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5 09:40:3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将相和》词句教学。

  教学片段:

  1、抓住“负荆请罪”一词深入理解。

  提问:

  (1)“负”是什么意思?结合插图说说,廉颇为什么要背荆条,脱战袍去请罪呢?

  (2)“请罪”是什么意思?换成“认罪”行不行,为什么?(换词比较,体会情感,实质上也是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锤炼语言的意识。)

  2、表演体会。

  (1)想一想,并找合作伙伴练一练:廉将军负荆请罪时会说什么?他说话时怎样的态度、语气才能表达出他那种惭愧的心情?看到这情景,蔺上卿呢?(语气、情感、态度都是口语交际训练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2)指名上台演一演。

  (3)师生共评,规范语言、行为、态度。

  (4)小结:多么感人的一幕呀!“将”是那样的诚恳、坦率,“相”是那样襟怀宽广。为了国家利益,将相不计前嫌,握手言和,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

  教后评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阅读课上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探究问题、提示规律、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同时“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听说的态度以及说话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在《将相和》“负荆请罪”一节教学中,我抓住“负荆请罪”这个重点词,

  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领悟字里行间深刻的内涵,恰到好处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从而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字词,体验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说话或写文章时斟词酌句的重要性,从而强化锤炼语言的'意识。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口语交际的最佳训练点,使阅读课上的口语交际既符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别于口语交际课,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必须两者兼顾,辩证处理:从阅读教学角度审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课文阅读、理解、感知、感悟的过程中进行,对阅读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口语交际的角度审视阅读教学,强调了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一切可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的话,说优美动听的话,说内容丰富、合乎情理的话;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态度,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体会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交际目的以及交际环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得到锻炼,提高与发展。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课题

  ★ 数字 课时进度: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数,一,两,三,四,五,只,个,小,朋,友”11个汉字。

  ★培养学生的听读,指读课文的习惯。

  ★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数字歌》。

  教学重点

  培养听读,指读课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有序地观察图画,学会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手指游戏

  师:小朋友们,陈老师要教大家一个小游戏,伸出你的手指头,跟着陈老师一起做。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呀爬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呀。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青蛙呀,呱呱呱。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喵。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老虎呀,嗷嗷。(做抓人的样子)

  生跟着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说到“小老虎”时就全体坐下。

  课文导入

  师:刚才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毛毛虫,小白兔,小青蛙,小花猫还有小老虎。(投影显示课文图片)快看,这里还有更多的动物啦。

  课文教学

  1.描述图片上的动物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天上飞的.是什么动物呀?(盖住其他动物,只留小鸟)有几只啦?

  生1:是小鸟。

  生2:有六只小鸟。

  师:对了。小鸟用几只来说,我们可以说一只,两只,还可以说……?

  生3:三只,七只。

  师:小朋友们看左边,这些是什么动物啊?有多少只啊?

  生4:是小羊,有三只。

  师:那这下面的是什么啊?

  生:一头牛。

  师:牛我们用“头”来说,可以说一头,两头,还有啦?

  生5:十头牛。

  师:你能看见多少只小鸡啊?一起来数数吧。(手指图片,依次数)

  生6:有四只鸡。

  师:正确。大家看,水里游的又是什么呀?有多少啦?自己心里先数数。陈老师请举手端正的孩子。

  生7:有五只鸭。

  全班齐数数量。

  师:我们再来看看右边,这些又是什么动物呀?

  生8:是两匹白马。

  师:回答的很好。我们说两匹马,而不说两头马,两只马。大家看看,地上这些移动的小东西是什么啊?有多少条啦?

  生9:有九只毛毛虫。

  师:我们一起数数,一,二……。应该是九条虫,而不是九只虫。

  师:孩子们,能数数看水里的鱼和虾有多少吗?一起数数吧。一,二,三……(强调量词单位“条”)

  2.听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今天陈老师要教大家一首好听的儿歌《数字歌》(板书“数字歌”)

  生齐读:数字歌。

  师: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1页,请用手指到认真听陈老师朗读,。陈老师要提问的哦。3 数字 数字歌 一头牛……

  有些学生跟读老师:

  师:认真听老师读。陈老师提问:有几头牛?(处理生字“一”,贴生词“一个”)

  “一”可以说“一头”“一个”,还有“一”什么啊?

  生用“一”口头组词。

  师:那么有几匹马?几只小羊?几只鸡?几只鸭?几只小鸟?几条鱼?几只虾?几条小虫?谁小哈哈?

  (方法同处理“一”的方法,贴生词“两只”“三条”“四匹”“五只”“七个”“小朋友”,请学生分别口头组词。)

  教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师:今天啊,有些顽皮的字宝宝要吵着出来和小朋友见面了,请你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这个字宝宝是……?

