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24 08:01: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1

  在讲座之前,老师用几句简单的话介绍了自己,听完她的介绍,马上让我回想到了自己在大学时的老师,我用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一看,果然是我大学时的孙改仙老师,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口太谷方言,虽然听着有点困难,但是总觉得有种亲切感。

  孙老师主要讲的是教学技能----如何有效观课、评课、议课、教学反思。在前面陈清风老师讲的是教学常规----如何备课、上课。我认为这两节课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我也认真地做了笔记,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我工作的几年中,我其实挺喜欢备课、上课的,可不知怎么地总是不喜欢观课,其主要原因是害怕评课、议课,我也发现这不仅仅是我有这样的反应,有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有这种感受。但我们心里面都很明白,让我们在教学上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多观课、多评课、多议课、教学反思。听了孙老师的讲解之后,我觉得我们这些老师不愿意做这几样事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它真正的意义所在。不过,我现在也已茅舍顿开、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是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教学中学生的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信所有的教师都讲过公开课,无论是具有资深的老教师,还是有待提高的年轻教师,公开课似乎就是尽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此,历经几轮试讲,反复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听课老师,事先对这节课一无所知,临时坐进课堂。一节课观摩下来,首先要对讲课的老师的教学情况依项打分。如果有评课的要求,就会聚集老师来评论一番,或者给予高度的肯定,或者以毁誉参半。这种情况下,上课的老师都表现出很谦虚的样子,之后,就会心里暗暗下决心,不是万不得已,就决不开课了。 而且结合我这几年的工作来谈,我也发现了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但我认为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通过课常观察,个别访谈,形成性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己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无论是教学中的那个环节,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否则,将无法达到这节课最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讲座之后,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的,我也一定要努力把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细。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2

  一、研究问题:

  如何实现小组讨论的高效性

  二、解决措施:

  1、对小组组长进行培训,明确小组长职责,使组长能够真正起到组织、领导、协调作用,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2、明确组员分工,小组讨论时发言顺序,精神集中度,记录员,总结发言的同学都有明确安排。

  3、教师设置讨论问题时要精心,学生有共同疑问的地方才设讨论环节,这样讨论起来才有价值,学生才会有话可说,而不至于闲谈。

  4、教师采用多鼓励的政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效果: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培养,反复指导训练,小组活动的积极度有所提高,小组活动的效果也有所加强,工作总结《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只是个别学生还是有讨论时不愿发言,甘做听众的情况,需要进一步鼓励,培养信心和兴趣。

  四、下学期设想:

  1、对于部分学生小组活动不参与的学生做通思想工作,多鼓励,树立起自信心。

  2、对于个别小组讨论效果不佳的.组,多进行指导。

  3、树立好的典型,请两个出色的小组中的组长和组员分别介绍经验,带动其他小组。

  4、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包括生本小组课堂积分,还包括小组之间学习成效积分,带动每个组课上课下学习。

  5、教师时常深入到小组内详细了解每一个小组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小组查找到本组小组讨论环节的缺失之处,使小组真正找到适合自己本组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讨论时效性。

  实现小组讨论的高效性,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它需要师生默契配合,也需要组员之间通力合作;它需要教师对自身课堂上所设置的问题精心谋划,也需要小组内学生对本组讨论时的现状和目标加以合理定位。相信只要我们师生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小组合作成效定会提升。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3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每天老师的书桌上都摆放着学生的作业,有时收上来的作业有课堂的、课外的,还有作文等等,一摞又一摞。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批改,发下去的作业,有些学生会看一看,有些学生却理都不理,所以我觉得作业批改的方法要改变一下。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答案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有一次,我偶然在报刊上看了一篇关于《批改作业的评价》的文章后感触很深。因此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在批改作业时,我想:对学生写错的地方不要用“×”,而用“?”,等学生改正过来后就奖给他一个“√”,这样效果会不会好些呢?

