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读”具匠心导之无痕——“隐性朗读”训练例谈

“读”具匠心导之无痕——“隐性朗读”训练例谈

时间:2023-02-26 21:31:5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具匠心导之无痕——“隐性朗读”训练例谈

  “读”具匠心导之无痕——“隐性朗读”训练例谈
  
  作者/詹建妹
  
  朗读训练一直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和意义无须多作阐述。但在实践操作中不少专家、教师谈“练”色变。究其原因是在当下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朗读训练被异化,存在着知识化、指令化等问题。如何让朗读训练这棵老树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新“朗读训练”观:通过“隐性朗读”这条大道追求训练的无痕境界。
  
  周一贯老师在《新“训练”观:贴近生命的“无痕”之境》一文中提出以讨人喜欢的面目出现,让学生快乐地去完成,甚至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接受训练,这可称之为“隐性训练”。“隐性训练”是最有效的训练,是训练的一种至善境界。
  
  笔者把周老师的观点推而广之,认为朗读训练以讨人喜欢的面目出现,让学生快乐地去完成,甚至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接受朗读训练,可称之为“隐性朗读”训练。
  
  “隐性朗读”训练在课堂操作中关键在一个“导”字,只有教师善导、乐导、好导,“导”之无痕,学生才能善读、乐读、好读,“读”得扎实。本文以众多特级教师“读”具匠心的“隐性朗读”训练为例,谈谈“导”的艺术。
  
  一、理答朗读—一“导”在亦读亦问
  
  谈到“隐性朗读训练”,不得不谈窭桂梅上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整堂课窦老师以读为主线,揉读、滚读、对读、引读、理答读……交错上阵,读得酣畅淋漓,有滋有味,从而达到读中理解、读中发现的教学质效。让我们来看看窦老师理答朗读的妙用。
  
  生:(朗读)……洪教头先脱了衣裳……然后喝道:“来!来!来!”
  
  师:“洪教头先脱了衣裳”,那叫——-摩拳擦掌、赤膊上阵,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生:(朗读,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来!来!来!
  
  师:接着,洪教头“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这是在干什么?
  
  生:看我怎么教训你,带着胜券在握的喜悦,炫耀地说。
  
  师:那就请你带着炫耀的语气再来读—一
  
  生:(带着一副胜券在握的语气)来!来!来!
  
  师:这还没完,再看,洪教头又“独自耍了一阵”,这又是何意?
  
  生:带着一副挑衅的语气。
  
  师:那又该怎么说?
  
  生:(带着一副挑衅的语气朗读)来!来!来!
  
  师:别忘了洪教头那可是当一切准备停当,运满丹田之气,最后才喝道一
  
  生:(带着“喝”声)来!来!来!
  
  师:从声音的高低上听出来,你是由高到低朗读。
  
  生:来!来!来!
  
  师:你是由低到高地喝。从语言的停顿上,还可以是两字在前地喝——
  
  生:来来!——来!
  
  师:既然如此,从语言的停顿上,还会有两字在后地喝。
  
  生:来!——来来!
  
  师:当然还可能从语气的节奏上,语气很快——
  
  生:来!来!来!
  
  师:从语气的节奏上,缓慢的语气
  
  生:来!——来!——来!——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中窦老师将“呵护”推至前台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和朗读,才有了关于“来!来!来!”极具个性的演绎;同时又将“点拨”渗透其中,边读边问引领学生步步逼近,层层彰显人物的特点。在理答朗读中一个骄横无礼、狂妄无知的洪教头形象逐渐丰满、清晰起来。
  
  由此反思我们的朗读训练,常常听到许多教师的朗读指导是单一苍白的。(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诸如“请你带着( )的感情读一读…你的重音体现出来了吗?”这样的朗读训练是指令性的、表层的,是假训练。窦老师亦读亦问的理答朗读就如一架梯子让学生一步一步往上爬,教师无强加、无权威的“无为”造就了学生主动的“有得”。
  
  二、教师范读——“导”在亦读亦悟
  
  谈到教师范读,于永正老师堪称楷模。《爱如茉莉》是于老师众多精彩课堂中的精品,请看于老师朗读训练中“导”的艺术。
  
  师:认真听我读,看于老师哪些地方值得你们学习?
  
  (师朗读课文,生鼓掌)
  
  师:……为什么给予老师鼓掌,哪些地方值得你们学习,像于老师这样练好吗?用心读,读慢一点声音不要太高,不要嗷嗷叫。开始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与一生朗读1——4自然段母女对话,生读妈妈的语言)
  
  师:……现在你就是因重病在身而住院的母亲,你想对女儿说话,什么语气,想好没有?再想想于老师刚才是怎么读的,把书拿起来,看我的眼睛,重病在身,身体非常虚弱,对我说(生再读,语气有明显变化)……
  
  (生读到了病房看到的一幕)
  
  师:这段写得多感人,别坐下,站起来。你想一想于老师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怎么读的?谁记得于老师的语气,说说看
  
  (生交流)
  
  师:爸爸妈妈睡着了,声音不能大,慢慢读更感动。“当我推开妈妈的门时,不禁怔住了……”记住。慢慢读更有味道,课文的味道是读出来的,再听我读一遍好不好……
  
  以上教学片段中于老师的范读内藏玄机。他不是一读到底地炫耀展示,而是将示范与交流相结合。他亦读亦悟先后范读了三次,启发学生领悟自己朗读三次,适时将指导无痕地融在范读过程中。在于老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们读谁像谁,读懂了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画面朗读——“导”在亦读亦想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薛法根老师在执教《九色鹿》一课时画面朗读“导”得妙。
  
  师:九色鹿是一个佛经故事,它刻在敦煌莫高窟第257个窟的墙壁上。这是一幅连环画,有九幅图。我们这篇课文就是根据这九幅图写下来的……我把它画下来好不好?
  
