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例谈美化文章语言的技巧

例谈美化文章语言的技巧

时间:2022-08-18 21:17:4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例谈美化文章语言的技巧

  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例谈美化文章语言的技巧
  
  作者/李毅然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大凡能在考场上获得高分的作文,其亮点各有千秋,可有一点却惊人的相似,就是语言流光溢彩,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激情,有一种舒畅感,犹如口渴之时畅饮了一杯醇香的龙井茶。“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鸾回凤惊”(唐代卢照邻),了解和掌握一些优化文章语言的技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真情实意,感动天地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饱含真情的文字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往往能激起读者情感的涟漪,拨动读者的心弦,触发读者的联想,引起读者的共鸣。
  
  1.披文以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当代作家魏巍也曾说:“写好一篇东西,能打动人心,就要把心捧给读者。”的确,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情可动人。古往今来,许多写作实践也都证明: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要取决于是否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写作技巧。吾手写吾口,吾口述吾心,让真情在文中流淌,让激情在文中闪烁,让个性在文中张扬,用那些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震撼别人的心灵。这样,笔下的文字就会摇曳生姿,珠玑毕露。例如刘成章《安塞腰鼓》中这样写道: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铿锵的短句中贯注一个“情”字,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直抒胸臆,醋畅淋漓,如大河滔滔,一泻千里。
  
  2.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本无情,但作者心中有情,用“有情”的眼睛去看它,用“有情”的文字去写它,笔下的环境因此就了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情感,使描写对象渗透浓郁的主观情调,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所描写的景物之中饱含站作者悲怆、孤寂的心情以及对流落人的深切同情。请欣赏作家厉彦林《享受春雨》的精彩文字: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
  
  文段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通过描写春雨、春雨中的世界,抒发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饰——添枝加叶,立体丰满
  
  对于一棵光秃秃的树来说,如果树干上长满了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的叶子,就会给予人们枝繁叶茂的感觉;对于一个单调枯燥的语句来说,如果在不同的情境中精选一些修饰语、限制词,就可以变得血肉丰满,表达更富有感情色彩,画面感更强;对于写人而言,如果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细致刻画,灵活而恰当地添加修饰语,可以使其形成一种生动形象或意味深长的美,增强活力。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自然段修饰语、限制词的使用相当典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菜畦是“碧绿的”,石井栏是“光滑的”,皂荚树是“高大的”,桑葚是“紫红的”,给我们展现了五彩缤纷的百草园。“肥胖”,“轻捷”非常形象地写出了黄蜂和叫天子的特点。何首乌那“臃肿的”根,“又酸又甜的”覆盆子都让我们有一种亲历的感觉。作者巧妙运用这些修饰词,抓住事物特点,将百草园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三、炼——锤炼词语,笔墨传神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写作也是如此,有时一两个精彩的词语便能令语言瞬间生色不少。描述写作对象时,我们要尽量选用那些准确精妙、新鲜传神、形象生动的词语,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叠音词和色彩词的锤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1.精心锤炼动词
  
  袁枚说过:“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如然。”动词的锤炼是使“字立纸上”的重要一环。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运用得巧妙,能使文章的表述精确、鲜明、生动,令人耳目一新;运用得有灵气,能增添文章的气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如鲁迅《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用“排”字描写孔乙己付钱动作,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他傲然自得和炫耀那几文钱的情态。
  
  2.精心选用叠音词
  
  文中使用叠音词,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还能增强文章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里反复运用“轻轻”、“悄悄”等叠词,透露了一种难舍难分的离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令人回味无穷。
  
  3.精心选用色彩词
  
  描绘景物时讲究色彩的组合、映衬,排列和配置不同事物的色彩,精心筛选具有鲜明对比色的事物,淡淡地加以点染和勾勒,或彼此映衬,或相互对照和依托,从而使作文语言产生一种对比和谐的色彩美。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色彩的映衬关系来绘景,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构成色调和谐、意境开阔的画面,充满着对春天的憧憬。又如朱自清的《春》描绘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依据色彩的连锁关系,烘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之世界,如诗如画,意境优美,景色中洋溢着动态的美感。
  
  4.精心选用成语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成语的主要特点是形式简洁,意义蕴丰,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成语的连用有时还可以有增强情势的效果。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开篇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读起来铿锵有力,同时能收到悦耳荡心之效。
  
  四、变——句式变化,摇曳多姿
  
  人的着装搭配是很重要的,同样的,文章的语言也要有变化,否则呆呆板板,一脸严肃,具有“恐龙”之像,读者岂敢多看,匆匆忙忙一个可怜的低分送给你了。其实,大凡优秀文章往往都能灵活运用长句和短句、整句与散句以及设问句与反问句等,使句式错落有致,行文摇曳多姿,语言活泼舒畅,强化表达效果。
  
  1.整散结合,明快自然
  
  宋人李涂认为:“文字须有数行齐整处,须有数行不齐整处。”这说的便是语言要有整有散。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形式匀称整齐的一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写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交错使用,灵活搭配,结合使用,会使语言变化多姿,产生一种跌宕起伏之美感。例如鲁迅《“友邦惊诧”论》片段: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
  
  这段文字错落有致,整齐而有变化,气势充盈,依次列出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而且反复强调“友邦”的熟视无睹,可见“友邦”与日本人与国民党是穿连裆裤子的,从而以不可反驳的气势,对敌人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2.长短交错,错落有致
  
