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6 15:57:5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教学反思【汇编15篇】

教育教学反思1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紧紧张张,很充实,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紧张的40分钟一刻也没有松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热情都很高,另外,本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可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教学效果良好。

  一、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购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本节课还重点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交流的环节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设计购物计划),鼓励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信息,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又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自主编写题目,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

  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是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给学生充分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也有助于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而独立思考之后把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各种个性化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接纳。

  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不仅使学生吸纳与同化他人的优点,优化自己的做法,更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算法多样化,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总之,整节课,我都在引导学生主动、热情的学习,在尊重他们个性化思维的同时,也在引导他们积极吸纳同伴的意见,寻找最优化解法。

教育教学反思2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可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记忆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阐述观点、答案开放的能力型问题比较少;而且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以至于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抓住每个有价值的提问

  1.激趣性提问

  2.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有这样一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为5cm、7cm则它的周长是多少cm?

  3.发散性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发展

  三、精心研究学生,使问必有答

  四、精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中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研究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知道学生都有提问的欲望,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一般方式归纳为如下策略:

  ①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如:“为什么?”“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是什么?”

  ②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如:“还有别的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还有更多的方法吗?”

  ③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有更快捷或更新颖、独特的方法吗?”

  ④引导学生自我评判、自我反思的能力。“你自己认为好在哪里,哪里还有不足吗?”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总之,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教学反思3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是十分必要的。最近,颁布的《中小学管理规范》把“安全管理”列为学校基础管理。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核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抓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首先,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们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是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容易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中让学生懂得遵章守纪与安全同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给学生以安全警示教育。

  (2)从看到的小事中让学生懂得文明与安全同行。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镜头一、镜头二的情况就经常在学校出现,镜头二的后果就比较严重。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镜头一,班主任可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踩着了这位女同学,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这位女同学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假如那位男同学的头撞到墙角上后果会怎样?学生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不文明的活动潜在许多危险,进而提高防范发生类似安全事故的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橱窗里,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其次,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应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 .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做有心人,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教育教学反思4

  转眼半年时间即将过去,作为一名才出来的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对我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够全面、开放。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我们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等等;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点缺乏:

  (1)缺乏对教材内容转译;

  (2)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3)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4)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三、征求学生意见

  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体会:

  (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2)问题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设计一些既能让学生动手触摸、又能动脑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中,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四、对教学误区的反思

  以前我认为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现在觉得如果教师讲课只顾自己津津有味,不顾来自于学生一方的反馈信息,教师与学生的的思维不能同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这样不是听不懂,便是囫囵吞枣。在课堂的业余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学生,加强效果回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及时扫清障碍,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为没有经验的我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孰不知,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在学知识中提高能力。

  认清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我坚信只要我继续努力,更新观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规范,就一定能够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教育教学反思5

  早在正式授课的第二节以后,我就陷入了一种学生的反应和生活常识层面跟不上我的思路的矛盾境界。每次上课前都花很多时间去修改、调整思路和实例,希望能有所改变,然而总是事与愿违,上完课后都觉得效果很不好。由于自己把教学看得很重,迟迟未有定调的上课方式与日渐消疲的学生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是纠结与此导致的心情不佳直接反映到备课、教学的低效,反过来更加剧了这种不安感。日子在这样燥郁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

  直到我开始放弃教学,选择重新听课,在一节指导老师传统教学课堂和一节实习同事的日常黑板教学课堂之后,突然顿悟了一般:原来课堂气氛成这样就已经可以了。现实中每个老师的课堂大多数都是比较平淡的,有人讲话、有人开小差、也有人发呆,但这应该才是最正常的课堂状态。之前的我过于追求全神贯注似的愉快氛围,一旦哪一点有所欠缺便会放大无数倍的自我责备,然后旧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至。

  突然想开之后的一切都默默的变得顺畅起来,像是注入了新鲜活力般每天都精力旺盛,心情愉快。而备课也竟然变得简单起来。最重要的是,开开心心上课的我也带动着每个班级的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之前的一切问题在我对教学的态度改观后竟然如此轻松的逐个解决了。觉得很是神奇,同时又倍感欣喜。

