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17 07:11:3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搭石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1

  《搭石》这一课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小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学中我主要以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1、发现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勤劳美

  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谐美、自然美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美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时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教学思路。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发现感受身边的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在教学中,尽管我课前精心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课上了下来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1、课堂驾驭能力十分欠缺。课堂教学中总是被自己备好的课所牵制,按照自己已有的思路一步步开展教学,对于课上突发的意外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引导。

  2、虽然教学中注重了感情朗读的指导,但是学生的朗读效果、朗读的层次感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朗读指导方法上自己还缺少一些有效地方法。

  3、通过教学,我感到自己设计的一些提问过于细碎,总感觉自己在课堂中一个劲地在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自己没少忙乎,可学生的情感总是处于一种很平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情感方面是我这节课很薄弱的一个环节。

  4、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我总是一味地牵着学生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方面做得很不够。

  5、板书设计也有所欠缺。设计板书时只注重了简洁,对看不见的美“谦让美、奉献美、敬老美”等没有在板书中凸显出来。如果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会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6、本课教学中忽视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没有为“学生写生活中的美”做好铺垫。

  其实,教学中暴露出得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充分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机智、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总结与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搭石教学反思2

  《搭石》全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通过截取了农村生活中的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但是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

  在设计教学时,我本着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教学建议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教学思路进行,重点放在“美”当中,有情景的“美”,有心灵的“美”,有能想象的到的实际的“美”,有需要我们自己去感悟的`“美”,在学习后,班级学生交流感受,升华感情。

  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想的情景,总结反思有以下几点

  1.同学们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一般,使得我有些紧张,直接的影响到了我的情绪,致使思路有些被打乱。如果我能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首先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话,我想效果会好很多的。

  2.同学们在读中体验、感悟并且积累,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学语文的重点应放在读中了,但是教学中引导读的时候环节有些散乱,例如在句子中体会词语,在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层层相应的联系性、统一性不够好,使知识变的有些杂乱了,学生理解掌握起来就有困难了。

  3.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有时同学们的问题让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解释、回答,在这方面我想和我备课不够充分以及教学机智不够灵活有很大关系。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新课程倡导学生应该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我应在认真备好课的前提下,不束缚孩子发展的想法。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环节和方法以及个人素质能力方面,我觉得我还应该不断加强,虚心学习,积累经验,把语文课上好。

搭石教学反思3

  在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有时会超出老师的设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与学的机会。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汲取营养,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一行石头,让人走,让人踩,他们连接着家乡的小路,连接着村民的完美情怀。”如何理解这个句子?说真的,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刻。我认为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了。因为文章的语言表面容易理解,但内涵却模糊不清。作为一名教师,有时会突然转身,何况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呢?我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最后,一些学生回答说:“这个句子安排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想指出中心吗?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赞扬村民。那就是赞美村民。另一个学生后来回答说:“这句话的表面是写一块石头在小溪里静静,被别人踩着,却无怨无悔,无话可说。”事实上,这是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村民精神的一种描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用大脑去寻找信息,这是探究精神的体现;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是合作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听别人的演讲,鼓励学生与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发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使用新课程的新概念,我感觉新概念已经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这是值得的我高兴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的开放性是指教材应与生活实践、课堂内外、学习和使用相结合。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做教材的奴隶,而应做教材的主人。

  “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并不是对教学计划负责,而是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负责,而学习的权利也真正回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