  生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如:数,数,数学的数。

  师:除了“小朋友”,还有什么朋友啊?

  生10:老朋友。

  生11:新朋友。

  生12:好朋友。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值日生说“起立”)同学们休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重点:

  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难点:

  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教学重难点

  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现在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园”,在这里回顾旧知、学习新知、大胆实践、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

  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

  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

  (仿写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它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学生开头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

  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

  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七月的天山

  (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2—4)气候

  进入天山:

  景物:蓝天、雪峰、云彩、雪水、鱼儿

  再往里走:密林

  山

  走进天山深处:

  花

  (5)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

  五、“积少成多”栏目

  放录像:看,这是我国的著名景点岳阳楼、颐和园、大明湖、杭州的九溪十八涧。在美妙壮观的大自然面前,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绝句,其中“楹联”是最具魅力的一种表达形式,至今,在景点还能读到。

  出示书上楹联,学生朗读,配合画面畅谈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六、作业

  1、阅读《语文大课堂》,按要求自主成组,确定调查内容。

  2、给出一周时间,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参与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学习撰写倡议书。

  2、引导学生依据习作题目和文字提示打开思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习作材料。

  3、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游览顺序,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写下来。

  4、倡导学生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

  教学过程

  一、学习倡议书。

  1、结合学生的调查数据,帮助学生归纳调查收获。

  2、依据调查结果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倡议书给写给谁(部门),写些什么内容?

  3、读书上例文,明确格式。

  明确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的位置和写法。

  二、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阅读本单元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你是否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些美妙的文章,引领我们观赏了一幅又一幅内涵丰富的画面。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介绍出来,然后彼此交换阅读,从中增加见识,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哪次游览印象最深?

  (二)回忆游览顺序,以此确定文章思路。

  1、从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序

  同学们在以往的习作中,了解到,文章要言之有序。那这篇习作,如何达到这一点呢?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生:我认为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比如《海上日出》的2、3自然段就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景物的变化的。)

  (生:我觉得应该按我们游览的路线来写,先到那儿,再到哪儿。一一写出来。)

  是的,在游览中,我们是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映入眼帘的景物也在发生着变化。

  如叶圣陶爷爷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按游览顺序这样安排了文章的写作思路:

  金华城——罗甸——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如此这般,游览顺序一目了然,文章层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呢? 2、现在,我们细细地回忆一下,当时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先后到了哪些景点?然后自主选择在括号里填一填。

  ()()()()

  3、讨论。

  如果一次游览去了五六个景点,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为什么?

  对,在尊重游览经历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写一些景点和景物,不必面面俱到。

  (三)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

  在游览中,景点中的景物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这些景物可能是自然景物,也可能是一些人文景观。无管那种,只要你感觉它是这处景点的代表作,是你喜欢的,那么就应该好好观察,并在习作中抓住其特征进行具体描写。

  如何把景物特征写的具体形象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描写景物的色彩。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色彩。用语言再现景物色彩,将会使读者犹如亲眼所见。

  演示文稿出示:

  (1)天空中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2)夜丁香的茎是棕色的,十分坚硬,好像是自卫的武器。瞧,那碧绿的叶子,犹如块块透明的碧玉雕琢而成,绿得可爱、诱人。

  2、描写景物的形状。

  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事物。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能捕捉到景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而景物的形状就是你不可忽视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写假山石形状的奇特:

  湖边有许多假山石,人们可以坐在上边歇息。这些假山是多么奇特:有的像一只怒吼的雄狮,正准备扑向猎物;有的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歌;有的像白玉无暇、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上面两段话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护栏”上的图案和山石的各具神态。

  (四)通过回忆,把握住景物的特点和写法。

  填表:

  景物特点具体描写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展开想象,感悟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观看大山风景组图,让学生初步感悟大山景色之美。

  ★合作探究,识记、学写生字;

  ★在情境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大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规范。教 学中,倡导独立识字,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促进。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图片展示,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体会山美、家美,萦绕其中的情更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课前准备:

  ★图画纸和彩色笔。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出示有关大山的风景图画:

  1、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图都是哪里的景色?(同学们说)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大山美丽的景色。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导入:美丽的大山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山吧!

