代系传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它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有着浓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在世代繁衍的过程中,为了标识血统的源渊,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和“嫡传”,人们以文字、图谱等方式,将本姓家族的起源、繁衍、迁居等情况记载下来,以资稽核。这种方式在朝代更替、战乱纷起的年代尤其显得必要,这样,便出现了专记一姓世系和人物的书籍。“家谱”一词,始于宋代。《宋史·艺文志三》有司马光《臣寮家谱》,苏询有《族谱引》,黄庭坚有《宜州家乘》,取《孟子》“晋之乘”之意,今有传本,后人相沿将家谱又称作家乘。宋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更新和普及,以及各姓家族繁衍带来的人口激增,家谱作为一种理想的载体,发展日趋成熟,在统治阶级上层和老百姓中广为推行,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献形式,并大量保存于民间。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氛围的日渐宽松,曾被视为封建宗族残余思想而一度消声匿迹的家谱,又纷纷露面,许多地方又出现了重修家谱的风潮。由于家谱本身所含的封建宗族观念的缺陷,修谱与我们所强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不相符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凡事须辩证而论,家谱作为一种大量的、客观存在的、且历史较悠久的文献,应当成为文献典藏场所之一的图书馆的收藏、研究对象。

2.家谱在地方文献中的地位和作用

2.1对地方史志的史实的辅助性记载

由于家谱是记载某一姓世代相传的血统序列,以及该族姓历史中出现的重要的或杰出的人物的有关事迹,包括其生平、著述以及他人对其的评价等。因此,它有一定的史书价值。当一个种姓在某地定居并逐渐繁衍,那么,家族这种本属“私家史记”性质的文献所载的内容,就不可避免地带上那个时代的许多印迹,如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等方面。这种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文字记载,决定了家谱又有地方史的特性,只不过,它所反映的史实是呈零星状态的,与官家的正史是有区别的。但家谱属地方文献的范畴,当是无庸置疑的。

2.1.1家谱一般具有相对悠久的历史和较完整的延续性。民间常可见历经十几代二十几代的家谱,在数百年的世代相传过程中,虽经多次修订,但考证其内容,则是基本连贯一致的。中国人的祖宗观念很重,对前代记载、流传下来的文字、图谱不作轻易的更改,“为尊者讳”当然例外,这也是我们研究家谱时应当加以鉴别的。这就是说,家谱中出现的有关史实的记载,其真实性是相对可靠的。如清宣统年间的《严州李氏宗谱》所记载的有关太平军在严州活动的情况:“咸丰10年(1860年)逆李世贤克严州,复退出;11年6月19日,又克严州,旋退出;7月19日再克,三日又退,9月再克;同治元年(1862年)11月3日,大清军攻入严州”。这段记载与官方正史《严州府志》所载的内容相吻合,说明是可靠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年太平军与清军在严州(今浙江建德市)一带的激烈的拉锯战,战争的结果是当地人口的剧减,大量的外来移民从温州、台州、丽水迁入严州,故该地至今仍有不少讲温州方言的族姓。从这点来说,家谱往往是研究地方人口变迁状况的有力的直接佐证。

家谱的真实性,源自于谱的编撰者的身份。由于家谱是对该姓族种的有关内容的记录,编撰者大多是该姓的子孙或者亲朋好友,故而对所编撰的内容比较熟悉。特别是关于该姓的重要人物的记载,如诗文著述、人物画像、图赞,更具有真实性。明以后,几乎无谱不附图,所以,在查找人物图像时,除了利用年谱外,查找家谱也不失为一条途径。翻阅《严州何村黄氏家谱》,我们可以查到宋代大词人黄庭坚的画像,还可以查到三首秦观(少游)与黄的唱和词。

2.1.2家谱的内容相当丰富,通常较多涉及的是地方习俗、科举文化、地理状貌,以及建筑、桥梁、墓葬、古迹等,并且较为详细。这对后人研究是大有裨益的。如1984年,建德县在重修《建德县志》时,对于境内最古老的单跨石拱桥的归属,由于各地上报上来的材料不一,各处又缺乏有力实据,一时不能定论。县志编撰人员根据民间缴呈的《严州张氏宗谱》,最终确定处于该姓聚居于西北隅的、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龙溪桥”为最,从而使得争议趋于平息,同时也如实地反映了史实。又如,1997年6月间,建德市文物部门接到举报,有人在该市大洋镇胡店村盗掘古墓。在调阅有关资料并参考当地群众的家谱后,确定了古墓葬区的范围,墓葬主人和墓葬时期,最后进行抢救性发掘,挖出一大批明代瓷器和陶器及少量宋代金银首饰、钱币和铜镜,其规模为近年来杭州地区古墓考古之最,从发掘出来的墓碑上的文字来看,该村黄姓村民所保存的族谱对此墓葬区的记载是正确的,事实上,全国各地有许多见于正史但现在未能查实的墓葬,而家谱在这方面起的作用正越来越大,这对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来说得益非浅。

