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

时间:2022-03-19 07:27: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范文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1

  正如作者所说:人为什么工作,至少包括五个理由:

  第一获取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个不难理解,工作也就是谋生的手段,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想到的挣钱,然而挣钱是工作的唯一目的吗?不是,工作的最大目的是什么呢?有工作可做,这是作者给出的回答。因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能保证自己有工作可做。所以,工作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有工作可做,也可以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有工作可做。

  第二工作可以充实人生的价值,提升人生的境界。工作占据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是生命价值的最大载体,生命价值的大小应该和工作成正比的,谁能够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谁的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去发挥,就有可能获取巨大的人生成就。人的一生只要短短的几十年,生理意义上的生命不可能永存,但精神意义的生命却可以永存的,那就是生命的价值。只有生命卓有成就,人生才能没有后悔。我们对待工作越多,后悔越少。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每一人同样的24小时,谁也不多一秒,谁也不少一秒。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成就却是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成功者在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里不安于现状,有效的工作,不断创新进取。失败者在这三分之一时间里碌碌无为。做为普通人,我们的努力也许不能达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当我们到人生的最后时刻,我们不觉得自己是虚度光阴就足够了。

  第三让自己得到成长。工作是个人成长的摇篮,首先体现在工作让一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如果没有工作,人生是不全面的。人生要全面有三个途径:学习;将学习的东西拿去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各种滋味。而这三种途径都要在工作中一一体现出来。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有工作的人,都能获得同样的成长速度。只有那些做的越多的人,才有可能成长越快。成功很难,难在坚持。成功也很容易,每天积累一点点就可以了。沙漠是由一粒粒沙构成的.,草原是由一棵棵草拼成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汇成的,人生业绩,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第四让个人融入到社会中。

  工作是什么?作者认为工作就是和他人一起做事情。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他人协助,同时你也在协助他人。正是这种相互关系,让工作成为融入社会的途径。

  第五让生命更加健康。生命的过程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怎样让它“加长”“加宽”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努力工作。如果一个人只研究养生,什么事也不做,那他糊口都可能成问题,又何来生可养呢?生命的确需要休息,但生命更需要工作。休息是对生命的调节,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闲散却是生命的空转,空转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还有生命本身。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健身方式,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善生活,改善命运,还在于充实人生,让生命更有活力,更加健康。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看见书名《你为什么而工作》时,想起学生时代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当时的回答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时代赋予了学习更重要的意义。

  如今作为一名有接近3年工龄的会计在思考我们为什么而工作这个问题。似乎这个问题更贴近生活更具时代意义。工作三年,在这三年的工作里,我成长过,困惑过,快乐过。工作给了我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挖掘不一样的自己的机会。是的,我们为什么而工作,这个动因是一个变量,人本身是定量。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的发展历程跟人类发展的历程是一致的。人们一开始想的是温饱问题,解决了温饱问题便向“奢侈品”方向努力,而后就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后实现跟公司共同成长。

  我的工作经历很浅,毕业前找了一份实习的工作在深圳的一家税务师事务所当审计助理,底薪1600加提成,不包吃不包住,一个月放两天假期,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23点下班,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出报告,这样的生活从3月一直到7月结束。

  所长从10个实习生里留下3个人,名单里有我,但是我没有留下;这5个月的实习,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听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人生故事,享受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学会在这种工作压力下给自己下午茶的时间。这份工作因为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结束了。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代理记账的公司工作,工作内容是做记账凭证,内容很轻松,老板娘也待我很好,底薪5000加提成。每年涨薪500。我负责25家公司的记账,但是一下就上手了,很快工作变的比较轻松。这样的日子过了5个月,我一直在反思我自己,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是不是不应该,年轻人本应该有许多的可能,我的人生不应该只有安逸,所以我选择了离开,从新再找一份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

  最后我来了我们公司当一名会计,奋斗了将近3年,三年我参加公司各项活动,总能看见自己奋斗的身影。有好同事好老师好长辈,从生活工作上让我全方位的成长。最后思考的是跟公司一起开心工作,共同成长。

  我为什么而工作,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更多是思考自己的初心,我的经历告诉我自己,我是不愿安于现状的年轻人,期望在工作中寻求挑战、意义、成就和满足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为什么而工作依然是一个未完待续问题。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3

  我们都要去工作,这是迟早会面临的事情。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工作?是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谋取生计、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等等。总之,工作给我们带来了满足感,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是我们愿意工作的源动力。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带来我们需要的满足感,甚至我们从事的工作往往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盖洛普的一项民调显示:全世界“消极怠工”的员工数量是热爱工作的“敬业”员工的两倍,仅仅有13%的员工积极工作,63%的员工工作不上心,24%的员工相当厌恶工作。也就是说,90%的人将大半的生命耗费在他们不愿从事的工作中。这样的事实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存在,让人震惊,值得关注和思考。

  美国的巴里·施瓦茨经过40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你为什么而工作》一书,对于这样的问题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思考。他认为,工作动力正是来源于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而不是像亚当·斯密所说的“大多数人的天性是为了报酬而工作”。为此,我们要积极营造富有挑战性、社会意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工作环境。这样,大多数人为了“终极宗旨”的组织目标而进行“工作重塑”,带着使命感工作,赋予自己从事的工作新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大家把自己做的事情看作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则只会重视报酬,缺乏自主性,迫不及待想要退休;如果看成是“职业”,则只会关注自己的提升和进步,追求升职、高薪、更好的工作;如果看成是“使命”,则会更多讲求奉献和工作的社会价值,这时获得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是最高的。当人们对工作赋予新的意义时,尽管工作本身和报酬都没有改变,但是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都会发生积极的`变化。所以,高效率的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注重提供完善的工作保障,倡导团队自我管理,提供给员工高于行业标准的薪酬,完善培训体系,评估但不过度评估职工的表现,极力强调公司的共同愿景和目标使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类需求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物质方面的诉求逐渐下降,对精神方面的诉求逐渐上升。大多数情况下,高度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工作的单调无聊是无法用薪酬来弥补的。同样,当人们已经有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时,金钱的激励作用会逐步弱化,甚至会大大削弱原有的工作动力,出现外在激励侵损内在激励的“动机排挤”现象。从这个层面来说,有时激励机制反而刺激了利己行为,即巴里·施瓦茨所说的:“只关注自我利益的利己行为正源于激励机制在工作中的运用和盛行。”

  所以,我们需要作出友好的人性假设并作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当组织设计的工作环境能够体现员工工作的价值时,组织就能培育出看重工作价值的人来;当组织设计的工作环境能够让员工从中找到意义,那么组织就能培育出注重工作意义的人来。当员工用饱含热情而非冷漠的态度积极工作给他人带来福祉,他们便会竭尽全力努力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是管理者的使命与担当,关乎组织乃至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也让员工更富生机活力。

  美国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说:“你不能停滞不前,要期待自己朝远处的高地奋进。”巴里·施瓦茨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为创造一种值得我们追求的人性来共同努力。”这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抑或是组织的每一位员工来说,都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相关文章: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作文05-19

你为什么没那么好运作文05-05

孩子为什么打你读后感02-24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作文2篇06-06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01-20

《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读后感04-23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5篇04-19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7篇01-20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11篇04-11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后感7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