  3、板书课题:我爱大山我爱家

  学生齐读课题。

  4、读课题想一想:小作者的家在哪里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自读要求。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加个“?”号。

  ⑵把诗歌读给同桌同学听,有读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2、再读去掉拼音后的课文。课件展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大胆发言。)

  4、质疑:读书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预设:

  由于生活经历与见识不足,学生可能会问:山茶是什么意思?绿林像大海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平时喝的茶叶和看到的大海来帮助学生理解。)

  5、你喜欢这儿吗?说说理由。

  6、齐读课文,再次感受大山之美。

  三、认读生字。

  1、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抽查学生认读情况。

  3、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生词。

  4、认读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如:偏旁归类,联系字义记忆:

  “口”:叮、响、喳、叫;

  “氵”:深、满;

  “辶”:过、遍。

  比较记忆:半——伴

  四、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板书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进行口头组词。

  指导学生练习:

  “我”:第二笔的横,要向右上微微扬。第三笔是站的直、有力量的竖钩。第五笔的斜钩和第三笔的`竖钩要和谐关照,形成一种“稳定站立”之势。

  “家”:撇画较多,且长短不一,就像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员。所以,要写好“家”字,关键是让这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而且,“家”的上下两部分要紧凑,有抱团儿的温暖感觉。

  3、学生仿写,练习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并纠正姿势。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书写较好的同学奖励“小笑脸”。

  五、扩展阅读。

  读一读,唱一唱。

  我们的家乡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 ,

  百鸟齐飞翔 。

  要是有人来问我 ,

  这是什么地方?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

  这是我的家乡。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课件: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同学朗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珍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倒霉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身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同学读出节奏。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三、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1、选择自身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和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

  (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示手法。)

  3、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同学勇于发表自身的见解。

  4、引导同学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1、谈谈自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说说自身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五、安排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作者的情感随故事情节展开而发展:对小珊迪的初步认识——深切同情——深受感动。课文结尾饱含深情赞美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激发读者对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因而,此文是一篇人文性极强的文章,通过阅读实践使学生受到感染,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故事主人公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学目的:通过朗读感受小珊迪的生活贫穷,通过想像、真情表达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品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课前准备:1、课件2、与学生交流,消除陌生及紧张感。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美好啊!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教导,有同学、朋友的关心照顾:在家里有亲人的的疼爱。可你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当时,贫富悬殊,许多人缺衣少食。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以乞讨、擦皮鞋、做小买卖等为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小珊迪。(板书课题)他的童年就是在饥饿、痛苦中度过的。让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二、 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1、师:想知道他的故事吗?那就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老师

  饱含深情地讲故事:从“故事发生在爱丁堡”讲到“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配乐)

  2、师: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小男孩拿着那一个先令究竟干什么去了?请大家开动脑筋猜想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学生猜想故事的结局。)

  三、 引用过渡段了觖故事起因,初识小珊迪的诚实、善良。

  1、师:同学们想象出了不同的结果,故事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

  猜想?请打开课本翻到31课《小珊迪》,快速自由读全文,用波浪线勾画出我猜想的语句。(生勾画,师巡视。)

  2、指名回答。

  3、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过渡段: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想

  可能上当了,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生齐读这句话。)

  师:“上当了”意味着什么?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猜想? 但是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紧接着我是怎样想的?让我们把后半句读出来: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

  是那种人。“那种人”是哪种人?(生回答,师将其答案板书在黑板右上角)

  4、师:我是根据什么来断定他不是这些类型的'人的?(那孩子的面

  孔, 那使人信任的神情)那孩子的面孔怎样?使人信任的神情又如何?让我们默读1——10自然段,用“——”勾画出描写小珊迪外貌及神情的语句。(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勾画,师巡视)

  (1)师:小珊迪的外貌是怎样的?课件出示:他身上只穿着一件

  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

  冻得通红。从外貌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贫穷可怜的孩子。)

  师:你们能用语气让老师感受到小珊迪的贫穷吗?(齐读。课件重点突出“只、又薄又破、瘦瘦的、赤着”几词。)

  (2)师:老师从你们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小珊迪的贫穷,他的神情又是怎样的? A、可怜的孩子请求着,他是怎样请求的。你能读出这种请求的语气吗?B、除了请求的神情,还有什么样的神情?(乞求)(课件出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小珊迪乞求的样子。小珊迪为什么要乞求说?(他饿极了)

  师: 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课件出示:“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子乞求道,“我给您去换零钱。”)先自己体验体验,再请生读。

  (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朗读:声音要微颤,音量要稍低。)

  (3)根据课堂朗读情况,请一位读得好的同学扮演‘小珊迪’,其余同学扮‘我和我的同事’分角色朗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5、师生共同小结。

  师:同学们,从小珊迪的外貌、神情,从他苦苦哀求我们买他的火柴,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饱受饥寒)是的,我们看到了一个饱受饥寒,不得不在严寒中卖火柴,靠劳动谋生的孩子。

  三、深入体会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1、 师:看到孩子这样的面孔,看到这样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事实证明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随着故事的发展去看一看吧!小组合作学习11——16自

  然段。请听清楚要求(课件出示):(1)一边读一边在最使

  你感动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作上记号。(2)小组交流,为

  什么这些地方让你感动?(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出感情

  来?再试着读一读。

  2、 学生小组合作学生。师参与个别组的学习。

  3、 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1) 小珊迪临死前还牵挂着弟弟无人照顾。 “我就要死了。可怜的

  小得比。。。。。。谁来照顾你呢?”