  其实,凭直觉,“√”像进取的阶梯,“×”像剪刀,是“此路不通”的意思,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剪”去不少。老师批改完作业,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如果看到“√”号感觉还不错,但是看到“×”号就直皱眉头。特别是作业中布满了“×”号,到处都有此路不通的标记,学生此时的感觉就真的是无路可走。所以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用“O”号圈画出具体的错误,如错别字等;用“?”号代替“×”号则可以代表书写潦草不清或是空白的作业等。而 “О”号或“?”号则像循循善诱的老师,学生看到它,就不会因为做错了题目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特别是写铅笔字的低年级学生)擦去错误的答案并订正过来后,老师先前画的那个“×”号仍留在那。这就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误解:这老师批改作业太不认真,竟将对的答案判错了。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老师不愿看到的。看来,老师在批改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后,不一定要用“×”表示,用“?”代替“×”就十分可行。想想当学生拿到作业本,看到了问号就会自觉地细心地检查,发现错误然后改正过来,改对了老师还会给他一个“√”。这样的结果,学生高兴,老师暗喜。假如学生没有改正过来,那个问号就会一直留在上面,等待着给它一个满意的答案。如此看来,老师在批改作业时,遇到学生写错的地方得多用“?”,少用或不用“×”。再是在批改作文时我用一些简单但又具有激励性的评语进行批改,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只要他们有进步,我就会在旁边写上“xx,你进步了,加油哦”,“xx,看着你的进步,老师真替你高兴”------因人而异,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适时的夸夸他们,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如泉水般涓涓细流的关爱,这样一来既降低他们做作业时的枯燥感,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我的方法是可行的,一个小小的问号,对学生的学习有如此的帮助,我们是应该好好利用的。它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们养成认真检查作业、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4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要做到真正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教学,而且需要注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进行培养。根据以上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思想政治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尽可能多的获取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能够把这些知识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品质,升华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上学习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并且将这些知识手段运用于实际生活,去解决其他问题。

  2、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层面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可能受到社会上的评论或者是家长教育的影响,心里面存在着对于政治学的误解,认为政治学是假大空的东西。这样的认识让他们对于政治学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心里把政治学科做为副科看待,平时对于政治学科不愿花费太大的精力,仅仅在考试前一段时间突击背诵一下政治理论。这样的想法对于学习政治都是很不利的。

  政治学对于学生三观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观念的形成对于一个人的未来人生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政治学科的学习重在积累,在于平时点点滴滴的思考,仅靠考试前夕突击背诵来学习政治是远远不够的。

  2.2教师层面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建议提出了如下的要求:“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并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

  精神”。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然而就目前思想品德课的现状来看: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照本宣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出“满堂灌”这种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仍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完全相悖。这就致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思想政治课变得枯燥、乏味、死板,出现了教师在讲台上口惹悬河地讲着,学生却无精打采目光呆滞的听着。

  3、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3.1分清主次,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

  在整个政治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体,教师起着辅助作用,政治教学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进行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分清主次,才不至于偏离主要方向。

  在以学生为主展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视角来思考,设计能够赢得他们认可的教学内容及讲课方式。否则,一堂课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不接受,也是做无用功。这就要求老师要转换思维,不以自己的喜好来安排教学活动,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由此展开课堂教学。这样,政治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乐见的讲课形式,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由于年龄、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和老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并且拥有广博的胸怀,不以自己的个人喜恶来对待学生。笔者认为作为人师,最基本的是能够放下自己的情感偏见,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认清自己作为教师的最基本职责——传道、授业、解惑。曾听过一个刚迈入教师行业的人讲,学生如果惹到他,让他不顺心,他会不管那位学生,潜在意思是毁了那个学生的将来。对于这种思想,笔者完全不能苟同,如果对学生没有一个包容之心,锱铢必较,这样的人可以说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教学,这就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把握教学大纲,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学生作为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他们也存在共性,有个共同的特点以及价值观念。这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当前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从他们共同认可、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2互相应和,互相尊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低低在下。虽说这能够保持教师的权威,让学生产生敬畏之情,但是往往也让学生“敬而远之”。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学生喜欢和老师呆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其实,塑造这种高高在上的形象,不仅学生畏惧,教师本身也感到累。既然如此,教师为何不拿出自己的“真面目”来面对学生呢?向学生坦诚自己,或许更能赢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发自内心的喜爱跟敬重。

  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并没有统一的答案,这样老师应该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如果他们的观点新颖并且不乏道理,老师也可以转而为学生喝彩,为他们鼓掌。学生看到老师真心听取自己的`意见,相应地他们也就会悉心听从老师的话语,这就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应和、互相听取对方言论的良性循环。

