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8 16:12: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直角和生活联系紧密,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复习角、认识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中形如课桌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

  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从同学们所熟悉的练习本、手帕等物体抽象出图形,并拿练习本上的角对比周围的角,如:黑板面的角、门框、红花台、桌面的角等,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兴趣高涨的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通过实践,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是角的一种。由于学生感知充分,所以记忆也深刻,并且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学生学会判断直角后,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第三层次,学画直角。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画出的直角不标准。结合课中出现的问题,我练习了多个判断是不是直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全部学生可以正确的画出直角,并保证正确使用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主要不足:

  1、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没有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例题中的重点词句,导致学生交流时发言不够踊跃。

  2、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时候,却遇到了问题,学生拿三角板却知道怎样摆放,我一味地加强指导和示范作用,但学生缺少实际操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在总结时没有完全信任学生,总担心学生讲得不好不完整,少给你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数学课的课堂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的按常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好每一步,而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自由人,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学,怎么做。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随机应变,做好这个护航者的使命。我还需要努力从这方面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主要任教二年级的数学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关心爱护学生,努力学习数学专业知识,认真反思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收获不少,感受很多。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引领之下,在与学生一起相处和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学生的巨大潜力,也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现在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做出反思,找出不足,以促进数学教学工作再更上一层楼。

  一、课堂教学

  本学期初,根据本班数学教学的现状,我大胆提出了“精讲精练、当堂达标、当堂过关、单元过关”这一新理念。努力去学习、实践着、摸索着,并逐步看到了自己学生的一些欣喜的变化,感受到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的轻松和愉悦。

  (一)指导预习,使学生学会学习。

  (二)精讲、引导,教给方法。

  对于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学生不懂的教师一定要精讲。关键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惑之时,讲到点子上。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不仅要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方法,讲思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达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还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概念形象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真正的会学习,掌握思考的方法。

  (三)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对于及学生的疑问,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统一在课堂上讲解。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二、课后辅导

  (一)关爱后进生。

  真诚的接受和理解他们的做题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想法。课堂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课后多和他们交流、谈心。

  (二)耐心辅导。

  从“耐心”入手,去坚定学生的“恒心”。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他们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病,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有兴趣。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终生受益。首先要解决的是“听”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从中吸取经验和方法。其次是“说”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还能将思路和方法给大家有条理的讲出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存在问题

  (一)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

  (二)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

  (三)现在教学媒介运用得不足。

  四、改进措施

  (一)今后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突出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二)强教学反思,积累经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手段。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弥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在课题研究方面要大胆探索,并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对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轴对称”的知识。本以为《轴对称图形》是一节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接受的课,但这一次执教本节课,我却深深地感觉到越发不知道怎样去讲,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主要借生活中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对于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并不陌生,他们也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课的开始,提供米奇兄弟的图片,这一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出,促使他们投入较高的热情去探究物体的对称性,感受物体的对称美。通过“我会找,我会分,我会折,我会判断,我会剪”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猜测、想像、探索、交流中学习数学。

  在这节课中,有几个方面我处理的`不够,1、在分一分这个环节,这是对平面图形对称研究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正确区分对称和不对称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对称性。我请两名学生上去分,其中,他们把树放到不对称图形那一边,我在巡视时引导了他们,后来他们上去改过来了,其实这正是一个很好的进行怎样正确区分对称和不对称图形的实例。这方面我处理得不好。2、在创造对称图形时,我没考虑到我的示范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本来,这个环节是通过学生动手创造对称图形,充分展示学生对对称美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没想到我的示范学生也跟着剪起衣服来,这方面我也处理得不好,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自己去发现,只要教会学生用折——画——剪这三个步骤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不会总围着老师转。没有放开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究,而是教师搀扶着,唯恐学生学不会,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因为本节课中有几个环节设计得不够严谨,我处理不够得当,让学生缺乏了创造美的机会,很遗憾。

  总之,这节课中的问题还有很多,我要结合听课老师们给我提出的宝贵的建议,重新做一调整,争取下次讲课能完美一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本课是由“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用小棒拼摆图形”两部分内容组成,在第一节小组教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次教案。再次教学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看一看摆一摆》是利用拼、摆、量、画几何图形的活动,加深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

  我先让孩子们在我的要求下拼摆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角等。接下来摆基本图形的组合:用9根小棒摆5个三角形、11根小棒摆5个三角形、7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等。最后让二人小组合作自由拼摆,巡视时发现学生的表现要比想象中好。二人小组摆的有声有色,只听一号同学说:我们来摆2个六边形看看用几根小棒?一会儿,二号:那我问你20根小棒可以摆()个五角星?看来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是提高了,确实该放手时就要放手了。

