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时间:2022-07-24 09:46: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1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多读书是个好习惯,我今天从《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文章中知道了这一个道理。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写的是季羡林老爷爷与小学生苗苗的对话既让苗苗学到许多知识也让读者受益匪浅,在文中最使我难忘的是第11自然段何第12自然段一下子谈到古代和现代的事情而且还告诉我们不能偏科的道理,我就是一个偏科的少年只喜欢数学而讨厌语文读过这篇文章以后我想了很多既想了季羡林说的三贯通,其中的三贯通是指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而且这三个贯通给我了很大的启发,是我对学习换了一种看法。我还从本文知道最近轻启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都是高材提出要把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所以我以后不要偏科专心致志的学好每一科。成为国家的栋梁。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它记录了“小苗”张钫与“大树”季羡林的交流。两人轻松、睿智的对话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首先他们谈到了小孩该不该看闲书。季羡林认为,我们应该多看闲书,因为这样能提高写作水平。我们适当地看闲书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能因为看闲书而耽误正课,尤其是像张钫那样上课看闲书,就更不敢恭维了。还有,完全不看闲书,一心投入到正课也是不对的`。这样做,也许能造就一个尖子生,但永远无法造就一个博学多才的智者。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读点课外书,做到课内课外两相顾。

  还有,季羡林鼓励我们多积累古诗、古文。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可不能断在我们21世纪青少年的手里啊!不仅如此,多积累古诗文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大树”用丰富的内涵,教给了我们这些小苗很多很多。真感谢“大树”!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4-14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08-07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1-01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8-18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教学反思01-1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2-10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15篇08-18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15篇02-2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15篇03-16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1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