  在中国这个社会环境下,老师这个职业可谓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老师的意见。学生作为与教师接触最密切的人员,教师对他们的影响非常

  深刻,而学生最想赢得的也是老师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他们思考以及讲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促成和谐课堂环境的形成,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3.3设置新鲜有趣的课堂内容,展望政治发展新未来

  中学时代的学生,思想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和浓厚的兴趣。因此,如果在政治教学活动中穿插新近发生的事情或者有趣的故事,一定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很多政治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发现,只要一讲故事,学生都是全神贯注。那么,为何不让政治课成为一门生动的故事课呢?其实,与其他科目相比,政治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非常容易将课堂内容与日常趣闻以及小说故事相联系,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当然,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不过相信在这付出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能收获自己的人生。

  4、结语

  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几乎都有赖于无数莘莘学子,教育者作为培养下一代的主要工作者,可谓责任重大。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使政治成为一门受欢迎的学科,这是所有政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马克思唯物辩证法里讲到,在解决矛盾时,需要分清主次。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只要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政治教学活动中,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无疑也有助于学生喜爱上政治这门学科。同时,老师注意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谐相处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让他们在接受政治老师的基础上接受政治。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5

  今天能够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教学上的问题,实感荣幸,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但是深感荣幸的同时,心中不免有一点遗憾,遗憾的是我当学生那会儿为什么就没有现在的学生幸福,而是经常地在周末和节假日还要奔波于上学的路上,心里面实在是羡慕现在的学生,羡慕他们赶上了好时候,羡慕他们有在座的各位优秀的好老师,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我们的教育进步了,我们不再靠“加时间、拼体力”,损害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好的教学成绩,而是站在未来的角度、站在人本的角度、站在发展的角度采取了的一个重大决策:为师生的发展与幸福,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并且在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的教学涉及到了共同的话题:如何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标,区教育局高屋建瓴,铿锵有力的提出“构建自能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这一划时代的主题,于冥冥之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真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一、对高效自能课堂的思考和认识

  “物竞天择”,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适应变化,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因而构建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高效课堂将是事在必行。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成育人目标。高效率的课堂,是“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且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乐学,老师乐教,师生互动,共同受益。

  自打高效自能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我们全区上下“草木皆兵”,积极投入到创建高效课堂的热潮当中,在区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下,各兄弟学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打造自己高效课堂的招牌,我们高都中学也不甘示弱,领导们“运筹于帷幄之中”,首先评选出“高效课堂攻关小组”,其成员作为高效课堂的领头羊,继而出台了《高都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方案》高瞻远瞩的提出以下措施:攻关小组的成员每人每月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上一堂公开课,每星期撰写一篇教学笔记,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等等。“天道酬勤”,老师们的课堂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12月19日全区化学和生物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这充分说明我们高都中学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更是切磋教学的好去处,欣喜的同时我们不禁鼓足了勇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我们对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1、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德国著名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所以说,对于我们老师,在教研组内一定要搞好团结,遇事不争,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大家有劲儿往一块使,有问题一起解决。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我们高都中学化学组的全体成员用团结的力量打造了一块强有力的基石,使得我们化学组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集体,同时也是高度中学最优秀的教研组。

  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只有课前认真的备好课,才有可能创造出高效课堂。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其实我们的备课是没有教案的备课,而是促膝长谈,讨论导学案的内容,哪个地方需要出,由谁来出,要出现哪些内容等等。说到这里,老师们一定会想起我们的集体备课,其实集体备课不一定只能在学校安排的那两节课来进行,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走在路上交谈,电话里交谈,都可以进行。我们使用的导学案可分为三种:新授课、复习课和专题训练导学案。无论是哪种导学案,都必须以“35X课堂教学策略”为准绳进行设计,特别是三维目标的设计,不少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搬到自己的教案上,或者用三维目标的一些套话,把目标当成可以跳过的摆设,造成在实施层面上出现目标虚化的现象。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双基目标,而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它们是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的,而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应让教学目标剔除“雕饰”,还以“清澈”,简明透彻,恰如其分。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了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课上就可以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大展拳脚,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平时我们上课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⑴、时间就是生命