  1.内容生动有趣,激发学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玩具,将“看”和“摆”两个不同的数学活动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思想,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主动操作、自主探究,使学生去尝试和探索,并尽量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过程,比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情感教育

  课件都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学

  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道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由于年龄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多组织活动,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本节课由于课前准备的不充分有很多的不足:

  1. 复习的时间过长,复习的顺序有误,应先复习20以内口算减法,在复习不退位减法,复习的内容较多,应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比如本节课用不到100以内的加法,教师就没有必要去复习,本节课加法的复习就是多余的`,浪费时间。

  2. 没有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竖式计算51-36时,1-6不够减,在十位上退1为什么到个位上是10,还有一个是十位上为什么是4-3而不是5-3,在这一重点内容上没有抓住,首先就是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十位上的1就是10个一。在总结的时候也是没有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3. 第三节课听完尉主任的评课后又利用2.3的第四节的手工课又把摆小棒的过程从新的让学生感受了一下这个过程。在学生用1不够减的时候就去拿那一捆小棒,说用11减6=5,接下来我又像尉主任教的那样,追问学生为什么是11,学生说:一捆里有10根,十位上的一就是10个一。学生很轻松的就理解了为什么是11。

  4.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按照备课时的要求去做,做好课前的准备,上好每一节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下面就我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反思:

  一、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书上的主题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ldqu;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这是一间学校,有1面红旗、2副单杠、3张凳子、4个垃圾筒……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老师的要求。

  二、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更是成功之母。例如,在教学数10以内的数认读时,我通过游戏;摆学具:一个同学说数,另一个同学摆出相同数量的学具。游戏过程中让学生认真听清楚其他人的讲话。作为教师,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在教过《角的初步认识》后,几乎大多老师都有同感:教学角的大小是这节课最不容易突破的难点。其原因,可能与之抽象化有关吧。因而,每位老师在教学角的大小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演绎的更加形象、直观,以便于低年级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的时期,人的思想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突破这一难点上我几经思考,终于找到了一种既省时又简便,实效高的好教法(到目前为止)。下面我用对比的方式,谈一下自己的切身体会:

  记得最初教学这一难点,当时极为推广采用小蜜蜂课件来帮助学生形象演示抽象化知识:电脑会同时出现两个一样大的角,但有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非常的短,当学生一口认定两角一大一小时,电脑便会形象演示两角通过移动重合,让学生感受两角是一样大的。这看似非常形象的电化教学方式,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强加于学生了,因为这还是两个抽象的角,始终会有一部分学生疑惑为什么两边长的角会和两边短的角一样大呢,所以很难向学生说服: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而后,教学这一难点,由于当时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深钻教材,又有了新主意:同桌俩分别用一个图钉和两个硬纸条做个角,由于我事先在纸条上做了手脚,所以他们做出来的角,一个的角的两边很短,一个角的两边很长,当我要求他们想办法使两角一样大,大多同桌俩都能将之重合,但仍会有部分学生坚持说这重合的俩角不等,原因两边长的角大,这时我会剪掉长出的那段边,学生则说这回俩角相等了。然后,我用手拨动这对既重合两边又相等的角其中的一个,使之两边张开的角度变大,趁机问学生俩角一样大吗,学生马上说不一样大了,因为张口变大了,我便反问说可这俩角的边一样长啊,学生说可张开的口变大了啊,我说这回你们可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了吧。因该说这种直观的操作方法非常有说服力,但对于小部分后进生而言,仍显的比较复杂,很难理解。

  今天提倡生活数学,我惊喜的有了新的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消化,而“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有没有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生争执,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上的一段实例:师:其实,在大家的身上也藏着角呢!谁发现了?生:两条腿叉开来是一个角。师:下面咱们就做个游戏,看谁的反映灵敏?师:把你的角变大。(学生两腿叉开的角度变大)师:你的两腿变长了吗?生:没有。师:把你的角变小,再变小。(学生把两腿叉开的角度变小,再变小。)师:你的腿变短了吗?学生哈笑:没有啊,老师!师:游戏好玩吗?刚才,你的角一会变大,一会变小,那你的腿没有变长或变短?全体学生哄笑:没有。师: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还有关系吗?生异口同声:没有!师:对了, “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通过从生活中捕捉最直接的、最有说服力的角,轻轻松松的很容易解决了这个教学多年的老大难。从而也启发了我,生活中的数学到处都有,只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今后,我会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尽可能的挖掘、开发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更好的`为数学服务,让数学更好的应用于生活!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所以在设计时,我没有过多的加深知识难度,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有关角的初步知识。

  1、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的角,但对于数学意义上的角,还很模糊、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⑴找一找,先从主题图中找出角、找出教室及周围的角;