  但是在两节课后,我还是发现了新的问题。这问题来自于我的学习习惯。我总是习惯把课本的内容按自己的思路图形化或流程化,再按照自认较为顺畅的逻辑思维连接起来,相当于用自己的`话将知识重新模块化后再输出。这使我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有更好的把控,但缺点在于,这种方式较为脱离课本,一旦中途卡壳或是什么原因会存在遗漏重点的问题;而且顺序不遵照书本,对于一些基础差又不抄笔记的学生来说复习会比较困难。

  可由于这种思维性的讲解我认为会更符合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因此不太舍得改用传统顺序教学法。后来发现,只要提前设计好笔记的版式,按照大纲的顺序往下走,各节点再采用分散式导图教学就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上更便于记忆的思维性讲解。在实验了一节课之后,效果反响还不错。而且后面的知识可以按照前一章的框架进行备课,即省时又高效。

  经过这阶段的经历与思考,一直说态度决定成败,这次开始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有的时候,摆正心态,轻松应对比什么都重要。当你调整到本初状态,期望值合适的时候,往往回馈会变得更加赏心悦目。

教育教学反思6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知道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 “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领域:一是情感领域;二是认知领域。作为一名大班老师,我在管理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应该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领域,关心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争取消灭教育死角。那么,如何帮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觉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与管理的前提。平时,我比较喜欢和孩子们“疯”到一起,拉着衣服玩老鹰捉小鸡,做他们喜欢的游戏和想做的事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眼神交流来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成长的需要。我知道,只有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为了这个我也在更加的努力。

  二、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

  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难以适应自理的日子,到了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首要的,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有着良好习惯的班级是多么的优秀与便于管理,良好的秩序不仅能保证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更能大大的降低常见事故的发生,孩子们不争不抢,不打不闹,不抓不咬,老师还 有什么可累的,当然这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和日复一日的训练养成。还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习惯、良好的喝水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等这都要靠老师平时的仔细观察与发现总结。例如:玩大型玩具时,也是先让幼儿想一想,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玩,哪些事情很危险,是不可以做的呢。虽然孩子们讲述发言的时间占用了玩玩具的时间,但却有效的使孩子们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规要求,而且,记得牢,很少有孩子会犯规。避免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三、树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让孩子有机会参与班级的创设与管理,让他亲身体会到形成一个班级的不容易:打扫卫生,装饰教室,管理小朋友,适时体会一下老师的辛苦,使他能更珍惜劳动成果和体谅老师。

  四、重视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

  五、加强家园联系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利用家园桥,家园联系手册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心得;平时我比较注重和家长的语言交流,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学期初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另一方面,家长在了解了我们的常规工作后,很乐意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区角材料,这样既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又节省了我们的财力。

教育教学反思7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 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自成为一名教师以来,己走过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苦也有甜,有累也有乐,有困也有豁。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教师真挚的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才能奉献。我的教学宗旨是:爱而不溺,严而有格,耐心细致,一视同仁。对“好学生”不“一俊遮百丑”;对后进生关心备至,增加感情投入,想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加之因势利导,使之逐步完善自我。

  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一是严而有格,就是说对学生的要求有标准,教育方法不出格;二是严中有爱,和学生相处从不借口严格要求,而对学生摆出一副冷面孔,一派咄咄逼人的气派。要知道,一份严格之水,要渗上九份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后进生”也有闪光点,关键在于是否发现。学生的一个进步,一次好事,一次较好的作业······都是星星之火,教师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有极大作用的。在课堂上,我总是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如果对了,我会高兴地说:“你聪明”。即使回答不上,我也会给他一个激励的目光。

  俗话说:“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用美好的心灵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仪表端正,服装整洁,教师就应该坚持上课前整理穿着;要求学生语言文明,教师在学生面前就不要讲粗话;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教师课堂上尽量用生动、优美、简洁、精练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意境”。这样,不仅陶冶其情操,提高其觉悟,而且也能有效地培养其表达能力。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平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