  我们上课时往往有这种体会,自己上课的时候时间过得非常快,处理某一个知识点往往要超出自己所估计的时间,但是要是听别人的课,时间往往过得非常的慢。但是我们仍要和时间去赛跑,要赢得高效,首先要赢得时间,那就是要求学生限时间、限内容、限方法去完成学习任务,有的时候以分钟为单位,更有的时候要以秒为单位,因为课上分分秒秒都显得非常珍贵。

  ⑵、用好同步学习

  《同步学习》内容和板块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说,本套学习材料,是初中化学教材高效的 “导学案”。内容的编写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为:“自主性探究”、 “知识整理” 、“开放性作业”、“拓展性学习”四个板块,对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化学知识搭建了舒适的平台。我曾经读过临沭县朱仓初级中学徐康老师的一篇关于同步学习使用的文章,他说:“我们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以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归纳、迁移及应用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研究化学的能力,《同步学习》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可能,要把《同步学习》作为高效课堂的载体。

  ⑶、学以致用

  我们都曾经学习过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一些先进做法,虽然他们的精华我们学不到,但是总能学到一点皮毛。比方说,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我们的课上总会有一些不愿学习的学生,认为他们虽坐在教室里,但是心早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于是就抱怨道: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就算得到全世界我也不开心。于是就让这部分学生“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那就是放弃,但是我要说的'是:人在一起,心就会在一起。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其中一层含义就是教师和教室中每一位学生的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还有杜朗口“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主导学习方式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展现自我的健康个性。那么下面一条我就谈谈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情况。

  ⑷、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课标》上说,化学课堂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一个人很难说学什么干什么,走上社会后还得干什么学什么。从教育角度讲,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我在教学中观察、体会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没兴趣;二是学生已懂的知识,教师翻来覆去讲,学生乏味;三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途径与教师不“对接”,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所以,落实学生的交流、合作是关怀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能自学懂的知识坚持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理解的坚持不讲。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合作的具体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个人所得,讨论要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师设计的具体问题。为了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校领导还专门出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方案”,合作的小组一般以5—6人为小组(按学生水平不同合理搭配),也可以同桌同学讨论,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要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使用累计打分的方法,目的就是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这种方式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允许学生在讨论中展开争辩,特别适用于实验探究课,但不等于牧羊式的放任。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及时“拨乱反正”,以免自学讨论离题太远或走过场。及时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为精讲奠定基础,有的放矢。

  ⑸、恰当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基本普及。教师上课基本上都能自制课件进行配合教学,是课堂教学点睛之笔。而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老是一个姿势在教室学习,不免有些太乏味,我们适当的可以让他们“尝尝鲜”,时而不时的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去感受一下高科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我们平均每学期2—3次让学生接受多媒体教学,效果那是相当的不错。但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些问题: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课件呢?是不是每一个实验都要用课件来实现呢?我们一直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6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并让幼儿讲述过马路的规则。在活动中教师利用了情景游戏体验模式,这一样的教学方式十分适合小班的孩子们。教师以“去大润发超市”为情景主线,带着孩子们随乐开车。在开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并提问“绿灯亮了怎么办?黄灯亮了怎么办?红灯亮了怎么办?”在孩子们到达停车场后,教师出示PPT课件,并引导幼儿回忆上一环节的“开车游戏”,引导幼儿学说“绿灯亮了向前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红灯亮了停一停”这三句好听的话。在学说这三句话的时候教师利用了好看生动的PPT小动画,充分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学会这三句交通规则的话以后,教师请孩子们继续看PPT,出示大润发图片,引导幼儿大润发就在马路对面,请小朋友一起过马路去大润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了一些过马路的反面案例,如乱穿马路、不走斑马线等,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些人的做法对吗?应该怎么做。最后教师带领小朋友们按照红绿灯规则正确过马路结束活动。

  本次活动的过程衔接十分流畅,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整个活动动静结合,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但本活动在小班下学期开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导致整个活动的时间有点短,由于教室空间的局限性,游戏情节比较单一。教师在出示过马路案例时选择的都是错误的范例,对小班幼儿的视觉印象引导是不正确的,最好出示一些正确的过马路案例图片来加深孩子们对正确行为的记忆。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对于小班的社会活动开展教师要注意情景的设置,以及可以添加一些漂亮生动的小动画课件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有趣的情景环节也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7

  听了叶老师对《什么是优秀的教学课例》的讲述后,我的感受颇深,在这里,我就谈谈我的一点心得和反思:

  一、几点收获

  1、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课例是通过一堂课,从课中先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案例则是把多堂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拿出来在新的课堂中分析、解快。也可以这么说,前者是一课多议,而后者是多课一议。(编者注:这是指形式上的差异,还是指两者的本质区别?)

