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地理论文>谈谈如何利用好问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谈如何利用好问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15 14:59:36 地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谈如何利用好问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谈如何利用好问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六中学 陈良婷
  
  创造、创新近年来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它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教育家陶行之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提出问题比老师设计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激发、引导学生提问是新课标中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好问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平等的,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了民主的环境和氛围,学生会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与坦然,就没有了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和自主地思考、探究、提出理论的假设,无所顾忌地提出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树立“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把问题看得比答案更重要”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提问,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经常激励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从所学的课本内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去查找资料(翻书、上网、请教他人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为什么冬季白天短,夜晚长,而夏季正好相反呢?”“什么是黄麻?” “为什么攀枝花市春季市场里的蔬菜比其它季节贵?”“为什么缺水的大沙漠不去运南极的冰呢?”对于学生提出的过于简单,甚至可笑的问题,不要嘲笑,要宽容他们的“异想天开”,更不能置之不理,而要满腔热忱地给予支持,及时肯定敢问多思的认真态度;对于学生提出的一时难以解答、出乎意料的问题时,我们要赞赏他们敢想敢问的精神,同时,要积极地参与到他们讨论中,广开思路,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或方案,以达到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巧妙地鼓励学生多发问,大胆向教材内容质疑,向老师的观点、讲解质疑,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同时,学生经常提问也会督促老师不断提高自己。
  
  在充满愉悦、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师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进入一种全新的思维境界,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除了不敢问,还有不会问的情况,我们的应试教育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结果”的记忆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忽视了思维的训练与激活,有的学生根本不会独立思考,更不会提问。要使学生由不会问到会问,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找到合适的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过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观察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力。老师只有“会教”才能“教会”,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只有会学、乐学、想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问题会问。
  
  1.在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利用地图,进行直观教学,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地图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尽可能启发学生根据地图和一些认知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世界气温分布及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时,让学生充分利用书中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先让学生观察图中北半球与南半球的等温线的数字变化,让学生提出问题来,“为什么世界最冷的地方在南半球呢?”“为什么从赤道向南向北气温都越来越低?”“为什么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弯曲?”……再引导学生去读图、分析、思考,从图中找出答案,同学们大多积极参与讨论。只要是同学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就有继续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强烈愿望,思维就处于活跃状态,效果也最好。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学生无疑时,应由老师适时、适量、适当设疑,这样长期示范,潜移默化,使学生学会问问题。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时,老师要经常设计一系列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如:在讲解“青藏地区”时,可设计以下问题:①青藏地区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自然景观有何特点?让学生看景观图片思考。③青藏地区首先要发展什么农业?④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牲畜有什么特点?⑤这里的人们最适宜居住在哪里呢?⑥生活在青藏地区的人发展了什么种植业?主要种植了哪些农产品?通过课堂上反复示范和训练,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西北地区”时,适时地引入我国政府对西部的大开发,让学生设计20年后的西部地区的宏伟蓝图,这样激发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兴趣,是培养学生乐问、好问品质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情感交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提问。
  
  让学生好问,必须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发生冲突,从而使之“生疑”,进而勤思好问。首先,在预习时,要指导通过自学,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上课,并能主动提出问题,从而在课堂上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学习;其次,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有新意、有趣味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地思考,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他们的疑问,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比如:假设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的流向、气候会有什么不同?等等,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风趣的地理语言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创新意境中去,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地理景观特征,借以丰富地理知识。如: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温日差较大时,借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语句,来形容地理特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马上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气特点?”这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我国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了形象的认识。还有,在复习时,让学生把已经解决的问题归类,让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于解决新的不懂的问题。
  
  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学会提问,而且会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独特和灵活性。
  
  总之,学生从不敢问、不会问到敢问、会问,既是一个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又是一个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师生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问题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与学的方法,如何更好地利用好问题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我愿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