2.2作为特殊形式的地方文献,家谱有两个特点:

2.2.1古籍性。家谱所反映的历史及家谱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本身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的家谱大多修撰于清及清以前,有一部分则为民国年间所修撰,但它所记载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辛亥革命以前的历史。从这两点上来说,家谱具备古籍的特性。今人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家谱中查考到各时期的刻本在字体、刀法、用纸、版式的异同,从而可以获得某些版本学方面的有关资料。

2.2.2珍贵性。从理论上讲,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加之民族众多,种姓繁浩,家谱在漫长的岁月里,刊行、流传于世的数量是极其可观的(传统上是每个家庭的长子都有资格拥有一部本姓家谱,意在确定长子的嫡系地位)。但具体到某一地域来说,由于各地的人口疏密不一,家族的分布又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如李、张、王三大姓,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象“尉迟”这样的姓氏,就只能到中原一带去找了。家谱在流传过程中,战乱、天灾人祸,都会减少存世数量,加上建国后多次不正常的文化冲击,各地民间的家谱存量也就不容乐观了。所以,如何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民间所藏的家谱的搜集发掘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者日趋紧迫的事。

3. 家谱的搜集工作

由于家谱是私家性质的文献,故而,除了极少数外,大多数留存于世的家谱都可能藏在民间百姓的家中。因此,从保护家谱和充实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的角度出发,必须做好家谱的搜集工作,对于地方文献工作人员来说,应做到:

3.1搞好调查研究,通过图书馆的广大读者随机提供的线索和本地史志的记载,了解本地历史上的大户大姓、名门望族。这一类人的后代手里往往拥有该姓家族的家谱,了解这些,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搜集工作。

3.2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不少人是将家谱视作传家之宝的,平时藏之高阁,轻易不肯示与外人。倘若要动员其贡献上交国家,这恐非易事,也是工作人员的一厢情愿。这就需要在有关部门如文化、广电、文物等部门的协助下,大力宣传家谱呈缴国家图书馆的意义与必要性。通过宣传,让谱主们懂得,与其让家谱在自己手中由于缺少得力保护措施而导致损毁,不如交由图书馆专业收藏保管,这是一件利人利国的好事。同时,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平时应多多留心这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在农村,近几年来重修家谱之风盛行,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要动员基层乡镇文化员积极参与,他们对农村较为熟悉,他们的参与,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不能无偿上缴的家谱,在能购买的情况下,尽可能买下;对于既不愿无偿呈缴也不肯出售的,可在谱主的同意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予以复制保存。对于无偿呈缴家谱的,应发给证书,并在其需要查询时,给予方便与帮助。

3.3掌握一定的古籍知识,如古籍的修补,这在实际的工作中是非常有用的。现存的家谱,在经历漫长的岁月的自然老化和风蚀水浸虫咬后,有相当一部分是残缺破损的,一动就烂,这也是许多人不愿将家谱提供给外人参阅和复制的重要原因,懂得一定的古籍修补技术,就能减少谱主这方面的顾虑。

3.4对于图书馆来说,在每年的经费中,安排一定的经费和落实工作人员以支持家谱搜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3.5与有关单位互相协调,互通有无。如档案馆、文物、博物馆等,采取复印、交换的方式互相补充,以期资源共享。

4.家谱的保管工作

4.1归类。根据各馆的实际情况,可将家谱按古籍著录的方式予以著录,也可以将其按《中图法》(第3版)归入K291/297“中国各省市区史志”中。

4.2入藏保管。家谱的入库收藏保管应有严格的制度,经归类入库后,除了按照古籍管理的防火、防水、防虫、防光照等一应要求外,首先应单独排架,以便查阅。同时还应严格借阅程序,原则上,家谱不应外借,读者若有需要,须在管理人员的监督、协助下完成查询。

5.加强宣传与揭示,做好家谱的二次文献工作

同其它地方文献一样,家谱入藏后,还应当开展研究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揭示,编撰二次文献,并进行广泛的宣传。

5.1编撰家谱库藏目录。

5.2集辑家谱所涉及的地方人物的生平、著述,特别是轶散的诗文。

5.3向有关部门提供资料,特别是地方上专业史志的编撰单位和个人。

综上所述,作为特殊的地方文献,家谱是值得注意的,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家谱的存世量会越来越稀少,在当前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的时候,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来说,家谱是该纳入其工作范围的时候了。

〔出处〕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1999(1)



【家谱——不可忽视的地方文献】相关文章: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08-09

不可忽视的力量作文08-01

论地方文献08-09

地方文献简论08-09

插图: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08-17

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08-08

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08-09

国际图联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及其在第68届大会中的活动08-09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