  2、课例与案例的联系

  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

  3、为什么要写课例

  说实在的,在这以前,我写课例时只抱着两种想法:一是把我教学当中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记录下来;二是参加课例比赛。但昨天听了叶老师的一席话,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为什么要写课例:

  通过课例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让教师对一节课进行分析探讨,由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研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一位好的教师,应该能够在课堂上组织好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以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实践和探究。即要学会发现问题。而课例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回头看”的机会。写课例的目的也就显而意见了。

  4、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课例

  一个优秀的课例,不应该表现为对某一课教学流程的罗列式陈述,需要重点描述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只有围绕问题展开,才可能通过认识或解决某个或某些问题,使教学课例成为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教学能力的“支架”

  优秀的课例是让执教者与同事一同努力,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这才把握了撰写课例、围绕课例展开研究的真缔。

  二、几点质疑:

  1、在叶老师的讲述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们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课例。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发现呢?

  2、我们又如何区分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哪些是没有价值的问题呢?

  3、如何对我们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呢?它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吗?

  4、如何对一篇课例进行剪裁?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8

  “翻转课堂”!啥叫“翻转课堂”?新鲜,新奇?欲一睹为快!

  学完后,痛并着快乐着。

  “学而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翻转课堂”主导理论让我想起了高三复习诗歌专题时的一次小小尝试:我们高三语文教研组先讨论通过复习重点资料,然后选择相应练习;学生先研讨复习资料,掌握重难点;然后结合练习进行巩固;巩固后自对答案;最后小组讨论练习中的难点,并将疑点提交给教师;教师汇总所有疑点,整理归类然后讲解释疑。

  起初,学生对这种新的复习模式很茫然,一个问题也提交不上!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需要费脑思考哪些是他们该掌握的,因为老师会把重难点一点一点,反反复复地灌输到他们的大脑中,只要囫囵咽下去即可!可是这次不同了:学生不提交疑点难点,老师就全部“退居”二线,任学生在一线战场“溃不成军”甚或“全军覆灭”。

  接下去,第二个诗歌专题拉开了序幕,学生开始着急:他们试着彼此交流,试着提出各种问题。教师讲桌上的问题单越来越多了——————

  最后,问题越来越集中,教师的释疑也越来越集中了。

  这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让我们备课组欣喜不已,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得意。可是今天,看完了“微课”“翻转课堂”,才知道我们沾沾自喜的尝试其实早已有人尝试。我们只知道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闭门造车,远离了广阔的世界,让我们成了那井底的一只只青蛙!记得有人说过:“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变小了。”确实如此!

  这次培训让我们不得不由孤芳自赏转为反思现实。Mooc的.群体资源共享、多技术平台共用,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分享最优秀的资源。周飞老师深入浅出的“微课”理论,“可汉学院”最优秀的“微课”教育模式,也为我们传统的课堂敲响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警钟。我们坚信,技术可以改变教育,只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一定会跳出井底,看到万里晴空的!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9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培训应聚焦有效教学的具体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增强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和表现特征、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特殊教学规律和原则以及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等问题的认识,通过学习、体验,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泛谈理念;充分挖掘学习者资源,力求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引发每位参训者的思考,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潜力,搭建其交流及后续研究的的平台,以此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老师们的教学逐步走向高效。

  各校承担二级培训的主管语文教学或任教语文学科的教务主任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长。

  培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余文森教授的通识专题讲座,帮助培训者提高对有效教学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掌握相关理论及策略,提升理论水平。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两个不同主题的微型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思考并实践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第三部分主要是组织各位参培者对该课程二级培训工作方案进行研讨与交流。

  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培训者和学习者的关系,以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展开培训工作,将老师们的自主学习研修、微型讲座以及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平等对话的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让不同的观点相互交锋;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习者的自学意识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承担责任、分享经验的意识。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10

