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时间:2023-02-24 22:26:05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四川省隆昌县圣灯中心学校 彭传英
  
  【摘 要】如今,虽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急待认真研究解决。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教师 行为 改变 展望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新课程背景下在要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同时,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必须正视自己的角色定位,确认自己的教学身份。《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都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并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行为必须有所改变。
  
  一、新课程改革中对中学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对中学数学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为参与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时调控教学设计,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保持原有的职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转变“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学好”的观念,树立“人人都能学好”的学生观;转变“学生只有学好的义务,而无主动学习的权利”的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学生观;转变“学生是单纯受教育者”的观念,树立“即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特别是自我教育者”的学生观。此外,还应该树立全面发展、交往与互动、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三、做一个有完整智慧、健全人格的教师
  
  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其著名的《智能结构》理论中,提出了“人格智能”。他认为,人格也是智能,其中一种是体察别人的智能,能体察别人的情绪、体察别人的心理状态;另一种是识别自己的情绪,能识别自己的心理状态。体察别人与体察自己,分别叫做“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加德纳其实提出了一种不同于逻辑智能的情感智能。这种情感特征包括重视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灵活性、热爱工作、乐观主义、情绪稳定、思维开放、宽容等品质。他们发现,教学效率高的教师往往都善于和学生接触,善于和学生交往。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对学生的自尊心、成功意识、学习生活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 (范文网 www.fwsir.com) 因此,培养情感人格素质、完整人格的育人环境氛围显得格外重要。教师也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当中寻找到自己的教育文化、自己的教育精神、自己的教育灵魂。
  
  比如:青年教师小王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便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小王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小王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王在“如何促进自我成长”这一问题上与新课程理念不符合:他关注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但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存在,把自己定位在课程知识的施予者的位置,进行的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他一味地模仿特级教师,没有做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内在的个人魅力);他一味地模仿,却忽视了自己的教学反思。
  
  四、教师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一个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比如:在《线段》一课中,教师让学生首先自主探究线段的条数与直线上的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当点数比较少时,学生能够直接回答出线段的条数;当点数多了,学生就查不出来了。这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解题的途径,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结果,学生发现了按序数,以第一点为左端点,线段的条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依此类推,得出了规律。这节课,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合作多了。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身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搭建平台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复制和迁移,而是学生的自我建构,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对这种自我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换句话说,这种合作交往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教师引导学生给直线与圆的三种关系下定义该从哪几方面想?这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首先让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这是让学生在两个人的交流中,相互补充自己的想法;之后在师生之间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直线和圆的定义是从点说起的,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含义;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学生展示的是4至6个人的思考,使学生对直线与圆的认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层,从而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线与圆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原有的知识是直线与圆都是由点组成的,而圆的定义是用圆心和半径下的定义。经过三次交流,学生自我建构起新知识,达到优化认知结构的目的。
  
  六、未来中学数学教学新面貌
  
  只要我们中学数学教师能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转变行为,有意识地做一个有完整智慧、健全人格的教师,就一定能将传统的数学教育变为数学多维教育。所谓数学多维教育,就是一种多目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包括:教育目的维——德 、智 、体、美、劳;教育渠道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层次维——知识、方法、能力、修养。数学多维教育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整体性,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结合。这种模式的数学教育能寓德智体美劳于数学教学之中;能在加强知识传授的同时,又重视方法的渗透、能力的培养和修养的提高;以课堂教育为主,课外活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配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注意面向全体,搞好一般教学,又重视学生个性,搞好因材施教;能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智力价值和非智力价值。
  
  有了数学多维教育,学生就可以利用数学训练作为建立他们生活的坚固基础,学生将会拥有数学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打开通向未来工作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朱小曼:《未来教师的形象期待》
  
  5.李丹凤:《关于中学数学多维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相关文章: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08-17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08-24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差生08-13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08-22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用语教学08-02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04-13

演示实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的作用08-17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讨08-12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