  师:还有谁被这里感动了?站起来老师看看,读出你们的感动!(站着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珊迪是多么

  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善良)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感受小珊迪的善良吧!(齐读)

  (2) “这时我才知道,他们俩是孤儿,父母早死了。”(从这儿可以

  看出小珊迪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3) “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我

  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倒了,轧断的两条腿。’”。(因为为了急于还零钱给我,他往回跑,被被马车轧断双腿。小珊迪是多么的诚实呀!)

  师:此时的小珊迪在哪儿?

  (躺在破床上)

  师:按常理他应该在哪儿?

  (医院。可是他太穷,不能去医院治疗,只得躺在破床上等死。) 师:他需要钱吗?

  (需要。他需要钱去购买衣服御寒;他需要钱去购买面包充饥;他需要钱去医治自己的双腿;他需要钱去照顾自己的弟弟。他还需要钱去上学;。。。。。。他太需要钱了!)

  师:还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4)第13自然段。小珊迪那么需要钱,还叫他的弟弟来还零钱。

  师:小利比叙述的这段话我们该怎样读?

  (悲哀、凄凉 )

  师:第一句呢?

  (坦然、坚定)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而学好语言的关键是先要打好识字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针对本文的第2、3、4自然段的结构非常相似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分别抓住猫头鹰、袋鼠、猴子对动物们提出的不同要求和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和人物的个性特点,使本文的难点在讲读中得到突破。另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是一个可以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而表演不失为一种优化的选择,在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灵的感受。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有趣而又令人回味的童话故事。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苦不堪言,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课文蕴含着与人相处要尊重别人的道理。

  读着《从现在开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还感受到浓郁的现代气息。相互尊重,

  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本课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

  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准则,应该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

  学情简析:

  1。孩子们年龄小,在家里受到的关注多,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考虑尊重别人,为别人的感受着想。在学校里,有的孩子当了小干部,神气有余,而理解关心尊重小朋友不够。

  2。生动有趣的故事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但在识字时,孩子们对字的细微部分的观察还不够仔细,所以会出现写错个别笔画的现象。如“现”的最后一笔写成点,“直”字少写一横等。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课前准备:CAI课件、字词卡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示范朗读

  1.提出听的要求:课文讲从现在开始怎样呢?仔细听,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交流: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检查自学

  1.我会读:课件出示读句子识字,指名学生读句子。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轮、之、期)

  (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第、任)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惯、式)

  (4)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眯、郑)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子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

  (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做摘果子的游戏。

  2.我会写:

  (1)课件出示,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

  (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

  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读了一些书,认识一些字,就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领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自己读准字音。

  3、认记生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检查,作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并在日记本上写出日记的格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理解迫不及待)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板书: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板书: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五、拓展训练。

  说说你今天想写什么?今天回家就写出来吧!念给爸爸妈妈听听。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这次“积累运用”安排了“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熟读、背诵对子,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理清短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与过去学过的写景文章在写作顺序上进行比较。在双相互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能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写下来,写完后要认真阅读,仔细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

  在双相互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能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写下来。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1收集对子,2 收集有关描写四季景色的文章,3 收集有关环境被破坏和被保护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背诵对子,丰富语言,增加积累。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理清短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 谈话激趣。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夺目的文化瑰宝。老祖宗创造了一种文体,上下两句十分对称,叫“对子”,可有意思了。大家想见识一下吗?

  2 教师范读,培养学生倾听。

  3 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

  (1)要读出对子的韵脚。

  (2)要读出对子的节奏,要按照相对的词语正确停顿。

  (3)反复朗读,引导记忆。

  让学生在读出韵味和停顿的基础上,自由读。

  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男女互对。

  提醒注意两组对子的前两对,意思都是相反的;后三对意思相近或相似。让学生找找,并帮助学生记忆。

  4 检查背诵。

  5 交流收集的对子。

  6 推荐阅读《幼学琼林》。举行对对子竞赛。

  7 把对子抄在摘抄本上。

  二、完成“阅读”。

  1 谈话导入。

  2 自由读短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 再读课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轻声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短文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指导阅读,完成文章后面的练习。

  (1)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什么景色最美?

  (2)带着问题再读短文,把你认为美的语句用笔画下来。(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脚。)

  (3)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要求要读出它们的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

  (4)归纳四季的美。

  (5)了解短文叙述顺序。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和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相似?和学生一起回忆《高大的皂荚树》的叙述顺序。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