  8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上午首先聆听了几位名师对两节示范课的评课和铜井周中亮老师《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以及张老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析》的报告。下午先是教师们互动评价暑假修订的集体备课,接着又聆听了于兆荣老师《一二年级教材通研》的报告,最后张老师做了全面总结。总之一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周中亮老师在报告中提到了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因此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周老师在报告中提到了现实中课堂教学存在几种值得我们思考的题目。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认真的思考之后我以为要想构建既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做好全面的工作:

  1、课前认真预备,充分的预设。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使课堂教学高效,充分的课前预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做到有重点的点拨,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公道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进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营造现实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适当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必要的。恰当的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进到学习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有效地进步学生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懂得欣赏学生。

  懂得欣赏每一位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的一段话能带给我们一点点启示:“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天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气力,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苍冬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是的,我们教师的“权利”有多大,我们直接关系着一个孩子长大过程中的悲哀与欢快,直接左右着孩子的`精神生活,想想都觉得可怕。当我们一脸阳光的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的心情也是伸展与放松的,当我们给孩子们一句诚信的赞美,他会是多么的幸福与喜悦;而我们的可能是不经意的表情、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给孩子遮盖上一片沉重的乌云。所以欣赏我们的孩子吧,只有真心的往欣赏他们才能引领学生进进思考和创造的境界,也才能保证我们课堂的高效。

  二、正确把握教材、利用教材

  在这次培训中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题目的一些模糊熟悉,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以前对

  一、二年级教材感觉有所熟悉,有所理解,但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新的熟悉,更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把握所学知识。

  2、人教版教材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夸大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题目的过程,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纵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留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这里,我忽然感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进步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往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11

  学习了《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这一门课程后使我收获不少,让我知道了,无论课堂教学的生成成分多么大,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总有相当分量的内容需要精心预设,这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目标、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等等。下面就谈谈我的心得体会:音乐教学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它包含着唱歌、律动、欣赏、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要大胆的放,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能做的自己做、学生能说的自己说,变“填鸭式”教学为“放鸽式”教学。没有悠长无味的说教,学生知识的获取都是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去感知、理解、表现中得到的。教师在启发、暗示、等待中增加学生勇气,引导学生应怎样想、怎样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研讨,得到结果。始终让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便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

  1.结合歌曲进行歌词创作

  歌词的创作是要学生马上反应的,在不改变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运用代换词的方法,要求学生用新词句代换。这种办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灵敏度、思维力和学生即兴发挥的才能。这种办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勇气和创作的自信心。有的同学虽然曲调把握得不够准确,可歌词却编得朗朗上口。学生创编歌词的兴趣远远超过你教他去学习一首新歌。

  2.结合身体律动,加强音乐创作教学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这也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任何音乐理念都可以转化成身体律动,而某一身体律动也可以相对的转化成音乐。”如欣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我让学生听完后说出音乐所刻化形象,自编动作即兴表演,尽情地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微笑送给了学生,把学习的空间送给学生,又要把说话的权力送给学生,让学生随便说,这就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学生开口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表现自己所思、所想、所感。至于说的对不对,这不重要,关键是先参与进来,然后再研究发展,研究结果,以奏、唱、编等富有创造因素的方式听赏音乐,培养学生听赏的习惯,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离不开认真听音乐。

  唱、奏、跳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创作教学活动。

  以唱、奏、跳、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认识事物,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激励其创造的意识。如在学完一首歌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按各自的爱好和能力分工,有的同学演唱;有的同学编舞;总之,从小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无拘无束、即兴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挖掘,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教学要从生活入手,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

  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成为一次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课堂教学还应注重自己角色的转变,要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进入课堂。教师要能够关注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改变以往教师自始至终以琴带唱的现象,多数时间在无伴奏的情况下进行,依靠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学歌迅速。

  以上只是我的点滴体会,在新理念指导下,音乐课堂教学还有很多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发现。相信,通过我们努力,音乐课堂一定会百花齐放的。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12

  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造成这种情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不会厌学。

  一、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供给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我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本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景,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

  三、比较分析法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大多简单雷同,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一样,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四、从人性角度讲述历史人物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能够改变它应当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那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期望;并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官僚的权利欲,他完全是带着对天下难民的博爱而担当起政治使命的”。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13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在评价中鼓励自己;