  王松洲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有一个障碍。跨越这个障碍是语文教学。不跨越这个障碍就不是语文教学。这个势垒是什么?它是话语的'形式。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阅读,在阅读中体验和理解,在阅读中积累和内化,在阅读中欣赏和升华,基于学生的自我阅读和自我理解。以“美”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学生应在积极、专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情感影响,享受审美愉悦。”根据这个想法,我把抽象的人物还原成生动的画面。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很自然地把同学们带到了刘章爷爷住的小山村,通过展示图片和介绍感受的方式,走近了萦绕在作者心头的那块石头。然后这句话“在秋天,当天气变冷的时候,人们在他们的家乡会根据水的深度从河的两边找到一些平坦和方形的石头。”根据大约两英尺的间隔,一排石头将被水平地放置在小溪中,这样人们可以跨过它。这是铺石”。自然,石头的铺设会从教科书中浮现出来。我的句子“如果没有铺路石,村里的人怎么过河?”孩子们问:“人们只是脱掉你的鞋子和裤子。”随着理解的加深,学生自然会理解石头的重要性。孩子们对圈的理解很轻松,对圈有很多美好的感受,他们会被文字的优美所吸引。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地进行,就像春风潜入夜晚。

搭石教学反思4

  记得《搭石》这篇课文的文质兼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特想好好地给孩子们上上这一课。为了上好《搭石》,我从网上下载了几个课件,然后把这些课件综合了一下,又看了一下名师的课堂实录。

  我首先让学生按照我的预习设计预习好了课文,然后学生就用了一节课的准备。我从课文的承上启下句入手,问学生:“搭石给人的印象怎样?”学生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紧接着问:“从哪儿可以看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呢?”学生们再从课文中找。有的学生先说走搭石的部分,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提醒学生尽量按顺序找,这样不会把美丽的片段遗漏掉。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找到文中整搭石的片段。我出示学生找的部分,让学生找找本部分的`关键词语。“那一行人走搭石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很快找到了。“那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哪个小组的学生用你的声音来展示一下人们走搭石的美景?”刚开始学生读得有些慢,我提醒学生:“千万别掉到小溪里去了。”第二小组的学生展示的就更紧凑,只听前面的一个学生一读完“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一个学生赶紧接上“后面的紧跟上去”。经过这样一番展示,学生仿佛看到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我觉得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文本,读出文本蕴藏的深意,这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境界。

  后面的部分,学生也在刚才愉快的氛围中逐渐体会到了。《搭石》是让学生爱上阅读语文的好文章,希望编导们多让学生学习这样的美文,爱上语文指日可待。我说的不知对不对呢?

搭石教学反思5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种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在文本中和谐共生。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主题,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把“美”这条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在教学中我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受,带着问题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来读书,即为读书设立了目标,又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接着主要以这两个问题为抓手,层层深入的`去解读什么是搭石、寻找搭石的美。在寻找搭石的美这一环节,我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

  1、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而品读感悟;例如:教学一排排人走搭石时的情景时,通过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来让学生欣赏画面感受到协调美、画面美。

  2、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以此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时,让学生展开想象:那将会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同时配有课件欣赏,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

  3、为了使学生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我从课文的实际出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并体会到小山村的那种淳朴的美,那种人性的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时间关系,原来预定的“小练笔”临时改成了课后练习,使写的训练没有完成。

  2、由于在教学中既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还想渗透写作方法。设计的内容太多,讲授的内容太细,不敢大胆的放手,因而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是很到位。

  新课改的探究之路还很长,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思想,是我今后教学思考和实验的主旋律。

搭石教学反思6

  《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我们本周刚刚学习完。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学习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一、识字教学,点面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识字教学,我先让整体认识本课要求会写和会认的`字词,以及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画面理解,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也有教学生通过理解等。比如在初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时,不但要求学生读准,部分词语还进行了拓展,如“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ABCC形式的词语,借此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这种形式的词语,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协调有序”一词,学生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又通过学生体验走搭石的节奏加以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在学习“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相机学习生字“绰”,课件出示字典的三种解释,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应该是姿态柔美,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和图片来理解,并通过朗读体会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美,达到了感性理解和个性思维的统一,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文本教学,品读文美

  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悟老人摆搭石,摆出了助人美;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含着的谦让美;“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体现的敬老美,同样都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在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感悟到风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人景合一的和谐之美,感悟到朴实的为人之美。

搭石教学反思7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在教学本课时,我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因为本文文质兼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家乡人们的人性美的赞美,所以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来设计“读”这一环节的。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个性朗读,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如初读课文时,我的问题是:“你明白了什么是搭石吗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在读中找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头踏过,这就是搭石。”