教育教学反思8

  最近,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老师尽心的看护,有的孩子有时还是为争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会碰到别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谢雨辰的奶奶来幼儿园问我:“老师,谁是杨明浩?昨天我的孙子说杨明浩打他了,今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杨明浩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师早”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杨明浩早”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杨明浩?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孙子说。杨明浩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说“我没有打他”。 杨明浩妈妈说“杨明浩,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杨明浩很委屈的说“我没有打他”。 看到这,我觉得杨明浩被冤枉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来上学,再就是平时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会说以后我不敢了、我听话;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据理力争。

  针对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多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乱跑,学会正确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块分享。再就是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的冤枉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育教学反思9

  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解和实践的对话。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回顾。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内容与方法怎样?结合教学实践,我想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反思的内容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英语素养。”为此,新的课程标准主要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选择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六个基本理念体现出新课标的几个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大纲中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提倡学生体验参与,倡导发现式学习和培养能力。我们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抛弃陈旧的应试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检查自己教学中是否遵循了新的教学理念:有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没有既照顾学生普遍需求又关照到学生个性需要;有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又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没有在照顾到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又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目标的反思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目标反思时,也应该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查找自己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表现在:(1)检查自己有没有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动力。(2)检查自己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时是否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素养整合发展基础上。(3)检查自己有没有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4)检查自己有没有引导学生获得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英语学习策略。

  3、教学内容的反思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反思时,有必要明确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目标。可以对教材内容取舍的同时,添加自己选编的材料。反思时,回顾教学效果,对有益的尝试不凡加以总结经验,为以后备课提供参考,改进自己的教学质量。

  4、教学策略的反思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所谓“教无定法”,但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定是能经取得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不断吸纳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转变到新的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发现式学习、启发式引导的教学模式上来。这就要求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场所。教学策略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学策略的反思应该围绕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取得的经验和不足进行,看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反思的方法

  1、内省式反思

  内省式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自我反省,通过写教学日记和教后备课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探索。这种反思是常见的,也是教学反思的基本做法。有时不形成文字,教师通过心中思索得失,在下节课纠正不足。

  2、交流式反思

  交流式反思是指教师通过教师间或者与教师与学生间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经验和不足,为以后教学做准备。新课标要求教师学会协作,在与同事的交流中获取更多有益的经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在新课程改革中有重大意义。

  3、学习式反思

  学习式反思是指通过对新的教学理论或者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反思。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一日千里,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专业知识储备,做一名研究性、专家性教师。

  4、研究式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得失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呈现,使自己研究成果系统化。

  有位教育名家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只要教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备好课,课后做好教学反思,我想,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教育教学反思10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受伤害和伤害别人的报道屡见不鲜,每当有此类的恶性案件发生时,闻者无不感到震惊和痛心!可是在震惊和痛心之余,时常会怀疑,这些案件是真的吗?人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疑惑,因为这些案件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不合逻辑”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当然造成这种“不合逻辑”的事情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青少年缺乏法制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我国中小学生大多处于7—15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生长时期,也是学生开始有独立意识到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有叛逆心里到叛逆心里加大,但同时又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是非能力的时期。因此,加强对这一时期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法制思想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但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一向来唯分数论,很少真正顾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不用说法制思想教育了。即便是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才刚刚对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起来,法制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法是否适当,轻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未来,重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学家管仲就指出:“育幼无方,则民意绝,乱必滋生,而上位危也”。而今天,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思想教育也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第十七条就规定:“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这也为我们加强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提供了政策,法规的依据。

  加强学生法制思想教育不仅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在现实中也是非常迫切和必须的。因为,尽管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依法治国早已上升到国家治国方略的重要地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广大普通百姓而言,法治观念,权利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而学生,本身年龄尚小,生活圈子又较狭窄,生活基本上都集中于“学校和家”这两点上。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而大多数父母亲本身法制思想就较淡薄,或忙于工作,无能力也无暇去关注子女的法制思想教育,而学生在他们同龄人那里,也几乎不可能学到任何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一些必备的.法律知识却是必要的和有用的,它既能适当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学生做出一些明显是犯罪的行为。更何况,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法制思想,给他们贯输一种法律的权威意识,也有助于我们法治国家的真正实现。

  因此,法制教育进课堂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法制教育,同学们可以深刻体会到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学生会纷纷表示要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头脑、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符合时代要求的好学生。