  三、创设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表达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效劳员的原那么,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理念。

  新课标下的七年级《思想品德》,与以往的《思想政治》相比,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实际,更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安康人格的形成与开展。

  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这一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安康人格的形成与开展?我的主要做法是: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和教学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今天的中学生,面临着很多的时机和挑战,需要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必须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并进展反思。所以作为教师不应该唱独角戏,而应做效劳员,为学生搭建表演平台。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堂资源,善于为他们创造、选择条件,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善于抓住有关时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他们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同时善于指导学生去“做”,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一直尝试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多种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其教学模式是:情境理论情境。情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情境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情境,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精选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首要条件,情境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方,导入、表演(过程)、讨论、总结等。不过为了顺利而有效地进展情境教学,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准情境。每课的教学目的都不同,而每课又有不同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如《认识新伙伴》适用游戏;《男生女生》适用角色扮演;《文明交往》适用小品表演;《感受青春》那么适用专题讨论等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课前必须组织并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情境表演的有关准备工作。如选好人、准备好道具并指导学生进展排练等。为了让每次的情境教学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为教学效劳,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在各教学班以自愿为另外,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防止顾此失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来确定表演的学生。我的一般做法是每课“探究园”中的漫画一般都是随堂以自愿为原那么请学生即兴表演;而根据各教学目的及环节的需要,由教师设计的小品、角色扮演等那么由小品组的同学课前排练好,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效劳。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课堂教学不能再把知识的死记硬背作为我们教学的唯一目标,评价学生也不是让学生背出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并由考试分数的多少来决定。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人,是一个每天都在不断成长的人,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人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到达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而新课标对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表达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起学习的热情,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课本原有的知识板块进展评价。如“探究园”、“实践与评价”中的某些小设计,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想、动手去做、动口去讲,让大家各抒己见。对学生所出的“点子”、所想的“方法”及各种“”的设计我都会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对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更是给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

  (二)、认真做好课后评价。每学完一节课、一课书、一个单元我都会对学生进展相应的评价。在评价中,我一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比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展简单小结、谈感想、写心得、进展活动设计、同学间互相打分、举办学生的小作品展示、个人才艺表演等等,以此来肯定学生,激发学生。值得注意的是绝不能把评价变成对学生的问卷考试。

  备课是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备好每一节课,坚决做到无备课笔记不上课。细致地备课无形中增大了我的工作量,虽然辛苦,但事实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令老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反之,备课不充分,那么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脸茫然,可见,认真备课对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了,需要教师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改掉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构造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上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并实践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鼓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泼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或挑战权威。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室中没有了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泼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学生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构造,去吸收新东西。

  根底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培训应聚焦有效教学的详细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增强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和表现特征、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特殊教学规律和原那么以及有效教学的'根本策略等问题的认识,通过学习、体验,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实施有效教学的详细行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培训工作的根本思路: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泛谈理念;充分挖掘学习者资源,力求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引发每位参训者的思考,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经历和潜力,搭建其交流及后续研究的的平台,以此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老师们的教学逐步走向高效。各校承担二级培训的主管语文教学或任教语文学科的教务主任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长。

  培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余文森教授的通识专题讲座,帮助培训者提高对有效教学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掌握相关理论及策略,提升理论水平。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两个不同主题的微型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思考并实践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第三部分主要是组织各位参培者对该课程二级培训工作方案进展研讨与交流。

  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培训者和学习者的关系,以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展开培训工作,将老师们的自主学习研修、微型讲座以及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平等对话的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让不同的观点相互交锋;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习者的自学意识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承担责任、分享经历的意识。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详细进步或开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开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我想有效备课是根底是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到达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开展。面对当前教育教学的严峻形式,我们应该把课堂作为自己专业开展的根底和依托。在教学中要做到:语言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授课;课前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要会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能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并讨论交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开展。并且,要会运用学生的答复来促成课时目标,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思想、经历和思维模式详细阐述和扩展所学内容;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部分提供先行组织者和心理策略,用多种要求创设活动构造;运用内容问题和过程问题传达事实,并鼓励学生探询和解决问题;在课堂讲授中通过语言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以及活力等展示生气、投入、兴奋和兴趣。