  2.再读课文时,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呢在书上找一找。”经过学生的理解朗读,很快就能体会到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过小溪时很麻烦,从而明白了“脱鞋挽裤”的含义,明白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什么过小溪。

  3.品读课文时,我的问题是:“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搭石的美,就好像走进了作者的心里。

  4.抓住重点段落,经过朗读升华情感。例如文中第三段描述一行人走搭石的语句很优美,学生们在朗读时感受到了画面美、音乐美——它像一首清新的小诗。

  二、读练结合。

  让学生当堂消化文章的写作特点。这一目的我是经过仿写来完成的。

  本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经过不显眼的、平凡事物的美赞美具有这样的品质的人。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然后看作者是怎样围绕着这一句话来表达的。作者描述的这些都是因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经过细心的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作者在写的时候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想象力。所以在这时我就势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展开自己的想象说一段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的调控能力我还是有欠缺的。在本节课的最终,因为学生的积极性太高,每个孩子都强烈地想表现自己,所以一度有点失控。

  课堂调控能力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搭石教学反思8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体会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为此,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乡亲们淳朴的爱,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本课,我采用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达到会读、会写,能理解的目的,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课文,达到熟读、会总结主要内容的目的。课后静心反思,感触颇多。

  1、落实大语文观,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中心句,让学生重点体会三幅感人画面,去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进行感悟。以“美”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从看的见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见的人性美、情感美,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发现美,感悟、体会美,抒发、表达美。

  2、加强识字、理解能力的培养。生字教学,根据中年级学生特点,识字采用随文识字方法,把生字放在句子中学习,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字、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既有利于掌握音形义,又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教学时,我先对所学生词进行听写,达到检查、巩固的目的。对“伏”“协调有序”等词语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想象画面等方法

  3、能把朗读、理解、感悟、运用相结合起来。抓住“一行人走搭石”和年轻人和老年人走搭石“的画面,采用创设情景、联系语境等方法,自然灵活地理解“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语,想象画面,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一次次地朗读、积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4、说话做到在深入体会文本的基础上去说、去交流,达到语言和情感的共振和发展。如发挥想象,说说心中的“假如”,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说话和习作训练。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过程,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时间关系,原来预定的“写一写你身边的美”临时改成了“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使写的训练没有完成。

  2、设计的内容太多,想讲授的太多,因而对文章个别语句分析理解不是很到位。例如没有体会“谴责”是什么意思。

  新课改的探究之路还很长,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思想,是我今后教学思考和实验的主旋律。

搭石教学反思9

  《搭石》是四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文本教学,捕捉画面,品读文美

  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主题,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悟老人摆搭石,摆出了助人美;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含着的谦让美;“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体现的敬老美,同样都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在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感悟到风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人景合一的.和谐之美,感悟到朴实的为人之美。

  如上了年纪的人摆搭石的场面,通过学生想象老人发现不平稳的石头到放平稳,再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离开这个过程,他会想什么,做什么,体会他认真负责,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又如年轻人背老人过河,通过理解“理所当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还有哪些人来走搭石,家乡人会怎样做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来体现出他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通过这些画面的体会,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时,学习最后一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搭石默默无闻的美,以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这节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总结的语言过多,随机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不够。

  2、在课堂上,个别地方没有落地,如:批注感受的时候,学生只画了相关语句但没有写出感受,在讲“谦让美”这部分时,学生在表演走搭石时,动作不规范,没有引导学生明白走搭石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不断努力,不断反思,争取进步。

搭石教学反思10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重点是体会乡亲们淳朴的爱,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美的。课后静心反思,感触颇多。现将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首先,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自由的朗读,思考、勾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加强说、写的训练。课堂上,我好设计了小练笔,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美?你又做了哪些事,让别人感受到了美?把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进行说写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训练与表达。通过朗读——评价,描述画面——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品质。