  (师读课文在黑板上画了个方框,生闭上眼睛听)
  
  师:虽然黑板上没有画,但是这幅画在我们的脑海里。老师不是用笔来画的,是用什么来画的?
  
  师:作者根据画写了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我们同学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出九幅画。看谁读得认真,想得丰富。
  
  (生自由读)
  
  师:九幅画中,有一幅画,出现的人物最多,情节最紧张,是哪一幅?
  
  (生读课文高潮部分)
  
  师:乌鸦在什么地方?
  
  生:天上。
  
  师:九色鹿在什么地方?
  
  生:地上。
  
  师:要放开声音。(生再读)
  
  师:这么说九色鹿能听到吗?要高声叫。
  
  (生继续读,读得绘声绘色,一遍比一遍好)
  
  薛老师的画面朗读使语言形象化。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初步体验到了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故事《九色鹿》有九个自然段就是一组连环画。在故事的高潮部分,薛老师启发学生置身画面亦读亦想关注到了众多画面的细节,如:乌鸦在高高的天上,九色鹿在远远的地上,因而读到乌鸦对九色鹿的劝告时,声音要响亮,语气要急促,且带着关切。
  
  四、情境朗读——“导”在亦读亦说
  
  虞大明老师是浙派语文的精英,其课堂大气、幽默、灵动,情境朗读更是深受学生和众多教师的喜爱。他在《共有名字》一课中是这样进行情境朗读的。
  
  师:这封信,虞老师已经带来了。(边说边在学生好奇的眼光中拆信)老师来当邮递员,你们是村民,谁来当这封信的主人?(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指定生甲做信主)
  
  师:说得真好!继续。最近,连续下暴雨,山里发大水了,我家的两间房子也被大水冲垮了。
  
  生甲:别念了,别念了,这是我的信啊!(带着悲伤的语气)
  
  师:非常好。请大家学着他的样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悲伤来!(生齐读)
  
  师:同学们,作为村民,此时此刻,你们应该怎么样?
  
  生:哭。(众生都装哭的样子)
  
  师:唉,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他不需要你们陪他一起哭,他需要的是什么?
  
  生:安慰。
  
  师:时,他需要的是你们的同情与关怀,谁来表示一下你的同情与关怀呢?
  
  生(对甲):唉,别伤心了,伤心是没有用的。
  
  生(对甲):别伤心,房子冲垮了可以再建,只要你叔叔人没事就好了。
  
  生(对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全村人都会帮你叔叔重建家园的。
  
  生(对甲):叫你叔叔住到我们村来吧。我们的家就是你叔叔的家。
  
  师:真好!这就是共有名字带给大家的彼此之间的——
  
  生:同情与关怀。
  
  虞老师通过情境朗读创设了与文本情感基调相吻合的氛围,学生在此种氛围中读得积极,读得有趣,因而读得生动,读得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虞教师在情境朗读中亦读亦说,把目光聚焦在文本空白之处——“同情和关怀”。一句“他需要的是你们的同情与关怀,谁来表示一下你的同情与关怀呢?”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拨动了学生的情弦。学生的心在教师的牵引下犁过文本情感的田野,“读有情”“言有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谬改朗读一“导”在亦读亦改
  
  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赖正清在执教《女娲补天》一课时如此朗读。
  
  师: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又在干吗呀?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要特别注意文中有一类词用得很好,眼睛要盯住它,不然你要后悔的哟。
  
  (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投影:五彩石搞齐了,女娲在地上搞个圆坑,把五彩石搞在里面,用神火搞,搞了五天五夜,五彩石搞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搞在一个大盆里,搞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搞,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搞好了)
  
  (指名一生读以上这段话。众生哄堂大笑)
  
  师:课文是怎样“搞”的呢?请大家站起来一起来读课文的话。
  
  (生正确读)
  
  师:请做《课堂作业本》第6题,正确选动作词填空。
  
  谬改朗读指的是教师故意对文本中用得精道的词句进行改动,通过朗读加以对照,突出文本语言最本质的特征,使文本语言的要义更突出,韵味更彰显。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下的课文,要让三年级的学生关注并体会到文本中动词的丰富与准确性不是件易事。赖老师采用谬改朗读的方式(把众多的动词都变换成“搞”后进行朗读)放大了动词单一的搞笑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聚焦于文本的动词。谬改朗读以改促读,“导”出了学生学习的兴味,更“导”出了语言的秘妙之处。
  
  总之“隐性朗读”训练就是通过“导”的艺术让学于生,还学于生。如此之“导”,“导”出了课堂的趣味与扎实,“导”出了语言的味道与力量,“导”出了学生的乐学与善学,“导”出了教师的睿智与风格。“隐性朗读”让朗读训练在欢乐中前行,这就是“导”的艺术,“导”的无痕境界。
  
  (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小学324400)

【“读”具匠心导之无痕——“隐性朗读”训练例谈】相关文章:

数学语言训练例谈08-07

基于儿童立场的“导学”例谈08-16

模拟仿谈──口语交际训练例谈08-17

仿造文句训练指导例谈08-17

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例谈08-07

作文审题中训练发散思维例谈08-17

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04-08

例谈思想品德“导课”环节乡土资源的利用路径08-16

诗韵·诗意·诗境——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08-17