  备课应是在自己以前教学的根底上的深思、加工和创生,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确实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在备课之前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览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知识的延伸应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在备课中都应进展认真思考。备课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设计包括: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与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等。设计能保障教学的流畅,设计能防止教学的盲目性,设计能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事先想好用什么样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进展有效学习,这比课堂上现想要适宜和有效的多。

  大量的教学实践说明,适时的总结、反思、沉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程更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完毕,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忆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展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在备课本上。如何培养好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蔼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到达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承受,到达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间隔。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有了有效的教学,还要有有效教师。我们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实验者,更要成为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教师能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由“经历教学”转向“反思教学”,是否能够由“经历教师”走向“反思教师”后“”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只有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开发和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案设计息息相关,在课前教师要反复推敲、斟酌教学设计与流程,过滤和压缩无效言语,增加学生练习与思考的时空,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将老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智慧的挑战、人格的熏陶和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从而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说,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数学课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对教学追求有效,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升华,才能使这一目标全面达成。让我们携手前进,让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欢歌,共谱游仙教育的新篇章!教学实践反思是教师以自己实际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展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开展的途径。

  教师在每一堂课完毕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地进展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出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即使是颇有造诣、经历丰富的教师的所谓成功、完美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失误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是说话不当,或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或是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是习题难易不均,或是突发事件未机智应对等等。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有序梳理,全面回忆,对其作深刻的反思、剖析和探究,使之成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感觉,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闪光点。例如: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课堂教学临时应变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清楚的板书;某些教育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根本原理使用的感受;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从“独奏”到“伴奏”的师生有序互动;某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等,反思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根底上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推陈出新。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开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假设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思维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思路、好方法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反思后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教育学家古德森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以良好的修养熏陶学生,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反思如下内容:即学生在答复以下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是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还是批评和挖苦挖苦?对差生是因材施教,热情鼓励还是冷眼相对,漠不关心?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是否拥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平息事件而到达了育人的目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是否融入了“无言之教”之中?课后,教师要冷静思考和客观分析,因为,反思+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式。

  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根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有些教师口头上喊因材施教,而在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同样多的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教师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那么要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努力到达根本要求,最终到达优等生学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跟得上的目标。教学反思可以使我们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通过教师的认真反思,教学的成败得失记录在册,进展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就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14

  我主要从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方面,浅谈两点学习心得体会: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二、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15

  县进修学校以及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对我校今年新入职的老师进行听课,以便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虽然早就得到这个消息,但由于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所以直到上课前一刻,才将上课所需的所有课件准备好。没有精心做好准备,再加上时隔多年再次重返讲台,以及学段的跨度让我倍感压力,甚至有些手足无措。所以,整堂课下来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虽然自己在课堂上也会发现一些不足,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听课老师们真诚、到位的点评能够让我全面地认识自己。优点我该如何保持,甚至做得更好;缺点我又该如何克服,让课堂更加完美。这些都是我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这堂课,我上的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猫》。首先,我通过与孩子们对话的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进而一步一步引入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然后,介绍作者资料以及进行生字教学,并重点指导一些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还让学生在跟读、赛读的过程中加强记忆;接着,让学生自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教学“小猫满月时可爱”的部分;最后,让孩子们在个人读、男女赛读、齐读中体会小猫满月时的可爱,体会作者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

  课后,听课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讲解“小猫满月时可爱”的时候,我不应该把句子罗列好一一展示给孩子们,而应该让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概括小猫的可爱之处;

  2、朗读的时候要配合肢体动作、语气和表情。这也是我一直忽视的地方。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读懂文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配合一些肢体动作、语气和表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3、板书可以和学生共同完成。这样不仅接近了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件多使用视频。视频的使用不仅更加直观和具体,还能让课堂更加鲜活和立体,有时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情境教学,培养兴趣。课文的讲解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孩子们理解。此外,在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又不能太过依赖多媒体。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抛开教案和课本,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尽情地演绎和诠释。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教师想要成长,就离不开教学反思。只有经过自己对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才能有所进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上能够有所长进,在教学路上能够越走越远。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04-05

对教学反思的“反思”03-28

教学教学反思03-22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小班反思教学反思01-07

比的教学反思01-30

教学反思12-31

教学的反思01-05

经典教学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