  其次,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提示学习规律。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了解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如教学协调有序,在一遍一遍地引读中,在老师与学生的配合下,体会动作是那么地默契,又没有人在指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还用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人影绰绰的意思,在总结全文,提示写法时,揭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蕴涵美,生活处处是文章。

  再次,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让是美、和谐是美、美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知识拓展是本节课又一亮点,是啊,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还有那些人会来走搭石,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并把它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

  假如怀抱婴儿的妇女来走搭石,青年人一定会接过她手中的婴儿,帮她抱过河。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外乡人来走搭石,村里人一定会提醒他们“紧走搭石慢过桥”。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课堂上依旧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的落脚点不够高,教材挖掘得不够有深度,一节课下来十分地流畅,但是学生对作者借搭石来赞美家乡人的情怀的体会还需要加强。

  2、多数学生对搭石的理解不够透彻,表面上写搭石,实际是赞美家乡人的默默无闻的精神,这层理解比较有难度,还需要仔细琢磨如何落实。

  3、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搭石教学反思11

  上完特级教师的指导课《搭石》,加上刘宏教师一针见血的点评,我收获颇多。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课堂语言优美,情感体会到位。

  2、条理清晰,环节流畅,重点把握恰当。

  3、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做启发,引导不紧不慢,逐层推进,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所得。

  4、在理解“应对面怎样过搭石”一环节时,采用师生合作表演的形式,直观简洁易懂,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课文最终升华阶段,教师先自我有感而发,写几句诗,让学生和着音乐吟颂,紧之后说话训练(此时此刻,你想对搭石说些什么?)水到渠成,学生有例可仿,有话可讲。

  二、不足之处

  1、导入不够明确,让人误以为是上第一课时。其实能够先直接回顾上节课所学,“什么是搭石?”后再一起去看看作者刘章的家乡(欣赏家乡风光图,说感受),之后引出作者心中的那一道独特的风景——“搭石”。这样就不会有疑问了。

  2、整堂课的时间分配稍有偏前,后面略显仓促。应当要很清楚每一部分的重难点:全文5段,第1段弄懂“为什么搭石?什么是搭石?”(第1课时)。第2段清楚“谁,怎样摆搭石?”第3段明白“怎样走搭石?”第4段理解“遇到特殊情景怎样过搭石?”第5段“赞搭石”。其中“摆和走搭石”中都蕴涵着乡亲们完美的情感,应作重点把握。实际上课时各环节衔接如能再紧凑些,时间安排上也会更宽裕。

  3、对个别词句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明确。

  “轻快的音乐”应当是有很明显的节奏感的,速度可慢可快,只要协调就能够,而不是必须要快的。“踏踏”的声音,是脚踩搭石发出的响声,教师在引导体会时不应当直接发“踏”的音,而是做好师生接读训练。教师说“前面的抬起脚来”,学生接“后面的紧跟上去”……重复几次,速度可由慢到快。让学生体会“前面的慢,后面必须慢,前面的'快了,后面必须得快。”从而明白什么是“协调有序”,什么是“像轻快的音乐”。

  另外体会“画一般的美感”时,必须要点一下,能够结合前面看过的秀美家乡风光图片,也要牢牢抓住那里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去体会。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画一般的美”。

  三、谈“再教设计”

  1、教学形式多样化

  能够在教学第4段时,再设计一个说话写话训练。“在过搭石的时候,还有哪些特殊情景?”比如碰到小孩、孕妇、残疾人,外村的人、外地人、来那里旅游的人,该怎样说?怎样做?