  ⑵折一折,让学生参与体验创造角;

  ⑶摸一摸,感性体验角的特征;

  ⑷说一说,将角的知识还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⑸做一做,进一步把角形象化,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

  ⑹画一画,对角的认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

  在找——折——摸——说——做——画几个步骤中,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充分的运用感知觉,饶有趣味的自我建构了角的概念。

  2、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我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我在这时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问就这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在这节加法中有一部分是让孩子自学的内容,发现孩子们根本就不会自学,看书的时候不知道看什么,看见有空的地方就往上写,不懂得观察,不懂得提问,不会提问,也发现不了问题。

  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就要锻炼学生的看书能力,先教孩子们怎样看书,看什么,从哪看,不懂的地方就要提问。锻炼孩子提问题的能力,只有会提问题才有创新才有发展。还要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有的孩子会计算,并且计算的非常的准确,但是当你让他说的`时候他就不知道怎样表达,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怎样去做,这样还有助于让孩子理解算理。

  在进位加法的时候发现孩子有不进位的情况,还有少部分同学各位出现0的时候不知道该怎样写,在做题的时候要提醒孩子认真仔细。做完题后进行检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核心提示: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2、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3、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臂展(两臂伸开的长度)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教材设计了五个活动项目,即测量身高、测量臂长、测量跨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这些测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在这里教材设计了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在黑板上利用统计表进行记录的情景,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材还通过两个学生对话的情景(即一名学生从统计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个人了,另一名学生打算看看王丽有多高),使学生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学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的关系,只是师生共同示范了个别几个学生的身高测量,臂长测量,测量窗台的'高度,门的高度,宽度等一些较大的长度,学生只是测量了课桌的长、宽这些较规则,较小的长度,布置了一张家庭成员信息搜集表作为作业,要求填写身高、臂长、跨一步的长度这些信息,从做上来的效果看还不错,但因为布置的是回家作业,很多都是家长帮着做的,说明让生自己动手操作还不够充分。不过让生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说法,如:一庹长、一柞长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口算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新知识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式题.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一重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以及连加和连减的口算题,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法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两道例题都是放手先让学生试算,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本节课的.练习除了边讲边练外,最后安排了有层次的集中练习,并进行及时反馈,表扬用简便写法及结合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但通过前测学生对于角这个图形只有3个学生知道,有3个学生认为是直角,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首先我通过摆学过的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下角,再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学生叙述找到的角时,由于自己没有规范的引导学生怎么来表述找到的角,学生在指角的时候有点云里雾里,指的都是一个点。

  然后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小组合作找角的特征,通过练习判断角让学生巩固对角特征的认识。

  在画角环节中,我先提醒学生画角用到的工具,还有是要画清哪些东西,其实没必要,只不过自己不放心,可以放开让学生同桌交流画角的方法后自主画角,在电脑演示画角的正规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去画和第一个方向不同的角。玩角意图是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指两边张开的大小而不是学生印象中的哪个角面大,角就大。然后再让学生理解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个知识点,自己在教材处理上超过了教材本身的难点,所以在设计中自己只要点到数学上角的大小指什么就可以,没必要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个空出来的时间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去感知角的大小。

  如从正方形上剪下一个角,让学生去选择会是哪个角,在找的过程中学生体会角的大小。还可以安排学生创造角,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感知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4

  今天所要认识的这些图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而且其命名也是有章可循的,所以学生对此不难了解,因此,本课的难点就转为灵活应用。我感觉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方面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较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形象,饶有趣味。而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所创设的情景只要是他们熟悉的,在他们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自会激发。在上述“认识四边形”这一环节中,以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引入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再由它们的相同之处过渡到新知“由4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学生兴趣即刻激发,思维活跃,当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常见一些图形是否是四边形时,通过直观呈现图片认识并区别四边形,从而感悟出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2、重视操作,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来完成。作为教师,应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达成师生互动,以实现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认识图形”、“搭图形”和“剪正方形”三个环节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多边形的基本特征,如数、说、判断、搭、折、剪等,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多边形的特征,巩固了新知,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体验到经历合作探索、交流倾听的过程,更激活了思维、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因而,课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得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地对教材进行改动,使学生学习的素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5

  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

  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波、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二、注重语言表达。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我从来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1、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在谈听故事之后的感想以及如何向大家介绍“我是角”,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原订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讲完故事之后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但效果不是很好。

  2、对学生备的不够。

  比如:在做角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意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可是有的学生就只是说,我发现我做的角象鸭子的嘴,象海鸥在飞┈就就是不说大小。后来我引导说:从大小上看,学生们这才能够说出来。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4-09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2-10

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4-18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篇04-09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08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02-2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2-22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篇04-13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