  长句字数多、结构复杂,但表意严密、准确,能使文章显得条理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明快,节奏感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物。为了避免呆板单调、缺乏生气,我们可以将长短句式交错使用,以产生错落有致的美感,增强表达效果。如朱自清《绿》: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动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作者故意将第三分句写成长句,以调整语言节奏,扩大语言的容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肯否交替,跌宕生姿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意重,语气果断;而否定句的语意轻,语气比较委婉、缓和。肯定句与否定句在文中交替使用,能够起到强调作用,表达强烈的感情,也能使语言变化多姿。如翦伯赞《内蒙访古》片段:
  
  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这种将肯定句和否定句结合起来的写法,使论述更全面,逻辑更严密,突出了感情色彩,突出了要表达的文意,增强了表达效果。
  
  4.语气错综,波澜起伏
  
  一般来说,句子分为四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各种语气交错使用,能很好地避免句式的呆板单调,使句子生动活泼、节奏鲜明,还可使文章波澜起伏、感情充沛。比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中: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先是一个疑问句,后面语气一转,改为三个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憎恶之情。临末再来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索和兴致,答案揭晓:你们杀死李先生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激发了听众强烈的共鸣。句式和语气构成的错综既突出了重点,又使语句波澜起伏。
  
  五、画——精心描写,具体丰满
  
  描写,就是对文章进行正面化妆,是否光鲜亮丽,就看描写是否到家。要么绘形绘声绘神绘心,让人物光彩照人,让情景再现,使人如临其境;要么融情于景,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以情动人;要么“让五感渗入写作”,从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形象生动。比如鲁迅描写《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既然描写非常重要,那么怎样进行描写呢?这里仅就描写人物举例说明一二。
  
  1.写语言
  
  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也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有时三言两语,就能显露人物的个性特征。还需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梁晓声《慈母情深》片段: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文段中的语言描写多么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一个文化程度不高、心直口快、心疼妈妈的工人阿姨,一个通情达理、疼爱孩子的慈母形象都跃然纸上。
  
  2.描动作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比如鲁迅《药》中描写康大叔取钱的动作:
  
  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这里的“ 抢” “ 扯” “ 塞” 等动词, 准确地写出了康大叔的粗鲁、凶狠;“抓”“捏”等动词反映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刻画其贪婪、惯于敲诈的嘴脸。
  
  3.摹心理
  
  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显露出来,使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如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写老大臣看到两个骗子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心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难道我是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于是他装作仔细地看,嘴里还说:“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非常满意。”通过直接描写老大臣的心理活动,揭露了他虚伪的本质。
  
  4.画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体型、服饰、神情、姿态等进行描写,能够以形传神地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比如阿累在《一面》中写鲁迅先生: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直竖着。
  
  寥寥几笔就刻画了一位外形瘦弱而精神矍铄、意志顽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形象。5.绘环境
  
  刻画人物形象时,还可以借助描写人物活动的环境,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比如孙犁《荷花淀》片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个语段描写了水生嫂编席的场景,渲染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衬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六、博——活用修辞,流光溢彩
  
  修辞之于语言,犹如华美的服饰之于人。要使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美不胜收,在发展等级上独占鳌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综合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修辞为语言服务,让语言为内容服务。
  
  1.比喻,生动形象
  
  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精彩的比喻句有助于说理和描写,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为全文增色。如沈从文《边城》片段: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的,触目为清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
  
  这里用“水晶”比喻翠翠眼眸的清澈明净,用山头的“黄鹿”来比喻翠翠天真活泼的性格,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翠翠的喜爱之情。
  
  2.拟人,增辉添彩
  
  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既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对描写的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如张晓风《春之怀古》: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作家以拟人手法把春天的到来摹写得有形、有声、有色,使春天会笑、会唱、会行走,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之图。
  
  3.排比,气势如虹
  
  排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文章中恰当地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势增强,如骏马走坂,读来神盈气足。如培根《谈读书》的开头: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这组排比一开始就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告诉你一条成功的要诀,循循善诱,快言快语,让你在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读书之好。
  
  4.夸张,形象幽默
  
  运用夸张手法,把所要描写的人、事、物的特点,加以夸大扩张或缩小,使其与事实相差更远,从而产生新奇而扣人心弦的效果。如宗璞写“紫藤萝瀑布”: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把紫藤萝盛开的宏大场面、磅礴气势和壮丽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现实中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
  
  5.引用,文采斐然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谚语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在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可以使作文语言具有书卷气和文化味, 彰显文章底蕴,增加文章文采、提升文章魅力。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来拟题,新颖脱俗,富有亲切感。又如朱自清在《春》中从触觉方面描写春风时,就直接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形容春风的和煦。再如杨振宁在《邓稼先》中,直接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表现了邓稼先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刻苦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总之,“心动”更要“行动”,掌握了方法,就要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语言技巧。只要平时多记、多思、多练,就能不断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让自己的作文在考场上披荆斩棘、大放异彩,深得人心并最终占领得分制高点。

【例谈美化文章语言的技巧】相关文章:

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论文09-04

例谈创新思维的培养08-24

例谈高考作文的写作08-24

例谈作文选材的方法08-19

例谈估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06-03

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例谈08-24

例谈递进式几何探究题求解策略08-20

例谈认识方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08-24

例谈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08-25

例谈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策略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