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19 07:16:3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品)《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执教者的设计思路:

  1.主题明确。

  把经典的阅读教材与写作教材《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相结合,让学生领悟要想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首先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还要善于描绘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有时还有运用侧面描写,才能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

  授课也像写文章,同样讲究详略。这课可把握的人物形象较多,如:太子丹、樊无期、秦武阳、秦王等。本课只抓住荆轲这一这要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文章内容的把握上,只详解“刺之备”中的“易水送别”的片段和“刺之时”,详解不仅要求疏通字词理解文意,而且要求学生对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有所了解。

  3.文言并重。

  文言文教学首先不能放弃字词教学,只有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全面的理解作品的含义。是不是教师必须一字一句的串讲?我以为讲文言字词是为了不讲,可以训练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如果文言文一味讲字词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教师还必须注重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性,以及文本对学生有何意义。

  4.一课一得。

  不少教师急于让学生一口气掌握所有的文言知识点,所以一篇文章常常面面俱到。其实不必,可以让学生一课对一个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积少成多,还愁学生的文言功底不扎实?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解决如何将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荆轲刺秦王》解决古今异义;《鸿门宴》解决词性活用。所以碰到知识点我不急于告诉学生,而是只求会翻译,过后学过知识点后可将已学过的内容全部串联,形成知识链。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荆轲刺秦王08-16

14、荆轲刺秦王08-16

《荆轲刺秦王》.示例.08-16

荆轲08-16

荆轲刺秦王的读后感09-08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04-10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08-18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05-17

读《荆轲刺秦王》有感:英雄的悲歌08-24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8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