  2、丰富结尾,升华主题。

  明白仅有遇到每年的汛期才需要“搭石”,村民的生活离不开“搭石”,搭石不仅仅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完美的情感,更是村民通向山外、走向城市、面向世界的纽带。还能够让学生结合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提高自己的认识,谈谈各自的想法。

搭石教学反思12

  《搭石》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倡导个性阅读,珍视独特体验。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文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学生每寻到一处美,教师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二)、以“欣赏美”感知全文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三)以“发现美”延伸课文

  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使学生的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搭石教学反思13

  【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六册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捧读《搭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翻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城市的孩子几乎无人知晓什么是搭石,读悟、探究的兴趣应该更浓厚。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应注意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促动。同时,四年级学生已会运用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个词,大家来读一读。

  板书:

  搭石

  生:齐读:搭石。

  师:搭石这个词,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通过课文,了解了搭石,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生: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边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噢,原来搭石就是铺在水中,供人方便行走的石头。如此普通的搭石,为什么会吸引作者,并以此为题,写下这篇文章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搭石》(板书)。

  二、通读全文,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3页,自由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眼中的搭石什么样子?把作者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情感。

  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谁找到作者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了?

  生:我在第一自然段找到了,进入秋天──

  生:我在第二自然段也找到了,──

  生:在第三自然段也有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

  生:课文的最后一段也是──

  师:同学们找的很准确,老师把大家找到的句子打在了大屏幕上,(多媒体出示)同学们把这几句作者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搭石怎样的情感?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搭石的赞美,我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搭石的喜爱,我也是从这句体会到的。

  师:那我们就带着对搭石的赞美、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一排排搭石,起!──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作者在描写搭石时写了这样一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我们都到风景区游览过,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

  生:名胜古迹,有观赏价值的才是风景。

  生:很美的景色,使我们很陶醉的才是风景。

  生: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地方,我们看着很舒服、很美的景色是风景。

  师:只有美的,可供观赏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而搭石只不过是铺在水中的石头,它美在了哪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感觉到了美?

  三、细读课文,感受美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使自己感受到美的句子。

  四、汇报交流,体会美

  师: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边交流边体会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谁来说一说,课文的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感觉到了美?

  生: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惟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招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个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一段打动了我,我觉得这里的人很勤劳。

  师:这一段是描写人们干什么?

  板书:

  摆

  在这段人们摆搭石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一个很长的句子,(多媒体出示:老人摆搭石的句子)怎么把这么长的句子读好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哪些词要重读?

  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读一读?

  (指两名同学读。)

  老师发现了,你们把这些词重读了,(多媒体闪烁重读的词),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都是些什么词?

  生:关联词。

  师:作者一连用了几个关联词,把老人摆搭石的动作连接起来,使文章顺畅自然,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习正确使用关联词。

  请同学们把打点的词重读,看看从中你还能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自由读)我还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勤劳的老人。因为他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生:我觉得他还是个做事认真的老人。因为他把合适的石头搭上后,还要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了才肯离去。所以我觉的他很认真也很仔细。

  师:是啊,这真是个勤劳、善良、做事认真的老人。老人的行为的确让我们感觉到了美!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觉到了美?

  生:我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感觉到了美。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一个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我觉得人们尊敬老人的行为很美。

  生:我也觉的这段很美。因为这里的人谁也不抢着走搭石,而是互相谦让,让对方先走。遇上老人,还要背老人过去,他们把这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人们都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是理所当然?

  生:就是应该做的事。

  师:这里的人们都把什么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把让对方先过河和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山里的人把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尊老爱老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见美好的品质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我们怎能不被这美所感动?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使你感觉到它的美?

  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人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我觉的这一段很美。

  师:这段是写人们干什么?

  板书:

  走

  人们走搭石这段的确很美,你能说说,它具体美在哪么?

  生:我觉得它的声音很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生:我觉得它的景色很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生:我觉的人们走的动作也很美:他们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师:景色美、动作美、声音美,这么美的画面,你能动情地读一读么?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一练,一会老师找人配乐朗读。

  生:(自由读、个别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他读的很流畅。只不过他不音乐读成应乐了

  师: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你来读一下:音乐。

  (叫刚读错的同学。)

  生:我认为他读的很好。很有感情。

  师: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实在太美了!老师也想读读,行么?(多媒体播放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想象这美好的画面。(教师范读。)

  谁还想读?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请咱班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读,好么?

