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练习六教学反思

练习六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5 02:05: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练习六教学反思

  篇一:练习六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孩子回家预习,将第一题涂好颜色,构思故事,课堂上讲故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图画描述的什么季节,小蚂蚁在干什么?指生说说,口头奖励表述好的同学。
  
  关于笔顺规则部分,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笔画,书空。然后通过师生问答等方式来完成,以复习巩固为主。说一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还有哪些节日是书上没有的,讨论、读读。读读背背部分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大致了解九九歌中的内容,然后鼓励学生当堂背诵。
  
  口语交际部分,我提前布置孩子先准备,在家中做足准备工作,孩子的表达就会清晰有序。课上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仔细倾听,再鼓励孩子上台讲述。在讲述后引导孩子思考:猫妈妈为什么总能钓到鱼,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到小鱼后来调到了呢?从而让孩子也明白只有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干好事情的道理。
  
  一年级的学生刚学完拼音开始认识汉字、学习课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课堂中我给学生的大胆表述提供平台,让学生爱说、乐说,做最好的自己。在他们说话、交际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表意不明、表达不清的时候,想法启发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必要时我亲自示范,以此鼓励学生喜欢开口、敢于开口。
  
  篇二:练习六教学反思
  
  课前,翻了教材,就觉得这节课容量很大。尤其第5、6、7题,估计、操作、探索融为一体,对孩子们来说,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于是采取了“择优”政策,整合了第1题至第4题,这些是基础练习,难度系数较低,相信孩子们解决起来不会困难。
  
  对于第5题,书上要求孩子们先估计哪张书签的金线最长,答案纷呈。我想也是,这三张书签的周长看似差不多,估计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实在不简单。所以我并没有强调孩子们非要一下估准,我反而认为这里的估计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们一种意识,让孩子们感觉很难估计或者估计没把握时,就得赶紧去实际测量的动力。这不,当我下令:开始。孩子们的速度别提多快了,都急忙拿起准备好的细线开始工作。我去巡视,居然发现许多孩子在测量第三张长方形书签的时候,也是用线去围了再测的,这显然是思维定势了。经我提醒,孩子们才顿时醒悟。
  
  对于第7题,孩子们在独立尝试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在小心翼翼地数格子,因为题目要求设计出周长为20厘米的花圃,呵呵,看他们一副虔诚的样子,我还真不忍心打搅他们。过了一会,有几个孩子完成了,我走近去看,发现好些都是设计了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我问他们:为什么?生1:因为20÷4=5(厘米)。很不错的思路,也是解决这道题的捷径!但是我想,光让孩子们掌握这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也就失去了这道题的价值。
  
  其实这道题应该算是难题了,是五年级教材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其中的例题就和这道题相似,要求孩子们将每一种围法都一一列举出来。那么对于我眼前这群三年级的孩子,我该怎样去教学呢?我仍然觉得应该让孩子们理解题目的本质,并感悟题目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于是,我继续等待孩子们的思考,我提示孩子们这道题的不唯一性,慢慢地,我收集到了另外几种,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等等,我有意识地将这些长方形按顺序写下来,直到说尽为止,然后让孩子们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许多孩子都举手了。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比较有价值:这些长方形的长加宽都是10厘米。我顺着她的话问:那10厘米是什么意思呢?她说:一组长与宽的和。没等她说完,就有人补充了:我知道,是周长的一半。一语就中要害。接着,又说:接下去我们只要将10分一分,就能解决问题了!孩子们得出这一规律后,都异常兴奋地继续画起来。
  
  之后又有学生把课本递到我前面,说:老师,我这样画可以吗?我一看,原来他还画了好几个不规则的图形,并且都是正确的。这个孩子,总能比别人想得多,想得远。我展示了他的方法,也请他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画法,他还真是有窍门的,他说有两个类似阶梯状的不规则的图形都是从长方形上改画而成的!他这么一说,孩子们听得更仔细了,眼神里能思考到这些,真是不简单!
  
  细细咀嚼,每道题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或许,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篇三:练习六教学反思
  
  今天课上得很顺,心情却实在无法好起来。
  
  学生作业错,是预料之中的情况,素数和合数本身就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东西。只是心中却实在无法接受,如果是前几年前,我估计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发火了事。好在今天还算能够压抑住自己的火气。
  
  一、两极分化
  
  在课上时,我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先让他们自己完成练习六的一到五题,先完成的可以和别人先进行交流。这一放开,我就发现,学生交流的情况很是不错,基本上是能够根据别人的作业找到和自己意见不相同的地方,然后进行分析,取得统一。但是也发现,班级中两级分化的情况实在是太严重。大部分学生七八分钟就能够做定的事情,有一些学生直到十分钟时间到了还只磨到第4题。而我发现本该是最消磨时间的第4题学生做下来速度还可以,而反而是第一题学生的速度太慢。我把原因归结为:面对这么长的题目条件,读起来很费力,不明白题目要求他们做什么?一方面暴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同时另一方面也感觉学生很重视题目的要求,最起码不看懂要求不下手。那么,真是不知道是该表扬他们认真还是责备他们心读速度太慢 。
  
  二、练习六第四题:
  
  在□中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48□,25□,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24□,37□,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10□,2□□,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这一题,学生完成的正确率还是可以的。只是在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凭感觉办事的方法。我让学生上黑板解释自己的答案,基本上的思考都是无序的,都是硬拼的。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事实上相关的方法我昨天是讲解过的。譬如第二题,先从2的倍数下手,那么一共有5种可能,即240,242,248、246、244.再从中找出3的倍数。第三题也可以同理推导。可惜这一种方法实在是无法被他们喜欢,对他们而言,可能硬拼比较直接吧。真是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才好。
  
  三、数学也是需要背诵的。
  
  2的倍数、5的倍数能够把握。3的倍数教的时候很清晰,(www.fwsir.com)可是学生在练习中的自觉运用性并不是很好。而且时间一长很多学生混淆了。今天有两个学生居然告诉我: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的倍数,个位上是7,或者各位上相加的和能被7整除。什么跟什么嘛。看起来,别看有些东西简单,有些相关又同类的概念学生的确容易混淆。那么我决定采取一种笨办法:给我背出来,然后背给组长听去。一如今天的50以内的素数的背诵。

【练习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练习六》教学反思04-01

素质练习教学反思04-04

《练习二》教学反思04-04

《练习3》教学反思03-27

练习课教学反思04-09

《练习2》教学反思04-15

练习7教学反思04-20

《练习5》教学反思03-02

练习三教学反思12-31

语文练习课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