教育教学反思11

  一、数学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回顾、检验与认识,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省认知活动。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实践+反思=成长。“经验之中有规律”。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反省,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概括,课堂教学实践后不反思,那么他们就很难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明确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这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理论上,任何与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但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教学机智与灵感、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是反思的主要对象。

  通常,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确定反思的内容。例如,根据教学活动的顺序,分阶段确定反思的内容;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各种要素,确定反思的内容。当然,不同的角度之间一定会有交叉。另外,在反思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若干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有侧重地进行思考。

  (一)根据教学活动顺序确定反思内容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相关知识的联系方式等),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切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数学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的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的“教”,又包含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统一的过程.从“学”的角度看,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发展智力、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也是理性精神和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其中,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中介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反馈和教学环境等子要素,其中的主体是教学内容.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效果的反思。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

  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

  3.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

  4.问题是否恰时恰点,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

  5.核心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到位;

  6.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活动是否高质高效,有没有“奇思妙想”、创新火花,有没有抓住这种机会;

  7.是否渗透和强调了数学能力的培养;

  8.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因素”是否得到充分挖掘,并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展示;

  9.教学媒体使用是否得当;

  10.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有什么反应;

  11.各种练习是否适当;

  12.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等。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双基的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的科学、人文价值的认识,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其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点。

  4.对个人经验的反思

  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持续不断的反思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经历,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归纳和概括,提炼出其中的规律,使之成为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

  没有经过教学反思的经验,其意义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对个人经验作描述性的记录而不进行解释,那么这些经验就无法得到深层次解读,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只有对经验作出解释后,对经验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形成经验的过程既是对经验的解释过程也是对经验的理解过程。在教学反思实践中,可以使用“反思档案”,其中包括:一是忠实记录并分析所发生的种种情况,使之成为文本形式的经验;二是对文本经验本身不断加工和再创造,使经验得到升华,改善教师的理念与操作体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学理论。

  (二)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要素确定反思内容

  从教学活动中涉及的要素角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定反思内容。

  1.数学方面

  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后反思对数学内容的“解构”是否到位,并提出改进措施。因为本课题主要解决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教学问题,因此主要反思概念的`“解构”及其核心的确定是否到位,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以及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内涵是否得到揭示。另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反映的分析,反观概念的核心、思想方法以及价值观内涵的呈现是否与学生的理解方式相匹配。

  2.教的方面

  主要是反思教师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其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阶段的划分与教学处理,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情境的设置(与数学、生活或其它学科联系的背景),提问质量,师生互动,板书的设计,计算机等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课题的引进,课堂作业的布置,因材施教,小组活动的设计等。其中特别要注意反思是否围绕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落实情况。

  3.学的方面

  主要是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其成因,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反馈到教学设计的改进中。具体包括对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分析和估计是否符合学生现状,学生对概念的本质、思想方法的理解状况及其原因,学生对课堂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反映(包括行为表现、语言表达等)及其原因分析,对课堂中学生思维活动特征的分析,对学生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对学生作业情况及其原因的分析等。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包括用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方式呈现内容的价值观内涵,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学习动机与自信心,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等。

  三、数学教学反思的步骤

  具体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注意“不求全面,但求深刻”。通常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截取课堂教学片断及其相关的教学设计

  截取的片断应该是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事件。因此,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需要我们事先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包括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结果等,做出“全息纪录”,并要通过观看录像进行仔细核对。

  有必要时,应当通过“追问”的方式,如“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说?”等,向学生进一步搜集相关信息。

  2.提炼反思的问题(案例问题)

  案例问题是案例的灵魂,是反思活动的主要线索。这些问题不仅要围绕反思的主题,揭示案例中的各种困惑,更重要的是要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其他人的反思和讨论。因此,提炼反思问题时应注意:第一,围绕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是被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第三,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第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疑难问题;第五,不同层次的教师能够参与讨论的;第六,可以与一定的理论相衔接的。

  好的反思问题是那些能够引发大家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大家都“有话可说”的问题,而不是“最后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

  3.个人撰写反思材料

  撰写反思材料时,应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反思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反映,即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说—想的,考察其中的利弊、得失,并进行原因分析,分析时应当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最后应当给出改进的方案。

