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箫教学反思

箫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5 10:14: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箫教学反思

  篇一:箫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悠扬的乐声——民族音乐。本课教学旨在歌曲演唱、民乐欣赏等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感受作品中愉悦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和两纲教育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尝试:
  
  一、改变学习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应倡导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体验、勤于探究”为特征的音乐学习训练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音乐学习通过模仿、体验、感悟、探究、合作等活动,提高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
  
  《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汉族民歌。教师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创设与单元主题相适应的教学情景,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层层推进。媒体创设 “竹林吹箫”的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歌曲《吹起我的小竹笛》,导入学唱歌曲《箫》,从而感受比较出这两首歌曲一首节奏紧凑,一首节奏宽松;一首较欢快,一首较抒情。揭示课题后,以问题“歌曲中哪一句唱起来有困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歌曲的难点。在教学中学生分层视唱,有能力唱谱的唱唱名,不会的也可用lu哼唱。当学生初步会唱歌曲后,教师表演唱江苏民歌《紫竹调》片断,帮助学生了解“紫竹调式”,从而让学生知道“紫竹调”是江南的民歌小调,歌曲《箫》和《紫竹调》都是婉转柔美的。从而指导学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箫》。教师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学会歌曲后,再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不同情绪演唱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民族音乐文化视野。
  
  信息化是优化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之一,为师生展示生动活泼、新颖丰富、充满美感的音、像、图、文、谱的全息内容。学生借助它完善学习方式。
  
  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图示剖析歌曲《箫》和《紫竹调》都是改编自汉族小调“紫竹调”,以及歌曲婉转柔美的特点。主题拓展教学中,欣赏民乐合奏视频,学生的审美体验更真切、更强烈,从而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增长知识能力,激活想象力、创造力,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篇二:箫教学反思
  
  本人在设计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借助肢体语言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运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感受和掌握歌曲中难点节奏,同时在唱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在教学中形成生评生、师评生的多方评价。其中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在整节课上,我能够较好的完成从设想、计划的教学过程到实际进行的过程。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都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播放音乐学生聆听,学生能学会其中的哪一句,哪句较难唱的,让学生提出来,请其他学生、老师帮助,这样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通过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培养学生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以鼓励式教学的恰当应用,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较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歌曲。
  
  4、用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名称,来引入节奏教学,加深对节奏型的巩固的基础上,把趣味性贯穿整个课堂。
  
  5、以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助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体现了集体合作精神。
  
  这节课,我一共上了三个班,普遍现象是学生通过多次聆听歌曲,普遍都会唱一点,但仍有同学在唱歌的时侯,旋律没有较好的掌握。歌词三、四句容易记错。因而我在后两次的试教中,着重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用简单的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都较有成效。在歌曲的第六句旋律上采用了听唱、画旋律线的方法来帮助教学。
  
  在课堂拓展部分,由于大部分同学的节奏感较好,所以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时,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并且增强了学生互动合作的团结合作意识。不过在表演的过程中,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大胆上来演唱做示范,虽然有的学生的音准把握不是很准确,但节奏非常稳,表情丰富,给其他学生树立了好榜样。课后我好好思考了一下,从新安排教学过程,让学生进行了分段学唱,巩固音准,更好地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并逐步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歌曲的情绪来表演,而第三次试教的效果明显比前两堂课好了很多。看来在教学中的每一个小环节,都要为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设计,和从学生身上发现问题,改变教学方式。
  
  在教授歌曲《箫》一课中,有学生把“箫”看作是“笛子”,第一次试教时我忽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就直接引入下一个环节;经过调整后,我在后两次试教中,都给学生作简单的介绍,让学生能够区别箫和笛子的不同。受学生的启发,反思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学不能单单从教师的设想出发,而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教学过程的预见、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是非常的重要。我想,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多实践,抓住每一个教学的机会,能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篇三:箫教学反思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乐谱的教学已经放松很久了。十年前,刚刚开始新课程改革时,片面的认为只注重教学兴趣化、娱乐化就行了,过分淡化了知识难点,导致了我们音乐教师对乐谱及乐理知识的轻视。教学中我们只是注重了形式的多样、新颖,少有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训练和要求,从而使近十几年来学生们对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的退化。经调查,我校除了在校外进行艺术类特长班培训的学生之外,其余六年级毕业生百分之九十以上不识谱,更不要谈自学和创作了。
  
  自去年参加了“示范性国培”之后,了解到新课标的要求,明确了音乐课堂要不能舍弃对音乐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培训这个纲领后,我决定从低年级开始试行,从接触乐谱开始贯彻落实这一新目标要求。
  
  我所带的二年级小学生从课本要求看刚刚开始接触字母谱——以唱名节奏为主体帮助建立乐谱概念的为学习五线谱作铺垫的一种乐谱形式。教参提示,可以每课歌曲学会唱熟后随教师或钢琴唱唱谱,从而帮助建立初步的音高概念。随着一学期这样教学后跟唱模式走下来,(www.fwsir.com)我发觉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很多时候,他们仅是靠瞬时记忆记住了每个旋律唱名,过后就忘了。根本没有经过大脑,只是过了一遍口而已。因此,我开始尝试提前进入音阶训练。每节课利用学生刚进教室情绪还不稳定时就开始随琴声跟唱音阶,进而听唱。利用手势变化帮助孩子们认清音阶走向,从而形象直观地反映出音高变化,帮助其建立音高概念。坚持一个月之后发现,此项举措的确是带来了效应。学生音阶概念基本建立起,不需跟琴清唱也有了基本音准。这种情况下,教唱歌曲就更可以考虑到旋律因素了。
  
  比如教授《箫》这一课时,我就放弃了先从节奏入手切入的习惯性模式,而是从本单元欣赏曲《单簧管波尔卡》的欣赏教学导入,从指导学生认识单簧管这个西洋乐器开始,引申到中国丝竹乐器代表“箫”上来。同为管乐器它和西洋乐器有着相同和相异之处。抓住了学生喜欢探究这一习惯,深入对比、辨别音色之后开始对“校声阵阵”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旋律教学。以歌词中“吁滴吁滴”的形声词对箫声进行模拟,其韵母“ü”和“di ” 均可以配合旋律成为极好的发声曲。运用此,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很快进入音乐状态,而且还可以提前融入歌曲旋律进行歌曲学习的预知和感受。
  
  为了使学生感受更加真切,我又引导学生手执课本卷成筒边唱边模仿吹箫的样子模拟情景演唱旋律来创设情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箫尾或举起或放下的方向律动勾画出美妙的旋律线条。一方面表现的旋律的音高走向,另一方面又是对乐曲情绪的一种表现。学生在动态的线条中感受旋律带来的美妙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样表现变化着,待旋律熟悉后又尝试进行乐句填空游戏。将每个旋律唱名演唱时留出尾音来让学生填唱,监测他们对音高唱名的掌握程度。训练其间,老师不是一味的给予,而利用游戏变化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趣味,从而使得枯燥的读谱学习生动化、趣味化。
  
  通过尝试,学生不仅在快乐律动中掌握音高、读谱知识,更是从对歌词的关注上更多转移到旋律中来,更深入体味旋律的美感还原音乐的真实。

【箫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箫教学反思04-11

箫音乐教学反思01-04

小学音乐《箫》教学反思01-05

小学音乐《箫》教学反思6篇01-06

教学教学反思03-22

小班反思教学反思01-07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

比的教学反思01-30

经典教学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