  读的可真好!听了他的朗读,老师头脑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傍晚,夕阳西下,染红了天边的云彩。一群放学的孩子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奔回家。他们从搭石上走过,撒下了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能仿照老师的样子说一说么?

  生: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一群年轻的姑娘手拿箩筐,唱着山歌从搭石上走过。

  师:你想到了年轻的姑娘,她们唱着山歌从搭石上走过,说的非常好!

  生:早晨,太阳公公还没起床,老人们、年轻的小伙子们已经扛着锄头去干活了。他们从搭石上走过,年轻的小伙子俯下身子背年迈的老人过河。这时小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唧唧地叫着,好象在说:你真是个尊老爱老的小伙子!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不但想到了年轻人背老人过河,你还想到了太阳公公和小鸟,非常棒!

  搭石的画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使我们感受到了山里人纯真、质朴,感受到了山里人的和谐、美好。让我们怀着这份美好,再来读一读这段。

  生:齐读。

  师: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么?

  生:老师我不明白“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什么意思”,我想请同学们和老师帮我理解一下

  师:谁来帮帮他?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就是走搭石要快点走,过桥要慢点走。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走起来难免会活动,所以你要快点走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而桥是人们建造的很宽、很坚固的建筑,走起来很稳所以不用那么快,慢慢悠悠过桥就行。

  师:你能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帮他解答这个问题,非常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内容也是学习的好办法。你明白了么?

  看见了这么多的美,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使他发出由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觉得作者是从两方面来写的:一个是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无怨无悔,另一方面也写这里的人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师:说的太好了!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明白了作者写搭石的真正用意,作者是借搭石的默默无语,无怨无悔来写山里人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板书:

  无私奉献

  文章的最后一句也正是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让我们再来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一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在文章中有提纲契领之功能,画龙点睛之妙用,我们今后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使用中心句。

  五、发散思维,寻找美

  师:顾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选取的都是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而正是这些让我们看不起眼的小事,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正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吧!

  生:生活中感受到的美以及自己做的好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这些事虽小,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人间的真爱!让我们继续用我们的眼睛发现美,用我们的心灵感受美,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

  【板书设计】

  21、搭石

  摆 走 让

  搭石 人们

  无私奉献

搭石教学反思14

  《搭石》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语言朴实。我学习了网上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后思考:班上没有电脑,怎样让在城市的孩子能一目了然明白“什么是搭石呢?”通过简笔画,于是我在板书上下功夫,既要体现家乡风景美,又要让学生直观的懂得了搭石在家乡起的作用和含着的美,于是我把家乡人的.品质写在每块搭石上,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要回归本色,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分层次地读,在读中领悟,在读中解词,每次读的目的不同:

  如紧扣“脱鞋绾裤”、“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协调有序”等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家乡人每次过小溪脱鞋绾裤的不方便,通过读明白什么是“紧走搭石慢过桥”,朗读“前面的……后面的……”句子,从而进一步理解“协调有序”等词语。

  2、拓展练习说话:

  运用“假如……总会……”关联词,让学生想象画面练习说话。既培养了想象力,有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不足的地方在于,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读的形式还能够更灵活。

搭石教学反思15

  听了《搭石》,一股清新、和谐之美感似泉水不由自主的从心中涌出,这节课贾老师以陶老先生的名言为切入点——“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以此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引导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层层解读文本,感悟词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以读为经,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文,这篇课文文字并不难懂,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二、以“欣赏美”感知全文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贾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刘老师便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助人为乐美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勤劳美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谐美、节奏美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美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语言的美,感悟音乐的美,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三、以“书写美”延伸课文,知识拓展是本节课又一亮点。“搭石的美我们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们记在心里。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搭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搭石的教学反思04-13

搭石教学反思08-24

搭石教学反思01-02

《搭石》教学反思01-08

搭石教学反思03-20

《搭石》教学反思08-03

《搭石》教学反思(精)07-07

《搭石》教学反思(实用)07-11

语文搭石教学反思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