  4.集体讨论

  讨论时应当有成员之间完全平等交流的氛围,各种意见应当得到充分表达,不同观点应当注意相互包容。讨论应当由忠实的原始记录。

  5.个人再反思,并撰写反思论文。

  在撰写论文时,除了对第3步写出的反思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外,还应对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心路历程”也有所反应。

教育教学反思12

  新的美术国家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分成“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四个学术领域。其中“设计 应用”领域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物性,进行创意、设计、工艺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提高审美趣味。

  今天我给五年级学生上了“美丽的家园”一课,学生反应积极,很快就投入到创作的热情中。让我深深感到新课标精神焕发的作用。

  这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教学策略

  综合运用和谐教育、合作教育、认知发展、电脑创作等教学策略。

  强调儿童思维发展,不超越儿童认知水平,并创设情景,促进学生认识“家园美”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和谐整体发展,注重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渗透,尝试让学生运用电脑技术进行集体创作,把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渗入教学中。

  师生之间密切合作,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教学程序

  欣赏激趣活动-----想象构思活动------小组分工合作活动-------自评互评总结活动。

  在各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如在教学程序(1)中观看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园”图片,师提问:“你看到的是什么家园?说说你最感兴趣的部分,为什么?”让学生学会抓细节描述。

  教学程序(2)中想象构思“家园”,加深美感体验,了解多元化艺术风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程序(3)中让学生协作学习,认识美术表现形式的主体要素,解决构图问题,解决分工合作的问题。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在这个程序中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

  教学程序(5)中让学生按评价要求自评和他评,改变以往教师一人给分习惯。

  在这一节课里,我是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完成的。因为这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及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核心地位,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去帮助学生更加主动的探索,提升综合能力。

  多媒体运用,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以现代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集多功能于一身,能灵活、深入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打破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具象,具有动态、直观、形象化的特点。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塑造能力,这个学段学生的审美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期,开始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能了解别人的观点。

  同样是这套教材,记得以前我上这课是带一些图片或以前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完了讲解一些构图知识,教授一些景物的'表现技法,就让学生投入到创作中。这时候往往基础好的学生比较容易把创意表达出来,但基础差的学生会不知往那里下笔好,一筹莫展。

  我们在认同新的教学模式时,对传统教学方法也不能全盘否定。

  教师课堂中心论的传统教学观念,是建立在以学科课程目标教学基础上,对学科知识的传授确起到不容置疑的作用。问题是现代教育认识到,单凭传授知识已无法满足人的能力发展的需要,因而更多去关注学习主体的研究,把教师的实际价值作用推到完全被否定或忽略的位置,这样一来就会使教学陷入另一误区。

  学生仅靠个人的经验、能力而获取知识,并无具体的学习目标指向,更谈不上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学习质量的优化提升,学习效能的检测标准等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假如把没有多少经验,知识结构层次低的儿童投入到自发学习方式中,他们的学习效能是可想而知的。学生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目标指向和教师指导的。

  现在我执行新课标的理论依据是:

  教学中认知系统是一个可控系统,具有明确的控制目标。

  它主要通过教师的“教”来控制学生的“学”,因而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老师通过教的活动控制整个认知系统的信息输入,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对接受、加工、转化状况的控制。具体地说教师的“导”为主,通过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来不断调节学习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以求获得最佳效率。

  学生间的互教、互学、互相交流评价可使他们不断了解别人的观点,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

  我相信,以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和实践转变我的教学观念是可以做到的。

教育教学反思13

  《青春期》这节课是我第二次教学。

  在第一遍教授这节内容时,因为担心遇到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主要采取了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从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心理卫生三个方面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加以讲解。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上可以看出,学生感兴趣的和有疑问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第二次教学的备课中,我与组内同课头的老师探讨了他们是如何教这节课的,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一、导入新课

  在这次教学中,我运用人一生成长的各个时期的照片让学生说出每张照片的'人处于人生的什么时期,并且结合很多成功教学案例设计了有关青春期男生和女生不同的问卷,让学生自己在心里做出相应的答案。通过这两个内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并且打破学生的紧张、不安,能正面的看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胆的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通过在第一班级的课堂感受,发现这样的导入形式很快就使学生融入课堂,羞涩、胆怯没了,疑问、求知多了。这样既减少了学生从不正确的途径了解有误知识,又可以正面的疏导学生。

  二、目标突破

  1、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青春期男生和女生身体上逐渐出现了哪些差异,自己是什么时候进入青春期的,有没有还没有进入的。

  2、青春期既是成熟的开始,又是稚嫩的结束。通过学生自己演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例,体现心理发展的一些特征。

  3、进入青春期后,与异性同学的相处使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对异性的疏远、对异性的欣赏、对异性的了解以及与异性之间原有的那份友谊、大人们的看法,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答案。此时,他们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不妨让学生自己说说,用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从正面引导学生处理异性关系。

  三、享受成果

  提问:现在的你想要如何度过自己人生这个重要的时期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都给出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他们不仅仅了解了自己在青春期中发生的生理、心理上的变化,而且能更好地处理好心中的烦恼。

  在这节课后,我觉得一节成功的生物课不是简单的介绍生物的特点,更多的是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再让我上《青春期》这节课,我打算把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录制成视频,设计好问题,让这些内容以辩论会的形式在课堂上展开,看看还可以从中发现些什么新问题。

教育教学反思14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在教学完本课(第一课时)后,感想颇深,值得冷静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教学一开始的设计,我想参考备课书上直接出示蒲公英图的方法,由图直接揭题,详细介绍蒲公英这种植物来导入新课的。但是我忽然想起之前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曾经让孩子搜集有关树叶的知识,他们很感兴趣,并且把树叶做成了标本,于是,我有了新的想法,让他们搜集一些有关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学生们很感兴趣,介绍的内容比我想象的丰富。上课伊始,我让孩子们用一句简短的话来介绍一下你搜集的植物的传播种子的方式。然后我引出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种植物——蒲公英,让了解的孩子介绍一下蒲公英。接着我总结,蒲公英的形状、颜色等等。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在不知不觉中叶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知识。

  生字词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把一些难读的字,容易读错的字读好了,才能做到读通读顺课文。如何指导学生理解生字,掌握生字,让课堂做到更高效,成了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在设计时,我是以“嘱咐”一词尾重点,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在发言的适合时机,层层递进,例如,文中是谁嘱咐谁?嘱咐他们什么?引出沙漠和湖泊还有泥土三个词语,并且描述一下这三个地方的特点,又引出: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黑黝黝。期间,一些难写的生字我会让他们在自己的书桌上用小手划一划,环环相扣,孩子一定有很深的印象,课后,我随意抽查了几个孩子,果然,他们记得很牢固,看来这节课生字词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这是中年级语文教学尤其重要的教学规律,以前我上课时给孩子读的时间太少了,导致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不够透彻,今天整节课我给予了孩子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练,感觉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希望我的每节课都是精彩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育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小虾教学反思。通过作者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时,从小虾的有趣和脾气不好入手。其中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小虾的有趣。我在讲解本段时,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中心句、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具体展开描写的。然后再展开想象,品读课文,感悟作者喜爱小虾之情,教学反思《小虾教学反思》。三是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通过学生的表演“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四是展开想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再让学生采用这种学法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质疑,解决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这篇文章中,小虾吃食时的动作描写,很好的表现了小虾吃食时的谨慎。可是,我却只停留在了抓住几个写顺序的词语上,到底作者怎样生动地刻画出小虾吃食的过程,我并没有透过我的教学让学生去体会到。小虾吃食的与众不同正是这篇课文的精妙之处,如果能让孩子体会出来,那孩子去写自己的作文时,他们一定能比较容易感受到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了。在教学中,孩子们的朗读,反映出我自己的阅读教学没有让孩子真正理解,没有把小虾的有趣之处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所以,读的不理想。

【教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反思01-20

初中教学教育教学反思01-18

爱的教育教学反思06-12

地理教育教学反思04-06

关于教育教学反思04-04

大班教育教学反思04-22

《入学教育》教学反思04-19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04-15

中班教育教学反思02-27

小班教育教学反思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